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67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位于现有的交通信号灯、路灯或高楼等高处的显示/照明装置中,光源设置在显示部或照明部的出射光的部分。而且,这种情况下的光源一般使用灯泡(lamp)或荧光灯。此外,最近越来越多地用寿命更长的LED(发光二极管)来代替灯泡或荧光灯作为光源。然而,不论使用何种光源,在作为光源的灯泡断了或LED不能点亮的情况下,需要更换光源。在交通信号灯等显示部或照明部的光源在高处的显示/照明装置中,需要在高处进行光源的更换作业。而且,在例如交通信号灯的情况下,必须管制交通以进行光源更换作业,烦杂而费事。另外,例如像隧道内或高楼内的照明装置那样,照明部的光源在内壁或天花板的高处时,也需要限制隧道内的行车道或限制高楼内的通行,以便在高处进行光源的更换作业,这与交通信号灯的情况同样地烦杂而费事。而且,在设置于汽车中的前灯或尾灯等照明装置中,一般将光源装入安装有灯泡等的灯罩内。因此,对这些光源的更换作业也是烦杂而费事的作业,必须从车的外侧或内侧拆卸该灯罩部分来进行。于是,在现有的显示/照明装置中,已知存在包含发射激光束的光源、面状地扩大该光源发射的光并发射的面发光部、和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面发光部的光纤的装置(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显示/照明装置中,由于能将光源配置在远离发光部(显示部或照明部)的位置上,所以光源的更换作业等的维护变得简单起来。另外,公知已存在如该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使用光纤来引导来自光源的光并用 LED作为光源的装置(参考例如专利文献2、。该专利文献2所述的装置包括LED等半导体发光元件,延伸至照明位置(照明部)的光纤,光学地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连接器。在如此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中,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相同,能将光源配置在远离照明部的位置从而易于进行光源的更换作业等保养。[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59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71870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显示/照明装置中,使用聚光镜将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光束导向至光纤。因此,在因光源发生异常而更换光源等情况下,为了准确且高效地将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光束导向光纤,需要准确地调整激光光源、聚光镜和光纤的一端的位置关系(光轴),因而存在调整该光轴的作业需要极大的精力、烦杂而费事的课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现有的显示/照明装置中,通过光连接器光学地连接 LED与光纤的一端。因此,在该专利文献2所述的装置中,为了将来自光源(LED)的光准确且高效地导向光纤,也需要准确地调整光源、光连接器与光纤的一端的位置关系(光轴), 存在和之前的专利文献1所述装置相同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而作出的,在使用光纤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被远离 光源地配置的显示部或照明部的显示/照明装置中,以简洁的结构得到易于进行光源与光 纤的位置关系的调整的显示/照明装置,使得在更换光源时等光学地连接光源和光纤时能 准确且高效地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光纤。在本发明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中,包括光源部,容纳光源;光纤,传播来自上 述光源的光;显示照明部,发出上述光纤传播的光;光源模块,设置于上述光源部内,内置 上述光源并与上述光纤光学地连接;插塞电极,设置在上述光源模块内,用于向上述光源供 电;凸出部,设置于上述光源模块的一侧,与上述光纤扣合并导出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凹面 部,设置于与上述光源模块ー侧相反的另ー侧,以一定的力朝上述光纤按压上述凸出部。[发明的效果]本发明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中发挥如下的效果在使用光纤将来自光源的光导 向被远离光源地配置的显示部或照明部的显示/照明装置中,能以简洁的结构在更换光源 时等光学地连接光源与光纤时,能简单地进行光源与光纤的位置关系的调整,从而易于更 换光源。


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装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部中的光源模 块的斜视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部中保持光源模块 的固定架的斜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部中保持光源模块 的固定架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建筑物等设施中 的开关盒的设置部的斜视图。图6是示出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建筑物等设施中 的开关盒内部的斜视图。