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57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液晶面板自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该背光源装置设置于液晶面板的里侧(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具备底座,其液晶面板侧的面开口 ;光源,其被收纳在底座内;以及光学构件(扩散片等),其用于使光源产生的光高效地向液晶面板侧放出。在上述背光源装置的构成部件中,有时会使用例如LED作为光源,在这种情况下,将安装有LED的LED基板收纳在底座内。
此外,已知下述专利文献I记载有将LED用作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的一个例子。_4] 现有技术文献
_5]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7-3174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_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将LED基板对底座固定为装配状态时,一般多使用螺钉。但是,螺钉是相对于LED基板的板面成点状的构件,因此为了稳定地固定LED基板,需要将大量螺钉分散配置在LED基板的板面的面内。因此,螺钉的使用个数和螺钉的装配作业次数有变多的倾向,存在成本变高并且作业效率不好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等,LED基板的使用个数越多,螺钉的使用个数和螺钉的装配作业次数也会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因此上述问题变显著。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使用螺钉而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基板,其具有光源;底座,其收纳上述光源基板,具有用于射出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的开口部;以及保持构件,其在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板面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以与上述底座之间夹着上述光源基板的状态固定于上述底座。这样,当将保持构件固定于底座时,光源基板以被夹在保持构件与底座之间的状态被保持。用在沿着光源基板的板面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形态的保持构件来实现光源基板的固定,因此与以往那样用相对于光源基板的板面成点状的螺钉的情况相比,所使用的保持构件的数量变少也能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保持构件的使用数量变少也够用,因此能减少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能实现作业效率的改善等。并且,能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因此能使从光源发出的光从底座的开口部射出时的光学特性稳定化,并且能使从光源基板向底座的散热性稳定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如下构成。
(I)上述保持构件具备主体部,其与上述底座之间夹着上述光源基板;以及固定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向上述底座侧突出,固定于上述底座。这样,固定部固定于底座,由此能合适地固定被夹在主体部与底座之间的光源基板。(2)上述固定部配置在上述主体部中俯视时与上述光源基板不重叠的位置。这样,不贯通光源基板就能使固定部固定于底座。由此,在光源基板中不形成用于使固定部通过的孔等,因此能使光源基板的制造成本低廉化,并且电路设计等也变容易。(3)上述主体部为跨越上述光源基板的形态,一对上述固定部设于上述主体部中俯视时隔着上述光源基板的位置。这样,能利用跨越光源基板的形态的主体部来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而且,将一对固定部固定于底座,由此能更稳定地固定俯视时配置在两个固定部间的光源基板。
(4)在上述主体部中的俯视时与上述光源基板重叠的位置设有基板抵接部,所述基板抵接部向上述光源基板侧突出,直接或者间接地抵接于上述光源基板。这样,能利用基板抵接部按压光源基板,因此能难以产生由尺寸公差等引起的光源基板的晃动,从而能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而且,通过基板抵接部的突出尺寸的设定,在使基板抵接部直接或者间接地抵接于光源基板并且将固定部固定于底座时,能以固定部为支点使主体部向与光源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弹性地翘曲变形。因此,这样,能利用翘曲变形的主体部的弹力使光源基板与底座紧密接触,从而能更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5)在上述底座内配置有使光向上述开口部侧反射的反射构件,上述反射构件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光源通过的光源插通孔,并且在俯视时与上述基板抵接部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基板抵接部通过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被夹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光源基板之间。这样,能利用反射构件使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向开口部侧反射,还能利用保持构件将反射构件也与光源基板一起固定。而且,基板抵接部通过反射构件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因此能利用基板抵接部直接按压光源基板,能更有效地防止光源基板的晃动。并且,避免对反射构件直接作用来自基板抵接部的应力,因此容易允许反射构件随着热膨胀或者热收缩而进行伸缩。由此,在反射构件中难以产生褶皱、挠曲,从而由反射构件反射的光难以产生不均。(6)上述基板抵接部从上述主体部突出的尺寸大于上述反射构件的厚度。这样,能利用基板抵接部更可靠地按压光源基板,并且能以固定部为支点使主体部向与光源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弹性地翘曲变形,能弹性地保持光源基板。由此,能更有效地防止光源基板的晃动,能实现光源基板的稳定的固定。(7)上述光源基板俯视时为矩形,上述主体部为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这样,与假设主体部为沿着光源基板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的情况相比,能使保持构件小型化。(8)上述主体部为跨越上述光源基板的形态。这样,能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9)多个上述光源基板在上述底座内相互平行配置,上述主体部为涵盖多个上述光源基板而延伸的形态。这样,能利用I个保持构件固定多个光源基板,因此适于部件个数的减少等。(10)上述主体部为跨越多个上述光源基板的形态。这样,主体部以跨越多个光源基板的状态将多个光源基板夹在主体部与底座之间,因此能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多个光源基板。(11)在上述光源基板上沿着其长边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上述光源。这样,能对光源基板高效地配置多个光源,适于高亮度化等。(12)上述主体部配置为通过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这样,能有效地利用在相邻的光源之间留出的空间。另外,也避免了主体部妨碍从光源发出的光。(13)上述保持构件配置在上述光源基板中在其长边方向上分离的2个位置。这样,即使是主体部为沿着光源基板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而实现了小型化的保持构件,也能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14)上述底座俯视时为矩形,多个上述光源基板以使其长边方向与上述底座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并列配置。这样,与假设将多个光源基板以其长边方向与底座的短边方
向一致的状态并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使配置在底座内的光源基板的数量变少。因此,使配置于各光源基板的光源点亮所需的点亮电路等的数量变少也够用,从而适于低成本化等。(15)上述固定部贯通上述底座,并且从与上述光源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卡止于上述底座。这样,能通过使贯通底座的固定部卡止于底座来实现保持构件和光源基板的固定,因此不需要使用粘接剂等其它固定装置,能以低成本并且容易地实现固定。(16)具备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以与上述光源基板相对而覆盖上述开口部的形式配置,在上述主体部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向上述光学构件侧突出,能支撑上述光学构件。这样,能使固定光源基板的保持构件兼具支撑光学构件的功能。(17)上述固定部和上述支撑部配置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的位置。这样,在作业者要把持支撑部并且装配保持构件时,能容易地把握固定部的位置,因此作业性良好。(18)上述固定部和上述支撑部配置在相互同心的位置。这样,作业性进一步良好。(19)在上述底座上设有基板定位部,所述基板定位部能将上述光源基板在沿着其板面的方向上定位。这样,在将光源基板配置于底座时,能利用基板定位部将光源基板在沿着其板面的方向上定位。因此,能使利用保持构件固定光源基板时的作业性良好。(20)上述基板定位部为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边缘部延伸的形态。这样,通过将光源基板的边缘部贴在基板定位部能容易且适当地定位光源基板。(21)上述基板定位部是按以下方式形成的使上述底座部分地向与上述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突出,从而留出能从上述开口部侧收纳上述光源基板的基板收纳空间。这样,能从开口部侧将光源基板收纳在基板定位部中留出的基板收纳空间内,因此光源基板配置在向与开口部侧相反的一侧缩回基板定位部的深度的量的位置。因此,能确保从光源发出的光到达开口部为止的光路长度变长该缩回的量,从而从开口部射出的出射光难以产生不均。(22)在上述底座内配置有使光向上述开口部侧反射的反射构件,上述反射构件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光源通过的光源插通孔,形成为俯视时涵盖比上述基板定位部大的范围,并且被夹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光源基板之间。这样,能利用保持构件将反射构件也与光源基板一起固定,而且能利用反射构件使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向开口部侧反射。并且,光源基板配置在向与开口部侧相反的一侧缩回基板定位部的深度的量的位置,因此能使在底座与光源基板之间产生的台阶变小。因此,俯视时涵盖比基板定位部大的范围的形态的反射构件中难以产生由上述台阶引起的翘曲等变形,从而利用反射构件反射的光难以产生不均。(23)上述基板定位部是按以下方式形成的上述底座的向与上述开口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尺寸与上述光源基板的板厚尺寸大致一致。这样,能大致消除会在底座与光源基板之间产生的台阶,因此能防止在反射构件中产生由台阶引起的变形。(24)上述光源基板俯视时为矩形,上述基板定位部为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这样,能更容易且适当地定位矩形的光源基板。(25)上述基板定位部能将上述光源基板在沿着其板面并且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上定位。这样,能将光源基板准确地二维定位。(26)在上述底座内配置有使光向上述开口部侧反射的反射构件,上述反射构件配置在比上述光源基板靠上述开口部侧,并且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光
