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阴极管灯、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63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阴极管灯、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阴极管灯,特别涉及具有杯形状的冷阴极管用电极的冷阴极管灯。
背景技术
目前,冷阴极管灯作为各种装置的光源使用。例如,由于冷阴极管灯消耗电力少, 作为光源的寿命也长,所以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源(背光源)使用。
图8是表示现有的冷阴极管灯的结构的截面图。参照图8,说明现有的冷阴极管 灯。如图8所示,现有的冷阴极管灯具备外径约1. 5mm 约4. 0mm(内径约1. 0mm 约 3.0mm)的玻璃管401、和构成与玻璃管401的两端内部相对配置的一对冷阴极的电极402、 403。电极402和电极403,如图8所示,具有外径约1. 2mm 约2. Omm、全长约4. Omm 约 7. Omm的杯形状。进一步,如图8所示,在电极402、电极403上,分别连接有引线端子404 和引线端子405,引线端子404和引线端子405的另一端导出到玻璃管401的外部。而且, 玻璃管401通过引线端子404及引线端子405被密封、密闭。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玻璃管 401的内壁涂敷有荧光物质,并且在玻璃管401的内部,作为放电用气体封入有氩、氖等稀 有气体和水银。 在如上所述的冷阴极管灯的电极402和电极403之间,当经引线端子404和引线 端子405施加电压时,存在于玻璃管401内的微量的电子被引向电极而发生碰撞。此时,从 电子碰撞的电极释放二次电子,开始放电,释放出的电子与玻璃管401内的水银的原子发 生碰撞,由此照射紫外线。而且,该紫外线激励涂敷于玻璃管401的内表面的荧光体,发出 可见光线。 但是,当冷阴极管灯长时间持续使用时,离子等与电极碰撞,就会发生从构成电极 的金属材料释放出原子的现象(溅射现象)。当发生溅射现象时,因溅射而被释放出的电极 金属的原子(溅射物)与封入玻璃管内的水银结合,因此会发生用于放电的水银被消耗的 问题。这样,当水银被消耗时,紫外线的照射下降,发光下降,灯的亮度下降。由此,存在冷 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的问题。另外,在为具有杯形状的电极的情况下,由于离子等的碰撞集 中发生在电极的底部内表面,因此由于溅射集中发生在电极的底部内表面,而在电极的底 部产生贯通孔,且根据情况,存在发生电极脱落等电极破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由溅射引起的寿命下降的问题,已知有增大电极的厚度的方 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具有杯形状的电极的底部及底 部附近的侧面部的厚度形成为大于电极的开口部的厚度的内容。关于专利文献l记载的电 极,因为电极的底部及底部附近的侧面部的厚度比开口部的厚度大,所以即使在溅射集中 发生于电极底部或底部附近的侧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极在底部及底部附近的侧面 部发生损耗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电极的破坏,因此能够抑制冷阴极管灯的寿命的下降。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41593号公报 但是,关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极,因为溅射产生的溅射物容易从电极飞散
3到玻璃管内部,所以飞散到玻璃管内的溅射物容易与玻璃管内的水银结合,发生水银被消
耗的问题。由此,存在冷阴极管灯的亮度下降,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要求进一步实现背光源的低消耗电力化、长寿命化、高效率化等。例
如,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已知有降低玻璃管内部的气压,并流通大电流的方法。但是,当降低
玻璃管内部的气压时,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离子等的移动速度变快,因此容易发生溅射,
由于溅射而导致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考虑增大玻璃管的管
径的方法。 但是,在增大玻璃管的管径时,如果使用具有与现有技术相同大小的电极,则玻璃 管的内壁和电极的距离增大,因此离子等不仅与电极的内部发生碰撞,而且也与电极的外 部发生碰撞。因此,存在容易发生溅射,且容易因溅射引起电极的破坏的问题。另外,如果 增大玻璃管的管径,并且增大电极的大小,则电极的内径也变大,因此离子等容易与电极的 内表面发生碰撞。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电极的底部内表面及底部附近的内侧面容易集中 发生溅射,容易发生由溅射引起的电极的破坏。另外,当电极的内径增大时,因溅射而产生 的溅射物容易从电极向玻璃管内飞散,因此存在溅射物与玻璃管内的水银结合而消耗水银 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在增大电极的大小的情况下,由于对于支承电极的引线端子的负 荷变大,因此有可能在引线端子和电极的连接部发生引线端子的变形、破坏。另外,由于增 大电极,电极的发热量也增大,因此产生因发热而导致发光效率下降的问题,并且由电极产 生的热集中于引线端子,与引线端子连接的接头、周边连接器可能遭受热损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电极的 稳定性的冷阴极管灯、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为,具备放电管,其由在内部至少封入有稀 有气体的玻璃管、和在玻璃管的两端内部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构成,电极具有在一端具有 开口部的圆筒状的圆筒部,和封闭圆筒部的另一端的底部,在圆筒部的内侧面形成有突起 部。 采用上述结构时,冷阴极管灯的电极具有在一端具有开口部的圆筒状的圆筒部 和堵塞圆筒部的另一端的底部,在电极的圆筒部的内侧面形成有突起部。因此能够抑制离 子等到达电极的底部内表面及底部附近的圆筒部的内侧面,因此能够抑制离子等集中在电 极的底部内表面及底部附近的圆筒部的内侧面发生碰撞。由此,能够抑制因溅射引起电极 破坏而导致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另外,由于离子等与电极的底部内表面及底部附近的 圆筒部的内侧面发生碰撞而生成的溅射物的一部分与突起部发生碰撞,因此能够抑制溅射 物从电极向玻璃管内部飞散。由此,能够抑制溅射物和水银的结合,因此能够抑制水银被消 耗而引起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的情况。 另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冷阴极管灯中,优选突起部形成于相对于电极的全长的 中央部与开口部之间的区域。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就能够有效地抑制离子等到达电极的 底部内表面及底部附近的圆筒部内侧面,并且,能够抑制在突起部和开口部之间的区域集 中发生溅射。由此,能够抑制溅射引起的电极破坏,因此能够抑制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
