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69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以LED(发光二极管)模块等发光模块为光源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以LED模块为光源的光源装置被用作卤素灯泡或白炽灯泡的代替品。作为这种光源装置的ー个例子,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图8所示的具有螺ロ形灯头801的LED灯800。该LED灯800的LED模块802容纳在圆筒状主体803的内部,主体803的前方开ロ被前表面盖804封塞。另外,通过使设置在前表面盖804中的多个爪部805与设置在主体803的内表面的卡止槽806卡止来将前表面盖804安装到主体803上。 但是,在LED灯800的卡止构造的情况下,因为爪部805隐蔽在主体803的内侧,所以当在回收再利用等过程中分解LED灯800吋,难以从卡止槽806取下爪部805。因此,难以从主体803取下前表面盖804。因此,提出了图9所示的光源装置900。在该光源装置900中,在容纳了发光模块901的碗状的主体902的开ロ侧端部设置了环状法兰部903,并在前表面盖904的外周缘部设置了多个爪部905。另外,通过将前表面盖904嵌入到主体902的开ロ侧端部,以从外侧多方向抓住多个爪部905的方式卡止到法兰部903来将前表面盖904安装到主体902。若是光源装置900那样的卡止构造,则因为爪部905伸出到主体902的外侧,所以当分解LED灯900时,容易从法兰部903取下爪部905,并容易从主体902取下前表面盖904。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09392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难以在具有螺ロ形灯头的光源装置中采用光源装置900那样的卡止构造。这是因为,具有螺ロ形灯头的光源装置用手抓住容易抓住的前表面盖,使LED灯旋转,将灯头拧入到灯座,安装在照明器具上,但在由多个爪部从外侧多方向抓住法兰部方式的卡止构造中,前表面盖相对于主体空转,施加于前表面盖的旋转カ无法方便地传递到灯头。因此,难以将灯头与灯座拧合,难以将光源装置安装到灯座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容易取下前表面盖,并且即便灯头是螺ロ形,也容易安装到灯座上的光源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ロ的筒状主体、容纳在所述主体内部的发光模块、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开ロ的前表面盖,在所述主体的开ロ侧端部设置环状的法兰部,在所述前表面盖的外周缘部设置多个爪部,并以由所述外周缘部覆盖所述法兰部的方式将所述前表面盖嵌入到所述开ロ侧端部,形成止动面,该止动面用于通过至少I个所述爪部接触所述法兰部,从而限制所述前表面盖以所述主体的筒轴为中心旋转。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形成止动面,该止动面用于通过至少I个爪部接触主体的法兰部,从而限制所述前表面盖以所述主体的筒轴为中心旋转,所以当抓住所述前表面盖使之旋转时,至少I个爪部接触所述止动面,限制所述前表面盖的旋转。因此,前表面盖难以相对于主体空转,容易将光源装置安装到灯座中。


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突起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盖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由突起来限制爪部移动的方式的图。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前表面盖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现有的光源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光源装置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 I光源装置
10 主体 IOa开ロ侧端部 11开口 14法兰部 14a 后表面 15突起 15a 止动面 20发光模块 40,140前表面盖 43,143外周缘部 44,144 爪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再有,各附图中的部件比例与实际的不同。另外,在本申请中,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的符号‘ ’包含其两端的数值。并且,各图中点划线表示灯轴J,由与该灯轴J平行的箭头X指示的方向是光源装置的前方,也是照明方向。[实施方式]
