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灯座和使用灯座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345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源、灯座和使用灯座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灯座以及使用灯座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附接到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上的荧光灯型发光二极管灯(下文中称作“LED灯“)可从商业上得到,作为荧光灯的替代光源(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 2004-30929 (JP2004-30929A)。在 JP2004_30^9A 中公开的 LED 灯(或 LED 装置)包括管状光传输构件和布置在光传输构件里面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传输构件在其相反端部被设置有端盖。端盖被安装在照明装置的灯座上。当电力被从发光单元通过灯座供给到LED上时,LED即发射光。这种荧光灯型LED灯的安装方法在制造商与制造商之间不同。例如,当希望在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中使用LED灯时,需要改造照明装置,拆下荧光灯的发光单元并重新安装LED灯的发光装置。因为荧光灯和荧光灯型LED灯看起来好像具有相同的形状,所以用户可能会混淆改造的照明装置和现有的照明装置,并且可能将荧光灯错误地安装到改造的照明装置上。 荧光灯和LED灯的发光单元设计不同。因此,如果荧光灯被错误地安装到改造的照明装置上,可能荧光灯不能打开并且可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在将另一制造商生产的不同规格的荧光灯型LED灯错误地安装到改造的照明装置上时,LED灯也可能不能打开,并且可能和安装荧光灯的情况一样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为了预防灯的错误安装,已经建议了一种具有专用端盖的LED照明装置(例如,参考 JP2004-30^9A)。在JP2004-30^9A中公开的LED照明装置,通过使用专用端盖消除了与荧光灯的可互换性,从而能够防止灯的错误安装。然而,这使得在用荧光灯替换LED灯时必须替换灯座。换句话说,传统的灯座不能与荧光灯和LED灯都一起使用。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荧光灯互换的光源,可与光源和荧光灯一起使用的灯座,而不必须替换灯座,以及使用灯座的照明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其外部尺寸被设置成等于直管状荧光灯的尺寸,光源包括直发光管;和设置于发光管的相反两端部分的端盖,其中,每个端盖包括与荧光灯的灯管脚布置于相同位置的第一管脚,第一管脚具有与荧光灯的灯管脚相同的形状,并且至少一个端盖包括供电的第二管脚。第二管脚可以被设置于每个端盖内,以便发光用电流被通过第二管脚供给至光源。发光用电流可以通过第二管脚和其中一个第一管脚供给。第二管脚可以设置成与灯轴线共轴关系,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被沿垂直于灯轴线的直线并肩布置。第二管脚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这样的尺寸大于设置于将荧光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灯座的转动件中的管脚插槽的槽宽,但小于设置于将光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灯座的转动件中的管脚插槽的槽宽。第二管脚可以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突伸。灯座可以包括座体;端盖接收单元,如上所述的光源的端盖或荧光灯的端盖分别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在端盖接收单元上,每个端盖接收单元包括连接第一管脚的第一供电终端、连接第二管脚的第二供电终端和被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插入的插槽,第一供电终端和第二供电终端被设置于座体内;以及转动件,其被附接于座体上,以相对于座体绕灯轴线旋转,在光源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或荧光灯的灯管脚被插入插槽内的状态下,当光源或荧光灯与转动件一起绕灯轴线旋转时,光源或荧光灯即被安装在座上。第二供电终端可以设置在灯的与第一供电终端相反的一侧。灯座可以包括端盖接收单元,如上所述的光源的端盖或荧光灯的端盖分别被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于端盖接收单元上,每个端盖接收单元包括连接第一管脚的第一供电终端、连接第二管脚的第二供电终端和光源的第一管脚或荧光灯的灯管脚被插入其中的插槽;以及插塞,其被朝向灯偏压,在光源的每个端盖或荧光灯的每个端盖与插塞接触的状态下,当光源或荧光灯被朝向插塞移动时,光源或荧光灯即被安装到座上灯座可以还包括座体,用于容纳第一供电终端和第二供电终端,第二管脚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突伸,座体包括被第二管脚插入的插槽,当光源被安装到位时第二管脚穿过插槽插入座体内并且被连接至第二供电终端。照明装置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灯座;以及用于供给灯座发光用电流的发光电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荧光灯不同的光源,包括发光单元;端盖,其可安装到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的座上;以及供电单元,用于经由绕道座的供电路径向发光单元供给发光用电流,当端盖被安装到座上时供电单元被放置成面对照明装置。
端盖可以被成对设置,供电单元可以被设置于端盖之间的中间位置。光源可以还包括被设置成容纳发光单元的直管状体,被设置于管状体的相反两端的端盖。当端盖被安装到座上面时,发光单元可以被置于座外面。照明装置可以包括座,荧光灯的端盖分别被安装于其上;第一发光单元,用于通过座供给荧光灯发光用电流;装置本体,其被设置用于保持座并且用于容纳第一发光单元; 二发光单元,其被容纳于装置本体里面,以供给如上所述的光源发光用电流;供电单元,其被设置于装置本体的设置座的一个表面上;以及连接单元,其被设置用于建立从第二发光单元通过连接单元和供电单元延伸至光源的供电路径。供电单元和连接单元可以包括保持器单元,其被设置用于机械地保持供电单元和连接单元。供电单元可以被附接到连接单元上,同时端盖被安装于座上。利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与荧光灯互换的光源、可与光源和荧光灯一起使用的灯座,而不必须替换灯座,以及使用灯座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光源可安装到现有的照明装置的荧光灯灯座上。当光源安装到座上时, 不需要通过座供给电流。另外,可以以简单并且安全的方式联合地使用现有的荧光灯和其它光源,而不必须替换座。


