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6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模块,尤指一 种可确保产品信赖性、降低电气耗散的LED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LED光源具有轻薄、省电、反应快、寿命长的优点,而随着其亮度的提升,以LED作 为光源的照明产品日益广泛,如信息产品、通讯产品、消费性电子、汽车、交通标识、广告牌 以及一般照明等市场皆可看到LED光源的相关应用。 —般市面上的LED光源可概分为LED灯泡、LED灯管(light bar) 、LED灯板(light plate)等不同的实用型态。请参阅图l所例示的一公知LED灯板单元的部分示意图,LED 灯板单元IIO使用表面黏着(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技术一次性地将复数个 LED 114贴附于电路基板112的表面,并利用焊锡(图未示)将LED 114与制作于电路 基板112内的电路布局电性连接,再通过该电路布局与一连接器(connector) 116电性连 接。连接器116则利用一软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与驱动电路及转接器 (converter)电性连接。以此方式,可模块化量产LED灯板单元110,并组合装配LED光源 模块,以节省成本。 公知的LED光源模块虽可因模块化量产具有相同设计的LED灯板单元110而具有 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因考虑到模块化的LED灯板单元110中连接器116的设置需避开发光 区域,故在排列设置LED灯板单元110时必须将连接器116设置于LED光源模块的边缘相 对位置,也因此公知的LED光源模块必须采用较长的FFC电性连接各连接器116与转接器。 而如该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FFC的长度越长,所耗费的电气愈多,成本也愈相对提 高,且较长的FFC更容易产生因FFC损坏而造成的信赖度问题。更甚者,随着大尺寸照明设 备的需求,公知LED光源模块的排列设计势必使用更长的FFC来电性连接各灯板单元,因此 其信赖度及电气耗费的问题亦显重要。 因此,更需要开发一种可维持LED灯板单元模块化,且能避免使用较长FFC及其所 衍生的问题的LED灯板单元排列设计,以及采用该排列设计的LED光源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维持LED灯板单元模块化生产,并能避免上述信赖 度及成本耗损问题的LED光源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申请专利范围,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该发光 二极管光源模块包含有一具有一第一侧边的转接器与复数个LED光源单元,该些LED光源 单元分别包含有一电路基板,具有一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平行于该第一侧边 的第三侧边;复数个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上的LED ;以及一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 二侧边上靠近该转接器的一端,且与该些LED电性连接。该LED光源模块还包括复数个软 性扁平电缆,分别电性连接该些连接器至该转接器。
4[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些发光二极管与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基板 的同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一发光区域和,该些LED 光源单元呈一矩形数组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复数个反射装置,该复数
个反射装置分别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并覆盖该些连接器与该软性扁平电缆。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申请专利范围,另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该LED光
源模块包含有一具有一第一侧边的转接器、一第一 LED光源单元、一第二 LED光源单元、一
第一 FFC、与一第二 FFC。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包含有一第一电路基板,该第一电路基板包
含有一第一电路布局与一第二电路布局;复数个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的LED;以及一
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该第一连接器通过该第一电路布
局与该些LED电性连接。该第二LED光源单元包含有一第二电路基板,其具有一第三电路
布局;复数个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上的LED ;以及一第三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
上,且通过该第三电路布局与该些LED电性连接。该第一 FFC电性连接该第一 LED光源单
元的该第一连接器至该转接器。该第二FFC电性连接该第二LED光源单元的该第三连接器
至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的该第二连接器;而该第二连接器通过该第二电路布局电性连接至
该第一连接器,再通过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一软性扁平电缆电性连接至该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一第一电路基板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
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三侧边,而该第二电路基底亦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
