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04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源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或表面贴装器件 (Surface Mounted Devices),简称SMD)封装设备包括送料系统、夹持系 统和视觉光源照明系统等。视觉光源照明系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单元。而 现有的视觉光源照明系统的侧光源的位置及照射角度不可调,这使得现有 的视觉光源照明系统照射方位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照射方位可变的光 源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光源照明 系统,包括主灯箱、同轴光灯箱、侧光灯箱、侧光调节杆和调节螺丝,所 述主灯箱第一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同轴光灯箱前端穿过所述开口后固定 在所述主灯箱上;所述侧光调节杆固定在所述主灯箱的第二侧面,所述侧
光调节杆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丝穿过所述调节孔将所述侧光灯箱可 调位置的固定在所述侧光调节杆上。
所述侧光灯箱内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透镜,所述发光二 极管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下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上方与其接 触部位设有第一散热片。
所述侧光灯箱、侧光调节杆分别有两个,两个侧光调节杆分别固定在 所述主灯箱相对的两个侧面,调节螺丝穿过各个侧光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将 两个侧光灯箱分别可调位置的固定在相应的侧光调节杆上。
两个侧光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分别为圆弧,两个圆弧位于同一圆上。
所述同轴光灯箱包括同轴光支架、半反半透镜、菲涅尔透镜、散光片、 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散热片,所述半反半透镜、菲涅尔透镜、散光片、 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散热片从前端至后端依次固定在所述同轴光支架上。还包括侧罩,所述侧罩从同轴光灯箱的后端罩住同轴光灯箱并固定在 所述主灯箱上。
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从主灯箱及侧光灯箱的顶部罩住所述主灯 箱、侧光灯箱和侧光调节杆。
所述防护罩顶部设有散热天窗。
所述光源照明系统是用于发光二极管或表面贴装器件的视觉光源照明 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调 节侧光灯箱的位置,使侧光源的照射角度、强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 调节,并可保证侧光源在可调节范围内任意角度内,照射点不变。本实用 新型可以方便光源照明系统在明场照明与暗场照明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照明系统的侧光调节方便、而且整个光源照明系统 布局紧凑。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光源照明系统从一个角度示出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光源照明系统从另一个角度示出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3所示, 一种光源照明系统,包括主灯箱3、同轴光灯箱2、侧 光灯箱1、侧光调节杆4和调节螺丝5。所述主灯箱3第一侧面上设有开口 38,所述同轴光灯箱2前端穿过所述开口38后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杆) 固定在所述主灯箱3上。所述侧光调节杆4固定在所述主灯箱3的第二侧 面,所述侧光调节杆4上设有调节孔41,所述调节螺丝5穿过所述调节孔 41将所述侧光灯箱1可调位置的固定在所述侧光调节杆4上。当要调节照 射角度(或强度)时,可以松开调节螺丝5,使侧光灯箱1顺着调节孔41 移动。当调节的位置满足需要的照射角度(或强度)时则拧紧调节螺丝5, 使侧光灯箱1固定好。
所述侧光灯箱1内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透镜,所述发光 二极管透镜位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下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上方与其接触部位设有第一散热片12。侧光灯箱1中光源(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 的光是通过发光二极管透镜后直射出来的。
所述侧光灯箱l、侧光调节杆4分别有两个,两个侧光调节杆4分别 固定在所述主灯箱3相对的两个侧面,调节螺丝5穿过各个侧光调节杆4 上的调节孔41将两个侧光灯箱1分别可调位置的固定在相应的侧光调节杆 4上。
所述主灯箱3顶部还设有接口34,用于与其他成像系统相连。所述主 灯箱3上还设有供第一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一电源线穿过第一线孔33, 所述第一线孔33位于接口 34的两侧。当调整侧光灯箱1的位置(即照射 角度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电源线会自行调整弯曲半径。
两个侧光调节杆4上的调节孔41分别为圆弧,两个圆弧位于同一圆上。 这可保证两侧的侧光灯箱1发出的光在同一高度相交处位于接口 34的中心 并且有一定的角度调节范围,即两侧光源相交的高度可调,并可保证侧 光在可调节范围内任意角度内,照射点不变。本实用新型的光源照明系统 具有光线强度可调以及光线照射角度可调的特点,并方便在明场照明与暗 场照明之间切换。
