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38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 护范围,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导光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连接的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等密度平行排列的微突起结构,所述基板的上半部分中设置有若干等密度平行排列的内部沟槽,该内部沟槽的平行排列的方向与微突起结构的平行排列的方向空间不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所述该内部沟槽的平行排列的方向与微突起结构的平 行排列的方向空间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微凸起结构和内部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V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V型的平均宽度为0.05 3mm,顶角的平 均角度为70° 1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粗糙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大90度 小于120度。
7.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框架,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 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引导所述光源所发出光线的传输方向,所述框架将所述 导光板和所述光源收容于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点光源或者LED线光源。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技术背景[0002]背光模组在MP3、手机、笔记本、显示器等产品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其主要提供均 勻的面光源。侧发光背光模组由于其可以做的较薄,成为背光发展的主流模式。[0003]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侧发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04]请参照图1,现有的侧发光背光模组(也称为传统的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100、 一反射片200、传统导光板300、一扩散片400、一下层增光片500、一上层增光片600和一框 架700。所述光源100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所述传统导光板300引导所述光源100所发 出光线的传输方向,用于将点光源或者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所述反射片200将所述传统 导光板300底部漏出的光线反射至该传统导光板300,所述传统导光板300再引导所述反射 片200反射的光线的传输方向,以提高所述光源100的光线利用率。所述散光片400包括 一基板410和设置于所述基板410上的一扩散层420,所属扩散层420包括若干扩散粒子。 所述扩散片400用于将从传统导光板300射出的光线进行散射,使光线更加均勻。所述下 层增光片500包括一基板510和设于该基板510上的棱镜520。所述下层增光片500和上 层增光片600将光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聚光处理以增强亮度。所述框架700将所述光 源100、反射片200、传统导光板300、扩散片400、下层增光片500和上层增光片600收容于 其中,起固定和保护作用。所述框架700由工程塑料材料制成。[0005]传统的背光模组需要使用散光片、增光片以配合传统导光板对光线进行处理已提 供均勻的面光源,该传统背光模组使用多层结构,造成结构复杂,并且增光片只掌握在少数 工厂手中,成本比较高,无形中就增加了该传统背光模组的成本。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的背光模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 以降低成本、结构简单的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000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如下[0008]一种导光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连接的出光面和与出光 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等密度平行排列的微突起结构,所述基板的上半 部分中设置有若干等密度平行排列的内部沟槽,该内部沟槽的平行排列的方向与微突起结 构的平行排列的方向空间不平行。[0009]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具有内部沟槽和微突起结构,将传统背光模组中的传统导光 板、上下增光片的功能整合为一体,使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保持传统背光模组的功能 并省去了传统背光模组中的上下增光片,降低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成本、简化了其 结构,减少其厚度。[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该内部沟槽的平行排列的方向与微突起结构的排列方向空间相互垂直,以实现导光板在内部沟槽与微突起结构间不同夹角中最好的收光效果。[0011]进一步,所选微凸起结构和内部沟槽的截面形状均为V型。该V型的平均宽度为 0.05 3mm,顶角的平均角度为70° 120°。以实现较佳出光效果。[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入光面为粗糙面,以解决萤火虫效应。[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大90度小于120度,减少光从侧面 射出,增加光从出光面射出。[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框架,其中,还包括上述导光板,所述导 光板引导所述光源所发出光线的传输方向,所述框架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收容于其 中。[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光源为LED点光源或者LED线光源,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背光 模组更轻薄化。[0016]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是由该导光板带来的,因此,该背光模组具有 成本低、结构简单、厚度较小的优点。