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显然,其中图IA至IC是解释如何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替代灯供给电流的视图;图2A至2D是示出了替代灯中的管脚排列变化的视图;图3是示出了替代灯中的另一管脚排列变化的视图;图4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灯座的分解透视图,而图4B是示出了安装了替代灯的灯座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灯座的外观的视图;图6A至6C是解释将替代灯安装到灯座上去的顺序的视图;图7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灯座的分解透视图,而图7B是示出了安装了替代灯的灯座的透视图;图8A是示出了灯座的修改示例的分解透视图,而图8B是示出了安装了替代灯的灯座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illumination device)的透视图,没有安装灯;图10是图9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构造图;图1I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使用的LED灯的示意图,而图IlB是示出了该照明装置中使用的装置本体的示意图;图12A是安装了荧光灯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而图12B是安装了 LED灯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图13A是示出了该照明装置的修改示例中的装置本体的示意图,而图13B是示出了其中荧光灯被安装在座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而图13C是示出了其中LED灯被安装在座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图14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使用的LED灯的透视图,而图14B是示出了其中LED灯被安装在座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图15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而图15B是示出了照明装置的主要元件的透视图;图16A至16C是解释如何将LED灯安装到照明装置的座上的视图;图17A是示出了照明装置的修改示例中的LED灯的侧视图,而图17B是示出了照明装置的主要元件的透视图;以及图18A至18C是解释如何将LED灯安装到照明装置的座上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光源、灯座和使用灯座的照明装置的实施例,其中,附图是说明书的一部分。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特别指出,图5中的箭头a_b表示的方向将被认为是前-后方向,图5中的箭头c-d表示的方向将被认为是左-右方向,而图5中的箭头e-f表示的方向将被认为是上-下方向。(第一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灯座A可以与众所周知的荧光灯1'(参考图9)和下面阐述的替代灯1(参考图IA至1C) 一起使用。如图4A中所示,灯座A包括,作为主要元件, 座体2、转动件(或回转构件)3、一对供电终端(第一供电终端)4以及供电终端(第二供电终端)5。座体2包括前侧敞开的盒状基部20和端盖21,端盖21被附接到基部20上以封闭基部20的前开口。基部20和端盖21都用合成树脂成型而成。基部20包括上壁部分20a、侧壁部分20b和形成于将上壁部分20a连接至侧壁部分20b处的连接部分中的配合部分20d。端盖21包括安装到配合部分20d上的配合突出部 21e。基部20还包括插槽20e,其被形成在配合部分20d下面相应侧壁部分20b上面,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当灯座A附接到装置本体100上时,装置本体100的肋(图中未示出)(参考图9)插入插槽20e内。基部20还包括配合圆柱形部分20c,其被形成在基部20 的底表面上以在向前的方向上突出。配合圆柱形部分20c与转动件3接合并且将转动件3 保持在位。端盖21包括用于封闭基部20的前开口的扁平盖体21a以及与盖体21a —体形成的接线终端21b。端盖21在盖体21a的前侧还包括与盖体21a —体形成的圆柱形终端保持器部分21c。电线(图中未示出)被插入其中的多个(在图5中是三个)线插孔21d被形成在接线终端21b的前表面上。朝向基部20突出的配合部分21e被形成在接线终端21b 的左和右端部部分上。转动件3的圆柱形部分30被插入其中的圆形插孔(图中未示出) 被形成在终端保持器部分21c的前表面上。荧光灯1'的灯管脚12'或替代灯1的第一和第二管脚12和13被插入其中的插槽21f被形成在终端保持器部分21c的下面区域中,与插孔连通。在这点上,通过将端盖21的每个配合突出部21e安装到基部20的配合部分20d 的对应一个上,可以将座体2组装到一起。转动件3包括盘形转动件体31和可旋转地安装到基部20的配合圆柱形部分20c 上的圆柱形部分30。转动件体31和圆柱形部分30被由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型而成。如在图 5中可以看到的,转动件体3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插槽31b和设置于插槽31b的左侧和右侧上的终端观察孔31a。如图4A中所示,与转动件体31的插槽31b连通的插槽30a 被设置于圆柱形部分30的上和下壁上。插槽21f、31b和30a的宽度被设置成使替代灯1 的第一和第二管脚12和13可以插入插槽21f、31b和30a.中。当灯座A处于装配状态中时,终端保持器部分21c的插槽21f、转动件体31的插孔31b和圆柱形部分30的插槽30a 被以互相连通的关系布置,以便在安装替代灯1(或荧光灯1')的过程中第一和第二管脚 12和13(或灯管脚12')可以从下面插入插槽21f、31b和30a中。下面描述灯的安装顺序。每个供电终端4被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并且包括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和供电终端部分4b,通过线插孔21d插入座体2中的每根电线(图中未示出)被电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4a,高频电流被从供电终端部分4b通过荧光灯1 ‘的灯管脚12'供给至荧光灯1'。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和供电终端部分4b被弯曲成单一零件。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具有快速接合终端结构。因此,仅仅通过将电线插入线插孔21d,就可以使每个电线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供电终端4被分别布置于形成在端盖21中的凹入的容纳部分内(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在盖体21a、接线终端 21b和终端保持器部分21c内)。当供电终端部分4b与荧光灯1'的灯管脚12'接触时, 高频电流被供给至荧光灯1'。正如供电终端4 一样,供电终端5被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并且包括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和供电终端部分恥,通过线插孔21d插入到座体2中的电线 (图中未示出)被电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理想的发光用电流(例如,直流电流) 被从供电终端部分恥供给至替代灯(例如,被称为LED光源的LED灯)1。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fe和供电终端部分恥被弯曲成单一零件。