源通过的光源插通孔。这样,利用反射构件使光向开口部侧反射,由此能有效地利用光,适于提高亮度等。另外,反射构件具有光源插通孔,因此避免了妨碍来自光源的光的出射。(27)在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开口部侧,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配置有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扩散的扩散透镜。这样,利用扩散透镜使从光源发出的光扩散,再导向开口部。由此,从开口部射出的出射光难以产生不均。(28)上述反射构件包括 第I反射构件,其中,上述光源插通孔为上述扩散透镜能通过的大小;以及第2反射构件,其介于上述光源基板与上述扩散透镜之间并配置在俯视时与上述第I反射构件中具备的上述光源插通孔重叠的位置,并且使光向上述扩散透镜侧反射。这样,即使在第I反射构件中设有使扩散透镜通过的大小的光源插通孔,也能利用配置在与该光源插通孔重叠的位置的第2反射构件使光向扩散透镜侧反射。由此,能有效地利用光,适于提闻売度等。(29)上述第I反射构件的上述光源插通孔的边缘部与上述第2反射构件形成为俯视时相互重叠。这样,第I反射构件的光源插通孔的边缘部与第2反射构件在俯视时无缝隙相连。由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光。(30)上述反射构件被夹在上述保持构件与上述光源基板之间。这样,能利用保持构件将反射构件也与光源基板一起固定。(31)上述光源为LED。这样,能实现高亮度化和低消耗电力化等。接下来,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照明装置;以及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根据这种显示装置,对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照明装置减少了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因此在显示装置中也能实现低成本化和作业效率的改善。作为上述显示面板能举例示出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能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电视、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等,特别适用于大型画面。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不使用螺钉就能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


图I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视接收装置所具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中具备的底座中的LED基板和保持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平面图。图4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图3的iv-iv线截面图。图5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图3的v-v线截面图。图6是示出LED基板和保持构件的详细配置构成的平面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线截面图。图8是图6的viii-viii线截面图。图9是图6的ix-ix线截面图。图10是LED基板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在LED基板上装配有第2反射片和扩散透镜的状态(光源单元)的平面图。图12是保持构件的平面图。图13是保持构件的仰视图。图14是示出将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之前的状态的图6的ix-ix线截面图。图15是示出将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的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6是示出将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7是示出将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2的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8是示出将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3的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9是示出将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4的LED基板、扩散透镜、基板定位部和第2反射片的关系的截面图。图2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2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底座中的LED基板和保持构件的配置构成的平面图。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背光源装置的截面图。图25是示出将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背光源装置的截面图。图27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⑴的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2)的底座与LED基板的关系的截面图。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3)的底座与LED基板的关系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用图I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此外,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了 X轴、Y轴和Z轴,各轴方向描绘为在各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另外,设图4和图5不出的上侧为表侧,设同图下侧为里侧。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构成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夹着该液晶显示装置10并收纳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表里两机箱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台座S。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整体上成横长的方形(矩形),以纵置状态被收纳。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它们被框状的外框13等保持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画面尺寸为42英寸,横纵比为16 9的情况。下面依次说明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其中,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俯视时为矩形,构成为一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贴合,并且在两个玻璃基板间封入有液晶。在一方玻璃基板上设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上设有R (红色)、G (绿色)、B (蓝色)等各着色部按规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
电极以及取向膜等。此外,在两个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光板。接着,详细说明背光源装置12。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12具备底座14,其在光出射面侧(液晶面板11侧)具有开口部14b,为大致箱型;光学构件15群(扩散板(光扩散构件)15a和配置在扩散板15a与液晶面板11之间的多个光学片15b),其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14b而配置;以及框架16,其沿着底座14的外边缘部配置,将光学构件15群的外边缘部夹持在框架16与底座14之间。而且,如图3至图5所示,在底座14内具备LED17 (Light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其作为光源;LED基板18,其安装有LED17 ;以及扩散透镜19,其配置于LED基板18中与LED17对应的位置。此外,在底座14内还具备保持构件20,其能将LED基板18保持在其与底座14之间;以及反射片21,其使底座14内的光向光学构件15侧反射。此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中,比LED17靠光学构件15侧为光出射侧。以下详细说明背光源装置12的各构成部件。底座14由金属制成,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与液晶面板11同样地成矩形的底板14a、从底板14a的各边的外端立起的侧板14c以及从各侧板14c的立起端向外伸出的支板14d,整体上为向表侧开口的浅的大致箱型(大致浅碟状)。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竖直方向)一致。在底座14中的各支板14d上能从表侧载置框架16和后述的光学构件15。框架16被螺钉固定于各支板14d。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开口设有用于装配保持构件20的装配孔He。多个装配孔14e在底板14a中与保持构件20的装配位置对应地分散配置。而且,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上设有用于定位LED基板18的基板定位部14f,在后面重新详细说明。如图2所不,光学构件15与液晶面板11和底座14同样俯视时为横长的方形(矩形)。如图4和图5所示,光学构件15的外边缘部被载置于支板14d,由此配置为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14b并且夹在液晶面板11与LED17之间。光学构件15包括配置在里侧(LED17侦1J,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扩散板15a和配置在表侧(液晶面板11侧,光出射侧)的光学片15b。扩散板15a是在具有规定厚度的大致透明的树脂制成的基材内分散设有大量扩散粒子的构成,具有使透射的光扩散的功能。与扩散板15a相比,光学片15b为板厚度较薄的片状,2张层叠配置(图7至图9)。具体的光学片15b的种类有例如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光片等,能从它们中适当地选择使用。如图2所示,框架16为沿着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外周边缘部的框状。在该框架16与各支板14d之间能夹持光学构件15的外边缘部(图4和图5)。另外,该框架16能从里侧支承液晶面板11的外边缘部,能与配置于表侧的外框13之间夹持液晶面板11的外边缘部(图4和图5)。下面详细说明LED17和安装LED17的LED基板18。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LED17构成为利用树脂材料将LED芯片密封在固定于LED基板18的基板部上。安装于基板部的LED芯片使用主发光波长为I种的LED芯片,具体地说,使用单色发光为蓝色的LED芯片。另一方面,在密封LED芯片的树脂材料中,分散配合有使从LED芯片发出的蓝色光变换为白色光的荧光体。由此,该LED17能进行白色发光。该LED17是与相对于LED基板18的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为发光面17a的所谓的顶面发光(top)型。LED17的光轴LA设定为与Z轴方向(与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主板面正交的方向)大致一致。此外,从
LED17发出的光以光轴LA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三维地以某种程度辐射状扩散,但是其指向性比冷阴极管等高。也就是说,LED17的发光强度示出了沿着光轴LA的方向急剧上升,随着相对于光轴LA的倾斜角度变大而急剧降低的倾向的角度分布。如图10所示,LED基板18具有俯视时为矩形的基材,以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的状态沿着底板14a延伸并被收纳于底座14内(图3)。LED基板18的基材由与底座14相同的铝系材料等金属制成,构成为在其表面隔着绝缘层形成有包括铜箔等金属膜的配线图案。此外,作为用作LED基板18的基材的材料,也能使用陶瓷等绝缘材料。并且,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在该LED基板18的基材的板面中的朝向表侧的面(朝向光学构件15侧的面)上,表面安装有上述构成的LED17。多个LED17沿着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以直线并列配置,并且利用形成于LED基板18的配线图案串联连接。各LED17的排列间距大致固定,即可以说各LED17被等间隔地排列。另外,在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设有连接部18a。如图3所示,上述构成的LED基板18在底座14内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分别按多个配置,以相互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整齐的状态并列配置。也就是说,LED基板18和安装于此的LED17在底座14内均以X轴方向(底座14和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为行方向,以Y轴方向(底座14和LED基板18的短边方向)为列方向被矩阵状配置。具体地说,LED基板18在底座14内在X轴方向上按3个配置,在Y轴方向上按10个配置,合计30个被并列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长边尺寸和安装的LED17的数量不同的两种LED基板18。具体地说,使用了安装有6个LED17,长边尺寸相对较长的6个安装型的LED基板18 ;以及安装有5个LED17,长边尺寸相对较短的5个安装型的LED基板18,在底座14的X轴方向的两端位置各配置I个6个安装型的LED基板18,在同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I个5个安装型的LED基板18。如上所述,沿着X轴方向并排成I行的各LED基板18通过相邻的连接部18a彼此嵌合连接而相互电连接,并且与底座14的X轴方向的两端对应的连接部18a分别与未图示的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由此,配置于成I行的各LED基板18的各LED17被串联连接,并且能利用I个控制电路来一并控制包含于该I行的多个LED17的点亮、熄灭,从而能实现低成本化。此外,即使是长边尺寸和安装的LED17的数量不同的种类的LED基板18,短边尺寸和LED17的排列间距也大致相同。