(概略结构)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分解截面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是具有以在JIS C 7527中定义的卤素灯泡为标准的形状的LED灯1,为卤素灯泡的代替品。如图2所示,LED灯I具有主体10、发光模块20、光学构件30、前表面盖40、绝缘构件50、电路单元60、壳体70和灯头80。(主体)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主体10是在前方侧具有开ロ 11的有底筒状,具有筒轴与灯轴J 一致的大致圆筒状的筒部12与封塞筒部12后方的大致圆板状的底部13。作为更具体的主体10的形状,筒部12是从后方向前方直径逐渐扩大的底部平坦的碗状。另外,主体1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例如,也可以是在前方与后方双方具有开ロ的圆筒状。另外,若是筒状,则不限于圆筒状,也可以是椭圆筒状或方筒状。并且,可以是直径均匀的筒状,也可以是从后方向前方直径逐渐缩小的筒状。 在主体10的内部容纳有发光模块20和光学构件30。因为主体10为金属制,所以主体10作为散热器而发挥作用,该散热器将由内部的发光模块20产生的热释放到外部。主体10使用的金属,考虑散热性、耐热性和轻量性等,最好是铝。在筒部12的开ロ侧端部IOa上,围绕开ロ 11设置大致圆环状的法兰部14。法兰部14向与灯轴J正交的外侧延伸的宽度例如是I. 6±0· 15mm(最佳范围是I. Omm 3. 5mm)。前表面盖40通过使后述的爪部44卡止于该法兰部14上,嵌入并安装到开ロ侧端部IOa中。前表面盖40的安装构造的细节如后所述。在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上,一边沿法兰部圆周方向隔开间隔ー边设置多个突起15。具体地,以等间隔(隔开旋转角为90°的间隔)配置了 4个突起15。再有,突起15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以外的多个,也可以是I个。但是,为了不妨碍爪部44的卡止且将前表面盖40的空转量抑制得少,最好是2 16个。另外,突起15彼此的间隔是任意的,既可等间隔配置,也可以以不同间隔配置。当爪部44的旋转被突起15限制时,通过多个部位或所有部位同时接触,针对旋转的阻力变大,防止盖空转的效果变大。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突起的图,图4(a)是从后方侧观察突起的立体图,图4(b)是表不从图4(a)中箭头A的方向观察到的突起的图,图4(c)是表不从图4(a)中箭头B方向观察到的突起的图。突起15是例如通过锻造成形来形成的,在法兰部14的前表面残留锻造成形时产生的凹陷16。形成突起15的方法并不限于锻造成形,也可以是压力成形等其他方法。如图4(a)所示,突起15是大致半圆柱形状。具体地,如图4(b)所示,从图4(a)中箭头A的方向观察到的突起15的形状(从突起15的后方沿与灯轴J平行的方向观察前方时的突起15的形状)为大致半圆形,该半圆的半径R例如是1±0. 05mm(最佳范围是O. 5mm 3. Omm),突起15沿法兰部圆周方向(周壁部圆周方向)的宽度Wl是2. 0±0. Imm(最佳范围是 I. Omm 6. Omm)。另外,如图4(c)所示,从图4(a)中箭头B的方向观察到的突起15的形状(从法兰部14外侧沿与灯轴J正交的方向观察灯轴J时的突起15的形状)为大致长方形,该长方形的短边,即从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的突出宽度W2例如是O. 5±0. 05mm(最佳范围是 O. 2mm 2. Omm)。
返回图4 (a),突起15具有与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垂直的止动面15a。如图4 (b)所示,止动面15a是弯曲成大致圆弧状的曲面,主要发挥作为止动面15a的作用的是止动面15a中的相当于所述圆弧的两端附近的区域,前表面盖40的爪部44接触该区域,限制爪部44的移动。(发光模块)
返回图2,发光模块20是LED灯I的光源,具有模块基板21与安装在模块基板21的大致中央的LED单元22,搭载在主体10内部的底部13上的大致中央位置。LED单元22例如具有単元基板23、安装在単元基板23上的发光色为蓝色的InGaN类的LED芯片24、以及密封LED芯片24的包含黄緑色发光荧光体的半球状的密封部25,由荧光体将从所述LED芯片24发出的蓝色光的一部分变色为黄緑色,射出由蓝色与黄緑色的混合色产生的白色光。(光学构件) 光学构件30例如是透明丙烯酸树脂等透光性材料制成的,具有大致圆台形状的透镜部31与在透镜部31的圆周面延伸设置的大致圆环板状的外缘部32,这些透镜部31与外缘部32 —体地成形。透镜部31位于主体10内部的大致中央,且发光模块20的前方。透镜部31在后方侧端部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凹部33,通过在凹部33内嵌入LED单元22的密封部25,从而相对于LED单元22对光学构件30进行定位。来自发光模块20的射出光主要从凹部33入射到透镜部31内,透过透镜部31,从透镜部31的前表面取出到主体10的外部。当透过透镜部31时,射出光的光分布特性发生变化。具体地,射出光被透镜部31聚焦后,变为类似于带反射镜的卤素灯泡的光斑光。另夕卜,对透镜部31的前表面实施了例如设置了用于使射出光扩散用的多个凹凸的光扩散加ェ。