正如供电终端4 一样,供电终端5被设置于形成在端盖21中的凹入的容纳部分(图中未示出)中。当处于装配状态中时,供电终端5被放置在供电终端4后面(供电终端4的与灯相反的一侧)。弹簧8被附接到供电终端部分恥的后表面上,以向前偏压供电终端部分恥。在本发明中,供电终端4、供电终端5 和转动件3组成端盖接收单元。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灯座A的外观的透视图。转动件体31被布置成使插槽31b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终端保持器部分21c的插槽21f和圆柱形部分30的插槽30a与插槽3ib对正。供电终端5的供电部分恥被设置成通过插槽31b面向外。现在参考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光源,也就是,可与众所周知的荧光灯1' 互换的替代灯1。替代灯1包括直发光管10和设置在发光管10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分(也就是,图IA中的左-右方向上的相反两端部分)上的一对端盖11。替代灯1的外部尺寸 (也就是,替代灯1的长度以及将要安装在灯座上的端盖11的部分的尺寸)被设置成等于荧光灯1'的外部尺寸。每个端盖11包括第一管脚12,它们具有与荧光灯1'的那些相同的形状。第一管脚12被布置在与荧光灯1'的灯管脚12'相同的位置。每个端盖11还包括供给电流的第二管脚13。例如安装了多个LED的印刷板(图中未示出)被包含在发光管 10中。LED被通过相应端盖1的第二管脚13供给的直流电流E打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 2B中所示,第二管脚13被布置成与灯轴线P共轴的关系(参考图4A)。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被沿垂直于灯轴线P的线并肩布置。如在图2C中可以看到的,第二管脚13比第一管脚12长。下面,将参照图6A至6C描述将替代灯1安装到灯座A上的顺序。首先参考图6A, 替代灯1被定向成使每个端盖11的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的列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后,向上移动替代灯1 (也就是,在图6A中的箭头X表示的方向上)。这时,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穿过终端保持器部分21c的插槽21f、圆柱形部分30的下插槽30a和转动件体31的插槽31b,并且向上移动到第一管脚12与限定在终端保持器部分21c中的插孔(图中未示出)的开口的极限边缘接触的特殊位置。如果替代灯1移动直到上面的第一管脚12到达此特殊位置,则第二管脚13接触供电终端5的供电终端部分恥,如图6B中所示。将替代灯1和转动件3围绕灯轴线P在图6C所示的Y方向上旋转90度,第一管脚12 与供电终端部分4b接触。完成将替代灯1安装到灯座A上的操作(参考图4B)。这时,通过弹簧8的偏压力,第二管脚13和供电终端部分恥被保持彼此有力接触。可替代地,荧光灯1'可以安装到本实施例的灯座A上。荧光灯1'的安装顺序与替代灯1的安装顺序相同,因此这里不再描述。利用本实施例,替代灯1和荧光灯1 ’都可连接到灯座A,因此能够提供与替代灯1 和荧光灯1'兼容的灯座A。在此回转灯座A中,仅仅通过一起旋转灯和转动件3,就可以安装替代灯1或荧光灯1'。这使得能够容易地安装替代灯1或荧光灯1'。而且,与第二管脚13连接的供电终端5被设置在与第一管脚12连接的供电终端4的后侧(与灯相反的一侧),并且第二管脚13的长度大于第一管脚12的长度。使得当第一管脚12沿插槽(21f、 30a和31b)移动时,能够防止第一管脚12与供电终端5的供电终端部分恥接触。另外,替代灯1的外部尺寸被设置成等于荧光灯1'的外部尺寸,并且具有与荧光灯1'的灯管脚12'相同形状的第一管脚12被设置在与荧光灯1'的端盖11中相同的位置上。这使得能够很容易地设计与荧光灯1'兼容的灯座A。因为发光用电流(直流电流 E)被通过替代灯1的端盖11的第二管脚13供给,所以可以使灯座A的结构在左侧和右侧共用并且使替代灯1在形状上对称。这提供了没有限制替代灯1的安装方向的优势,因此提高的安装工作的容易度。如上所述的替代灯1可安装到荧光灯1'的灯座上,但是因为替代灯1的第一管脚12不电连接到上述的印刷板上,所以可以防止印刷板被通过第一管脚 12供给的高频电流不利地影响。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发光用电流(直流电流E)被通过设置在替代灯1的发光管10的相反两端部分中的端盖11的第二管脚13供给。在可替代示例中,如图IB中所示,直流电流E可以通过其中一个端盖11 (图IB中的左侧端盖11)的第二管脚13和另一端盖11的第一管脚12供给。在另一可替代示例中,如图IC中所示,直流电流E可以通过其中一个端盖11 (图IC中的左侧端盖11)的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消除通向另一端盖11的供电路径。这提供了通向替代灯1的供电路径变得简单的优势。在图IB和IC中示出的可替代示例中,通过使用同一供电终端4,发光用电流被供给至替代灯1或荧光灯1'。因此,供给至供电终端4的电流需要根据所连接的灯的类型而极限转换。图3中示出的灯座A'是只用于荧光灯1'的回转灯座。在灯座A'中,荧光灯1' 的灯管脚12'通过其插入的插槽的槽宽wl被设置成稍稍大于灯管脚12'的外径。因此, 如果替代灯1的第二管脚13的外径dl被设置成大于槽宽wl,那么在试图安装替代灯1时, 第二管脚13会与插槽干涉。这能够防止替代灯1被错误地安装到灯座A'上。但是,如上所述的,第二管脚13的外径dl需要设置成小于本灯座A的插槽Qlf、31b和30a)的槽宽。 不需要在第二管脚13的整个长度上增加第二管脚13的外径。只要至少在第二管脚13的一部分上增加第二管脚13的外径即足够。大直径部分与插槽的干涉可以防止任何错误地安装替代灯1到灯座A'上。如图2A中所示,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可以不沿直线布置。(第二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7A至8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灯座A。虽然第一实施例指向回转灯座A,但本实施例的灯座A是插塞型。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元件被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参考图7A,本实施例的灯座A包括,作为其主要元件,座体6、插塞7、一对供电终端 (第一供电终端)4以及供电终端(第二供电终端)5。座体6包括前侧敞开的盒状基部60和端盖61,端盖61被附接到基部60上以封闭基部60的前开口。基部60和端盖61都用合成树脂成型而成。基部60包括上壁部分60a和绝缘壁部分60c,上壁部分60a具有多个(在图7A中是三个)插入电线(图中未示出)的线插孔60d,绝缘壁部分60c从上壁60a向下延伸以沿左-右方向将基部60的内部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基部60还包括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插槽60e的左和右侧壁部分60b。当灯座A附接到装置本体100上时,装置本体100的肋(图中未示出)(参考图9)被插入插槽60e中。基部60还包括设置于其底表面上的弹簧保持部分(图中未示出)以保持多个 (在图7A中是三个)弹簧8的后端部分。在这点上,绝缘壁部分60c被形成用以保证被容纳于座体6里面的供电终端4和供电终端5之间的电绝缘。 端盖61包括在形状上与基部60的前开口大体符合的扁平盖体61a和朝向基部60 一体地形成在盖体61a的表面上的肋61b。肋61b限制插塞7的横向运动和旋转运动,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盖体61a具有插塞7被插入其中的圆形插孔61c和一对螺栓插孔61d, 用于就端盖61紧固到基部60上的紧固件螺栓(图中未示出)被插入螺栓插孔61d。