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22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源产品,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
技术背景
目前,传统的飞机着陆灯均采用白炽灯泡。白炽灯泡是根据热辐射的原理 制成的,辐射体(灯芯)为钨丝。电流通过钨丝时放出欧姆热,使钨丝加热到 一定温度后产生很强的热辐射,其中一部分辐射位于可见光区,将电能转变为 光。在飞机上能源是非常宝贵的,而这种钨丝灯芯着陆灯功耗比较大, 一般都 在几百瓦左右,且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转换效率低。由于钨丝 蒸发速率快,其寿命一般在几十小时左右。着陆灯为真空封闭的整体,要更换 时需整体更换,增大飞机的维修成本和工作量。另外,钨丝抗震性能较差,尤 其在工作状态下抗震性能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飞机着陆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 效高、寿命长、可靠性高的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包括玻锥(1)、玻屏(2)、镇流器(8)、氙 气电离灯管(7),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玻锥(1)底部安装有与镇流器
(8)相连接的支杆(3),氙气电离灯管(7)位于玻锥(1)焦点处,氙气电 离灯管(7)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5),套筒(5)与支杆(3)之间通过固定 带(6)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杆(3)上套有陶瓷套管(4)。 所述的支杆(3)为二根,分列于氙气电离灯管(7)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氙气电离放电发光,产生的光效是普通白炽灯的10倍,由 于氤气电离灯管位于玻锥的焦点位置,光线经反射层反射后呈平行光从玻屏发 射出去。所述镇流器控制氤气电离灯管电弧的放电过程,保证了光亮的稳定性 及连续性。另外在氙气电离灯管两端焊有固定带,增加了牢固性,因此抗震性 能优越。支杆上套有陶瓷套管进行绝缘,防止了高压通过玻锥内表面的反射层放电产生电弧,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运用氙气电离放电发光,使光效大大提高。氙气电离灯管两端 焊上固定带后增强了灯体的牢固性,并使抗震性能更加优越。支杆上套有陶瓷 套管进行绝缘,使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图l、图2中,1、玻锥;2、玻屏;3、支杆;4、陶瓷套管;5、套筒;
6、固定带;7、氙气电离灯管;8、镇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
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包括玻锥l、玻屏2、镇流器8、氙气电离灯管7,镇 流器8与安装于玻锥1底部的支杆3相连接,提供瞬时启动电压和工作电压。氙气 电离灯管7位于玻锥1焦点处,氙气电离后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层反射后呈平行光 从玻屏发射出去。氙气电离灯管7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5,套筒5与支杆3之间通 过固定带6固定连接,此固定带6增加了牢固性,使抗震性能更加优越。
支杆3上套有陶瓷套管4,防止高压通过玻锥l内表面的反射层放电产生电 弧,提高了安全性能。
所述的支杆3为二根,分列于氙气电离灯管7两侧。
权利要求1、一种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包括玻锥(1)、玻屏(2)、镇流器(8)、氙气电离灯管(7),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玻锥(1)底部安装有与镇流器(8)相连接的支杆(3),氙气电离灯管(7)位于玻锥(1)焦点处,氙气电离灯管(7)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5),套筒(5)与支杆(3)之间通过固定带(6)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 (3)上套有陶瓷套管(4)。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 (3)为二根,分列于氙气电离灯管(7)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包括玻锥(1)、玻屏(2)、镇流器(8)、氙气电离灯管(7),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玻锥(1)底部安装有与镇流器(8)相连接的支杆(3),氙气电离灯管(7)位于玻锥(1)焦点处,氙气电离灯管(7)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5),套筒(5)与支杆(3)之间通过固定带(6)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运用氙气电离放电发光,使光效大大提高。氙气电离灯管两端焊上固定带后增强了灯体的牢固性,并使抗震性能更加优越。支杆上套有陶瓷套管进行绝缘,使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H01J61/02GK201270238SQ2008201601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莉 刘, 刘劲松, 吴华夏, 竞 毕, 胡海城, 邱祚良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