图7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8是放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照明部的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显示/照明装置的显示/照明部的结构 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故适当 地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图1至图4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图1中,1是内部容纳有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光源部1。从该光源部1朝上方立设支柱2。在该支柱2的上端侧设置放出来自光源部1的光的显示部或照明部3。光源部1中内置有构成该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光源模块4。支柱2内设置有将来自光源部1的光源模块4的光传播至显示部或照明部3的光纤5。该光纤5的一端与光源部1的光源模块4光学地连接。而且,光纤5贯通支柱2内, 其另一端与显示部或照明部3连接。在显示部或照明部3内安装了扩散板6,上面涂敷有使从光纤5的另一端发射的来自光源部1的光扩散的荧光体。这里,光源部1直接设置在地面或地板面7上,或者通过基座(base)设置在地面或地板面7上。而且,此时,自光源部的地面或地板面的高度(h)8为人手可及的高度(具体而言为例如1. 5m以下的高度)。另外,如上所述,显示部或照明部3被与光源部1相连接的支柱2支撑。此时,从地面或地板面到显示部或照明部的高度(H)9为人手不可及的高度 (具体而言为例如1. 5m以上的高度)。图2是示出装入光源部1中的光源模块4的图。如上所述,光源部1中内置有构成该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光源模块4。该光源模块4的外形大致为长方体。而且,该光源模块4中内置了发射激光束的激光二极管如。 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如装入组件(package)内。在光源模块4中的激光二极管如的激光出射侧的一侧面(图2的(a)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凸出部4b。该凸出部4b大致为圆筒形,被配置成使激光二极管如出射的激光通过该凸出部4b的圆筒内。凸出部4b的圆筒形的内径形成为与光纤5的外径大致相同或略大,如图2的(b)所示,以使光纤5能与凸出部 4b扣合。这里,关于作为光纤5的芯部(传播光的部分)的直径的芯直径,使用具有比从激光二极管如出射的激光束的直径大的芯直径的光纤5。而且,如上所述,通过使凸出部4b 和光纤5扣合来光学地连接光源模块4与光纤5。在光源模块4与光纤5光学地连接的状态下,从光源模块4的激光二极管如出射的激光束从凸出部4b朝光纤5 —端的芯部入射。 入射至光纤5的一端的激光束被光纤5引导,并在光纤5的另一端中朝显示部或照明部3 的扩散板6放射。然后,光被扩散板6扩散并从显示部或照明部3射出。在与光源模块4的设置有凸出部4b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面(图2的(a)的右侧面)上形成凹面部4c。另外,在光源模块4中,在设置有凸出部4b的一侧面及形成有凹面部4c的另一侧面之间的一面(图2的(a)中的下表面),设置用于向激光二极管如供电的凸型插塞电极4d。而且,在与光源模块4的设置有插塞电极4d的一面相反侧的一面(图2 的(a)中的上表面),设置用于确认激光二极管如的发光状态的窗部如。如上所述,配置激光二极管如及凸出部4b,以使从激光二极管如出射的激光通过凸出部4b的圆筒内。而且,此时使来自激光二极管如的激光束的光轴与凸出部4b的圆筒的中心轴一致。因此,在使凸出部4b与光纤5扣合并光学地连接光源模块4与光纤5时, 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凸出部4b的中心轴与光纤5的中心轴三者一致。另外,关于凹面部4c的凹面的形状,形成凹面的中心即凹面形状的沟最深的部分,使其位于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及凸出部4b的中心轴之上。而且,插塞电极4d是平面上看略呈矩形的板状体,且平面上看时矩形的长边被配置成平行于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及凸出部4b的中心轴的延长线,即连接凸出部4b的中心与凹面部如的中心的线。光源模块4被保持在设置于光源部1内的固定架10上,并在光源部1内与光纤5 光学地连接。图3及图4示出该固定架10的结构。固定架10具有由配置于光源模块4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的一对板状体组成的固定架主体部10a。而且,在这一对固定架主体部 IOa之间,配设有一对板簧IOb及按压用椭圆柱10d。板簧IOb配置在光纤5侧即固定架10中容纳的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侧。一对板簧IOb各自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决定夹持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的位置的凹陷部 IOc0这里,这些凹陷部IOc大致为三角形,且这些凹陷部IOc的各凹部被彼此对置地配置。 而且,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被配置在由这些凹陷部IOc的各凹陷部形成的空间内,并从两侧受板簧IOb的夹持。于是,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被固定在光纤5与中心轴一致的恰当位置上。此外,在这里,虽然设凹陷部IOc的形状为近似三角形,但也可设成与光源模块 4的凸出部4b的外径大致同径的半圆形。按压用椭圆柱IOd配置在光纤5的相反侧即固定架10中容纳的光源模块4的凹面部如侧。该按压用椭圆柱IOd与光源模块4的凹面部如扣合,以一定的力朝光纤5侧按压光源模块4。按压用椭圆柱IOd的截面是椭圆形,被安装成能以沿着通过该椭圆形的中心的椭圆柱的高度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自由转动。