外缘部32位于前表面盖40的后方侧,以封闭主体10的开ロ 11,外缘部32的前表面与前表面盖40的后表面以进行面接触的状态相面对。因为外缘部32与前表面盖40面接触,所以光学构件30的热容易传导到前表面盖40。因此,由LED单元22产生的热经光学构件30从前表面盖40高效地释放到外部。外缘部32的前方被前表面盖40覆盖。由此,容纳在主体10内部的发光模块20难以从外部透视,LED灯I的外观特性良好。在前表面盖40是透光性的情况下,能够使从光学构件30稍漏出的光透过,具有灯前表面整体发光的效果。(前表面盖)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盖的图,图5(a)是从后方观察前表面盖的立体图,图5(b)是由图5(a)中的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如图5(a)所示,前表面盖40例如包括具有大致圆形的光射出窗41的平板圆环状的主体部42、以及从主体部42的外周缘向后方延伸的短筒状的周壁部43。前表面盖4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可以是与主体10的开ロ 11的形状相一致的任何形状。前表面盖40由白色PBT (聚丁烯对苯ニ甲酷)等非透光性树脂形成。PBT耐热性高,具有适当的弾力,耐热性好,所以适于作为前表面盖40的材料。另外,构成前表面盖40的树脂并不限于PBT,也可以是丙烯酸、PC(聚碳酸酷)等。另外,前表面盖40并不限定于白色,颜色是任意的。也可以是透明、半透明。
在前表面盖40上,在作为外周缘部的周壁部43上,设置了多个爪部44,在前表面盖40的内表面与爪部44之间夹持法兰部14而相互保持。具体地,爪部44的数量是8个,在周壁部43的内周面43a中的后方侧端缘附近,一边沿周壁部43的圆周方向隔开等间隔一边进行配置,分别向灯轴J侧突出。再有,爪部44的数量不限于8个,为了容易安装前表面盖40,且难以随意取下安装好的前表面盖40,以及当分解LED灯I时容易取下前表面盖40,最好是3个 30个。如图5(b)所示,各爪部44的后表面44a为锥面,爪部44容易绕入法兰部14的后侦U。由此,容易将前表面盖140安装到主体10上,并且安装时爪部44难以破损。另外,SP便将各爪部44的后表面44a设为R形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ー方面,因为各爪部44的前表面44b平坦,所以在使爪部44卡止于法兰部14的状态下,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和爪部44的前表面44b容易紧贴,爪部44难以从法兰部14取下。各爪部44沿周壁部43的圆周方向宽度W3例如是4. O±O. Imm(最佳范围是2mm 15mm),从周壁部43的内周面43a向垂直方向的突出宽度W4例如是O. 65±0. 05mm(最佳范围是O. 25mm I. 5mm)。另外,爪部44与灯轴J平行方向的宽度中最宽的根部的宽度W5例如是O. 5 O. 6mm(最佳范围是O. 3mm I. 5mm),最窄的顶端部分的宽度W6例如是O. 25±0. 05mm(最佳范围是与W5的差为0_ I. 2mm)。在主体部42中,在与爪部44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孔部45。因为设置了这种孔部45,故能够以构成部件数量少的简单的模具对复杂形状的前表面盖40进行树脂成形,能够实现成型时的简化。另外,在主体部42的后表面,设置了大致圆环状的肋46,增强了前表面盖40的强度。前表面盖40在安装到主体10上的状态下,向后方对光学构件30施加力,由此,前表面盖40与外缘部32面接触,透镜部31抵接到发光模块20。由此,限制光学构件30向前后方向移动,防止了光学构件30错位或晃动。另外,因为前表面盖40与外缘部32更紧贴,所以热容易从光学构件30传导至前表面盖40,LED灯I的散热性提高。(绝缘构件)
返回图2,绝缘构件50用于实现电路单元60与主体10的电绝缘,由树脂、陶瓷等绝缘性材料形成。绝缘构件50是大致圆板形状,直径与主体10的底部13大致相同,配置在底部13的后方。(电路单元)
电路单元60例如包含点亮电路,该点亮电路由将从商用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的整流电路和调整由整流电路整流后的直流电的电压值的电压调整电路等构成,电路单元60与灯头80的壳部81和金属圈部82、及LED单元22电连接,经壳部81和金属圈82从照明器具(未图示)接受供电,使LED単元22的LED芯片24发光。电路单元60的各电路功能由多个电子部件61实现,并将这些电子部件61安装在 基板62上。(壳体)
壳体70例如是圆筒形状,具有位于前方侧的大径部71与在大径部71的后方侧延伸设置的小径部72,在夹持绝缘构件50的状态下安装在主体10的后方侧。大径部71中主要容纳有电路单元60,在小径部72中外嵌有灯头80。壳体70具有确保电路单元60的绝缘性的功能,例如由树脂或陶瓷等绝缘性材料形成。(灯头)
灯头80是螺ロ形灯头,具有壳部81和金属圈部82,用于安装在照明器具上的LED灯I从灯座(未图示)接受供电。作为螺ロ形灯头,可考虑E10、E11、E12、E14、E17、E26、E27、E39等E型灯头或EZ型灯头等。(光源装置的组装)