另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冷阴极管灯中,优选突起部的厚度相对于电极的内径为 1/20倍 1/4倍。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容易地抑制离子等集中在电极的底部内表 面及底部附近的圆筒部的内侧面发生碰撞,并且能够抑制溅射生成的溅射物向玻璃管内飞 散。由此,能够容易地抑制因溅射引起的电极的破坏,并且能够抑制因溅射产生的溅射物向 玻璃管内飞散与水银结合而导致水银被消耗。由此,能够抑制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
另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冷阴极管灯中,优选电极的外径相对于电极的全长为0. 5 倍 1. 0倍。 另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冷阴极管灯中,优选玻璃管的内径为3mm以上。如果采用 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增大冷阴极管灯的管径,因此通过在冷阴极管灯中流过大电流,能够确 保充分的光量,并且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冷阴极管灯中,优选封入玻璃管内部的稀有气体的总气 压为50Torr以下。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在具备上述结构的冷阴极管灯中,优选电极由选自W、Nb、Mo、Ni的至少一种 金属材料构成。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因为能够减少溅射的影响,所以能够抑制溅射引起 的电极的损耗及破坏,并且也能够抑制溅射物的产生。由此,能够抑制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 降。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为,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具备上述的冷阴 极管灯。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具备上述的冷阴极管灯,所以能够抑制 溅射引起的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因此能够抑制由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导致显示装置 用照明装置的亮度下降等问题的产生。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为,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所以能够抑制由 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引起的显示装置的亮度下降等问题,因此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 性。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为,电视接收装置具备上述的显示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电视接收装置具备上述的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因冷阴极管灯 的寿命下降导致的显示装置的亮度下降等问题,因此能够提高电视接收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提高电极的稳定性的冷阴极管灯及使用它 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冷阴极管灯的局部放大后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3所示的500-500线的截面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概略图。
5
图6是沿图5所示的600-600线的截面图。图7是第7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现有的冷阴极管用电极的截面图。

ll玻璃管21、22电极21a、22a圆筒部21b、22b底部31、32、33、34引线端子41、42突起部100、150冷阴极管灯200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300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00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将图1所示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00的局部放大而得到的截面图。参照图1及图2,对第一实 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00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00,如图1和图2所示,具备由玻璃管11和电极21、 电极22构成的放电管,该玻璃管11的外径(g)为4mm 20mm,优选为3mm 10mm,内径(f) 至少为3mm以上,优选为4mm以上,该电极21、电极22设于玻璃管11的两端内部,构成一对 冷阴极。电极21(22)具有由在一端具有开口部的圆筒状的圆筒部21a(22a)和封闭该圆筒 部21a(22a)的另一端的底部21b (22b)构成的杯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极21 (22)的 外径(a)为2mm 10mm、优选为2mm 3. 5mm,电极21 (22)的全长(b)为4mm 20mm、优选 为4mm 10mm。另夕卜,电极的外径(a)和电极的全长(b)的比值为a/b = 0. 5 1。另夕卜, 电极21和电极22由镍(Ni)构成,能够通过冲压加工法或锻压(ribbon)加工法等形成。