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三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路 基板的一对第三侧边,而该第三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邻近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的 该第三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一发光区域,该第一LED 光源单元与该第二光源单元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设置于该第二 LED 光源单元与该转接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复数个反射装置,分别设 置于该发光区域内,并覆盖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二软性排 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还包括一第三LED光源单元,且 该第三LED光源单元包含有 —第三电路基板,该第三电路基板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对 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且与该第一侧边邻接的第三侧边,且包含有一第四电路布局; 复数个LED,设置于该第三电路基板上;以及 —第四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三电路基板上靠近该转接器的该第三侧边,且该第四 连接器通过该第四电路布局与该些LED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一第一电路基板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二 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三侧边,而该第二电路基底亦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 边之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三侧边。
5[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系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 路基板的一对第二侧边,而该第三连接器系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邻近该第一LED光源单 元之该第二侧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可降低所需FFC的长度,故可提高LED光 源模块的信赖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更可维持LED光源单元的模块化,当 面临更大尺寸的应用,或面临更多LED光源单元的组合需求时,具有较高的变动弹性,透过 不同模块的LED光源单元组合满足不同的要求。

图1为公知LED灯板单元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为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LED光源模块加设反射装置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8为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 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申请 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 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 「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 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电性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 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参阅图2与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的连接方式示意图;而图3为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一局部示意图。如 图2所示,LED光源模块200包含有一转接器210,具有一第一侧边212。 LED光源模块200 亦包含复数个LED光源单元220, LED光源单元220则如图3所示,分别包含有一电路基板 222,各电路基板222上则设置了复数个LED 224、一电路布局226以及一连接器228。电 路基板222还具有一对第二侧边230与一对第三侧边232,第二侧边230垂直于第一侧边 212 ;而第三侧边232则平行于第一侧边212。值得注意的是,转接器228设置于电路基板 222的第二侧边230上,并以设置于靠近转接器210的一端为较佳,且与LED 224电性连接。 LED光源模块200还包括复数个软性扁平电缆(FFC)240,分别电性连接连接器228至转接 器210。而如图2所示,LED光源模块200还包括一发光区域250,且LED光源单元220呈 一矩形数组设置于发光区域250内。 各LED光源单元220的LED 224通过SMT技术黏着于电路基板222上,并通过焊 锡与电路布局226电性连接,再通过电路布局226与连接器228电性连接。此外,如该技术领域者所熟知,若连接器228与LED 224分别设置于电路基板222的相异表面,则需要两次 焊锡以完成电性连接,此种设计有成本增加,同时亦有信赖度降低等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 所提供的LED光源单元220中,LED 224与连接器228设置于电路基板222的同一表面,以 简省成本、维持信赖度。 如前所述,由于连接器228设置于电路基板222的第二侧边230上,且靠近转接器 210的一端,因此用以电性连接转接器210与连接器228的FFC 240所需的长度可縮减。与 公知所需长度约略等于LED光源模块本身长度的FFC相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 模块200所需的FFC 240长度可有效縮减;此外各LED光源单元220仍维持其模块化设计 的优点。 