盖体 61a还具有凹口 61e,其被限定成与基部60的相应插槽60e对齐。正如座体6 —样,插塞7被用合成树脂成型而成,并且包括盘形插塞体71,盘形插塞体71的外径稍稍小于盖体61a的插孔61c。插塞体71包括朝向基部60—体地形成在其侧面上的凸缘72。在插塞体71的前表面(功能表面)上,提供有荧光灯Γ的灯管脚 12'(参考图9)或替代灯1的第一管脚12(参考图1)被插入其中的一对管脚插孔71a和替代灯1的第二管脚13被插入其中的管脚插孔71b。管脚插孔71b被设置于管脚插孔71a 之间。凸缘72与盖体61a的插孔61c的边缘接触,因此限制插塞7的任何向前运动。每个供电终端4被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并且包括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和供电终端部分4b,通过线插孔60d插入基部60内的每个电线(图中未示出) 被电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4a,高频电流被通过供电终端部分4b的灯管脚12'供给至荧光灯1'。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和供电终端部分4b被弯曲成单一零件。在基部60 里面,供电终端4被布置于绝缘壁部分60c的左外侧和右外侧。供电终端部分4b分别被相应的弹簧8保持向前偏压。正如供电终端4,供电终端5被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并且包括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fe和供电终端部分恥,通过线插孔60d插入基部60内的电线(图中未示出)被电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fe,理想的发光用电流(例如,直流电流)被从供电终端部分恥供给至替代灯1。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fe和供电终端部分恥被弯曲成单一零件。在基部60里面,供电终端5被布置于绝缘壁部分60c之间,以保证与供电终端4的电绝缘。供电终端部分恥被相应的弹簧8保持向前偏压。通过线插孔60d插入座体6内的电线例如通过焊接被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和如。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终端4、 供电终端5和插塞7组成端盖接收单元。如图7A中所示,替代灯1包括直发光管10和设置于发光管10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分的一对端盖11 (图7A中只示出了一个端盖11)。每个端盖11包括以与灯轴线成共轴关系布置的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被沿垂直于灯轴线的线并肩布置。下面,将描述将替代灯1安装到灯座A上的顺序。将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 插入相应的管脚插孔71a和71b,并且使其中一个端盖11的端表面与插塞体71的前表面接触。如果在此状态下替代灯1被向后(朝向灯座A)压,则插塞7被逆着弹簧8的偏压力向后移动。然后,将替代灯1的相反的端盖(图中未示出)安装到布置于相反侧的灯座(图中未示出)上,因此,完成了将替代灯1安装到灯座A上的过程(参考图7B)。因为这时供电终端部分4b和恥被弹簧8保持向前偏压,所以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在高接触力的作用下与供电终端部分4b和恥接触。随后,将参照图8A和8B描述本实施例的灯座A的修改示例。与图7A和7B关联描述的灯座A被安装了替代灯1,其中,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被沿垂直于灯轴线的线并肩布置。在图8A和8B中示出的修改示例中,灯座A被安装了替代灯1,其中,第二管脚 13被布置为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突出。这里不再描述与图7A和7B中示出的那些相同的结构。参考图8A,本修改示例的灯座A包括,作为其主要元件,座体9、插塞7、一对供电终端(第一供电终端)4和供电终端(第二供电终端)5.。插塞7和供电终端4与图7A中所示的那些相同。因此,这里不再描述。座体9包括前侧敞开的盒状基部90和端盖91,端盖91被附接到基部90上以封闭基部90的前开口。基部90和端盖91都被用合成树脂成型而成。在侧视图中看时,基部90被形成为L形空心体。基部90的上部分从剩余部分上向前突出。基部90包括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插槽90b的侧壁部分90a。装置本体 100的肋(图中未示出)(参考图9)被插入插槽90b中。下面将要描述的供电终端5被布置于基部90的突出部分内。供电终端5的供电终端部分恥被布置于供电终端4的供电终端部分4b前面。端盖91包括用于封闭基部90的下面前开口的扁平盖体91a、肋91c和L性突出部分91b,肋91c被朝向基部90而形成于盖体91a的表面上,以限制插塞7的横向运动和旋转运动,L性突出部分91b被与盖体91a的上部分一体形成,以封闭基部90的突出部分的前开口。盖体91a具有插塞7被插入其中的圆形插孔91d和一对螺栓插孔91f,用于将端盖 91紧固到基部90上的紧固件螺栓(图中未示出)被插入螺栓插孔91f中。突出部分91b 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管脚插槽91g被限定成延伸跨过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突出部 91b的竖直部分具有凹口 91e,其被限定成与基部90的相应插槽90b对正。供电终端5被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并且包括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fe和供电终端部分恥,通过线插孔(图中未示出)插入基部90内的电线被电连接至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如,供电终端部分恥与第二管脚13接触而为替代灯1供给理想的发光用电流。接收电流的终端部分fe和供电终端部分恥被弯曲成单一零件。供电终端5被布置于基部90的突出部分内,以便供电终端部分恥可以面对管脚插孔91g。如图8A中所示,替代灯1包括直发光管10和设置于发光管10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分的一对端盖11 (图8A中只示出了一个端盖11)。每个端盖11包括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第一管脚12被设置成在灯轴线的方向上突出,第二管脚13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突出。换句话说,本替代灯1的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被设置成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参考图2D)。下面,将描述将替代灯1安装到灯座A上的顺序。将替代灯1定向成使第二管脚 13向上突出。之后,将第一管脚12插入相应管脚插孔71a并且将第二管脚13插入管脚插槽91g,因此使其中一个端盖11的端表面与插塞体71的前表面接触。如果在此状态下替代灯1被向后(朝向灯座A)压,则插塞7逆着弹簧8的偏压力而向后移动。然后,将替代灯1的相反端盖(图中未示出)安装到设置于相反侧的灯座(图中未示出)上,因此完成了将替代灯1安装到灯座A上的顺序(参考图8B)。