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82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封装
发光二极管晶粒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习知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10的立体图。图2A为现有习知绝缘座体 13与导线架12的剖视图。图2B为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10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10包括一散热基座11 ;至少一导线架 12 ;以及一绝缘座体13。散热基座11中具有一凸部111,凸部111中具有一凹槽112,凹槽 112设有一固晶区113用以接置一发光二极管晶粒40,导线架12则分布设置于在凸部111 周围。绝缘座体13先包覆导线架12成型后散热基座11再填入或塞入绝缘座体13中。 如图2A及图2B所示,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10在制造时,由于散热基座 11与导线架12均为导体,为避免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12相互接触而产生短路现象。于是 在塑模成型绝缘座体13时,可借由一顶针14将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12予以隔开。但因 为顶针14仅是为隔开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12的临时工具,因此当绝缘座体13成型并脱 模后,顶针14将会从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IO拆除,而在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 结构IO则会留下顶针开口 15。 惟,顶针14仅分别在导线架12两端顶入以预留与散热基座11的间隙位置。然而, 倘若在塑模成型过程中,导线架12放置不平均、顶针14插入不平均或是模具放置偏斜,均 可能使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12上下的间距不平均,进而导致散热基座11与导线架12上 下的距离过近或甚至两者有碰触到之虞,甚至容易遭受电流击穿因而显难以通过现今的UL 安规标准。况且,即便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12上下的间距可足以符合UL安规标准,散热 基座11的凸部111与导线架12仍可能相互接触,因此还是无法通过UL安规的考验。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 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 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耐电击的 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 设一种新型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 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架置于绝缘垫片 上的导线架与散热基座的凸部保持一定间距,俾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得以电性隔离,借此 可有效耐电击,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散热基座,其具有 一凸部,该凸部具有一固晶区;一绝缘垫片,设于该散热基座上且配置于该凸部的周围,其 中该绝缘垫片具有大于或等于0. 01公厘的厚度;一导线架,架置于该绝缘垫片之上,并与 该凸部具有一间距,俾使该散热基座与该导线架电性隔离;以及一绝缘座体,其包覆该散热 基座、该导线架以及该绝缘垫片,借以形成该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 前述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中所述的凸部更具有一凹槽,该固晶区 设置其中。 前述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中所述间距为大于或等于0. 4公厘。 前述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中所述导线架的边缘为圆弧状。 前述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中所述散热基座的边缘为圆弧无毛边。 前述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中所述绝缘垫片与该凸部接触。 前述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中所述绝缘垫片更突伸至该散热基座之 上,以使该导线架与该凸部之间存有该绝缘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 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借由将具一定厚度 的绝缘垫片设置在散热基座上且配置于散热基座的凸部周围,且使架置于绝缘垫片上的导 线架与散热基座的凸部保持一定间距,俾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得以电性隔离,借此可有效 耐电击。 为达上述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包括一散 热基座,其具有一凸部,凸部具有一固晶区;一绝缘垫片,设于散热基座上且配置于凸部的 周围,其中绝缘垫片具有大于或等于0.01公厘的厚度;一导线架,架置于绝缘垫片之上,并 与凸部具有一间距,俾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电性隔离;以及一绝缘座体,其包覆散热基座、 导线架以及绝缘垫片,借以形成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及有益效果 —、借由将一定厚度的绝缘垫片以直接放置或是以刷墨、印刷、射出成型方式设置 在散热基座与导线架之间,致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上下之间保持一定间距,而使散热基座 与导线架可有效电性隔离。 二、利用绕设于散热基座的凸部周围的导线架用以与凸部维持一定的间距,以致 于散热基座与导线架的左右两侧仍可维持有效的电性隔离。 为了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 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因此将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包括散热 基座、绝缘垫片、导线架以及绝缘座体。散热基座具有凸部,而凸部具有固晶区。绝缘垫片设 在散热基座上且配置于凸部的周围,其中绝缘垫片具有大于或等于0.01公厘的厚度。导线 架则架置于绝缘垫片之上,并与凸部具有间距,俾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电性隔离。绝缘座体 则包覆散热基座、导线架以及绝缘垫片,借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 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间距与绝缘垫片的设计而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得以有效电性隔离, 借此可达到耐电击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 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习知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A为现有习知绝缘座体与导线架的剖视图。 图2B为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尚未形成绝缘座体的实 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形成绝缘座体后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导线架的实施例示意图。 