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48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使用它 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与显示 面板相对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具有覆盖离开显示面板侧的背面侧的 金属制的后底座。后底座内配置有光源。
图4为表示后底座内的光源的支承状态的平面图。在后底座4内 配置有由长条状的荧光管构成的多个光源5。在后底座4设置有向光源 5供给电源的连接部9,光源5的两端部与连接部9连接,从而光源5 被保持。
此外,在后底座4设置有对光源5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件10。图5表示支承部件10和光源5的侧面图。支承部件10由树脂 成型品形成,形成为一部分开放的环状。光源5的外周面被环状的支 承部件10所夹持,使得将其与后底座4的距离维持为一定。由此,能 够将显示面板的照射光的亮度维持在一定。此外,能够防止在对照明 装置施加冲击时由于与后底座4、邻接的光源5的冲撞而造成的光源5 的破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7005号公报(第4页-第9页,图2)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的显示装置,光源5被环状的支承部件10覆 盖外周面,因此与支承部件10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光源5的热量通 过支承部件IO被散热。
图6表示由荧光管构成的光源5的温度和亮度的关系。纵轴为亮 度,横轴为温度。在该图中,Ta表示光源5的支承部件10上的点A(参照图4)的温度,Tb表示离开支承部件10的点B (参照图4)的温度。光源5的亮度随着温度变化,在使用温度(Tb)具有高亮度。但是,光源5的支承部件10上的点A处散热较大,因此亮度下降。由此,显示面板上的与支承部件IO对应的部分变暗,存在显示图像的品质下降的问题。
此外,当向由荧光管构成的光源5施加电压时,由于电磁力,光源5在Z方向(参照图5)受力。由此,经由支承部件10,后底座4被按压而产生变形。因此,在打开关闭光源5的通电时,后底座4产生振动。如果显示装置大型化,则光源5的施加电压也变大,电磁力变大,存在由于振动而产生照明装置的异常声音的问题。
特别是,在后底座4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在光源5与后底座4之间形成电容器,在后底座4也会流过电流。因此,后底座4自身也受到电磁力,振动变大,会产生更大的异常声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均匀的亮度进行照明,并且能够防止异常声音的照明装置、使用它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有覆盖背面侧的后底座;由两端部被上述后底座保持、在一个方向延伸的荧光管构成的光源;和安装于上述后底座、并且对上述光源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件由利用弹性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材料形成,上述光源载置在上述支承部件上。
根据上述结构,后底座覆盖照明装置的背面侧,在两端部支承由荧光管构成的光源。光源在两端部间被施加电压,射出照明光,配置在正面侧的显示面板被照明。在光源的两端部间设置有安装于后底座的支承部件,支承部件由树脂、橡胶等冲击吸收材料形成,该支承部件由于光源的载置而发生弹性变形,对光源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在光源由于电压施加而受到电磁力产生变形时,利用支承部件吸收光源的变形。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上述后底座由金属形成。根据上述结构,在光源与后底座之间形成电容器,当光源被施加电压时,在后底座流过电流。在后底座由于电压施加而受到电磁力产生变形时,利用支承部件吸收后底座的变形。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支承部件为透明、白色系的颜色或灰色系的颜色。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支承
部件由微细胞聚合物形成。根据上述结构,支承部件由PORON ((有限公司)Rogers INOAC制造)等作为冲击吸收材料的微细胞聚合物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支承部件由发泡聚乙烯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支承部件由橡胶海绵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中,上述支承部件由硅凝胶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照明装置,和与上述光源相对的显示面板。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有液晶的液晶面板。
此外,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对光源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由冲击吸收材料形成,因为光源载置在支承部件上,所以能够减少光源和支承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从光源通过支承部件被散出的热量减少,能够防止支承部件部分的光源的亮度下降。由此,能够以均匀的亮度对显示面板进行照明,能够得到良好的显示图像。
此外,被施加电压的光源的由电磁力引起的变形被支承部件吸收,能够防止由于施加电压的打开关闭而导致的后底座的振动。从而能够防止照明装置的异常声音。
此外,根据本发明,因为后底座由金属形成,所以施加电压的打开关闭导致的后底座自身的由于电磁力而产生的振动被支承部件吸收,能够防止后底座的振动。从而能够防止照明装置的异常声音。
此外,根据本发明,支承部件形成为透明、白色系的颜色或灰色系的颜色,因此能够防止支承部件映入显示面板而导致的画质的降低。此外,根据本发明,支承部件由微细胞聚合物形成,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吸收冲击的支承部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支承部件由发泡聚乙烯形成,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吸收冲击的保护部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支承部件由橡胶海绵形成,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吸收冲击的保护部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支承部件由硅凝胶形成,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吸收冲击的保护部件。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侧面截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支承状态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支承状态的详细情况的侧面图。