这时,第一管脚12与供电终端部分4b 接触,并且第二管脚13与供电终端部分恥接触。利用本实施例,使用插塞型灯座A允许替代灯1或荧光灯1 ‘只在平行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与回转灯座相比,插塞型灯座A提供了布置第二管脚13的自由度更大的优势。而且,通过仅仅在平行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移动灯,就可以安装替代灯1或荧光灯1'。 这使得能够容易地安装替代灯1或荧光灯1 ‘。只要用于插入第二管脚13的管脚插槽91g 设置于灯座A上就足够了。这有助于减小对灯座A的影响。如果第二管脚13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突出,如图8A中所示的替代灯1那样,第二管脚13被保持在与第一管脚12分开的位置。因而,当电流被供给通过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时,可以保证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之间的绝缘距离。这提供了保证增加的安全性的优势。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的布置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而是可以与灯座A或类似元件的形状相符合地适当设计。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管脚13被设置于每个端盖11上,这从安装容易角度来说是理想的。可替代地,第二管脚13可以只设置于其中一个端盖11上,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可以被供给通过第二管脚13和其中一个第一管脚12。这时,其中一个端盖 11的第二管脚13和另一个端盖11的第一管脚12可以用于供电,或者同一端盖11的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可以用于实现这一目的。如果使用同一端盖11的第一管脚12和第二管脚13,则另一端盖11的供电路径变得不再不需。这提供了使通向替代灯1的供电路径更简单的优势。虽然关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描述的替代灯1是具有LED作为其光源的LED 灯,但替代灯1并不限制于LED灯,而可以是其他灯。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所使用的灯的发光用电流可以被供给通过供电终端4或5。(第三实施例)现在将参照图9和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也就是,与关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描述的灯座A —起使用的照明装置B。参考图9,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B包括替代灯1和荧光灯1'中的一个被安装于其上的一对灯座A和矩形盒状装置本体100,灯座A以它们的功能表面彼此面对的方式被附接于装置本体100上。发光装置102被安置在装置本体100内。如图10中所示,发光装置 102包括发光电路101和接线终端TB,接线终端TB被设置用于相互连接发光电路101和商业电源AC。照明电路101包括,例如,用以产生供给荧光灯1'的高频电流的逆变电路 (inverter circuit)和用以产生供给具有LED作为其光源的替代灯1的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供给电路。从发光电路101输出的高频电流被通过供电线路Ll和L2供给至相应灯座A。从发光电路101输出的直流电流被通过供电线路L3供给至相应灯座A。因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如上所述的灯座A,所以可以提供与替代灯1和荧光灯 1'都兼容的照明装置B。因为灯1和1'中的任一个可安装到照明装置B上,所以照明装置B可以根据其用途进行不同的使用。在本照明装置B中使用的灯座A并不限制于如图9所示的回转型,而是可以是如图7A至8B所示的插塞型。替代灯1可以与所使用的灯座A类型相符合地进行适当地选择。(第四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IlA至12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朝向图IlA的上和下侧延伸的方向被定义为上-下方向。参考图IlA和11B,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02和被装置本体202保持的一对座220。设置于LED灯 201(或光源)或荧光灯203(参考图12A)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分的一对端盖212或230安装在座220上。如图IlA中所示,LED灯201包括直管状体210和容纳于管状体210内的扁平伸长基板211。基板211被设置有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215的发光单元。布置在管状体210 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分中的是安装在座220上的端端盖212。一对圆杆形虚拟管脚(dummy pin) 212a从端盖212突出。在这点上,端盖212和虚拟管脚21 只被配置成附接到座220 上,并且被与基板211电绝缘。因此,即使LED灯201安装在座220上,电流也不可能通过端盖212和虚拟管脚21 供给至发光单元。发光二极管215被固定在基板211的下表面上,以便当LED灯201被安装在座220 上时它们可以向下发射光。串联连接发光二极管215的电线(图中未示出),并行或结合地布置在基板211的上和下表面上。电连接至电线的供电单元213被放置在端盖212之间的管状体210的中间部分中。供电单元213包括与下面描述的装置本体202的连接部分222 耦合的连接器。供电单元213被通过延伸通过管状体210的缆线213a电连接至基板211 的电线。如图12B中所示,供电单元213被设置成,当端盖212被安装到座220上时,其可以被放置在LED灯201的上侧(也就是,面对装置本体202的一侧),如图12B所示。如在图IlB中可以看到的,装置本体202被形成为细长的盒状,以沿LED灯201或荧光灯203的纵向方向延伸。在装置本体202里面,设置有供给荧光灯203发光用电流的第一发光单元221(参考图13A)或供给LED灯201发光用电流的第二发光单元223。在这点上,本实施例的装置本体202通过改造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而获得。设想从装置本体 202上拆下第一发光单元221,并且相反,在装置本体202内设置第二发光单元223。在装置本体20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包括供电单元213被附接于其上的连接器的连接单元222。 通过将供电单元213附接至连接单元222,建立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连接单元222和供电单元213延伸至LED灯201的供电路径。座220被布置在装置本体202下表面的纵向相反端。座220是在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中使用的类型。在座220里面设置有连接器终端(图中未示出),用于机械地保持从荧光灯203的端盖230突出的灯管脚(图中未示出)并且用于使第一发光单元221和荧光灯203相互电连接。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221没有设置在装置本体202 内。座220的连接器终端和第二发光单元223没有彼此电连接。