此外,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200还包括复数个反射装置 (reflector)(示于图6),分别覆盖设置于发光区域250内的连接器228与FFC240,且该些 反射装置的一形状包含有台阶型、球型、或金字塔型。虽然发光区域250内的连接器228与 FFC 240无法产生光线,但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该些反射装置将周围LED 224所产生的光线 反射,因此在连接器228与FFC 240的相对位置处仍可产生光线,而不致有暗影的生成。 请参阅图4与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一第二较佳实施 例的连接方式示意图;而图5则为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局部示意图。如 图4所示,LED光源模块300包含有一转接器310,转接器310具有一第一侧边312。 LED光 源模块300还包括有一第一 LED光源单元320与一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第一 LED光源 单元320包含有一第一 电路基板322,第一 电路基板322包含有一第一 电路布局326与一第 二电路布局327,且其表面设置了复数个LED 324、一第一连接器328、与一第二连接器329。 LED 324通过SMT技术黏着于第一 电路基板322上,并通过第一 电路布局326与第一连接器 328电性连接。第一 LED光源单元320的第一电路基板322还具有一对第二侧边330与一 对第三侧边332。第一侧边330垂直于转接器310的第一侧边312 ;而第二侧边332则平行 于转接器310的第一侧边31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328与第二连接器329分别 设置于第一 电路基板322的二个第三侧边332,且第一连接器328如图4所示设置于邻近转 接器310的第三侧边332上;而第二连接器329则设置于邻近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的第 三侧边332上。 请继续参阅图4与图5。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包含有一第二电路基板342,其包 含有一第三电路布局346,且其表面设置了复数个LED 344与一第三连接器348。 LED 344 如前所述通过SMT技术黏着第二电路基板342上,且通过第三电路布局346与第三连接器 348电性连接。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的第二电路基板342还具有一对第二侧边350与一 对第三侧边352。第二侧边350垂直于转接器310的第一侧边312 ;而第三侧边352则平行 于转接器310的第一侧边31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器348设置于第二电路基板 342邻近第一 LED光源单元320的第三侧边352上。 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LED光源模块300具有一发光区域360,而第一 LED光源 单元320与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即设置于发光区域360内。且第一 LED光源单元320如 图4所示,设置于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与转接器310之间。第一 LED光源单元320与第 二LED光源单元340可以此形式重复排列于发光区域360内,而构成一矩形数组。此外LED 光源模块300还包括一第一 FFC 370,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328至转接器310 ;以及一第二
7FFC 372,电性连接第三连接器348至第二连接器329。值得注意的是,如图5所示,第二连 接器329分别通过第一LED光源单元320的第二电路布局327电性连接至第一连接器328, 并通过第一连接器328及第一 FFC 370再电性连接至转接器310。详细地说,第一LED光 源单元320上的LED 324通过第一电路布局326与第一连接器328电性连接,再通过第一 FFC 370与转接器310电性连接,而获得电气供应。而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的LED 344则 通过第三电路布局346与第三连接器348电性连接,第三连接器348通过第二 FFC 372与 第二连接器329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器329通过第二电路布局327电性连接至第一连接器 328,最后再通过第一FFC 370与转接器310电性连接,而获得电气供应。是以第二LED光 源单元340可避免使用较长的FFC,及其伴随的成本及信赖度问题。 另外,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6,其中图6为图4所示的LED光源模块300加设反射 装置后的局部示意图。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连接器328、第二连接器329、第三连接器348、 与第二 FFC 372设置于发光区域360内,因此LED光源模块300还可包含复数个反射装置 380,分别覆盖于发光区域360内的第一连接器328、第二连接器329、第三连接器348、与第 二FFC 372。反射装置380可如图6所示为一台阶型,但亦不限制而可为球型或金字塔型等 具有多方向散射作用的形状。由于反射装置380的设置,虽然发光区域360内的第一连接 器328、第二连接器329、第三连接器348、与第二FFC 372所在之处无法产生光线,但本实用 新型可通过反射装置380将周围LED 324、344所产生的光线反射,因此在第一连接器328、 第二连接器329、第三连接器348、与第二FFC 372的相对位置处仍可产生光线,而不致有暗 影的生成。 根据本第二较佳实施例,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块化LED光源单元,排列组合所需 的光源尺寸,故可维持模块化生产的低成本及组合的弹性,并可大幅降低FFC的需要长度, 降低FFC的排线成本及电气耗散。此外,由于反射装置的设置,更可维持LED光源模块原有 的光学表现。 接下来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一第三较 佳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8则为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的一局部示意 图。如图7所示,LED光源模块400包含有一转接器410,转接器410具有一第一侧边412。 