图4为表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支承状态的平面图。
图5为表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支承状态的侧面图。
图6为表示光源的温度和亮度的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显示装置
2显示面板
3照明装置
4后底座
5光源
6、 10支承部件7扩散板8光学片9连接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侧面截面图。电视接收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l,在液
晶面板等显示面板2的背面侧配置有照明装置3。显示面板2由在一对 基板间封入有液晶的液晶面板等构成。显示面板2具有排列为矩阵状 的像素,从照明装置3射出的光透过显示面板2的规定像素,从而显 示图像。
照明装置3具有覆盖背面侧的金属制的后底座4。通过使后底座4 为金属制造,能够使厚度较薄并得到期望的强度,能够实现照明装置 的小型化。在后底座4的内部配置有光源5。光源5由以规定周期配置 的多个柱状的荧光管构成。光源5也可以由蛇行的荧光管形成。
在后底座4安装有与光源5相对的扩散板7。扩散板7由保持扩散 材料的板状的透光性部件构成,使光源5的出射光扩散。在扩散板7 上配置有棱镜片、透镜片等光学片8。通过光学片8,扩散板7的出射 光聚光于规定的视野角。
图2为表示后底座4内的光源5的支承状态的平面图。在后底座4 的两侧部配置有保持光源5的两端部、供给电力的连接部9。通过连接 部9,光源5被保持在后底座4。此外,在后底座4铺设有支承部件6, 在支承部件6上载置光源5。
支承部件6由利用弹性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材料形成,能够使用 海绵状、具有缓冲性的树脂、橡胶等。例如,作为支承部件6,能够使 用发泡聚乙烯、橡胶海绵、硅凝胶等。此外,作为支承部件6,使用微 细胞聚合物(microcellular polymer,例如(有限公司)Rogers INOAC 生产的PORON)时冲击吸收性能更高,因此更优选。
此外,支承部件6形成为透明、白色系的颜色或灰色系的颜色。 由此,能够防止支承部件6映入显示面板2而导致画质的降低。此外, 白色系的颜色不仅指白色,也包括淡黄色等。灰色系的颜色包括淡灰 色、浓灰色。
图3为表示由支承部件6支承光源5的支承状态的详细情况的侧 面图。光源5以按压支承部件6使支承部件6收縮的状态与连接部9 连接。由此,光源5在外周面的比半周更小的范围内与支承部件6接 触,通过支承部件6对两端部间进行支承。
其结果,由于支承部件6的弹性,光源5向后底座4侧的移动被抑制,并且由于支承部件6的摩擦力,向邻接的光源5方向的移动也 被抑制。此外,向显示装置1施加冲击时由支承部件6吸收冲击力。 从而,能够防止由于自重引起的弯曲、搬运时的冲击等导致的与后底 座4、邻接的光源5的冲撞而造成的光源5的破损。可以由支承部件6 支承光源5的多个位置,也可以支承光源5的中央部的一个位置。
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1中,从光源5射出的光射入扩散板7。扩 散板7的入射光被扩散,扩散光射入光学片8。射入光学片8的光向期 望的视野角的范围汇拢并出射,对显示面板2进行照射。由此,能够 视认显示面板2上的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光源5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6由 冲击吸收材料形成,光源5载置在支承部件6上,因此能够减少光源5 和支承部件6的接触面积。从而,从光源5通过支承部件6散出的热 量被减少,能够防止支承部件6部分的光源的亮度降低。由此,能够 以均匀的亮度对显示面板2进行照明,能够得到良好的显示图像。
]t匕外,被施加电压的光源5在与后底座4垂直的方向(Z方向,参 照图5)受到电磁力而产生变形。由光源5的电磁力导致的变形被支承 部件6吸收。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施加电压的打开关闭而导致的经由 支承部件6的后底座4的振动。从而能够防止照明装置3的异常声音。
lt匕外,因为后底座4由金属形成,所以在光源5与后底座4之间 形成电容器,由于向光源5施加电压,在后底座4也流过电流。由于 施加电压的打开关闭,后底座4自身受到电磁力而振动,但该振动也 被支承部件6吸收。从而能够防止照明装置3的异常声音。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对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以及使 用它的电视接收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中进行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覆盖背面侧的后底座;由两端部被所述后底座保持、向一个方向延伸的荧光管构成的光源;和安装于所述后底座并且对所述光源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由利用弹性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材料形成,所述光源载置在所述支承部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底座由金属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为透明、白色系的颜色或灰色系的颜色。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由微细胞聚合物形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由发泡聚乙烯形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由橡胶海绵形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由硅凝胶形成。
8.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和与所述光源相对的显示面板。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有液晶的液晶面板。
10. —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覆盖照明装置(3)的背面侧的后底座(4);由两端部被后底座(4)保持的荧光管构成的光源(5);和安装于后底座(4)、并对光源(5)的两端部间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6),支承部件(6)由利用弹性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材料形成,光源(5)载置在支承部件(6)上。
文档编号F21Y103/00GK101680615SQ200880018046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黑水泰守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