这样,通过采用准备多种长边尺寸和安装的LED17的数量不同的LED基板18,适当组合使用这些不同种类的LED基板18的手法,能得到如下效果。即,在多品种地制造画面尺寸不同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情况下,能按各画面尺寸适当变更是否使用各种类的LED基板18和每种LED基板18的使用个数,从而能容易地对应,与假设按画面尺寸准备具有与底座14的长边尺寸同等的长边尺寸的专用设计的LED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度减少所需的LED基板18的种类,从而能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具体地说,除了上述两种LED基板18 (5个安装型和6个安装型)以外,还可以增加安装有8个LED17的8个安装型,适当地组合使用这3种LED基板18,由此能容易地以低成本对应画面尺寸为例如26英寸、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46英寸、52英寸、65英寸的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制造。如上所述配置在底座14内的LED基板18在沿着其板面的方向上利用上述基板定位部14f来实现定位。以下详细说明基板定位部Hf。如图4和图5所示,基板定位部14f是使底板14a部分地向里侧即与开口部14b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由此形成为留出能从表侧收纳LED基板18的基板收纳空间BS。基板定位部14f是对底板14a实施深冲加工而成形
的。基板定位部Hf为在Y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并且沿着X轴方向大致直线延伸的大致导轨状。也就是说,基板定位部14f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与底板14a的相同方向一致。基板定位部Hf俯视时为矩形,其外形与LED基板18大致同样。也就是说,基板定位部Hf的长边尺寸和短边尺寸为留出允许收纳LED基板18的程度的间隙,而与LED基板18的相同尺寸大致相同的程度的大小。基板定位部Hf在底板14a上的配置以上述的LED基板18在底板14a上的配置(图3)为基准,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各配置多个,矩阵状地配置。此外,关于基板定位部14f在底板14a上的详细配置,省略与LED基板18的配置重复的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基板定位部14f包括侧壁部14fl、14f2,其从底板14a沿着Z轴方向向里侧突出;以及底壁部14f3,其将各侧壁部14fl、14f2彼此相连,基板定位部14f整体上为向表侧开口的袋状。其中,侧壁部14fl、14f2包括沿着X轴方向(LED基板18的长边侧边缘部)延伸的一对长边侧壁部14fl ;以及沿着Y轴方向(LED基板18的短边侧边缘部)延伸的一对短边侧壁部14f2。如图8所示,长边侧壁部14Π能抵接于LED基板18的长边侧边缘部,由此能将LED基板18在Y轴方向上定位。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短边侧壁部14f2能抵接于LED基板18的短边侧边缘部,由此能将LED基板18在X轴方向上定位。也就是说,当LED基板18被收纳在基板收纳空间BS内时,就由基板定位部14f在相互正交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二维定位。该基板定位部Hf从底板14a突出的尺寸为LED基板18的厚度尺寸与后述的第2反射片23的厚度尺寸之和的程度的大小。因此,在将LED基板18收纳于基板收纳空间BS内时,避免了 LED基板18从基板定位部14f向表侧突出,而且在将第2反射片23载置于LED基板18上的状态下,第2反射片23的表侧的面与底板14a的表侧的面成大致齐平面状。扩散透镜19包括大致透明(具有高透光性)并且折射率高于空气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丙烯酸等)。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扩散透镜19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且形成为俯视时为大致圆形,分别被装配于LED基板18,使其从表侧独立地覆盖各LED17,即俯视时与各LED17重叠。并且,该扩散透镜19能使从LED17发出的指向性较强的光扩散并射出。也就是说,从LED17发出的光通过扩散透镜19从而其指向性被缓和,因此即使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较大,也难以将其间的区域视觉识别为暗部。由此,能减少LED17的设置个数。该扩散透镜19配置在俯视时与LED17大致同心的位置。扩散透镜19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尺寸均比LED17足够大,而比LED基板18小。在该扩散透镜19中,朝向里侧、与LED基板18相对的面为射入来自LED17的光的光入射面19a,而朝向表侧、与光学构件15相对的面为射出光的光出射面19b。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光入射面19a整体为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平行的形态,而在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区域形成有光入射侧凹部19c从而具有倾斜面。光入射侧凹部19c为大致圆锥状,并且配置在扩散透镜19中的大致同心位置,为向里侧即LED17侧开口的形态。光入射侧凹部19c朝向LED17侧的开口端部的直径尺寸最大,大于LED17的直径尺寸,随着自此向表侧行进而直径尺寸连续地逐渐变小,在表侧的端部为最小。光入射侧凹部19c的截面为大致倒V字型,其周面为相对于Z轴 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以其表侧的端部相对于LED17的光轴LA交叉的方式倾斜。因此,从LED17发出并进入光入射侧凹部19c内的光通过倾斜面射入扩散透镜19内,但此时按倾斜面相对于光轴LA的倾斜角度的量,向远离中心的方向折射,也就是说广角地折射,射入扩散透镜19。在扩散透镜19的光入射面19a中,比光入射侧凹部19c在径方向上靠外的位置设有装配脚部19d,所述装配脚部19d向LED基板18侧突出,并且是将扩散透镜19装配于LED基板18的结构。3个装配脚部19d配置于扩散透镜19中比光入射侧凹部19c接近外周端部的位置,配置在使连结各装配部的线俯视时为大致正三角形的位置。各装配脚部19d的顶端部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LED基板18,由此能将扩散透镜19固定为装配于LED基板18的状态。扩散透镜19通过装配脚部19d固定于LED基板18,由此在其光入射面19a与LED基板18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隙。该间隙中允许射入来自俯视时比该扩散透镜19靠外侧的空间的光。另外,在上述装配状态中,LED17从LED基板18突出的顶端部为进入光入射侧凹部19c内的状态。扩散透镜19的光出射面19b形成为扁平的大致球面状。由此,能使从扩散透镜19射出的光在与外部的空气层的界面向远离中心的方向折射,即广角地折射并且射出。在该光出射面19b中的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光出射侧凹部19e。光出射侧凹部19e为大致研钵状,并且其周面形成向中心为下降坡度的扁平的大致球面状。另外,光出射侧凹部19e的周面的切线相对于LED17的光轴LA所成的角度与光入射侧凹部19c的倾斜面相对于光轴LA所成的角度相比相对较大。光出射面19b中的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区域与其它区域相比为来自LED17的光量极多的区域,亮度有局部变高的倾向,在此形成上述光出射侧凹部19e,由此能使来自LED17的光大多广角地折射并且射出,或者使来自LED17的光的一部分向LED基板18侧反射。由此,能抑制光出射面19b中的与LED17重叠的区域的亮度局部变高,适于防止亮度不均。下面说明反射片21。反射片21包括涵盖大致整个区域地覆盖底座14的内面的大小的第I反射片22和分别独立地覆盖各LED基板18的大小的第2反射片23。两个反射片22、23均由合成树脂制成,表面呈光的反射性良好的白色。先说明第I反射片22。如图3所示,在第I反射片22中,设沿着底座14的底板14a延伸的中央侧的大部分为主体部22a。主体部22a为俯视时与底板14a大致相同的大小,为与各基板定位部Hf相比涵盖大得多的范围的大小。在主体部22a中,贯通(开口)形成有透镜插通孔22b,所述透镜插通孔22b能使覆盖各LED17的各扩散透镜19与配置在底座14内的各LED17都插通。多个透镜插通孔22b并列配置在主体部22a中俯视时与各LED17和各扩散透镜19重叠的位置,矩阵状配置。如图6所示,透镜插通孔22b俯视时为圆形,其直径尺寸设定为比扩散透镜19大。由此,在将第I反射片22铺设于底座14内时,无论是否发生了尺寸误差都能使各扩散透镜19可靠地通过各透镜插通孔22b。如图3所示,该第I反射片22在底座14内覆盖相邻的各扩散透镜19间的区域和外周侧区域,因此能将朝向各区域的光向光学构件15侧反射。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第I反射片22中的外周侧部分以覆盖底座14的侧板14c和支板14d的方式立起,载置于支板14d的部分为被底座14和光学构件15夹着的状态。另外,使第I反射片22中的主体部22a与载置于支板14d的部分相连的部分为倾斜状。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第2反射片23形成为与LED基板18大体相同的外形,也就是说形成为在俯视时为矩形。如图7和图8所示,第2反射片23与LED基板18的表侧的面重叠地配置,并且与扩散透镜19为相对状。也就是说,第2反射片23夹在扩散透镜19
与LED基板18之间。因此,从扩散透镜19侧返回LED基板18侧的光、从俯视时比该扩散透镜19靠外侧的空间进入扩散透镜19与LED基板18之间的空间的光能被第2反射片23再次反射到扩散透镜19侧。由此,能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从而能实现亮度的提高。换言之,在减少LED17的设置个数实现低成本化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足够的亮度。如图11所示,第2反射片23的长边尺寸和短边尺寸均与LED基板18 (基板定位部Hf)大致相同。也就是说,第2反射片23为俯视时与LED基板18大致相同的大小。因此,第2反射片23能与LED基板18 —起收纳在底座14的基板定位部14f的基板收纳空间BS内。在收纳状态下,第2反射片23的表侧的面与底板14a为大致齐平面状,避免与底板14a之间产生台阶。在此,第I反射片22为涵盖底座14内的整个区域的大小,其主体部22a跨越各基板定位部Hf并且沿着底板14a铺设,如上所述消除了底板14a与配置在基板定位部14f内的第2反射片23 (LED基板18)之间的台阶,因此在第I反射片22中难以产生翘曲等变形(凹凸)。由此,由第I反射片22反射的光难以产生不均。另外,如图6和图8所示,第2反射片23的短边尺寸比扩散透镜19和第I反射片22的透镜插通孔22b的直径尺寸大。因此,能将第I反射片22中的透镜插通孔22b的边缘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在表侧与第2反射片23重叠配置。由此,底座14内第I反射片22和第2反射片23在俯视时不中断地连续配置,底座14或者LED基板18几乎不会从透镜插通孔22b向表侧露出。因此,能将底座14内的光高效地向光学构件15反射,非常适于提高亮度。另外,在第2反射片23中,使各LED17通过的LED插通孔23a和使各扩散透镜19的各装配脚部19d通过的脚部插通孔23b分别贯通形成在俯视时与它们重叠的位置。接着说明保持构件20。首先说明底座14的保持构件20的配置。如图3所示,保持构件20整体上俯视时为矩形,以其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底座14和LED基板18的短边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X轴方向(底座14和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装配于底座14。