另外,如图1所示,在各电极21和电极22上连接有引线端子31和引线端子32。 该引线端子31和引线端子32的另一端导出到玻璃管11的外部,玻璃管11通过引线端子 31和引线端子32被气密密封、封闭。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玻璃管ll的内壁涂敷有荧光物 质,并且在玻璃管ll的内部封入有氩和氖的混合气体、及水银。另外,引线端子31和引线 端子32由镍(Ni)构成,焊接于电极21和电极22上。另外,引线端子31和引线端子32的 外径为0. 6mm 0. 8mm。另外,稀有气体的总气压为50Torr以下,优选为40Torr以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l和图2所示,在圆筒部21a(22a)的内侧面形成有截面 形状为大致圆弧状的突起部41(4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突起部41(42)在相 对于电极21(22)的全长(b)的中央部与圆筒部21a(22a)的开口部之间的区域,沿圆筒部 21a(22a)的内周形成。其中,突起部41(42)由与电极21(22)的构成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 由镍(Ni)构成。另外,突起部41(42)既可以通过与电极21(22) —体成形而形成,也可以 在分别形成电极21(22)及突起部41(42)后,通过实施焊接等而形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圆筒部21a(22a)的内侧面形成突起部41 (42),因为在 玻璃管11的内部产生的离子等的一部分与突起部41(42)发生碰撞,所以能够抑制离子等 侵入由底部21b(22b)、圆筒部21a(22a)和突起部41 (42)构成的空间区域E。由此,能够抑 制溅射集中发生在底部21b(22b)的内表面和空间区域E的圆筒部21a(21b)的内侧面,因 此能够抑制溅射引起的电极21 (22)被破坏的情况。 另外,因为在底部21b(22b)的内表面和空间区域E的圆筒部21a(22a)的内侧面 产生的溅射物的一部分与突起部41(42)发生碰撞,所以能够抑制溅射物从空间区域E向玻 璃管ll内的飞散。由此,能够抑制因溅射物和水银结合而引起水银被消耗,因此能够抑制 因水银减少而引起的冷阴极管灯的亮度的下降,寿命的下降。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突 起部41(42)形成为突起部41(42)的厚度(d)与电极21(22)的内径(c)的比值为d/c = 1/20 1/4。即,形成有突起部41(42)的区域的开口径(e)与电极21(22)的内径(c)的 比值为e/c = 1/10 1/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具备内径(f)为3mm以上的玻璃管ll、以及外径 (a)为2mm 10mm且全长(b)为4mm 20mm的一对电极21和电极22,以使得稀有气体的 总气压成为50Toor以下的方式封入有氩和氖的混合气体,由此使得通过在冷阴极管灯100 流动大电流,能够增大冷阴极管灯100的亮度,并且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另夕卜,因为在电极21的圆筒部21a和电极22的圆筒部22a的内侧面分别形成有 突起部41和突起部42,所以能够抑制在电极21和电极22的底部内表面及底部附近的圆 筒部内侧面集中发生溅射。由此,能够抑制溅射引起的对电极的破坏。进一步,通过突起部 41和突起部42,能够抑制因溅射产生的溅射物从电极21和电极22向玻璃管11内飞散而 与水银结合,因此能够抑制溅射引起的水银的消耗。因此,能够抑制因电极的破坏和水银的 消耗引起的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50的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3的 500-500线的截面图。参照图3及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50进行说明。另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电极21上连接有多个(3条)引线端子33(33a、 33b、33c),在电极22上连接有多个(3条)引线端子34(34a、34b、34c)。如图3所示,这些 多个引线端子33和引线端子34的另一端导出到玻璃管11的外部,玻璃管11通过多个引 线端子33和引线端子34被气密密封、密闭。其中,引线端子33和引线端子34的各自的外 径为0. 6mm 0. 8mm。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3条引线端子33(34)配置成由3条引线端子构 成的多角形状在平面上看时为正三角形状,并且配置成正三角形状的重心与电极21(22) 底部的中心大致相同。通过这样配置3条引线端子33(34),能够在物理上平衡地配置引 线端子33 (34),因此即使在增大电极21 (22)外径的情况下,也能够平衡且可靠地支承电 极21(22)。从而,因为能够减小施加于各引线端子33(34)的负荷,所以能够抑制在电极 21(22)和引线端子33(34)的连接部发生引线端子33 (34)的变形、破坏的情况。由此,能够 抑制因在电极和引线端子的连接部发生的引线端子的变形、破坏导致的冷阴极管灯的寿命 的下降。
另外,通过在电极21(22)连接3条引线端子33(34),在电极21(22)产生的热分别 从3条引线端子33(34)散热,因此即使在由于增大电极21(22)的外径而使得散热量增大 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产生的热分别从3条引线端子33(34)高效地散热。由此,因为能够抑 制由于在电极21(22)产生的热传递到玻璃管,使得玻璃管的管壁温度变高而导致的水银 再吸收发射的紫外线等的问题,所以能够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另外,因为在电极21(22) 产生的热分别从3条引线端子33(34)散热,所以能够抑制因热集中于引线端子33(34)的 任一个而使得与引线端子33(34)连接的接头、周边连接器受到损坏。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100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的概 略图。图6是沿图5的600-600线的截面概略图。