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1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通过共同驱动具有特殊排列的至少两种不 同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用以提供稳定的一发光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灯泡或者日光灯管作为照明之用。虽然目前在灯泡或者日光 灯管的使用上是十分便利的,然而因其照明所产生的高热能与高能源损耗是利用灯泡或 者日光灯管作为照明所存在的缺点。
随着环保与省能源意识的高涨,必须寻找可以替代上述传统照明的装置与设 备。而现今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解决上述的缺点,但是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却产生 了其它新的缺点,例如由于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同时产生光源,故其相互之间发光所产生 的干涉,会使得产生照明所产生的不均勻的亮度(即呈现亮-暗周期性的排列),亦或者 是发生影像重迭的现象(亦称为鬼影现象),而容易让使用者的眼睛产生疲劳与不舒服的 现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用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 线混合,而减少鬼影的现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一基板,具有复数个 第一发光区域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每一第二发光区域被相邻的二第一发光区域夹挤 于中央,而使该些第一发光区域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排列成长条状;复数个第一发 光单元,设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使每一第一发光区域具有一第一发光单元;至少一 第二发光单元,设于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上,使每一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一第二发光单 元;以及一驱动模块,用以驱动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其中,每 一第一发光单元包含复数颗发光二极管,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包含一颗发光二极管,且该 驱动模块分别地提供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不同的驱动电流。
由此,由不同光强度和/或不同排列方式的发光单元进行混光即可使发光二极 管照明装置整体所发射出的光线均勻,而可减少鬼影的现象,并使使用者的眼睛不易疲 劳。


图1为本发明于第--实施例的发光二二极 f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于第--实施例的发光二二极 f照明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于第二二实施例的发光二二极 f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于第三Ξ实施例的发光二二极 f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于第四实施例的发光二二极 f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于第五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于第六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10基板12第一发光模块 14第二发光模块 16驱动模块 102第一发光区域 104第二发光区域 122第一发光单元 142第二发光单元 Idf第一驱动电流 d 长度 宽度wIds第:α第-Lf第-β第:Ls第:2光流明驱动电流 -发光角 』发光源 发光角 发光源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 附的图式,对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参考图1,为本发明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 中,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包含基板10与驱动模块16。基板10具有复数发光区域,如 图1所示的第一发光区域102及第二发光区域104,于第一发光区域102上设有第一发光 单元122,而于第二发光区域104上则设有第二发光单元142。其中,第一发光单元122 包含复数颗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单元包含一颗发光二极管。为达混光的目的,如图1 所示,第二发光区域104被相邻的二第一发光区域102夹挤于中央,而使此二第一发光区 域102及该第二发光区域104排列成长条状,此外,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颗发光二 极管与第二发光单元142中的发光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发光功率值,较佳地,第二发光单 元142中的每一颗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至少为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颗发光二极管 的驱动电流的10倍,例如为10、11、12、13、14、15倍等,最佳为14倍。举例来说, 第二发光单元14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为350mA(毫安),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则为25mA(毫安)。上述中,低功率发光单元与高功率发光单元 的区别,可利用不同特性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和/或于前述发光二极管施加不同的驱动电 流,而产生低功率与高功率的发光源。其中,第一发光单元122与第二发光单元142可为白光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16用以驱动第一发光单元122及第二发光单元142。此 外,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2与第二发光单元142之间相距可为2cm。
举例而言,驱动模块16可提供第一驱动电流Idf用以驱动第一发光单元122, 以及提供第二驱动电流Ids用以驱动第二发光单元142。举例而言,驱动模块16驱动 第一发光单元122时,其所产生的驱动电流的范围大约介于16-30mA(毫安)之间。 此外,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利用上述所产生的驱动电流,可分别地驱动第一发光区域 102中具有大约30-60颗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发光单元122,且每一颗发光二极管大约可 产生1000-2400mcd(毫烛光,亦即表示发光源于单位面积内的发光强度)的光强度值 (Luminous intensity),而 1000_2400mcd 大约为 4.7-5.7Lm 的光通量值(Luminous Flux)。 较佳地,该些第一发光单元122集中地设置于其长度d介于10-20cm,宽度w为的 第一发光区域102内。再者,驱动模块16亦提供第二驱动电流Ids,驱动第二发光单 元142,且其所产生的驱动电流的范围大约为160mA(毫安)以上,并利用上述的驱动 电流,用以驱动第二发光单元142,使得其中的发光二极管产生大约40-80Lm的光通量 值。上述中,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本发明利用不同的发光单元和/或配合其驱动电流所 产生的高/低功率发光单元共享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以进行光的混合,加上本发明对 于发光单元的数量与距离上的安排,使高低功率发光单元所发射出的光线得以混合成均 勻的光线而减少鬼影现象。
参考图2,为本发明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视图。于本实施 例中,第一发光模块12设置于基板10上,且用以产生具有第一发光角α的第一发光源 Lf;而第二发光模块14设置于基板10上,且用以产生具有第二发光角β的第二发光源 Ls。较佳地,第一发光角α的范围可选自60度至140度中的其一角度,且第二发光角β 的范围可选自60度至180度中的其一角度。于此,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光流明2为结 合具有第一发光角α的第一发光源Lf的光流明与具有第二发光角β的第二发光源Ls的 光流明的总光流明值。其中,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1300mcd 至2200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40至58Lm的光 通量值。
参考图3至图7,为本发明于各个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图。于该 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分别地包含复数发光区域,其可区分复数第一发光区 域102与复数第二发光区域104。其中,第一发光单元122设于第一发光区域102,第二 发光单元142设于第二发光区域104。
参考图3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第一发光单元122包含120颗发 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亦即在各个第一发光区域102 分别地设置有30颗第一发光单元122,且集中在长度d为14cm且宽度w为的第一 发光区域102中。此外,该些第二发光单元142包含3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该 些第一发光单元122所形成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区域102 的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产生1800mcd,而第二发光区域104的每一第二 发光单元142产生47Lm。此外,第一发光角α与第二发光角β分别为120度角。
参考图4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2包含132颗 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亦即在各第一发光区域中的第一发光单元122各设置有33颗发光二极管,且集中在长度d为Ucm且宽度w为 2cm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此外,该些第二发光单元142包含3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 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122所形成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发 光区域102的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产生1500mcd,而第二发光区域104 的第二发光单元142中的发光二极管产生45Lm。此外,第一发光角α与第二发光角β 分别为120度角。
参考图5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2包含275颗 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亦即在各第一发光区域102 中的第一发光单元122各设置有55颗发光二极管,且集中在长度d为18cm且宽度w为 ^^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此外,该些第二发光单元142包含4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 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122所形成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发 光区域102的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产生1900mcd,而第二发光区域104 的第二发光单元14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产生47Lm。此外,第一发光角α与第二发光 角β分别为120度角。