多个保持构件20之字形状地分散配置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面内。详细地说,多个保持构件20沿着X轴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并列配置从而构成I个行,并且多组该行在Y轴方向并排配置从而平面配置,而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行中,相互的各保持构件20配置在X轴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具体地说,6个保持构件20在X轴方向上并排配置而构成I个行,5个该行在Y轴方向并排配置。并且,该保持构件20在底座14内配置在俯视时与LED基板18重叠的位置,并且被固定于底座14,由此能将重叠的LED基板18夹持在其与底座14之间。下面说明保持构件20的单独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0除了保持LED基板18的功能以外,还兼具支撑光学构件15的功能。保持构件20由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制成,表面呈光反射性良好的白色。如图7和图9所示,保持构件20具备沿着底座14的底板14a和LED基板18的板面延伸的形态的主体部24 ;支撑部25,其从主体部24向表侧即光学构件15侧突出,能抵接于光学构件15 ;以及固定部26,其从主体部24向里侧即底座14侧突出,固定于底座14。如图12和图13所示,主体部24俯视时为矩形,并且形成为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如图6所示,该主体部24的长边尺寸 比LED基板18的短边尺寸和在底座14内在Y轴方向上并列的LED基板18间的间隔(排列间距)大。因此,当主体部24以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的状态配置于底座14内时,至少一部分相对于LED基板18俯视时重叠。并且,该主体部24以在底座14内预先配置有LED基板18和各反射片22、23的状态装配,因此能在主体部24中的上述重叠部分与底座14的底板14a之间一并夹持LED基板18和各反射片22、23(图7和图9)。以下,设主体部24中的俯视时与LED基板18重叠并且与底板14a之间夹持LED基板18的部分为夹持部24a。详细地说,如图6和图9所示,主体部24的长边尺寸为涵盖在底座14内在Y轴方向上并列的多个LED基板18的大小。因此,主体部24能沿着Y轴方向(LED基板18的短边方向)跨越(横越)在Y轴方向上并列的多个LED基板18,由此能在短边方向上涵盖全长地分别夹持多个LED基板18。即,可以说在主体部24中包括多个夹持部24a,该各夹持部24a在LED基板18的并列方向即Y轴方向上分离配置。换言之,主体部24包括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多个夹持部24a和将各夹持部24a彼此相连的连结部24b。具体地说,主体部24的长边尺寸为将LED基板18的短边尺寸的2倍尺寸加上底座14内在Y轴方向上并排的LED基板18间的间隔的3倍尺寸的程度的大小,由此主体部24能在短边方向上跨越2个LED基板18,并且与底板14a之间一并夹持这些LED基板18。也就是说,主体部24包括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2个夹持部24a ;连结两个夹持部24a的连结部24b ;以及从两个夹持部24a在Y轴方向上向与连结部24b侧相反的一侧分别延伸突出的2个延伸突出部24c。在主体部24中,在与LED基板18俯视时重叠的部分即夹持部24a设有基板抵接部27,所述基板抵接部27向LED基板18侧突出,抵接于LED基板18。基板抵接部27分别配置在各夹持部24a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因此,LED基板18在其短边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被基板抵接部27从表侧按压。另一方面,如图7和图9所示,在夹在主体部24与LED基板18之间的各反射片22、23中的与上述基板抵接部27俯视时重叠的位置分别形成有能使基板抵接部27通过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23c。因此,基板抵接部27能通过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23c来直接按压LED基板18,从而使LED基板18难以产生晃动。与此相对,避免了来自基板抵接部27的应力直接作用于各反射片22、23,因此容易允许各反射片22、23随着热膨胀或者热收缩而伸缩。另外,基板抵接部27从主体部24突出的尺寸为各反射片22、23的厚度尺寸之和的大小的程度。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7所示,主体部24的短边尺寸比相邻的扩散透镜19 (LED17)间的间隔(排列间距)小。由此,主体部24通过LED基板18中的相邻的扩散透镜19(LED17)之间的区域即LED基板18的非发光部配置,相对于LED17俯视时不重叠。也就是说,能避免主体部24妨碍从LED17的发光。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扩散透镜19使LED17间的间隔足够大,因此利用该空间来配置保持构件20,并且利用该保持构件20来实现LED基板18的固定。如图3所示,具有上述构成的主体部24的保持构件20配置在LED基板18中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即配置在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分离的2个位置。由此,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被一对保持构件20平衡良好地稳定固定。具体地说,固定I个LED基板18的一对保持构件20间的间隔为在一对保持构件20间夹着2个或3个扩散透镜19(LED17)的大小。此外,构成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行的各保持构件20以在各保持构件20间隔着I个扩散透镜19 (LED17)的尺寸程度在X轴方向上错开配置。如图7和图9所示,支撑部25从主体部24的表侧的面(与光学构件15相对的面)向表侧突出,整体上为圆锥状。详细地说,支撑部25沿主体部24的板面切断的截面形
状为圆形,并且形成为直径尺寸从突出基端侧向突出顶端侧逐渐变小的顶端变细状。支撑部25能抵接于光学构件15中的配置在最里侧(LED17侧)的扩散板15a,由此能将扩散板15a支撑在规定的位置。也就是说,支撑部25能将光学构件15与LED17在Z轴方向(与光学构件15的面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关系限制为固定状态。并且,多个具有该支撑部25的保持构件20在底座14内分散配置,因此能将光学构件15不偏颇地适当支撑在其面内(图3)。具体地说,如图6和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撑部25配置在主体部24的大致中心位置(连结部24b)。支撑部25的突出基端部的外径尺寸比主体部24的短边尺寸和LED基板18的短边尺寸中的任一个都小。也就是说,支撑部25俯视时为点状,而主体部24为俯视时涵盖比支撑部25大的范围的面状。如图7和图9所示,支撑部25的突出尺寸与从主体部24的表侧的面到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成大致笔直的状态的扩散板15a的里侧的面的距离大致相等。因此,该支撑部25抵接于大致笔直的状态的扩散板15a。在支撑部25中,作为对扩散板15a的抵接位置的突出顶端部是圆的。该支撑部25是保持构件20中的从主体部24向表侧突出的唯一部位,因此在进行将保持构件20装配到底座14的作业时,作业者能将支撑部25用作操作部。由此,能提高保持构件20的装卸作业性。如图9所示,固定部26具备从主体部24的里侧的面(与底座14相对的面)向里侧突出的基部26a和从基部26a的顶端折回主体部24侧的一对弹性卡止片26b。基部26a为大致块状,并且如图13所示,俯视时沿着主体部24的短边方向(X轴方向)形成为细长的矩形。两个弹性卡止片26b形成为连结于基部26a的顶端部的长边侧的两个侧面的悬臂状,能以其连结部位为支点沿对基部26a接近离开的方向(Y轴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并且,如图9所示,该固定部26能贯通底座14的底板14a中的与保持构件20的装配位置对应形成的装配孔He,并且相对于底板14a被卡止。详细地说,当固定部26被插入贯通形成于底板14a的装配孔14e时,两个弹性卡止片26b通过装配孔14e再弹性地卡止于其里侧的边缘部。由此,能将保持构件20对底座14固定为装配状态。多个该固定部26在主体部24中沿其长边方向直线地并列配置。并且,各固定部26配置在主体部24中避开了在与底座14之间夹持各LED基板18的各夹持部24a的位置。具体地说,合计3个固定部26设于主体部24中位于长边方向的中央的连结部24b和位于长边方向的两端的各延伸突出部24c,在各固定部26间隔开LED基板18和基板定位部14f的短边尺寸程度的间隔。也就是说,可以说主体部24中作为除了夹持部24a以外的部分的连结部24b和两个延伸突出部24c为配置固定部26的固定部配置部。作为该固定部配置部的连结部24b和两个延伸突出部24c是主体部24中俯视时与LED基板18不重叠的部分。各固定部26可以说分别配置在主体部24中在Y轴方向上隔着各夹持部24a (LED基板18和基板定位部14f)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在LED基板18中形成使固定部26通过的孔。各固定部26间的间隔比LED基板18的短边尺寸稍大。此外,各固定部26所插入的装配孔14e配置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避开了各基板定位部14f的位置(俯视时不重叠的位置)。具体地说,装配孔14e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在各保持构件20的每个装配位置在Y轴方向上各并列配置3个,各装配孔14e间的间隔与各固定部26间的间隔大致一致。另外,如图7和图9所示,在被夹在主体部24与底座14的底板14a之间的第I反射片22中,在与上述装配孔He俯视时重叠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与装配孔14e连通并且能使固定部26通过的连通孔22c。如图12和图13所示,各固定部26中的配置在主体部24的中央位置的固定部26被配置在与配置于表侧的支撑部25俯视时重叠的位置。更详细地说,该中央的固定部26与支撑部25配置在俯视时大致同心的位置。根据这种配置,在进行将保持构件20装配到底座14的作业时,作业者在将支撑部25用作操作部的情况下,能对露出到表侧的支撑部25进行目视观察,由此容易把握隐藏于其里侧的固定部26的位置。因此,能提高将固定部26插入连通孔22c、23c、贯通孔18b和装配孔14e时的作业性。本实施方式为上述结构,下面说明其作用。分别单独制造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用外框13等将它们相互组装,由此制造图4和图5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其中,详细说明制造背光源装置12时的组装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底座14组装各构成部件之前,进行对LED基板18装配LED17、第2反射片23和扩散透镜19的作业。详细地说,首先,如图10所示,对LED基板18将LED17安装于规定位置之后,将第2反射片23盖在表侧。此时,第2反射片23的各LED17通过各LED插通孔23a。然后,如图11所示,对LED基板18以覆盖各LED17的方式分别装配扩散透镜19。此时,扩散透镜19中的各装配脚部19d通过第2反射片23的脚部插通孔23b,利用粘接剂固定于LED基板18。如上所述,将LED17、第2反射片23和扩散透镜19 一体化于LED基板18来制造所谓的光源单元U。接着,说明对底座14组装各构成部件的作业。从底座14的表侧通过开口部14b将上述光源单元U收纳在内部,将各光源单元U分别对底板14a配置在规定的装配位置。在配置LED基板18时,将LED基板18收纳在设于底板14a的装配位置的各基板定位部14f的基板收纳空间BS内。于是,LED基板18的外周边部在大致整周上贴(抵接)在基板定位部14f的各侧壁部14fl、14f2,因此LED基板18保持对底座14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准确地二维定位的状态。此时,第2反射片23也与LED基板18 —起,大致整个区域被收纳在基板收纳空间BS内,因此第2反射片23与底板14a之间几乎不产生台阶。另外,在X轴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各LED基板18将相邻的连接器部18a彼此嵌合来实现相互的电连接。此外,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LED基板18彼此的连接作业并不一定需要在底座14内进行,也可以在底座14外进行。当全部的光源单元U的配置完成时,继续进行将第I反射片22配置在底座14内的作业。此时,将第I反射片22的各透镜插通孔22b对光源单元U的各扩散透镜19进行对位,并且使各扩散透镜19通过各透镜插通孔22b (图3)。当装配第I反射片22时,第I反射片22从表侧重叠于第2反射片23中与扩散透镜19俯视时重叠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大致全部(图7和图8)。特别是,第I反射片22的透镜插通孔22b的边缘部涵盖整个区域重叠于第2反射片23的表侧。另外,如图14所示,第I反射片22的连通孔22c与底座14的装配孔He、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与第2反射片23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3c分别对准并相互连通。然后,进行保持构件20的组装作业。