现在将参照图12A和12B描述将LED灯201和荧光灯203安装到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上去的方法。首先描述如何将荧光灯203安装到座220上。如果荧光灯203的端盖 230安装在座220上,如图12A中所示,荧光灯203的灯管脚被座220的连接器终端机械地保持。然而,因为连接器终端和第二发光单元223没有彼此电连接,所以没有电流供给至荧光灯203。下面,将描述如何将LED灯201安装到座220上。如果LED灯201的端盖212安装在座220上,如图12B中所示,LED灯201的虚拟管脚21 被座220的连接器终端机械地保持。因此,座220将LED灯201保持在位。如果LED灯201的供电单元213被连接至装置本体202的连接单元222,则建立了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供电单元213和连接单元 222延伸至LED灯201的供电路径。因此发光用电流被从第二发光单元223供给至LED灯 201,因此打开LED灯201。在发光用电流被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座220供给至LED灯201的结构中,如果荧光灯203被无意中安装到座220上,第二发光单元223和荧光灯203可以通过座220 彼此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荧光灯203不能打开并且可能被不利地影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LED灯201和第二发光单元223被经由通过供电单元213和连接单元222的供电路径彼此电连接,而不是经由通过座220的传统供电路径电连接。因此,即使荧光灯203被无意中安装到座220上,第二发光单元223和荧光灯203也不可能通过座220电连接。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LED灯201包括可安装到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的座220 上的端盖212和供电单元213,供电单元213用于经由与通过座220的供电路径不同的供电路径为LED灯201供给电流。由于本特征,本实施例的LED灯201可以被安装到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的座220上并且被牢固地保持在装置本体202内,正如荧光灯203 —样。因为当LED灯201安装在座220上时,没有电流经由通过座220的供电路径被供给,所以荧光灯203和其它光源可以简单地互换使用,而不必须替换灯座,同时保持稳定的供电性能。即使在端盖212从座220上拆下时,也可以防止LED灯201掉下。这是因为供电单元213仍保持附接在连接单元222上。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213被设置成,当端盖212被安装在座220上时,其可以被放置在装置本体202的附近。因此,供电单元213被基板211挡住。因此,供电单元213 不损害照明装置的外观,也不妨碍发光二极管215(发光单元)的光分布。因为本实施例的供电单元213被布置于端盖212之间的装置本体202的中间部分内,所以可以不考虑其方向地安装LED灯201。设想供电单元213被布置在偏离端盖212之间的中间部分的位置,那么LED灯201的安装方向就被限制在单一方向上了。如果供电单元213布置在端盖212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就可以不考虑安装方向而容易地安装LED灯201。另外,本实施例的LED灯201的管状体210与传统的荧光灯203具有相同的形状, 并且包括附接到管状体210的纵向相反端部的端盖212。这使得能够,以与应用于传统的直管状荧光灯203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将LED灯201安装到座220上。因为传统的荧光灯203 和本实施例的LED灯201具有相同的外观,所以当用LED灯201代替荧光灯203时照明装置的整体外观保持不变。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装置本体202里面只设置了用于LED灯201的第二发光单元 223,但还可以在装置本体202里面放置用于荧光灯203的第一发光单元221,如图13A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荧光灯203安装在座220上,如图13B中所示,发光用电流即从第一发光单元221通过座220供给至荧光灯203,由此打开荧光灯203。如果LED灯201安装在座220上,同时供电单元213附接到连接单元222上,如图13C中所示,发光用电流即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供电单元213和连接单元222供给至LED灯201,由此打开LED灯 201。因此,当LED灯201和荧光灯203中的任一个被安装在座220上时,发光用电流被经由不同的供电路径供给。这使得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选择性地使用LED灯201和荧光灯203。 因为安装到座220上的灯的类型没有关系,所以即使不需要的灯被意外安装到座220上,灯会被打开并且不会受到不利的影响。(第五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4A和14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相同的元件被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不再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朝向图14B的上和下侧的方向被定义为上前-下方向。如在图14A中可以看到的,本实施例在LED灯204(或光源)的结构上不同于第四实施例。参考图14A,LED灯204包括伸长的扁平基板M0,其被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示出)和一对端盖对1,它们被设置在基板240上表面的纵向相反端部,以使它们可以安装在座220上。但是,LED灯204不包括在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管状体210。如在第四实施例中那样,端盖241包括从每个端盖241突出的一对圆杆状虚拟管脚Mia。供电单元242 被设置在端盖241之间的中间部分中的基板MO的上表面上。发光二极管被固定在基板MO的下表面上,以便在LED灯204安装在座220上时它们可以向下发射光。串联连接发光二极管的电线(图中未示出),并行或组合地布置在基板MO的上和下表面上。如在第四实施例中一样,供电单元242包括连接器并且被通过缆线对加电连接至基板240的电线。现在将参照图14B描述本实施例的LED灯204的安装方法。如果端盖241安装在座220上,如图14B所示,LED灯204即被保持座220上。然后,如果供电单元242被附接于连接单元222上,则建立从第二发光单元223延伸至LED灯204的供电路径。因此,发光用电流被供给至LED灯204,由此打开LED灯204。在本实施例中,端盖241被设置在基板 240的上表面上。因此如果端盖241安装在座220上,基板MO向下(向外)突出到座220 外面。换句话说,基板MO的发光单元被放置在座220下面。在第四实施例中,基板211设置在管状体210里面,并且管状体210的尺寸被限制于座220之间的距离。这限制了基板211的尺寸,因此,使其不能自由设计发光单元。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40被放置在座220下面。这意味着基板240的尺寸不被限制于座 220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自由地将基板240设计成矩形板形状、盘形状或其他形状。这使得能够将发光单元设计成不同于荧光灯203形状的形状。