另外,固定架主体部IOa上设置有与光源模块4的插塞电极4d扣合的凹形插口 IOe0在光源模块4被容纳在固定架10中的状态下,该插口 IOe配置在与光源模块4的插塞电极4d对置的位置上。为了与光源模块4的插塞电极4d扣合,该插口 IOe被形成为平面上看大致呈矩形的孔。此时,与插塞电极4d同样地,平面上看时的矩形的长边被配置成平行于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及凸出部4b的中心轴,即连接凸出部4b的中心与凹面部如的中心的线。而且,平面上看插口 IOe时的矩形的长边尺寸比与之对应的插塞电极4d的长边尺寸长。因此,在将光源模块4容纳在固定架10中时,在使插塞电极4d与插口 IOe扣合的状态下,可在使其保持扣合的情况下使光源模块4平行于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或凸出部4b 的中心轴(连接凸出部4b的中心与凹面部如的中心的线)移动。如下地进行如此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光源部1中的光源即光源模块4的安装。首先,使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通过光源部1的固定架10具有的板簧IOb的凹陷部10c。接着,将光源模块4的插塞电极4d插入固定架10的插口 IOe0然后,以旋转轴为中心使按压用椭圆柱IOd旋转90度,使得从作为按压用椭圆柱 IOd的截面的椭圆的短半径侧与光源模块4的凹面部如对置的状态,变为椭圆的长半径侧与凹面部如对置的状态。于是,光源模块4相对固定架10平行于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或凸出部4b的中心轴(连接凸出部4b的中心与凹面部如的中心的线)移动。于是,光纤5 插入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然后,光源模块4与光纤5在光学地连接的状态下被按压用椭圆柱IOd以一定的力按压。此外,为了使按压用椭圆柱IOd易于旋转,优选在按压用椭圆柱IOd的上表面设置把手。该把手沿着椭圆形的长半径方向设置即有效。这里,使按压用椭圆柱IOd旋转时光源模块4的移动距离是按压用椭圆柱IOd的椭圆具有的长半径与短半径的差。因此,能够通过调整按压用椭圆柱IOd的长半径与短半径的尺寸,恰当地调节光纤5插入凸出部4b的距离。另外,由于是通过旋转按压用椭圆柱 IOd使光纤5插塞凸出部4b,所以能够得到总是固定的插入距离。此外,还可以通过设凸出部4b的光纤5被插塞的端部为锥形,视光纤5平滑地插塞凸出部4b。另外,在因激光二极管如的异常等原因而将光源模块4从光源部1的固定架10卸下的情况下,按照之前的安装次序相反的次序进行即可。也就是说,首先旋转按压用椭圆柱 10d,从长半径侧与光源模块4的凹面部如对置的状态变为短半径侧与其对置的状态。接着,向光纤5的相反侧移动光源模块4,解除光纤5与凸出部4b的扣合。然后,从插口 IOe 拔出插塞电极4d并从板簧IOb取出凸出部4b。这里,为了简化插塞电极4d对于插口 IOe的装卸,可随着按压用椭圆柱IOd的旋转压开插口 10e。为了实现这一点,例如与插口 IOe并列地设置与按压用椭圆柱IOd为相似形的小椭圆柱。然后,使该小椭圆柱与按压用椭圆柱IOd连动地旋转。另外,在旋转按压用椭圆柱IOd时,为了不依靠人力而使光源模块4向光纤5的相反侧移动,可在光源模块4的凸出部4b与固定架10的板簧IOb之间设置弹簧。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配置弹簧,以使凸出部4b的外周贯通弹簧并使该弹簧的一端与光源模块4的侧面、弹簧的另一端与板簧IOb分别抵接。此外,还可以在例如光源模块4的设有窗部如的一面上设置手柄突起,以简化光源模块4对于固定架10的安装和拆卸。另外,如上所述,光源模块4上形成有用于确认激光二极管如的发光状态的窗部如。这里可以构成为,在光源模块4内,在激光二极管如的激光出射侧的相反侧配置荧光体,由激光二极管如出射的一部分激光束激发该荧光体并使其发光,从而能通过从窗部4e 确认该荧光体的发光状态来确认激光二极管如的发光状态。另外,也可构成为,配置镜面体以替代荧光体,并且在窗部4e上涂敷荧光体,通过用该镜面体反射激光二极管如出射的一部分激光束使窗部4e的荧光体发光来确认激光二极管如的发光状态。此外,这里,与光源模块4的凹面部如扣合并按压的部件是截面为椭圆形的按压用椭圆柱10d。然而,该按压部件的形状不限于椭圆柱。也就是说,只要是与旋转轴的距离平滑地变化的截面形状即可,可以是例如螺旋形(的外周)。而且,还可以沿着光源模块4的凹面部如的中心设置凹部。形成该凹部以使其与处于按压光源模块4的状态的按压部件(按压用椭圆柱IOd)扣合(例如若是按压用椭圆柱10d,则与椭圆的长半径部分扣合)。由于这样能适当地在按压光源模块4的位置使按压部件与凹部扣合并阻止其旋转,因此是比较有利的。另外,这里排成一列地配置光源模块4的插塞电极4d及固定架10的插口 10e,但并不限于一列,只要是平行于激光二极管如的光轴或凸出部4b的中心轴(连接凸出部4b 的中心与凹面部4c的中心的线),也可以是多列。如上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能够将容纳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的光源部与放出来自该光源部的光的显示部或照明部配置在互相远离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将显示部或照明部设置在高处的情况下,也能将光源部设置在人手可及范围的比较低的位置。因而,能够自由地确定显示部或照明部的设置位置而无需考虑光源的更换的制约。而且,另一方面,由于光源部设置在人手可及范围的比较低的位置,所以光源的更换也比较容易。
另外,通过将内置有激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与固定架设置为如上的结构,能简单且准确地进行光源模块的装卸。通过使用灯泡、荧光灯或LED等电光转换率更高的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能够实现节能化。而且,通过使用激光二极管,光纤的光传播特性良好。另外,通过用光纤从光源部向显示部或照明部传播光,与在显示部或照明部设置光源并使用电线供电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重量。此外,以上的说明假定交通信号灯或街灯为显示/照明装置,但这里说明的光源部的光源模块及固定架的结构也能应用于投影仪等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其他的光学