在将保持构件20组装到底座14时,作业者能将保持构件20中作为向表侧突出的部位的支撑部25用作操作部。即,作业者能从图14示出的状态把持支撑部25来操作保持构件20,从底座14的表侧通过开口部14b将保持构件20收纳到内部,使得成为主体部24的长边方向为与Y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为与X轴方向一致的状态,并且将隔着主体部24隐藏在里侧的状态的各固定部26插入对应的各连通孔22c和各装配孔He。此时,支撑部25与主体部24的中央的固定部26俯视时相互重叠,并且配置于同心的位置,因此作业者能容易把握至少中央的固定部26的位置。因此,能顺畅地进行将各固定部26插入上述各孔14e、22c的作业。在将固定部26插入上述各孔14e、22c内的途中,两个弹性卡止片26b暂时弹性变形为接近基部26a侧(变窄)。然后,当固定部26插入到两个弹性卡止片26b到达底座14的里侧的深度时,如图7和图9所示,两个弹性卡止片26b弹性复原,并且其顶端部从里侧卡止于装配孔He的边缘部。由此,防止保持构件20从底座14脱落,将其固定为装配状态。在该状态下,LED基板18和各反射片22、23以被夹在在保持构件20的主体部24 (连结部24b、延伸突出部24c)与底座14的底板14a(底壁部14f3)之间的状态被保持。该主体部24为在X轴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并且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形态,并且在其短边方向上在整个长度上从表侧按压LED基板18,因此能充分确保对LED基板18的按压面积,从而能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并且,如上所述,LED基板18由基板定位部14f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定位,因此保持构件20的装配作业性良好,并且也防止在保持构件20的装配后在相同方向上无意移动,从而被稳定地保持。而且,设于保持构件20的基板抵接部27通过各反射片22、23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23c直接抵接于LED基板18,因此能不晃动地稳定保持LED基板18。而且,固定部26贯通形成于底座14的装配孔14e并被机械式地卡止于此而被固定,因此与假设采用使用了粘接剂等的固定方法的情况相比,能以低成本容易地实现固定,另外维护时、废弃时等也能容易地取下保持构件20。另外,各反射片22、23被夹在主体部24与LED基板18之间,因此该各反射片22、23的定位和固定也能一起实现。如图3所示,在各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分别对应装配有一对保持构件20。因此,各LED基板18在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的2个位置被固定,被稳定地固定。并且,如图6和图9所示,各保持构件20的主体部24横越2个LED基板18,并且一并固定2个LED基板18,因此与假设利用保持构件分别独立地固定各LED基板18的情况相t匕,能减少保持构件20的使用数量和其组装工时,从而实现低成本化和作业效率的提高。另外,如图7所示,保持构件20的主体部24通过LED基板18中的相邻的LED17 (扩散透镜19)之间而配置,因此避免了妨碍从LED17发出的光。然后,覆盖开口部14b对底座14装配光学构件15。具体的光学构件15的装配顺序为,先是扩散板15a然后是光学片15b。如图4和图5所示,光学构件15的外周边部由底座14的支板14d支承,并且中央侧部分由各保持构件20的支撑部25支撑。然后,当将框架16装配于底座14时,光学构件15的外周边部被夹持于框架16与支板14d之间。由此,背光源装置12的制造完成。在组装制造出的背光源装置12和液晶面板11时,对框架16载置液晶面板11,再将外框13盖在其表侧并且用螺钉固定。由此,液晶面板11被夹持在框架16和外框13之间,并且液晶面板11与背光源装置12被一体化,从而完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制造。在使用如上所述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10时,使背光源装置12中具备的各LED17
点亮,并且对液晶面板11提供图像信号,由此在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中显示规定的图像。如图7和图8所示,随着使各LED17点亮而发出的光首先射入扩散透镜19的光入射面19a。此时,一大半光射入光入射面19a中的光入射侧凹部19c的倾斜面,由此与其倾斜角度相应地被广角折射并且射入扩散透镜19内。并且,射入的光在扩散透镜19内传播后,从光出射面19b射出,但是该光出射面19b为扁平的大致球面状,因此在与外部的空气层的界面,光进一步被广角折射并且射出。并且,在光出射面1%中来自LED17的光量最多的区域形成有为大致研钵状的光出射侧凹部19e,并且其周面为扁平的大致球面状,因此能使光在光出射侧凹部19e的周面广角折射并射出,或者向LED基板18侧反射。其中,向LED基板18侧返回的光利用第2反射片23向扩散透镜19侧反射再次射入扩散透镜19从而被有效利用,因此能得到较高的亮度。这样,能使从LED17发出的指向性较强的光利用扩散透镜19广角扩散,因此能使到达光学构件15的光在光学构件15的面内的分布变均匀。换言之,能通过使用扩散透镜19使相邻的LED17间的区域难以被视觉识别为暗部,因此能使LED17间的间隔变大,从而能抑制亮度不均,并且实现LED17的配置个数的减少。并且,通过减少LED17的设置个数能使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变大,因此能利用该变大的区域配置保持构件20,进而利用该保持构件20实现LED基板18的固定。然而,各LED17随着点亮会发热。从各LED17发出的热大部分通过安装的LED基板18传播到底座14,再向液晶显示装置10外的空气扩散。当考察此时的散热效率时,有如下趋势LED基板18与底座14的紧密接触程度越高,两者的导热性越高,因此散热效率越高,相反LED基板18与底座14的紧密接触程度越低,两者的导热性越低,因此散热效率越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保持构件20将LED基板18固定于底座14,并且通过采用以下的构成来实现散热效率的提高。S卩,LED基板18在其短边方向的整个长度上被主体部24的夹持部24a面状地按压,确保足够的按压面积,因此以与底座14紧密接触的状态被稳定地保持。并且,如上所述,LED基板18由基板定位部14f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定位,因此良好地维持上述紧密接触状态。而且,LED基板18由基板抵接部27不隔着各反射片22、23地直接按压,由此防止产生晃动,进一步良好地维持上述紧密接触状态。而且,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附近被一对保持构件20固定。这样,LED基板18由保持构件20以对底座14紧密接触的状态稳定地固定,因此向底座14的导热性极高,由此能实现高效的散热。因此,背光源装置12内难以成为高温,因此能抑制各LED17的发光效率降低,从而能稳定地得到较高的亮度。在如上述那样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0时,背光源装置12内的各LED17被点亮或者熄灭等,因此内部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液晶显示装置10的各构成部件有可能随之发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构成部件中,光学构件15也是由热膨胀率较高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是大型部件,因此热膨胀或者热收缩带来的伸缩量会特别大。因此,当光学构件15发生热膨胀或者热收缩时,容易引起翘曲、挠曲等变形。但是,分散配置在底座14内的各保持构件20的支撑部25抵接于 光学构件15中的扩散板15a,因此限制光学构件15接近LED17侧地发生位移。也就是说,利用支撑部25将光学构件15与LED17在Z轴方向的位置关系限制为固定状态,因此能固定地维持从LED17发出的光进入光学构件15并射出时的光学特性。由此,能防止背光源装置12以及液晶显示装置10的出射光产生亮度不均。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基板18,其具有作为光源的LED17 ;底座14,其收纳LED基板18,具有用于射出来自LED17的光的开口部14b ;以及保持构件20,其向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以在与底座14之间夹着LED基板18的状态固定于底座14。这样,当将保持构件20固定于底座14时,LED基板18以被夹在保持构件20与底座14之间的状态被保持。用向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形态的保持构件20来实现LED基板18的固定,因此与以往那样用相对于LED基板18的板面成点状的螺钉的情况相比,所使用的保持构件20的数量变少也能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保持构件20的使用数量变少也够用,因此能减少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能实现作业效率的改善等。并且,能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因此能使从LED17发出的光从底座14的开口部14b射出时的光学特性稳定化,并且能使从LED基板18向底座14的散热性稳定化。另外,保持构件20具备主体部24,其与底座14之间夹着LED基板18 ;以及固定部26,其从主体部24向底座14侧突出,固定于底座14。这样,固定部26被固定于底座14,由此能合适地固定被夹在主体部24与底座14之间的LED基板18。另外,固定部26配置在主体部24中俯视时与LED基板18不重叠的位置。这样,不贯通LED基板18就能使固定部26固定于底座14。由此,在LED基板18中不形成用于使固定部26通过的孔等,因此能使LED基板18的制造成本低廉化,并且电路设计等也变容易。另外,主体部24为跨越LED基板18的形态,一对固定部26设于主体部24中俯视时隔着LED基板18的位置。这样,能利用跨越LED基板18的形态的主体部24来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而且,将一对固定部26固定于底座14,由此能更稳定地固定俯视时配置在两个固定部26间的LED基板18。另外,在主体部24中的俯视时与LED基板18重叠的位置设有基板抵接部27,所述基板抵接部27向LED基板18侧突出,直接抵接于LED基板18。这样,能利用基板抵接部27按压LED基板18,因此能难以产生由尺寸公差等引起的LED基板18的晃动,从而能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而且,通过基板抵接部27的突出尺寸的设定,在使基板抵接部27直接抵接于LED基板18并且将固定部26固定于底座14时,能以固定部26为支点使主体部24向与LED基板18侧相反的一侧弹性地翘曲变形。因此,这样,能利用翘曲变形的主体部24的弹力使LED基板18与底座14紧密接触,从而能更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另外,在底座14内配置有使光向开口部14b侧反射的反射片21 (第I反射片22和第2反射片23),反射片21在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位置具有使LED17通过的透镜插通孔22b,LED插通孔23a,并且在俯视时与基板抵接部27重叠的位置具有使基板抵接部27通过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23c,被夹在主体部24与LED基板18之间。这样,能利用反射片21使来自LED17的光高效地向开口部14b侧反射,还能利用保持构件20将反射片21也与LED基板18—起固定。而且,基板抵接部27通过反射片21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23c,因此能利用基板抵接部27直接按压LED基板18,能更有效地防止LED基板18的晃动。并且,避免对反射片21直接作用来自基板抵接部27的应力,因此容易允许反射片21随着热膨胀或者热收缩而进行伸缩。由此,在反射片21中难以产生褶皱、挠曲,从而由反射片21反射的光难以产生不均。另外,LED基板18俯视时为矩形,主体部24为沿着LED基板18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这样,与假设主体部为沿着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的情况相比,能使保持构件20小型化。另外,主体部24为跨越LED基板18的形态。这样,能进一步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另外,多个LED基板18在底座14内相互平行配置,主体部24为涵盖多个LED基板18延伸的形态。这样,能利用I个保持构件20固定多个LED基板18,因此适于减少部件个数等。另外,主体部24为跨越多个LED基板18的形态。这样,主体部24以跨越多个LED基板18的状态将多个LED基板18夹在主体部与底座14之间,因此能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多个LED基板18。另外,在LED基板18上沿着其长边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LED17。这样,能对LED基板18高效地配置多个LED17,适于高亮度化等。另外,主体部24配置为通过相邻的LED17之间。