座220,当从下面看时,被基板 240挡住,这有助于改善照明装置的外观。(第六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5A和15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相同的元件被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且不再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朝向图15A的上和下侧延伸的方向被定义为上-下方向。 如在图15A中可以看到的,LED灯201的供电单元213包括一对供电终端214。如图15B中所示,装置本体202的连接单元222包括供电终端214被插入其中的一对插槽22 和布置于插槽22 外围表面上的一对导体板224b。每个供电终端214被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包括盘形头部部分21 和圆杆形杆身部分214b,它们被一体地形成为大体T形截面。供电终端214被设置成通过管状体210从基板211的上表面突出并且被电连接至基板211.的电线。连接单元222被形成为整体盒状形状,并且被设置有一对大体T形截面的插槽22 ,供电终端214被插入其中。电连接至供电终端214上的导体板224b被布置于插槽22 里面,以沿插槽22 的内围表面延伸。 导体板224b被电连接至第二发光单元223。因此,如果供电终端214和导体板224b彼此接触并且彼此电连接,就建立了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供电终端214和导体板224b延伸至 LED灯201的供电路径。在这点上,如果供电终端214被插入插槽22 中,供电终端214的头部部分21 被导体板224b的内表面捕获,因此防止供电终端214在重力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供电单元213的供电终端214和连接单元222的导体板224b用作保持器单元,用于机械地保持它们自己。下面将参照图16A至16C描述本实施例的LED灯201的安装方法。本实施例的座 220包括长槽(图中未示出),LED灯201的虚拟管脚21 或荧光灯203的灯管脚被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插入其中。通过在虚拟管脚21 或灯管脚被插入相应长槽的状态下使灯绕其轴线旋转90°的角度,就可以将LED灯201或荧光灯203安装到座220上。本实施例的座220是回转型的。如图16A中所示,首先将LED灯201的端盖212的虚拟管脚21 插入座220中。 在这个时间点上,将供电终端214绕LED灯201的轴线远离连接单元222逆时针旋转90度。 之后,如果将LED灯201绕其轴线旋转90度,如图16B和16C中所示,端盖212即被安装到相应的座220上。用这种方式旋转LED灯201,供电终端214被一起旋转并且导引进入连接单元222 的插槽22 中。因此,供电终端214的头部部分21 被导体板224b的内表面捕获,由此, 供电终端214被导体板224b机械地保持。同时,供电终端214和导体板224b彼此接触并且此电连接。这建立了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供电终端214和导体板224b延伸至LED 灯201的供电路径。因此,发光用电流被从第二发光单元223供给至LED灯201,由此打开 LED 灯 201。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213被附接至连接单元222上,同时端盖212 被安装在座220上。因此,将LED灯201安装到座220上的任务以及将供电单元213附接至连接单元222上的任务可以通过单一操作完成,这有助于提高安装简易度。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213包括供电终端214。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不同,缆线 213a或对加没有暴露在外面。这有助于改善照明装置的外观。在这点上,LED灯201的重量大于荧光灯203。因此LED灯201不能只通过用座 220保持端盖212而牢固保持在位。管状体210的纵向中心部分可能发生弯曲。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端盖212被座220保持,并且供电终端214被导体板224b机械地保持。这能够防止管状体210的纵向中心部分弯曲。即使端盖212从座220上脱开,因为供电终端214 被导体板224b机械地保持,也可以防止LED灯201掉下。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座220是回转型的,但可以使用插塞型座代替回转型座。这里提及的插塞型座是指可在灯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插塞(图中未示出)被设置在至少一个座220上。为了将灯安装到座220上,首先,将设置于灯的一个纵向端的虚拟管脚 21 或灯管脚插入其中一个座220的管脚插孔(图中未示出)内。然后,通过在端盖212 或230的轴线方向上在插塞上施加载荷而压插塞,在此期间,将设置于灯的另一纵向端的虚拟管脚21 或灯管脚布置成面对另一个座220。如果从插塞上除去载荷,插塞返回其初始位置。将设置于灯的该另一纵向端的虚拟管脚21 或灯管脚插入另一座220内。因此灯被安装到座220上。下面参照图17A至18C描述座220是插塞型时LED灯201的安装方法。在座220 是插塞型的情况下,供电单元213包括沿垂直于LED灯201的轴线方向的方向并肩布置的一对供电终端214,如图17A中所示。连接单元222被如图17B所示地布置,以便当LED灯 201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时供电终端214可以被导引进入插槽22如。如图18A和18B中所示,首先,将设置于LED灯201的一个纵向端(图中的左端) 的端盖212的虚拟管脚21 插入其中一个座220中(图中的左座220),在该状态下,插塞被 LED灯201压着。在这个时间点上,放置供电终端214使其面对连接单元222的插槽22如。 然后,如图18C中所示,使设置于LED灯201的另一个纵向端(图中的右端)的端盖212的虚拟管脚21 与另一个座220(图中的右座220)成对置关系,在该状态下,从插塞上除去载荷。因此,插塞返回初始位置,由此,设置在灯的另一个纵向端的虚拟管脚21 或灯管脚被插入另一个座220中了。因此,LED灯201的端盖212被安装到座220上。当插塞返回初始位置时,供电终端214被引导进入连接单元222的插槽22 中, 因此,供电终端214的头部部分21 被导体板224b的内表面捕获,由此,供电终端214被导体板224b机械地保持。同时,供电终端214和导体板224b彼此接触并且彼此电连接。这建立了从第二发光单元223通过供电终端214和导体板224b延伸至LED灯201的供电路径。因此,发光用电流被从第二发光单元223供给至LED灯201,因此打开LED灯201。在如上所述的座220是插塞型的情况下,供电单元213被附接至连接单元222,同时端盖212安装在座220上。因此,将LED灯201安装到座220上的任务和将供电单元213 附接到连接单元222上的任务可以通过单一操作完成,这有助于提高安装的简易度。虽然在上面描述的相应实施例中,与使用荧光灯203不同,使用了包括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单元的LED灯201作为光源,但本发明不应被限制于此。作为示例,包括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组成的发光单元的光源可以用来代替LED灯201。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的,可以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或修改成许多不同的形式。