如图3所示,在主体10的底部13,设置了用于螺纹固定的螺纹孔17、以及用于布线的布线孔18。另外,如图2所示,还在绝缘构件50上设置了螺纹孔51与布线孔52。进而,还在发光模块20的模块基板21上设置了螺纹孔26,在壳体70上也设置了螺纹孔73。在模块基板21的螺纹孔26、主体10的螺纹孔17和绝缘构件50的螺纹孔51中以该顺序插入3个螺钉90,并在该状态下再将螺钉90拧入壳体70的螺纹孔73中,由此组装主体10、发光 模块20、绝缘构件50和壳体70。另外,发光模块20的布线(未图示)经主体10的布线孔18和绝缘构件50的布线孔52导出到壳体70的内部,与电路单元60电连接。(爪部与法兰部的卡止构造)
图6是用于说明由突起来限制爪部移动的方式的图,图6 (a)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到的光源装置的图,图6(b)是表示卡止部分的立体图。图6(b)中,为了区别各个爪部44,向表示各爪部44的符号分别赋予不同的字母。如图6所示,前表面盖40以周壁部43覆盖法兰部14,嵌入到主体10的开ロ侧端部IOa中。并且,爪部44卡止于法兰部14。因为各爪部44绕入法兰部14的后方,所以法兰部14变为夹在各爪部44与主体部42中的状态,限制前表面盖40相对于主体10向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因为周壁部43围绕法兰部14的外周,故限制前表面盖40相对于主体10向与灯轴J正交的方向移动。前表面盖40因为隔开间隔配置了多个爪部44,所以各爪部44独立地分别卡止于主体10的法兰部14。因此,爪部44即便其中之一脱离法兰部14,其他爪部44也难以因其影响而脱离,前表面盖40难以随意脱离主体10。并且,因为能够使拆卸前表面盖40时施加至IJ爪部44的应カ分散到各爪部44,故拆卸顺利,爪部44难以破损。利用法兰部14的突起15的止动面15a,限制前表面盖40相对于主体10以灯轴J为中心的旋转。如图6(a)所示,在将前表面盖40安装到主体10上的状态下,在周壁部43的圆周方向邻接的爪部44与爪部44之间每隔ー个存在I个突起15。在将LED灯I安装在照明器具上的情况下,主要用手抓住前表面盖40的周壁部43,使前表面盖40沿图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从后方观察以灯轴J为中心绕左)旋转。此时,如图6(a)所示,若无论哪一个爪部44都不与任意ー个突起15接触,则前表面盖40相对于主体10空转。在图6(b)所示状态下,若前表面盖40绕右空转,则爪部44 (A)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旋转,接近突起15,若进ー步空转,则爪部44(A)接触突起15,不能再旋转。由此,停止前表面盖40的空转,前表面盖40不相对于主体10空转,故赋予前表面盖40的旋转カ传导至主体10。若主体10旋转,则通过螺钉90与主体10 —体固定的灯头80也旋转,所以将灯头80拧合到灯座,将LED灯I安装在照明器具上。
相反,当从照明器具取下LED灯I时,使前表面盖40沿图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从后方观察,以灯轴J为中心绕右)旋转,但此时也如图6(a)所示,若无论哪个爪部44都不与任意ー个突起15接触,则从图6 (b)所示的状态起,前表面盖40相对于主体10空转,爪部44(B)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旋转,接近突起15,若进ー步空转,贝U爪部44(B)接触突起15,不能再旋转。由此,因为前表面盖40不相对于主体10空转,所以赋予前表面盖40的旋转力传导至主体10,通过主体10旋转,灯头80也旋转,所以将灯头80从灯座取下,将LED灯I从照明器具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突起15的止动面15a相对于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的角度Θ为垂直。因此,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与止动面15b相对于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的角度Θ为钝角的情况相比,爪部44难以在止动面15a上侧滑并超越突起15。SP,爪部44很难以在突起15的后方迂回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进ー步可靠地限制爪部44的移动,井能够有效地抑制前表面盖40的空转。这种效果在止动面15a与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以锐角相面对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突起15沿法兰部圆周方向的宽度Wl越远离灯轴J越大,在最远离灯轴J的部分最大。因此,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与宽度Wl越远离灯轴J越小的情况相比,爪部44难以横滑过止动面15a并超越突起15。S卩,爪部44很难以在突起15的侧方(远离灯轴J的ー侧)迂回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进ー步可靠地限制爪部44的移动,井能够有效地抑制前表面盖40的空转。