接着,参照图5和图6,对第三实施方式 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 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具备放电管组,其并排配置有多个冷阴极 管灯100 ;保持放电管组的多个冷阴极管灯100的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51a、51b);反 射复合部件52,其配置在放电管组的下方,反射从放电管组向下方照射的光;和固定放电 管组的背底座53。如图5和图6所示,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51a、51b)以保持多个冷 阴极管灯100的各自的引线端子31和引线端子32的方式配置于相对的位置。这样,多个 冷阴极管灯100通过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51a、51b)被一并定位并被保持。反射复合 部件52,例如由铝等金属板和粘贴在金属板的上表面的树脂制的反射片构成。背底座53具 有设置放电管组,维持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强度,并且具有使在放电管组(冷阴极管灯 100)产生的热散热的作用。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放电管组的上面,即成为反射复合部件52 的正面的位置,配置有后述的光学片组67。 如图5所示,多个冷阴极管灯100并排配置,如图6所示,冷阴极管灯100的引线 端子31和引线端子32由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a和51b保持。在背底座53的背面设 有未图示的电源装置,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51a、51b)直接或经由连接器等与电源装 置电连接。由此,通过经由各引线端子31和引线端子32,对冷阴极管灯100的电极21和电 极22(参照图1)施加反相位的交流电压,使得各冷阴极管灯100发光。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中,如上所述,因为具备第一实施方 式的冷阴极管灯IOO,所以能够抑制因溅射引起的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由此,能够抑制 因冷阴极管灯的寿命下降导致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亮度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第四实施方式)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设置有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的分 解立体图。接着,参照图7,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300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 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和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液晶显示装置300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的上 方设置有光学片组67、显示影像的液晶面板62、固定液晶面板62的前底座63、和保护液晶 面板62的框61。光学片组67由进行透过光的扩散、聚光等的树脂片构成,例如从上层起层 叠配置有扩散片64、棱镜片65、扩散片66。另外,能够任意变更光学片组67的个数及组合。
8框61为截面反L字状的框形状,在与形成于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 (51a、51b)的外侧面 的插入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前底座63为截面反L字状的框形状,与框61相同,在 与冷阴极管灯保持用部件51(51a、51b)的外侧面的插入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由 此,框61、液晶面板62、前底座63和光学片组67以及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被安装。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将具备冷阴极管灯100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 置200配置于液晶面板62的背面侧,并且配置其它的各构成部件,冷阴极管灯100发出的 光向液晶面板62 —侧射出。由此,能够将映像等显示于液晶面板62。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中,如上所述,因为具备设置有冷阴极管灯100的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所以能够抑制因冷阴极管灯100的寿命下降引起的显示装置300 的亮度下降等问题的发生,因此能够提高显示装置300的可靠性。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 的冷阴极管灯也能够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 另外,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于电视接收装置。本发明 的电视接收装置例如具备地面波天线、电视接收调谐器、输出部、键盘、存储部、GPS接收天 线、电视接收部、GPS接收部、和控制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用作输出 通过MPEG2译码器、视频/声音译码器变换得到的视频信号、音声信号的显示器,与扬声器 等一起构成上述输出部。 因为在上述电视接收装置中设置有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所以能够抑制
因用于显示装置300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200的冷阴极管灯100的寿命下降而导致的显
示装置300的亮度下降等的问题。由此,能够提高电视接收装置的可靠性。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应认为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不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还包括与专利要求的范围同