因此,上述描述和附图应被解释为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且不意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思路。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源,其外部尺寸被设置成等于直管状荧光灯的尺寸,所述光源包括直发光管;和端盖,其被设置于所述发光管的相反两端部分,其中,每个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荧光灯的灯管脚布置于相同位置的第一管脚,所述第一管脚具有与所述荧光灯的灯管脚相同的形状,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端盖包括供电的第二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脚被设置在每个所述端盖内, 以便发光用电流被通过所述第二管脚供给至所述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发光用电流通过所述第二管脚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管脚被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脚被设置成与灯轴线共轴关系,所述第一管脚和所述第二管脚被沿垂直于所述灯轴线的直线并肩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管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脚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大于设置于将荧光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灯座的转动件中的管脚插槽的槽宽,但小于设置于将所述光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灯座的转动件中的管脚插槽的槽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脚被设置成在垂直于所述灯轴线的方向上突伸。
8.一种灯座,包括座体;端盖接收单元,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光源的端盖或所述荧光灯的端盖分别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端盖接收单元上,每个端盖接收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管脚的第一供电终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脚的第二供电终端和被所述第一管脚和所述第二管脚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供电终端和所述第二供电终端被设置于所述座体内;以及转动件,其被附接于座体上,以相对于所述座体绕灯轴线旋转,在所述光源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或所述荧光灯的灯管脚被插入所述插槽内的状态下,当所述光源或所述荧光灯与所述转动件一起绕所述灯轴线旋转时,所述光源或所述荧光灯即被安装在所述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终端被设置在所述灯的与所述第一供电终端相反的一侧。
10.一种灯座,包括端盖接收单元,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所述光源的端盖或所述荧光灯的端盖分别被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端盖接收单元上,每个所述端盖接收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管脚的第一供电终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脚的第二供电终端和所述光源的第一管脚或所述荧光灯的灯管脚被插入其中的插槽;以及插塞,其被朝向所述灯偏压,在光源的每个端盖或荧光灯的每个端盖与插塞接触的状态下,当光源或荧光灯被朝向插塞移动时,光源或荧光灯即被安装到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还包括座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供电终端和所述第二供电终端,所述第二管脚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灯轴线的方向上突伸,所述座体包括被所述第二管脚插入的插槽,当光源被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管脚穿过所述插槽插入座体内并且被连接至所述第二供电终端。
12.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座;以及发光电路,用于供给所述灯座发光用电流。
13.一种不同于荧光灯的光源,包括 发光单元;端盖,其可安装到现有的荧光灯照明装置的座上;以及供电单元,用于经由绕道所述座的供电路径供给所述发光单元发光用电流,所述供电单元被布置成当所述端盖被安装到所述座上时面对所述照明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被成对设置,所述供电单元被布置于所述端盖之间的中间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直管状体,其被设置用于容纳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端盖被设置在所述管状体的相反两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端盖被安装到座上时,所述发光单元被置于所述座外面。
17.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座,荧光灯的端盖分别被安装于其上; 第一发光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座供给荧光灯发光用电流; 装置本体,其被设置用于保持所述座并且容纳所述第一发光单元; 第二发光单元,其被容纳于所述装置本体里面,用于向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源供给发光用电流;供电单元,其被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的设置座的一个表面上;以及连接单元,其被设置用于建立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延伸至光源的供电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保持器单元,其被设置用于机械地保持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连接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被附接到所述连接单元上,同时所述端盖被安装在所述座上。
全文摘要
光源的外部尺寸被设置成等于直管状荧光灯的尺寸。光源包括直发光管和设置于发光管的相反两端部分的端盖。每个端盖包括与荧光灯的灯管脚设置于相同位置的第一管脚。第一管脚具有与荧光灯的灯管脚相同的形状。另外,至少一个端盖包括供电的第二管脚。
文档编号F21V23/06GK102252177SQ2011100755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今岡善秀, 安藤嘉久, 宫川昇, 深野智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