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具及led光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52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灯具及led光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LED灯具及LED光源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及普及,LED灯具渐渐成为多种场所灯光照明的首选。现有的LED灯具是在PCB线路板的一侧上设置导电线路层,然后在PCB线路板的导电线路层的同一侧上设置多个LED光源,并通过焊接方式将LED光源的引脚与导电线路层进行电连接以及固定。但此种设计,仅通过引脚与导电线路层之间的焊点来实现LED光源的固定,因此固定效果相对较差。此外,LED光源凸出PCB线路板,増加了安装高度,且引脚、导电线路层以及二者之间的焊点与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的同一侧,观察者可以从外部看到上述部件,导致LED灯具的外观不够简洁、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LED灯具及LED光源组件,以提高LED光源的固定效果、降低安装高度,并改善外观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LED光源组件,包括PCB线路板和多个LED光源。PCB线路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导电线路层,且PCB线路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开ロ。每个LED光源对应设置于ー第一开口中且与导电线路层电连接。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的与导电线路层相反的另ー侧。其中,LED光源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的顶部且具有出光面的LED芯片以及设置于支架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引脚,其中支架设置于第一开口内,引脚与导电线路层和LED芯片电连接。其中,LED光源进ー步包括设置于支架的底部的导热板,导热板支撑于PCB线路板的ー侧上。其中,支架的形状与第一开ロ的形状相同。其中,支架与第一开ロ为十字形结构。其中,PCB线路板为圆形结构,每个LED光源的两个引脚位于PCB线路板的同一径向方向,以使得多个LED光源从PCB线路板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中,引脚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导电线路层上且与导电线路层实现电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LED灯具,该LED灯具包括上述LED光源组件。其中,LED灯具进ー步包括散热体。PCB线路板与散热体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螺 し,PCB线路板通过螺钉与螺孔的配合固定于散热体上且PCB线路板的ー侧朝向散热体。其中,LED灯具进ー步包括一透镜固定板以及多个透镜单元,透镜固定板固定于散热体上且设置有与LED光源对应的第二开ロ,每个透镜单元分别对应设置于一第二开ロ内,PCD线路板以及LED光源设置于透镜固定板与散热体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第一开ロ收容LED光源,能够提高LED光源的固定效果且降低安装高度,并进ー步通过使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的与导电线路层相反的另ー侧,可使得LED光源组件及LED灯具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并且,LED光源直接与散热体接触,减少了 LED光源与散热体直接的热阻,提高了LED光源的散热效果。


图I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ED灯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阅图I、图2与图4,图I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的背面示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LED光源组件包括PCB线路板10和多个LED光源
20。參阅图4,PCB线路板10的ー侧(图I和图2所示的PCB线路板10的下侧)上设置有导电线路层103,且PCB线路板10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开ロ 101和多个螺孔102。每个LED光源20对应设置于ー第一开ロ 101中,并且与导电线路层103电连接。进一歩,LED光源20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10的与导电线路层103相反的另ー侧(图I和图2所示的PCB线路板10的上侧)。具体来说,LED光源20包括支架21、设置于支架21的顶部且具有出光面的LED芯片22、设置于支架21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引脚23以及设置干支架21的底部的导热板24。当LED光源20安装于PCB线路板10上时,支架21设置于第一开ロ 101内,引脚23与导电线路层103和LED芯片22电连接,导热板24支撑于PCB线路板20的设置导电线路层103的ー侧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1的形状与第一开ロ 101的形状相同,并具体均为十字形结构。通过上述方式,可对LED光源20进行有效定位,提高LED光源20的固定效果。引脚2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导电线路层103上且与导电线路层103实现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21和第一开ロ 10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设定,而引脚23与导电线路层103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固定和电连接,例如通过导电胶。进ー步,在本实施例中,PCB线路板10为圆形结构,每个LED光源20的两个引脚23位于PCB线路板10的同一径向方向,以使得多个LED光源20从PCB线路板10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參阅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ー实施例的LED灯具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LED灯具除了包括PCB线路板10和LED光源20外,进ー步包括散热体30、透镜固定板40以及多个透镜単元5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体30包括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散热片(未标示)。散热体3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螺孔301,PCB线路板10通过螺钉60与螺孔102和301的配合固定于散热体30上,且PCB线路板10的设置导电线路层103的一侧朝向散热体30。透镜固定板40固定于散热体30上,并且设置有与LED光源20对应的第二开ロ401,每个透镜单元50分别对应设置于一第二开ロ 401内,P⑶线路板10以及LED光源20设置于透镜固定板40与散热体30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第一开ロ收容LED光源,能够提高LED光源的固定效果且降低安装高度,并进ー步通过使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的与导电线路层相反的另ー侧,可使得LED光源组件及LED灯具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并且,由于LED光源直接与散热体接触,并且在LED芯片与散热体之间设置有导热版,进ー步減少了 LED光源与散热体直接的热阻,提高了 LED光源的散热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导电线路层,且所述PCB线路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开ロ; 多个LED光源,每个所述LED光源对应设置于一所述第一开ロ中且与所述导电线路层电连接,其中所述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所述PCB线路板的与所述导电线路层相反的另ー侦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且具有所述出光面的LED芯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引脚,其中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开ロ内,所述引脚与所述导电线路层和所述LED芯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干,所述LED光源进ー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底部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支撑于所述PCB线路板的所述ー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开ロ的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开ロ为十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LED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线路板为圆形结构,每个所述LED光源的所述两个引脚位于所述PCB线路板的同一径向方向,以使得所述多个LED光源从所述PCB线路板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导电线路层上且与所述导电线路层实现电连接。
8.—种LED灯具,其特征在干,所述LED灯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_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LED光源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具进ー步包括 散热体,所述PCB线路板与所述散热体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PCB线路板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的配合固定于所述散热体上且所述PCB线路板的所述ー侧朝向所述散热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具进ー步包括一透镜固定板以及多个透镜単元,所述透镜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散热体上且设置有与所述LED光源对应的第二开ロ,每个所述透镜単元分别对应设置于一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P⑶线路板以及所述LED光源设置于所述透镜固定板与所述散热体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具及LED光源组件。该LED光源组件包括PCB线路板和多个LED光源。PCB线路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导电线路层,且PCB线路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开口。每个LED光源对应设置于一第一开口中且与导电线路层电连接。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的与导电线路层相反的另一侧。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第一开口收容LED光源,能够提高LED光源的固定效果且降低安装高度,并进一步通过使LED光源的出光面位于PCB线路板的与导电线路层相反的另一侧,可使得LED光源组件及LED灯具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并且,LED光源直接与散热体接触,减少了LED光源与散热体直接的热阻,提高了LED光源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2679210SQ20121009322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杜建军, 王伟, 谢文俊 申请人:深圳市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