这样,能有效地利用在相邻的LED17之间留出的空间。另外,也避免了主体部24妨碍从LED17发出的光。另外,保持构件20配置在LED基板18中在其长边方向上分离的2个位置。这样,即使是主体部24为沿着LED基板18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而实现了小型化的保持构件20,也能稳定地固定LED基板18。另外,底座14俯视时为矩形,多个LED基板18以使其长边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并列配置。这样,与假设将多个LED基板以其长边方向与底座14的短边方向一致的状态并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使配置在底座14内的LED基板18的数量变少。因此,使配置于各LED基板18的LED17点亮所需的点亮电路等的数量变少也够用,从而适于低成本化等。另外,固定部26贯通底座14,并且从与LED基板18侧相反的一侧卡止于底座14。这样,能通过使贯通底座14的固定部26卡止于底座14来实现保持构件20和LED基板18的固定,因此不需要使用粘接剂等其它固定装置,能以低成本并且容易地实现固定。另外,具备光学构件15,其以与LED基板18相对地覆盖开口部14b的形式配置,在主体部24上设有支撑部25,所述支撑部25向光学构件15侧突出,能支撑光学构件15。这样,能使固定LED基板18的保持构件20兼具支撑光学构件15的功能。另外,固定部26和支撑部25配置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的位置。这样,在作业者要把持支撑部25并且装配保持构件20时,能容易地把握固定部26的位置,因此作业性良好。另外,固定部26和支撑部25配置在相互同心的位置。这样,作业性进一步良好。另外,在底座14上设有基板定位部14f,所述基板定位部14f能将LED基板18在沿着其板面的方向上定位。这样,在将LED基板18配置于底座14时,能利用基板定位部14f将LED基板18定位于沿着其板面的方向。因此,能使利用保持构件20固定LED基板18时的作业性良好。另外,基板定位部14f为沿着LED基板18的边缘部延伸的形态。这样,通过将LED基板18的边缘部贴在基板定位部14f能容易且适当地定位LED基板18。另外,基板定位部14f形成为使底座14部分地向与开口部14b相反的一侧突出,从而留出能从开口部14b侧收纳LED基板18的基板收纳空间BS。这样,能从开口部14b侧将LED基板18收纳在基板定位部14f中留出的基板收纳空间BS内,因此LED基板18配置在向与开口部14b侧相反的一侧缩回基板定位部14f的深度的量的位置。因此,能确保从LED17发出的光到达开口部14b为止的光路长度变长该缩回的量,从而从开口部14b射出的出射光难以产生不均。另外,底座14内配置有使光向开口部14b侧反射的第I反射片22,第I反射片22在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位置具有使LED17通过的透镜插通孔22b,形成为俯视时涵盖比基板定位部Hf大的范围,并且被夹在主体部24与LED基板18之间。这样,能利用保持构件20将第I反射片22也与LED基板18 —起固定,而且能利用第I反射片22使来自LED17的光高效地向开口部14b侧反射。并且,LED基板18配置在向与开口部14b侧相反的一侧缩回基板定位部Hf的深度的量的位置,因此能使在底座14与LED基板18之间产生的台阶变小。因此,俯视时涵盖比基板定位部Hf大的范围的形态的第I反射片22中难以产生由上述台阶引起的翘曲等变形,从而利用第I反射片22反射的光难以产生不均。另外,LED基板18俯视时为矩形,基板定位部14f为沿着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这样,能更容易且适当地定位矩形的LED基板18。另外,基板定位部14f能将LED基板18在沿着其板面并且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上定位。这样,能将LED基板18准确地二维定位。另外,在底座14内配置有使光向开口部14b侧反射的反射片21,反射片21配置在比LED基板18靠开口部14b侧,并且在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位置具有使LED17通过的透镜插通孔22b、LED插通孔23a。这样,利用反射片21使光向开口部14b侧反射,由此能有效地利用光,适于提高亮度等。另外,反射片21具有透镜插通孔22b、LED插通孔23a,因此避免了妨碍来自LED17的光的出射。另外,在LED基板18的开口部14b侧,在俯视时与LED17重叠的位置配置有使来自LED17的光扩散的扩散透镜19。这样,能利用扩散透镜19使从LED17发出的光扩散,再导向开口部14b。由此,从开口部14b射出的出射光难以产生不均。另外,反射片21具有第I反射片22,其透镜插通孔22b为能使扩散透镜19通过的大小;以及第2反射片23,其夹在LED基板18与扩散透镜19之间并配置在俯视时与第I反射片22中具备的透镜插通孔22b重叠的位置(俯视时配置在透镜插通孔22b内),并且使光向扩散透镜19侧反射。这样,即使在第I反射片22中设有使扩散透镜19通过的大小的透镜插通孔22b,也能利用配置在与透镜插通孔22b重叠的位置的(俯视时配置在透镜插通孔22b内的)第2反射片23使光向扩散透镜19侧反射。由此,能有效地利用光,适于提
高亮度等。另外,第I反射片22的透镜插通孔22b的边缘部与第2反射片23形成为俯视时相互重叠。这样,第I反射片22的透镜插通孔22b的边缘部与第2反射片23在俯视时无缝隙相连。由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光。另外,反射片21被夹在保持构件20与LED基板 18之间。这样,能利用保持构件20将反射片21也与LED基板一起固定。另外,光源为LED17。这样,能提高亮度和降低消耗电力等。以上,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能包括以下变形例。此外,在以下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了图示和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用图15或者图16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在此示出变更了保持构件20的基板抵接部27-1的方案。如图15所示,本变形例的基板抵接部27-1设定为从主体部24突出的尺寸比实施方式I记载的基板抵接部27大。也就是说,基板抵接部27-1的上述突出尺寸大于夹在主体部24与LED基板18之间的两个反射片22、23的厚度尺寸之和的大小。因此,当从图15示出的状态将保持构件20装配到底座14时,如图16所示,先将各基板抵接部27-1抵接于各LED基板18之后,将各固定部26卡止于底座14。因此,主体部24的各夹持部24a以俯视时位于隔着LED基板18的位置的各固定部26为支点,向表侧即向与LED基板18侧相反的一侧翘曲地弓形地弹性变形。因此,能利用翘曲变形的夹持部24a的弹力使LED基板18与底座14紧密接触。由此,能将LED基板18对底座14进一步稳定地固定为紧密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形例,基板抵接部27-1从主体部24突出的尺寸大于反射片21的厚度。这样,能利用基板抵接部27-1更可靠地按压LED基板18,并且能以固定部26为支点使主体部24向与LED基板18侧相反的一侧弹性地翘曲变形,能弹性地保持LED基板18。由此,能进一步有效地防止LED基板18的晃动,能实现LED基板18的稳定的固定。[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2]用图17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2。在此,示出变更了保持构件20的基板抵接部27-2和第2反射片23-2的方案。如图17所示,在本变形例的第2反射片23-2中未设有用于使基板抵接部27_2通过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与此相对,基板抵接部27-2从主体部24突出的尺寸为第I反射片22的厚度尺寸程度的大小。因此,基板抵接部27-2通过第I反射片22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2d直接抵接于第2反射片23-2,而不直接抵接于LED基板18,间接地按压LED基板18。根据这种构成,也能抑制LED基板18的晃动。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本变形例中,只要设定为基板抵接部27-2的上述突出尺寸大于第I反射片22的厚度尺寸,就能与上述变形例I同样地使主体部24弹性地翘曲变形,能弹性地保持LED基板18。
[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3]用图18或者图19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3。在此,示出变更了第I反射片22_3和第2反射片23-3的方案。如图18所示,在本变形例的第I反射片22-3和第2反射片23_3中均未设有用于使基板抵接部27通过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因此,基板抵接部27直接抵接于第I反射片22-3,而不直接抵接于第2反射片23-3和LED基板18,隔着两个反射片22_3、23_3间接地按压LED基板18。并且,当从图18示出的状态将保持构件20装配到底座14时,如图19所示,先将各基板抵接部27抵接于第I反射片22-3之后,将各固定部26卡止于底座14。因此,主体部24的各夹持部24a以俯视时位于隔着LED基板18的位置的各固定部26为支点,向表侧即与LED基板18侧相反的一侧翘曲地弓形地弹性变形。因此,能利用翘曲变形的夹持部24a的弹力使LED基板18对底座14紧密接触。由此,能使LED基板18对底座14进
一步稳定固定为紧密接触状态。[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4]用图20说明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4。在此,示出变更了 LED基板18_4、扩散透镜19-4和第2反射片23-4等的尺寸关系的方案。如图20所示,本变形例的扩散透镜19-4的直径尺寸为与LED基板18_4的短边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与此相对,第2反射片23-4的短边尺寸大于LED基板18_4。而且,基板定位部14f-4的短边尺寸为与LED基板18-4大致相同的大小(留出允许收纳的程度的间隙),并且其深度尺寸为与LED基板18-4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因此,收纳在基板定位部14f-4的基板收纳空间BS内的LED基板18_4的表侧的面与底座14的底板14a成大致齐平面状,与底板14a之间不产生台阶。因此,第2反射片23-4在短边方向上跨越LED基板18-4(俯视时涵盖比LED基板18-4和基板定位部14f_4大的范围),并且在表侧重叠于底座14的底板14a,难以产生翘曲等变形。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形例,基板定位部14f_4向与底座14的开口部14b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尺寸形成为与LED基板18-4的板厚尺寸大致一致。这样,能大致消除底座14与LED基板18-4之间会产生的台阶,因此能防止第2反射片23-4产生由台阶引起的变形。〈实施方式2>用图2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变更了保持构件120的结构的方案。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21所示,保持构件120的主体部124包括1个夹持部124a,其俯视时与LED基板18重叠,并且将LED基板18夹持在其与底座14之间;以及一对延伸突出部124c,其从夹持部124a的Y轴方向的两个端部沿着Y轴方向延伸突出。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120的主体部124跨越一个LED基板18,而不跨越在Y轴方向上并列的多个LED基板18,构成为将各LED基板18分别独立地固定在其与底座14之间。这样,各保持构件120 (支撑部125)对底座14的装配位置的自由度变高,从而能更适当地支撑光学构件15。此外,优选底座14内的各保持构件120的配置与实施方式I同样为之字形状,由此能防止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保持构件120彼此的干扰。〈实施方式3>用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变更了保持构件220的结构的方案。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22所示,该保持构件220构成为不跨越LED基板18。即,保持构件220的主体部224包括一对夹持部224a,其俯视时与LED基板18部分地重叠;以及连结部224b,其与LED基板18不重叠地将两个夹持部224a彼此相连。夹持部224a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LED基板18的短边尺寸,能涵盖规定宽度按压LED基板18中Y轴方向的端部。主体部224中所包括的一对夹持部224a能将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一对LED基板18分别夹持在其与底座14之间。各LED基板18的Y轴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由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一对保持构件220保持。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底座14内的各保持构件220的配置也能与实施方式I同样为之字形状。〈实施方式4>利用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该实施方式4中,示出变更了底座14中的