直ο实施方式2图5及图6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2,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适用于设置在办公楼或酒店等设施的建筑物内的显示/照明装置的具体例。即如图5所示,在设置有显示/照明装置的办公楼等建筑物内的柱子或壁面11上,设置了前面设有用于点亮/熄灭该显示/照明装置的开关的开关盒12。在该开关盒12内容纳有光源部1。该光源部1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 也就是说,在该光源部1内设置了内置有激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及固定架。而且,光纤保护配管内容纳的光纤5从光源部开始延伸,且该光纤5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天花板或墙壁等上的显示部或照明部连接(图6)。设于开关盒12的高度(h)8设为人手可及的高度(具体而言例如为1.5m以下的高度)。这里,在此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通过光纤5对1个光源部1光学地连接多个显示部或照明部3。换言之,可构成为将分别从多个显示部或照明部3延伸的多组光纤5扎成一束并与1个光源部1连接。此外,由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类似或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如此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也能产生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另外,通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能够小型化光源部从而易于将光源部容纳在开关盒内。实施方式3图7及图8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3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适用于照明道路面的显示/ 照明装置的具体例。也就是说,通过根据照明的道路面的范围将设置在被支柱2支撑在高处的显示部或照明部3中的扩散板6配置为凹面状(图8(a))或平面状(图8(b)),能获得期望的照明范围。或者也能将显示部或照明部3的扩散板6配置为部分地凹凸。光纤5容纳在光纤保护配管内。此外,由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类似或相同,故省略其详细说明。在如此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中能产生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实施方式4图9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4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适用于照明隧道内的显示/ 照明装置的具体例。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或照明部3设置于例如高速道路或一般道路的隧道内。该显示部或照明部3具有的扩散板6上涂敷了荧光体。而且,用发出白色或黄色光(具体而言为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的材料作为荧光体。容纳有内置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及固定架的光源部1设置在隧道出入口部的人手可及的高度(h)8的位置。另一方面,显示部或照明部3的设置高度(H)9 是人手不可及的高度。而且,容纳在光纤保护配管内的光纤5从光源部1延伸到隧道内的各显示部或照明部3。在隧道的距离比既定距离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隧道内按照既定的一定间隔设置光源部1而不仅限于出入口部。此外,由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类似或相同,故省略其详细说明。在如此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中能产生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实施方式5图10及图11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5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适用于设置在汽车等车辆中的前照灯(前灯)等显示/照明装置的具体例。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或照明部3构成例如汽车的前照灯、尾灯(尾灯、刹车灯)或方向指示器(信号灯)等。用于这些显示部或照明部3的扩散板6中的荧光体,能根据显示部或照明部3被使用的场所而发出恰当的颜色的光。具体而言,例如前照灯、尾灯、方向指示器分别使用发白色、红色、橙色的光的荧光体。或者,如图11所示,也可设计成在扩散板6与显示部或照明部3的表面之间, 根据显示部或照明部3被使用的位置而插入适当颜色的彩色滤光片13。容纳有内置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及固定架的光源部1配设在例如汽车车体的内部侧的保险丝盒内等易于维护的位置。当然,若配置光源部1的位置是车体的内部侧中人搭乘的位置旁边等易于维护的位置,则不仅限于保险丝盒内,也可另设不同于保险丝盒的光源盒。该光源部1与各显示部或照明部3通过光纤5连接。此外,由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类似或相同,故省略其详细说明。