LED光源模块400还包括有一第一 LED光源单元420、一第二 LED光源单元440、与一第三 LED光源单元460。第一 LED光源单元420如图8所示包含有一第一电路基板422,第一电 路基板422包含有一第一电路布局426与一第二电路布局427,且其表面设置了复数个LED 424、一第一连接器428、与一第二连接器429。 LED 424通过SMT技术黏着于第一电路基板 422上,并通过第一电路布局426与第一连接器428电性连接。第一 LED光源单元420的第 一电路基板422还具有一对第二侧边430与一对第三侧边432,第二侧边430垂直于转接 器410的第一侧边412 ;而第三侧边432则平行于转接器410的第一侧边412。在本较佳实 施例中,第一连接器428与第二连接器429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422的二个第二侧 边430,且第二连接器429如图7与图8所示设置于邻近第二 LED光源单元440的第二侧边 430上。 请继续参阅图7与图8。第二LED光源单元440包含有一第二电路基板442,具有 一第三电路布局446,且其表面设置了复数个LED 444与一第三连接器448。 LED 444如前 所述通过SMT技术黏着第二电路基板442上,且通过第三电路布局446与第三连接器448
8电性连接。第二 LED光源单元440的第二电路基板442还具有一第二侧边450与一第三侧 边452。第二侧边450垂直于转接器410的第一侧边412 ;而第三侧边452则平行于转接器 410的第一侧边41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器448设置于第二电路基板442邻近第 一 LED光源单元420的第二侧边450上。 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400所包含的第三LED光源模块460具有一 第三电路基板,其包含有一第四电路布局,且表面设置了复数个LED,与一第四连接器468, 由于第四电路布局与LED的设置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二 LED光源单元340大致相同,故 于此不再赘述。LED如前所述通过SMT技术黏着第三电路基板上,且通过第四电路布局与第 四连接器468电性连接。第三LED光源单元460的第三电路基板还具有一对第二侧边470 与一对第三侧边472。第二侧边470垂直于转接器410的第一侧边412 ;而第三侧边472则 平行于转接器410的第一侧边41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器468设置于第三电路基 板邻近转接器410的第三侧边472上。 在本第三较佳实施例中,LED光源模块400还具有一发光区域480,而第一 LED光 源单元420、第二 LED光源单元440、与第三LED光源单元460即设置于发光区域480内,且 呈一矩形数组设置。第一 LED光源单元420与第二 LED光源单元440两两一组平行于转接 器410的第一侧边412排列成一行;且如图7所示,在各组中第一 LED光源单元420皆设置 于靠近发光区域480边缘的一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三LED光源单元460设置于该矩 形数组中最靠近转接器410的一行。换句话说,第三LED光源单元460的第三侧边472邻 接于转接器410的第一侧边412。 LED光源模块400尚包含一第一FFC 490,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428至转接器410 ; 与一第二FFC 492,电性连接第三连接器448至第二连接器429。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连接器 429分别通过第一LED光源单元420的第二电路布局427电性连接至第一连接器428,并通 过第一连接器428及第一 FFC 490再电性连接至转接器410。另外,LED光源模块400还包 括一第三FFC 494,用以电性连接第三LED光源单元460的第四连接器468至转接器410。 详细地说,第一 LED光源单元420上的LED 424通过第一电路布局426与第一连 接器428电性连接,再通过第一FFC 490与转接器410电性连接,而获得电气供应。同理第 三LED光源单元460上的LED通过第四电路布局与第四连接器468电性连接,再通过第三 FFC 494与转接器410电性连接,而获得电气供应。而第二 LED光源单元440的LED 444则 通过第三电路布局446与第三连接器448电性连接,第三连接器448通过第二 FFC 492与 第二连接器429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器429通过第二电路布局427电性连接至第一连接器 428,最后再通过第一FFC 490与转接器410电性连接,而获得电气供应。是以第二LED光 源单元440可避免使用较长的FFC,及其伴随的成本及信赖度问题。 如前所述,由于第一连接器428、第二连接器429、第三连接器448、第四连接器 468、与第二 FFC 492设置于发光区域480内,因此LED光源模块400还可包含复数个如图 6所示的反射装置,分别覆盖于发光区域480内的第一连接器428、第二连接器429、第三连 接器448、第四连接器468、与第二FFC 492。且反射装置可如图6所示为一台阶型,但亦不 限制为球型、或金字塔型。由于反射装置的设置,虽然发光区域480内的第一连接器428、 第二连接器429、第三连接器448、第四连接器468、与第二 FFC 492无法产生光线,但本实 用新型可通过反射装置将周围LED 424、444所产生的光线反射,因此在第一连接器428、第二连接器429、第三连接器448、第四连接器468、与第二 FFC 492的相对位置处仍可产生光 线,而不致有暗影的生成。 根据本第三较佳实施例,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模块化LED光源单元,排列组合成所 需的光源尺寸,故可维持模块化生产的低成本及组合的高度弹性,并可大幅降低FFC的需 要长度,降低FFC的排线成本及电气耗散。此外,由于反射装置的设置,更可维持LED光源 模块原有的光学表现。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光源模块,不论LED光源单元为灯板或灯 条,其所需用的FFC长度可大幅降低,故可提高LED光源模块的信赖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 的LED光源模块更可维持光源单元的模块化,当面临更大尺寸的应用,或面临更多LED光源 单元的组合需求时,具有较高的变动弹性,透过一至三种不同的模块化光源单元的组合满 足不同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10