参考图6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第五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2包含220颗 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亦即在各第一发光区域102 中的第一发光单元122各设置有44颗发光二极管,且集中在长度d为20cm且宽度w为 ^^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中。此外,该些第二发光单元142包含4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 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122所形成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发 光区域102的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产生2200mcd,而第二发光区域104 的第二发光单元14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产生58Lm。此外,第一发光角α与第二发光 角β分别为120度角。
参考图7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第六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2包含148颗 发光二极管,且非平均地设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发光区域102上,亦即该些第一发光单 元122共具有五个,其包含三个各由观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122,及二 个各由32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122,其中,由32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 发光单元排列在由观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的外侧,且上述的每一第一发光 单元122皆集中在长度d为IOcm且宽度w为2cm的相对应的各个第一发光区域102中。 此外,该基板10具有四个第二发光区域104及其对应的四个第二发光单元142,每一第二 发光单元142各包含1颗发光二极管,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142平均地设置于该些第一发 光区域102之间。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区域102的每一第一发光单元122中的每一 发光二极管产生1300mcd,而第二发光区域104的第二发光单元142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 产生40Lm。此外,第一发光角α与第二发光角β分别地为60度角。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 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 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 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具有复数个第一发光区域及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每一第二发光区域被相 邻的二第一发光区域夹挤于中央,而使该些第一发光区域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排列 成长条状;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设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使每一第一发光区域具有一第一 发光单元;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设于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上,使每一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一 第二发光单元;以及一驱动模块,用以驱动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其中,每一第一发光单元包含复数颗发光二极管,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包含一颗发光 二极管,且该驱动模块分别地提供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不同的驱动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每一颗发光二极 管的驱动电流至少为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每一颗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十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每一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选自60度至140度中的其一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 二极管的发光角选自60度至180度中的其一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每 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1300mcd至2200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 二极管用以产生40至58Lm的光通量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共包含 120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包含 30颗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三个第二发光 区域及其对应的三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各包含1颗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中 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为120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 每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ISOO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用 以产生47Lm的光通量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区域的长 度为14公分,宽度为2公分。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共包 含132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包含 33颗发光二极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三个第二发 光区域及其对应的三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各包含1颗发光二极管。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单元中的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为120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 每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1500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用 以产生45Lm的光通量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区域的长 度为12公分,宽度为2公分。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共包 含275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包含 55颗发光二极管。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四个第二发 光区域及其对应的四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各包含1颗发光二极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 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为120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 每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1900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用 以产生47Lm的光通量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区域的长 度为18公分,宽度为2公分。
2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共包 含220颗发光二极管,且平均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包含 44颗发光二极管。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四个第二发 光区域及其对应的四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各包含1颗发光二极管。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 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为120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 每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2200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用 以产生58Lm的光通量值。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区域的长 度为20公分,宽度为2公分。
3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共包 含148颗发光二极管,且非平均设置于该些第一发光区域上。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共具 有五个,其包含三个各由28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及二个各由32颗发光 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32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排列在由28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发光单元的外侧。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四个第二发 光区域及其对应的四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各包含1颗发光二极管。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发光单元 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为60度。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单元中的 每一发光二极管用以产生1300mcd的光强度值,且每一第二发光单元中的发光二极管用 以产生40Lm的光通量值。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发光区域的长 度为10公分,宽度为2公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包含复数个第一发光区域、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域、及分别设于其上的复数个第一发光单元与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其中更包含一驱动模块,用以驱动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单元,每一第一发光单元系包含复数颗发光二极管,每一第二发光单元包含一颗发光二极管,且该驱动模块分别地提供该第一发光单元及该第二发光单元不同的驱动电流。由此,利用不同光强度的发光单元进行光强度的混和即可使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整体提供稳定且均匀的一发光源。
文档编号F21S2/00GK102022628SQ20091017781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友诚 申请人:高基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