另外,止动面15a最好是当爪部44接触时与该爪部44面接触的形状。在以上说明的爪部44与法兰部14的卡止构造中,即便使前表面盖40旋转,前表面盖40也空转,直到爪部44接触到突起15。S卩,前表面盖40在以灯轴J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有余量的某个状态下,安装在主体10上。通过具有这种余量,不需要进行爪部44与突起15以灯轴J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定位,即不需要进行前表面盖40与主体10以灯轴J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定位。另外,未必需要余量,作为无余量的情况,例如考虑以2个突起15来无间隙地夹入I个前表面盖爪44的构造。此时,在将LED灯I安装在照明器具上的情况与从照明器具取下的情况两者中,均可消除爪44接触到突起15前的空转。[变形例]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但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发光模块不限于利用了 LED的模块,也可以是利用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或电场发光元件等的模块。另外,发光模块的发光色不限定于白色,也可采用任意的顔色。另外,前表面盖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盖40的形状。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前表面盖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变形例的前表面盖140不像上述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盖40那样在主体部42的整个外周上形成周壁部43,而是ー边在主体部142的外周隔开间隔ー边形成多个周壁部143。前表面盖140包括具有大致圆形的光射出窗141的平板圆环状的主体部142、以及一边沿该主体部142的外周方向隔开间隔ー边设置的多个大致帯状的周壁部143,在各周壁部143的顶端设置了爪部144。另外,通过将这些爪部144绕入主体10的法兰部14的后方,爪部144卡止于法兰部14。在前表面盖140为这种形状的情况下,若在主体10的法兰部14的后表面14a上设置突起15,则能够限制前表面盖140相对于主体10空转。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能够在所有的照明用途中广泛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的筒状主体、容纳在所述主体内部的发光模块、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开口的前表面盖, 在所述主体的开口侧端部设置了环状的法兰部,在所述前表面盖的外周缘部设置了多个爪部,并以由所述外周缘部覆盖所述法兰部的方式将所述前表面盖嵌入到所述开口侧端部, 形成止动面,该止动面用于通过至少I个所述爪部接触所述法兰部,从而限制所述前表面盖以所述主体的筒轴为中心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爪部绕入到所述法兰部的后侧,在所述法兰部的后表面设置了具有所述止动面的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止动面形成为与所述法兰部的后表面垂直或与所述法兰部的后表面以锐角相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法兰部圆周方向的宽度在最远离所述主体的筒轴的部分中最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取下前表面盖,并且即便灯头是螺口形,也容易安装到灯座上的光源装置,光源装置(1)包括具有开口(11)的筒状主体(10)、容纳在所述主体(10)内部的发光模块(20)、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10)的所述开口的前表面盖(40),在该光源装置(1)中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主体(10)的开口侧端部(10a)设置了环状的法兰部(14),在所述前表面盖(40)的外周缘部(43)上设置了多个爪部(44),并以由所述外周缘部(43)覆盖所述法兰部(14)的方式将所述前表面盖(40)嵌入到所述开口侧端部(10a),形成止动面(15a),该止动面(15a)用于通过至少1个所述爪部(44)接触所述法兰部(14),从而限制所述盖以所述主体(10)的筒轴(J)为中心旋转。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2713416SQ20118000351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川越进也, 桥本尚隆, 竹泽邦则, 远藤利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