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侧发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0019]图3是附图2中AA线的剖视图;[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4]实施例一[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附图2中AA线的 剖视图;[0026]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光源3、反射片1、导光 板2、扩散片6和框架5,所述框架5为顶部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所述框架5将光源3、反 射片1、导光板2和扩散片6收容于其中。所述光源3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可以为LED点 光源或者LED线光源,用于减小背光模组的体积。本实施例优选光源3为LED线光源。[0027]所述导光板2引导所述光源3所发出光线的传输方向,用于将光源3转换成所需 的面光源。所述导光板2包括一基板25,该基板25由光学级PMMA (亚克力材料)或PC (聚 碳酸酯)注塑成型,使导光板2具有较强的光穿透性。所述基板25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 相连接的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排列规则的网点21,所述 网点21将进入所述导光板2的光线进行反射、折射等处理从而引导光源3发出的光线从出 光面射出,形成面光源。所述网点21可采用注塑方式成型,也可采用印刷的方式成型。所述网点2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反射片1位于所述导光板2 的下方,将所述导光板2底面漏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提高光线利用率。所述散光 片6位于所述导光板2的上方,将所述导光板2出光面的射出的光进一步扩散处理,使该背 光模组形成更加均勻的面光源。所述散光片6的结构和材质也为公知技术,在此也不再详 细描述。所述基板25的出光面进行滚压或者机械切割形成若干列微突起结构22,该微突起 结构22等密度排列。该微突起结构22截面可以为V型或者多边形。本实施例中优选该微 突起结构22截面为V型,即该微突起结构22相当于形成若干平行的三角棱镜分布于该基 板的出光面,以将光线聚光处理增加亮度。所述基板25的上半部分中具有若干等密度平行 排列的内部沟槽23,该内部沟槽23的平行排列的方向与微突起结构22的排列方向空间不 平行,以将导光板2中的光线反射和折射到微突起结构22上,达到一定的收光作用。本实 施例优选该内部沟槽23的平行排列方向与微突起结构22的排列方向相互垂直已达到最好 的收光效果。该内部沟槽2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V型或者多边形,本实施例优选该内部沟 槽23的截面形状与微突起结构的一样,同为V型,该V型的平均宽度为0. 05 3mm,进一步 优选0.1mm,顶角的平均角度为70° 120°,进一步优选为90°,其排列的间距本领域技 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很容易确定。该内部沟槽23可以通过激光内雕的工艺制作。[0028]本实施例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具有内部沟槽和微突起结构,将传统背光模组中的 传统导光板、上下增光片的功能整合为一体,保持原背光模组的功能并省去了传统背光模 组中的上下增光片,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减少背光模组的厚度。[0029]实施例二[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0031]请参照图4,该图中与实施例一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含义与实施例一 中是一致的。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入光面做成粗糙面 24,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萤火虫效应。该粗糙面24可以是规则的锯齿形,也可以为其 他结构,该其他结构有该入光面的上分布的若干球体或者半球体、用砂子打磨出的粗糙面 或者印刷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凸起或者凹陷等。本实施例优选该粗糙面为规则的锯齿形。[0032]实施例三[003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0034]请参照图5,该图中与实施例一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含义与实施例一 中是一致的。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入光面做成与出光面 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度(简称倾斜),形成梯形,改变光线在入射面的入射角减少光线的射 出,增加全反射光线的数量,以增加从出射面射出的光线数量,增加背光模组的光强。在光 强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LED光源使用数量,节约成本。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本实施例 优选所述入光面做成与出光面之间的夹角大90度小于120度。[0035]实施例四[003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0037]请参照图6,该图中与实施例一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含义与实施例一 中是一致的。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例二和实施例 三的优点,即将入光面26做成既粗糙又做成倾斜。该夹角优选110度。本实施例具有上述 三个实施例的优点。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该导光板和框架,所述导光板引导所述光源所发出光线的传输方向,所述框架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收容于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连接的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等密度平行排列的微突起结构,所述基板的上半部分中设置有若干等密度平行排列的内部沟槽,该内部沟槽的平行排列的方向与微突起结构的平行排列的方向空间不平行。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具有内部沟槽和微突起结构,将传统的导光板、上下增光片的功能整合为一体,保持原背光模组的功能并省去了传统了上下增光片,简化了该背光模组的结构,减少了其厚度。
文档编号F21V8/00GK201606821SQ200920262039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6日
发明者顾连英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