权利要求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转接器,具有一第一侧边;复数个LED光源单元,该些LED光源单元分别包含有一电路基板,具有一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三侧边;复数个LED,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上;以及一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侧边上靠近该转接器的一端,且与该些LED电性连接;以及复数个软性扁平电缆,分别电性连接该些连接器至该转接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LED与该连接器设置于 该电路基板的同一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区域,该些 LED光源单元呈一矩形数组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反射装置,分 别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并覆盖该等连接器与该软性排线。
5. —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转接器,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一 LED光源单元,包含有一第一电路基板,包含有一第一电路布局与一第二电路布局; 复数个LED,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以及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上,该第一连接器通过该第一 电路布局与该些LED电性连接; 一第二 LED光源单元,包含有 一第二电路基板,包含有一第三电路布局; 复数个LED,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上;以及一第三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上,且通过该第三电路布局与该些LED电性连接;一第一软性扁平电缆,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至该转接器;以及 一第二软性扁平电缆,电性连接该第三连接器至该第二连接器;其中 该第二连接器通过该第二电路布局电性连接至该第一连接器,并通过该第一连接器及 该第一软性扁平电缆电性连接至该转接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一第一 电路基板具有一 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三侧边,而该第二电路基底 亦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三侧边。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 接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的一对第三侧边,而该第三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基板 邻近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的该第三侧边。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区域,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与该第二光源单元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设置于该第二LED光源单元与该转接器之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反射装置,分 别设置于该发光区域内,并覆盖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该第三连接器与该第二软性 排线。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LED光源单 元,且该第三LED光源单元包含有一第三电路基板,该第三电路基板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 于该第一侧边且与该第一侧边邻接的第三侧边,且包含有一第四电路布局; 复数个LED,设置于该第三电路基板上;以及一第四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三电路基板上靠近该转接器的该第三侧边,且该第四连接 器通过该第四电路布局与该些LED电性连接。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一第一电路基板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三侧边,而该第二电路基 底亦具有一对垂直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二侧边与一对平行于该第一侧边之第三侧边。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 连接器系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基板的一对第二侧边,而该第三连接器系设置于该第二电 路基板邻近该第一 LED光源单元之该第二侧边。
专利摘要一种LED光源模块,包含有复数个LED光源单元与一具有一第一侧边的转接器。该等LED光源单元分别包含有一电路基板,具有一垂直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与一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三侧边;复数个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上的LED;以及一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基板的该第二侧边上靠近该转接器的一端。该LED光源模块还包括复数个软性扁平电缆,分别电性连接该些连接器至该转接器。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513742SQ20092007265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林文郁, 欧阳弘毅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