保持构件320的配置的方案。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23所示,底座14内的保持构件320在X轴方向上的配置与各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相对应。也就是说,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侧部分在I个位置处由保持构件320固定于底座14。这样,与上述实施方式I相比能使保持构件320的设置个数减半,从而能实现低成本化和作业效率的提高。此外,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时,优选在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与底座14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未图示),至少在Y轴方向上定位LED基板18。〈实施方式5>利用图24或者图2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该实施方式5中,示出从上述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方案省略了第2反射片的方案。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2反射片23,如图24所不,代之以在LED基板418的表侧的面上设有用于使光反射的反射层418d。该反射层418d呈光的反射性良好的白色,例如将含有金属氧化物的膏印刷到LED基板418的表面来形成。该印刷方法优选网版印刷、喷墨印刷等。反射层418d的形成范围可以是LED基板418的表侧的面的大致整个区域,但是除此以外,也能仅为LED基板418中与扩散透镜19相对的部分。能利用反射层418d使从扩散透镜19侧返回的光再次向扩散透镜19反射。另外,定位LED基板418的基板定位部414f的深度尺寸为与LED基板418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的程度,由此LED基板418与底板414a的表侧的面彼此为大致齐平面状。此外,如图25所示,在保持构件20的主体部24与LED基板418之间仅夹有第I反射片22。〈实施方式6>利用图2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该实施方式6中,示出从上述实施方式I中不出的方案省略扩散透镜和第2反射片的方案。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和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省略了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扩散透镜19和第2反射片23,因此从各LED17发出的光直接到达光学构件15。在第I反射片522中开口设有使各LED17通过的程度的(比实施方式I示出的透镜插通孔22b小的)大小的LED插通孔522e,并且直接载置于LED基板18。此外,在采用本实施方式时,各LED17之间的区域倾向于被视觉识别为暗部,因此各LED17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比实施方式I窄,以便防止亮度不均。〈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利用上述记载和

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I)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保持构件具有基板抵接部的方案,但是如图27所示,使用省略了基板抵接部的保持构件20'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底座具有将LED基板在X方向和Y轴方向的2个方向上定位的基板定位部,但是如图28所示,从基板定位部14Γ仅省略短边侧壁部,仅在
Y轴方向上定位LED基板18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底座具有将LED基板在X方向和Y轴方向的2个方向上定位的基板定位部的方案,但是如图29所示,使用省略了基板定位部的底座14'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除实施方式2、3以外)中,在利用I个保持构件保持多个LED基板的方案中,示出固定部被分别配置在俯视时夹着各LED基板的位置的方案,但是也能例如留下位于保持构件中Y轴方向的两端的位置的固定部,省略配置在其间的固定部(中央侧的固定部)。根据这种构成,俯视时在一对固定部之间配置有各LED基板,因此能稳定地固定各LED基板。另外,除上述以外,也能省略位于保持构件中Y轴方向的端部位置的固定部中的一方或者两方。这样减少了固定部的数量,由此能提高将保持构件对底座进行装卸时的作业性。(5)在上述实施方式2 6中,当然也能将保持构件的基板抵接部的从主体部突出的尺寸变更为与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同样的设定,使主体部弹性地翘曲变形,弹性地保持LED基板。(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关于基板定位部的深度尺寸(从底板突出的尺寸),将第I反射片、第2反射片或者LED基板的表侧的面与底板的表侧的面设定为大致齐平面(设定为不产生台阶)的方案,但是也可以在上述两面间产生一点台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底板侧的面较高,也可以相反设底板侧的面较低。(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定位部为俯视时与LED基板大致相同的大小的方案,但是具体的大小能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使基板定位部俯视时比LED基板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利用多个基板定位部将I个LED基板定位。相反,也可以使基板定位部俯视时比LED基板大,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将多个LED基板利用I个基板定位部一并进行定位。(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定位部是使底座部分地向里侧突出而形成的方案,但是使底座部分地向表侧即向开口部侧突出来形成基板定位部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基板定位部的具体的形状可以是沿着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延伸的线状,或者也可以是点状。此外,在形成点状的基板定位部的情况下,优选沿着LED基板的边缘部间歇地配置多个点状的基板定位部。(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定位部一体地设于底座的方案,但是基板定位部与底座独立地形成,将该独立部件的基板定位部组装到底座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10)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保持构件的主体部的形状能适当变更。具体地说,主体部在俯视时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等的形状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特别是,在如实施方式2那样保持构件不跨越多个LED基板而分别独立地固定LED基板的方案中,设定主体部的形状时的自由度高,因此能自由选择上述各种形状。(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保持构件被配置在LED基板中的相邻的LED间的构成的方案,但是保持构件被配置在LED基板中的俯视时与LED重叠的区域的构成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保持构件中在与LED重叠的部分设置插通孔。(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保持构件的长边方向与LED基板的短边方向一致的配置的方案,但是保持构件和LED基板的长边方向一致的配置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
明。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构件的形状随着LED基板的构成而适当地变更即可,具体地说,优选在与LED (扩散透镜)重叠的部分设置插通孔。(1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 I个保持构件将I个或者2个LED基板一并固定于底座的方案,但是I个保持构件将3个以上的LED基板一并固定于底座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1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 I个LED基板由保持构件在I个位置或者2个位置固定的方案,但是LED基板由保持构件在3个位置以上固定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15)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能适当变更保持构件对底座的设置数量和配置。(1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采用插入式的固定部作为将保持构件装配到底座的结构的方案,也可以采用滑动式作为装配结构。该滑动式的装配结构是指,使固定部为钩形,将主体部向底座的底板压入后,使主体部沿着底板滑动,由此使固定部的钩状部相对于装配孔的边缘部卡止。(1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保持构件中的固定部以贯通装配孔的状态相对于底座卡止的方案,但是固定部相对于底座的具体固定方法能适当变更。例如,省略装配孔和弹性卡止片并且利用粘接剂等将贯通了 LED基板的贯通孔的基部固定于底座的内壁面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粘接剂以外,也能采用熔敷、焊接等方法。(1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支撑部抵接于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笔直的状态的扩散板的设定的方案,但是支撑部不抵接于如上所述笔直的状态的扩散板的设定(具体地说,支撑部的突出顶端部比扩散板的LED侧的面靠近LED配置的构成)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采用这种构成,例如在由于背光源装置内的热环境的变化导致扩散板发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会允许扩散板在其与支撑部之间留有的间隙的范围内向LED侧弯曲变形。由此,能在扩散板中难以产生挠曲、褶皱,在从扩散板射出的照明光中难以产生亮度不均。(1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撑部为顶端变细的圆锥状的方案,但是例如支撑部为顶端变细的角锥状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另外,支撑部也不一定是顶端变细状,使支撑部为直径尺寸固定的圆柱状或者棱柱状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撑部配置在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方案,但是该配置能适当变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将支撑部偏心配置在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端侧。(2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撑部在光学构件的面内为点状的方案,但是例如支撑部在光学构件的面内为线状的形态、在光学构件的面内为面状的形态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保持构件上设有支撑部的方案,但是也可以从保持构件省略支撑部。也就是说,保持构件不具有对光学构件支撑的功能而仅具有固定LED基板的功能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使保持构件的表面的颜色为白色的方案,但是保持构件的表面的颜色也可以是例如乳白色、银色。另外,能通过在保持构件的表面涂