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 第四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玻璃管的内部封入有氩和氖 的混合气体的结构,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封入氩和氖以外的稀有气体。具体地能够列举 氙和氪。 另外,在上述第一 第四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由镍(Ni)构成的电极,但并不 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镍(Ni)以外的金属材料。具体而言,能够列举铌(Nb)、钼(Mo)、钨 (W)等金属材料。 另外,在上述第一 第四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由镍(Ni)构成的引线端子,但 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由镍(Ni)以外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引线端子。作为镍(Ni)以外 的金属材料,例如可以列举铜(Cu)、钨(W)等。另外,电极和引线端子既可以由相同的金属 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构成。 另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形成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弧状的 突起部的结构,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突起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状以外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用3条引线端子的结构,但并不仅限 于此,多个引线端子为至少2条以上即可。另外,由引线端子构成的形状也可以不是正多角 形状,只要以使得由引线端子构成的多角形状的重心成与电极的底部的中心大致相同的方 式配置即可。另外,由引线端子构成的形状也可以不是多角形状,至少多个引线端子中的两个引线端子配置于在平面上看时夹着电极底部的中心相对的位置即可。进一步,多个引线 端子中的一个引线端子也可以配置在电极底部的中心。 另外,在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以使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的 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包括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冷阴极管灯,能够采用使 用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的所有的冷阴极管灯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以将具备冷阴极管灯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配置 于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的方式、即直下型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 将具备冷阴极管灯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配置于液晶面板的端部侧的边缘型背光源方式。
权利要求
一种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管,该放电管具有在内部至少封入有稀有气体的玻璃管、和在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内部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具有在一端具有开口部的圆筒状的圆筒部和封闭所述圆筒部的另一端的底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内侧面形成有突起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形成在相对于所述电极的全长的中央部与所述开口部之间的区域。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电极的内径为1/20倍 1/4倍。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外径相对于所述电极的全长为0. 5倍 1. 0倍。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径为3mm以上。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封入所述玻璃管内部的稀有气体的总气压为50Torr以下。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的各个上配置有一端与所述电极连接,而另一端导出至所述玻璃管的外部的多个引线端子。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阴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具有选自W、Nb、Mo、Ni的至少一种金属材料。
9. 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阴极管灯。
10.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11. 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冷阴极管灯、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该冷阴极管灯具有放电管,该放电管由在内部至少封入有稀有气体的玻璃管(11)、和在玻璃管(11)的两端内部相对配置的一对电极(21、22)构成,电极(21、22)具有在一端具有开口部的圆筒状的圆筒部(21a、22a)和封闭圆筒部(21a、22a)的另一端的底部(21b、22b),在圆筒部(21a、22a)的内侧面形成有突起部(41、42)。
文档编号H01J61/067GK101796609SQ20088010545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
发明者鷹田良树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