在如此构成的显示/照明装置中也能产生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具体而言,能简单地进行光源的更换作业而无需拆卸前照灯等的灯罩部分,同时能简单且准确地进行光源模块的装卸。[标号的说明]1光源部;2支柱;3显示部或照明部;4光源模块;4a激光二极管;4b凸出部; 4c凹面部;4d插塞电极;4e窗部;5光纤;6扩散板;7地面或地板面;8光源部离地面或地板面的高度(h) ;9从地面或地板面到显示部或照明部的高度(H) ;10固定架;IOa固定架主体部;IOb板簧;IOc凹陷部;IOd按压用椭圆柱;IOe插口;11柱或壁面;12开关盒;13彩色滤光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部,容纳光源;光纤,传播来自上述光源的光; 显示照明部,发出上述光纤传播的光;光源模块,设置于上述光源部内,内置上述光源并与上述光纤光学地连接; 插塞电极,设置于上述光源模块,用于向上述光源供电;凸出部,设置于上述光源模块的一侧,与上述光纤扣合并导出来自上述光源的光;以及凹面部,设置于与上述光源模块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以一定的力朝上述光纤按压上述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的光轴与上述凸出部的中心轴一致,上述凹面部形成为使凹面的中心位于上述光源的光轴及上述凸出部的中心轴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塞电极是平面上看略呈矩形的板状体,且配置于上述凸出部与凹面部之间,使得平面上看时矩形的长边平行于连接上述凸出部的中心与上述凹面部的中心的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窗部,其设置于上述光源模块的上述插塞电极的相反侧,用于确认上述光源的发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配置在上述光源模块内的荧光体,上述窗部通过确认因上述光源的光而发光的上述荧光体的状态来确认上述光源的发光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于上述光源模块内并将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反射至上述窗部的镜面体, 上述窗部上涂敷有荧光体,并且上述窗部通过使上述涂敷的荧光体因上述镜面体反射的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而发光来确认发光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由激光二极管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设置在上述光源部内,将上述光源模块保持在与上述光纤光学地连接的状态;夹持单元,设置于上述固定架上,在既定位置夹持上述光源模块的上述凸出部;以及柱状按压部件,设置于上述固定架上,用于按压上述光源模块的上述凹面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挟持单元由夹持上述光源模块的上述凸出部的一对板簧组成,这些板簧上设置有用于定位上述凸出部的凹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按压部件设置于上述固定架上,能以平行于柱状的高度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自由转动,具有从旋转轴到外周的距离平滑地变化的截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由截面为椭圆形状的椭圆柱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件由截面的外周为螺旋形状的柱状体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部,设置于上述光源模块的上述凹面部,与处于按压上述凹面部的状态的上述固定架的上述按压部件扣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显示/照明装置用于建筑物的屋内,上述显示照明部设置在上述建筑物内,上述光源部具有点亮/熄灭该显示/照明装置的开关并设在上述建筑物内设置的开关盒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照明部中设置有扩散板,根据照明的范围使该扩散板配置成凹面状或平面状,或者在局部设有凹凸。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显示/照明装置用于隧道内,在上述隧道的出入口部设有上述光源部,在上述隧道内设置上述显示照明部,并且在上述显示照明部中设置扩散板,该扩散板上涂敷有发出白色或钠的焰色反应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显示/照明装置用于车辆,上述光源部设置在上述车辆的内部侧,上述显示照明部设置在上述车辆的既定位置,并且在上述显示照明部中设置扩散板, 该扩散板上涂敷有根据上述显示照明部的设置位置发出既定的颜色的光的荧光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照明装置,在使用光纤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被远离光源地配置的照明部等的显示/照明装置中,在更换光源时等光学地连接光源与光纤时,能简单地进行光源与光纤的位置关系的调整。显示/照明装置,包括光源部,容纳光源;光纤,传播来自光源的光;显示照明部,发出光纤传播的光;光源模块,设置于光源部内,内置光源并与光纤光学地连接;插塞电极,设置在光源模块中,向光源供电;凸出部,设置于光源模块的一侧,与光纤扣合并导出来自光源的光;凹面部,设置于与光源模块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以一定的力朝光纤按压凸出部。
文档编号F21V19/02GK102384427SQ20111016134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岛显洋, 青野浩二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