敷所希望的颜色的涂料来设定表面的颜色。(2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LED基板适当地组合使用5个安装型、6个安装型和8个安装型的方案,使用安装有5个、6个、8个以外的数量的LED的LED基板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内置有发出蓝色的单色光的LED芯片,利用荧光体发出白色光的类型的LED的情况,但是使用内置发出紫外光的单色光的LED芯片,利用荧光体发出白色光的类型的LED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内置有发出蓝色的单色光的LED芯片,利用荧光体发出白色光的类型的LED的情况,但是使用内置有分别发出R、G、B的单色光的3种LED芯片的类型的LED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除此以外,使用内置有分别发出C(青色)、M(品红)、Y(黄色)的单色光的3种LED芯片的类型的LED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2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发出白色光的LED的方案,但是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使用发出红色光的LED、发出蓝色光的LED、发出绿色光的LED。(2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用LED作为光源的方案,但是使用LED以外的点状光源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另外,除此以外也能使用有机EL等面状光源。(29)在上述实施方式I 5中,示出了使用使来自LED的光扩散的扩散透镜的方案,但是使用扩散透镜以外的光学透镜(例如聚光透镜等)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30)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外,还能适当变更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和横纵比率等。(3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液晶面板和底座为使其短边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的方案,但是液晶面板和底座为使其长边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纵置状态的方案也包含于本发明。(3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用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是也能应用于采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应用于进行白黑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3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使用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3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10 :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 :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4 :底座,14b :开口部,14e :装配孔,14f、414f :基板定位部,15 :光学构件,17 LED (光源),18、418 :LED基板(光源基板),19 :扩散透镜,20、120、220、320 :保持构件,21 反射片(反射构件),22、122、522:第1反射片(第I反射构件),22b :透镜插通孔(光源插通孔),22d :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3 :第2反射片(第2反射构件),23a LED插通孔(光源
插通孔),23c :基板抵接部插通孔,24、124、224、324 :主体部,25、125 :支撑部,26 :固定部,27 :基板抵接部,522e LED插通孔(光源插通孔),BS :基板收纳空间,TV :电视接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光源基板,其具有光源; 底座,其收纳上述光源基板,具有用于射出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的开口部;以及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底座,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板面至少在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以与上述底座之间夹着上述光源基板的状态保持上述光源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保持构件具备主体部,其与上述底座之间夹着上述光源基板;以及固定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向上述底座侧突出,固定于上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固定部配置在上述主体部中俯视时与上述光源基板不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主体部为跨越上述光源基板的形态,一对上述固定部设于上述主体部中俯视时隔着上述光源基板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主体部中的俯视时与上述光源基板重叠的位置设有基板抵接部,所述基板抵接部向上述光源基板侧突出,直接或者间接地抵接于上述光源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底座内配置有使光向上述开口部侧反射的反射构件,上述反射构件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光源通过的光源插通孔,并且在俯视时与上述基板抵接部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基板抵接部通过的基板抵接部插通孔,被夹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光源基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基板抵接部从上述主体部突出的尺寸大于上述反射构件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源基板俯视时为矩形,上述主体部为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主体部为跨越上述光源基板的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 多个上述光源基板在上述底座内相互平行配置,上述主体部为涵盖多个上述光源基板而延伸的形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主体部为跨越多个上述光源基板的形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光源基板上沿着其长边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上述光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主体部配置为通过相邻的上述光源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保持构件配置在上述光源基板中在其长边方向上分离的2个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底座俯视时为矩形,多个上述光源基板以使其长边方向与上述底座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并列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固定部贯通上述底座,并且从与上述光源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卡止于上述底座。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具备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以与上述光源基板相对而覆盖上述开口部的形式配置,在上述主体部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向上述光学构件侧突出,能支撑上述光学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固定部和上述支撑部配置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固定部和上述支撑部配置在相互同心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底座上设有基板定位部,所述基板定位部能将上述光源基板在沿着其板面的方向上定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基板定位部为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边缘部延伸的形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基板定位部是按以下方式形成的使上述底座部分地向与上述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突出,从而留出能从上述开口部侧收纳上述光源基板的基板收纳空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底座内配置有使光向上述开口部侧反射的反射构件,上述反射构件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光源通过的光源插通孔,形成为俯视时涵盖比上述基板定位部大的范围,并且被夹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光源基板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基板定位部是按以下方式形成的上述底座的向与上述开口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尺寸与上述光源基板的板厚尺寸大致一致。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源基板俯视时为矩形,上述基板定位部为沿着上述光源基板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基板定位部能将上述光源基板在沿着其板面并且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上定位。
27.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底座内配置有使光向上述开口部侧反射的反射构件,上述反射构件配置在比上述光源基板靠上述开口部侧,并且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具有使上述光源通过的光源插通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照明装置, 在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开口部侧,在俯视时与上述光源重叠的位置配置有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扩散的扩散透镜。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反射构件包括第I反射构件,其中,上述光源插通孔为上述扩散透镜能通过的大小;以及第2反射构件,其介于上述光源基板与上述扩散透镜之间并配置在俯视时与上述第I反射构件中具备的上述光源插通孔重叠的位置,并且使光向上述扩散透镜侧反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第I反射构件的上述光源插通孔的边缘部与上述第2反射构件形成为俯视时相互重叠。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反射构件被夹在上述保持构件与上述光源基板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上述光源为LED。
33.一种显不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以及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不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35.一种电视接收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33或者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使用螺钉而稳定地固定光源基板。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基板(18),其具有作为光源的LED(17);底座(14),其收纳LED基板(18),具有用于射出来自LED(17)的光的开口部(14b);以及保持构件(20),其在沿着LED基板(18)的板面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以与底座(14)之间夹着LED基板(18)的状态固定于底座(14)。
文档编号F21V19/00GK102803823SQ20108002624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5日
发明者横田匡史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