10 :现有习知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11 :散热基座 111 :凸部 112 :凹槽 113:固晶区 12、22、32 :导线架 13 :绝缘座体 14 :顶针 15:顶针开口 20 、30 :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21 、31 :绝缘垫片 40 :发光二极管晶粒 d:间足巨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 相同的编号表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20尚未形成绝缘座体的 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形成绝缘座体后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20的 实施例剖视图。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30的实施例 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导线架32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20,其包括一散热基座11 ;一绝缘垫片21 ; —导线架22 ;以及一绝缘座体13。 如图3所示,散热基座11具有一凸部lll,而凸部111具有一凹槽112。凹槽112
中具有一固晶区113,以使一发光二极管晶粒40接置在其上。且为避免因遭受电击而在内
部产生尖端放电效应,因此,散热基座11的边缘为圆弧无毛边,借以使得散热基座11的边
缘平滑并且不具任何的凸起或尖端。 如图3所示,绝缘垫片21可以由铁氟龙、工程塑胶、陶瓷、玻璃、油墨所制成,且其 设于散热基座11并配置于散热基座11的凸部111的周围,而且绝缘垫片21具有大于或等 于0.01公厘的厚度。再者。绝缘垫片21可以直接放置在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22之间, 或是以刷墨、印刷、射出成型方式将绝缘垫片21设置在散热基座11和导线架22之间。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绝缘垫片21的形状可以如图3所示,为圆形中空状,而圆形 中空状的绝缘垫片21的中空部可用以套置在凸部111周围。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垫 片21亦可以为其他任何形状(如正方中空形、两个未接触的半圆弧形等等),只要可以架 设在凸部111旁边,且其大小必须大于散热基座11的凸部111并小于外缘的绝缘座体13, 而使放置在绝缘垫片21上的导线架21可借由绝缘片21的厚度与材质而与散热基座11有 效电性隔离,从而避免电性接触(短路)。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绝缘垫片21可以与凸部111直接接触。然而,在其他 实施例中,亦可以不与凸部111接触(图未示)。 如图3及图4所示,导线架22架置于绝缘垫片21之上。导线架22与凸部111的 水平距离恰有一间距d,间距d可以为大于或等于0. 4公厘。经研究得知,此间距d恰可使 导线架22和散热基座11的凸部111部位不会因为遭受电击而相互电性接触,因此使得发 光二极管座体结构20可以有效耐电击。此外,根据前面述叙,为使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20 有效通过安规,亦须避免产生内部的尖端放电效应。于是,导线架22的边缘及/或突出部 分为圆弧状,例如圆弧无毛边及/或圆弧无尖端。 此外,根据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线架22的形状可以为具有两个金属支架。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架亦可具有其他数量的金属支架(如4个、6个或8个),譬如 图6所示,导线架32具有8个金属支架。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架并不仅限于上述图式 所示的特定形状,而可能为各种未明示的形状。 如图4所示,绝缘座体13包覆散热基座11、绝缘垫片21以及导线架22,因此最后 形成本实施例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20。其中绝缘座体13的塑模形成方式则是 利用一模具(图未示)将散热基座11、绝缘垫片21以及导线架22放置其中,并以射出成型、注胶成型或胶注成型的方式制成绝缘座体13,借以包覆散热基座11、绝缘垫片21以及 导线架22,最后再将模具脱模。通常,构成绝缘座体13的组成份可以为一般的塑胶料。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30。 其与图4相比较,其大部份结构均为相同,其差异点仅在于其中的绝缘垫片31在接触凸 部111的接触点上向上折弯以突伸至散热基座11之上(即绝缘垫片31的剖面呈现类似L 型),而使导线架22与凸部111之间存有绝缘垫片31。然而,因为绝缘垫片31的厚度与图 3和图4中的绝缘垫片21相同均是大于或等于0. 01公厘,而导线架22与凸部111的水平 距离d仍为大于或等于0. 4公厘,因此,即使绝缘垫片31向上弯折,弯折的绝缘垫片31与 导线架22仍存有空隙。此外,前述的绝缘垫片31的剖面为L形状,即其弯折角度为约略90 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垫片31的弯折角度可以不为约略90度,而可以为大于90度 的圆弧弯折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散热基座,其具有一凸部,该凸部具有一固晶区;一绝缘垫片,设于该散热基座上且配置于该凸部的周围,其中该绝缘垫片具有大于或等于0.01公厘的厚度;一导线架,架置于该绝缘垫片之上,并与该凸部具有一间距,俾使该散热基座与该导线架电性隔离;以及一绝缘座体,其包覆该散热基座、该导线架以及该绝缘垫片,借以形成该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电击的发光 更具有一凹槽,该固晶区设置其中。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电击的发光 为大于或等于0.4公厘。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电击的发光 架的边缘为圆弧状。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电击的发光 基座的边缘为圆弧无毛边。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电击的发光 垫片与该凸部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电击的发光 垫片更突伸至该散热基座之上,以使该导线架与该凸部之间存有该绝缘垫片。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部 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间距 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线 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散热 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绝缘 二极管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绝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其包括散热基座、绝缘垫片、导线架以及绝缘座体。散热基座具有凸部,而凸部具有固晶区。绝缘垫片设在散热基座上且配置于凸部的周围,其中绝缘垫片具有大于或等于0.01公厘的厚度。导线架则架置于绝缘垫片之上,并与凸部具有间距,俾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电性隔离。绝缘座体则包覆散热基座、导线架以及绝缘垫片,借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耐电击的发光二极管座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间距与绝缘垫片的设计而使散热基座与导线架得以有效电性隔离,借此可达到耐电击的功效。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1539828SQ20092017896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永富 申请人:必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