所述同轴光灯箱2包括同轴光支架21、半反半透镜22、菲涅尔透镜、 散光片(图中未示出)、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散热片23,所述半反半透 镜22、菲涅尔透镜、散光片、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散热片23从前端至 后端依次固定在所述同轴光支架21上。
具体而言,半反半透镜22固定在同轴光支架21上与水平面成45°, 菲涅尔透镜、散光片(图中未示出)与水平面成卯°依次位于其后,然后 就是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散热片二 2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同轴支架21 的相关设定位置。半反半透镜22可以是短焦距的,例如焦距仅为27.5mm, 这样可以减小同轴光灯箱2的尺寸、节省了安装空间。这有利于提高整个 光源照明系统的集成化。
所述同轴光支架21上还开设有供第二发光二极管LED的第二电源线 穿过的第二线孔211。
同轴光灯箱2中光源(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通过散光片、菲涅 尔透镜后从半反半透镜22上反射到物体后,物体上的反射光(假设为100% 的反射)通过半反半透镜22后透过部分为光源的25%再由与接口 34相连 的成像系统接收。所述光源照明系统还包括侧罩24,所述侧罩24从同轴光灯箱2的后 端罩住同轴光灯箱2并固定在所述主灯箱3上。侧罩24设有开口供第二散 热片23伸出,这样的设计牢固可靠。
所述光源照明系统还包括防护罩32,所述防护罩32从主灯箱3及侧 光灯箱1的顶部罩住所述主灯箱3、侧光灯箱1和侧光调节杆4。
所述防护罩32顶部设有散热天窗321 。散热天窗321可方便第一散热 片12向外界输出热量、迅速散热。而且防护罩32顶部设置散热天窗321 使本实用新型的光源照明系统造型美观。
所述主灯箱3上还设有总线孔35,第二电源线及两个侧光灯箱1的第 一电源线可以同时穿过总线孔35,再由夹持件351固定。同轴光灯箱2和 两个侧光灯箱1可以分别独立控制,光线强度可以独立调节。
本实施例中的光源照明系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优选地用于LED或 SMD的视觉光源照明系统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灯箱(3)、同轴光灯箱(2)、侧光灯箱(1)、侧光调节杆(4)和调节螺丝(5),所述主灯箱(3)第一侧面上设有开口(38),所述同轴光灯箱(2)前端穿过所述开口(38)后固定在所述主灯箱(3)上;所述侧光调节杆(4)固定在所述主灯箱(3)的第二侧面,所述侧光调节杆(4)上设有调节孔(41),所述调节螺丝(5)穿过所述调节孔(41)将所述侧光灯箱(1)可调位置的固定在所述侧光调节杆(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光灯箱(1) 内设有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透镜,所述发光二极管透镜位于所述 第一发光二极管下方,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上方与其接触部位设有第一散 热片(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光灯箱(1 )、 侧光调节杆(4)分别有两个,两个侧光调节杆(4)分别固定在所述主灯 箱(3)相对的两个侧面,调节螺丝(5)穿过各个侧光调节杆(4)上的 调节孔(41)将两个侧光灯箱(1)分别可调位置的固定在相应的侧光调 节杆(4)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侧光调节杆(4) 上的调节孔(41)分别为圆弧,两个圆弧位于同一圆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光灯箱(2) 包括同轴光支架(21)、半反半透镜(22)、菲涅尔透镜、散光片、第二发 光二极管、第二散热片(23),所述半反半透镜(22)、菲涅尔透镜、散光 片、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散热片(23)从前端至后端依次固定在所述同 轴光支架(2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罩(24), 所述侧罩(24)从同轴光灯箱(2)的后端罩住同轴光灯箱(2)并固定在 所述主灯箱(3)上。
7. 根据权利要求l-6任一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 罩(32),所述防护罩(32)从主灯箱(3)及侧光灯箱(1)的顶部罩住 所述主灯箱(3)、侧光灯箱(1)和侧光调节杆(4)。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2)顶部设有散热天窗(3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照明系统 是用于发光二极管或表面贴装器件的视觉光源照明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告了一种光源照明系统,包括主灯箱、同轴光灯箱、侧光灯箱、侧光调节杆和调节螺丝,所述主灯箱第一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同轴光灯箱前端穿过所述开口后固定在所述主灯箱上;所述侧光调节杆固定在所述主灯箱的第二侧面,所述侧光调节杆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丝穿过所述调节孔将所述侧光灯箱可调位置的固定在所述侧光调节杆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调节侧光灯箱的位置,使侧光源的照射角度、强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并可保证侧光源在可调节范围内任意角度内,照射点不变。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光源照明系统在明场照明与暗场照明之间切换。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1425189SQ20092013205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
发明者叶江涛, 张电明, 超 蒋, 高云峰 申请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