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单元和使用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12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单元和使用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单元,和将其用作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作为发光元件的LED作为光源的照明单元,能够作为具备例如液晶显示面板(LCD )等透射型显示设备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供广泛应用。此外,作为背光源使用的照明单元的结构,已知有使用作为光源的LED和用于将从LED出射的光作为面光源导向LCD —侧的导光板的结构。
·
这样的结构中,从光源入射的光,通过全反射等在导光板内行进,因设置在导光板表面的扩散/导光图案而发生散射,从而从导光板表面导出光。此时,导光板的光源附近部分(光入射部附近)与其它部分相比,光的强度局部增大,发生所谓的亮度不均。作为用于降低这样的亮度不均的现有技术,已知例如专利文献I 2所述,在导光板表面的光源附近部分设置遮光部件和光反射吸收部件的技术。此外,为了使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发出的光的空间亮度分布均匀化,已知例如专利文献3 5所述,在导光板表面(光出射面和/或背面)或设置于导光板的背面一侧的反射板上设置规定的图案。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11702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24281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5-347010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6-174929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1-42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近年来的电视装置等显示装置中,要求实现大画面,并且要求实现省电和高画质。在大画面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实现省电和高画质而进行了所谓的区域控制(localdimming),将显示装置的画面整体分割,进而与该画面的分割对应地将照明单元的照射面也分割为多个区域,与分割画面的影像对应地分别控制照明单元的各区域的光强度。此处,区域是用于控制光的最小单位,是虚拟的,并不需要物理地分割。在这样具有多个区域的照明单元的结构中,使用上述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图案,可能无法抑制照明单元的区域之间的亮度不均。即,现有技术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将照明单元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的亮度不均的抑制。此外,LED具有以其发光面的中央(光轴)为中心辐射状地扩散的光出射特性。此处,光轴指的是自LED的光出射面的中心起在与光出射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轴。例如在LED是光出射方向与电极面平行的侧面发光型(sideview型)LED的情况下,从上方(从上表面一侧)观看该侧面发光型LED时,以从发光面一侧向着其前方,以光轴为中心辐射状地扩散的方式发出光。上述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导光板上的遮光部件或者光反射吸收部件,并没有考虑到上述这样的LED的光出射特性。从而,现有技术中难以良好地降低上述这样的光强度在LED附近局部增高的亮度不均,即一个区域内的亮度不均。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于在使用LED作为光源且被分割为多个区域的照明单元和使用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中,降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的亮度不均的技术。本发明以权利要求的范围中记载的结构为特征。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和具有使来自该发光元件的光作为面状光出射的光出射面的平板状的导光板,在该导光板的与光出 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部,上述发光元件以使上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与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平行的方式设置在该凹部中,其中,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与上述发光元件在位置上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减光图案,并且,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设置有第一导光图案,在上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导光图案。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一侧的减光图案与第一导光图案分别地设置,减光图案、第一和第二导光图案分别通过印刷形成。根据本发明,能够适宜地同时降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的亮度不均。


图I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光图案部及其周边的图。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6的一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显示部610中主要部件的配置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子照明单元5的一个结构例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照明基板10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导光板I的外形形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7是表不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上形成的减光图案和导光图案的一例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光图案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不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在导光板的出射面上形成的导光图案和减光图案的一例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减光图案的一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导光板,2……LED元件,3……减光图案,4……导光图案,41……出射面导
光图案,43......LED间均勻化图案,44......反射面导光图案,45......反射面LED间导光图
案,5……子照明单元,6……显示装置,7……照明单元,8……液晶显示面板,101……槽部,102……光入射面,110……光出射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其中,在各附图或者各实施例中,对于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或者作用的元件附加相同的编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例I]图I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I的光学作用的图。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使来自作为发光元件的LED2的光呈面状光出射的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上,在与LED2位置对应的部分(LED2的正上方部分),设置了具有辐射状的突起的例如刺壳毛栗状的减光图案,进而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上设置了作为第一导光图案的出射面侧导光图案41,在导光板I的背面(反射面)111上设置了作为第二导光图案的反射面侧导光图案44。该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在之后叙述,首先使用图2 图6详细说明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照明单元。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之一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中,列举了电视接收机的形式作为显示装置的例子。图2中,显示装置6是使用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610和对其从下方进行支承的支架部620。在显示部610的内部,如后所述,设置有作为显示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和照明单元。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6的显示部610中的主要部件的配置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中,构成显示装置6的主要部分是液晶显示面板(液晶单元)8,和用于从该液晶显示面板8的背面照射光的背光源即照明单元7。此处,从照明 单元7发出的光,如箭头A710所示地行进,经过扩散板901、棱镜片902等,如箭头B720所示到达液晶显示面板8。对液晶显示面板8供给影像信号,基于该影像信号控制构成各像素的液晶元件的光透射率。按箭头B720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8上的光,被液晶显示面板8的各像素进行空间调制而形成光学像,在出射面801上显示为图像。即,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8的光如箭头C730所示地作为图像光出射。照明单元7由单一的子照明单元5构成,或者由多个子照明单元组合而构成,安装保持在构成照明单元7整体的下底座760上。接着参照图4说明子照明单元5的内部结构。图4 (a)中,在导光板I上,LED2通过照明基板10安装成沿着规定的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排列多个。此处,LED2设置成,其光出射方向是与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平行的方向,S卩,使LED2的光轴为与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平行的方向。从LED2出射的光入射到导光板I的光入射面102后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从导光板I的出射面110适当照射,经由扩散板901、棱镜片902等,到达液晶面板单元8。此处,LED2在本实施例中是侧面发光型(sideview型)的LED,发出白色光。通过使用侧面发光型的LED,仅通过将LED2安装到照明基板10上,就可以使LED2的光出射方向成为与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平行的方向。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I的与光出射面110相反一侧的面(以下也有时也称作背面)上形成凹部101,LED2配置在形成于该导光板I的背面的凹部101内。此处,凹部101在本实施例中由导光板I的左右方向(纸面进深方向,等同于液晶显示面板8的水平方向(横方向))上延伸的槽构成,因此以下将该凹部称为槽部。该槽部在导光板I的左右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槽部101的一个侧面为上述光入射面102,从LED2出射的光从槽部101的一个侧面即入射面102被导入导光板I内部。图4 (b)表示照明单元5的分解图。在导光板I与安装了 LED2的照明基板10之间,设置有反射片920。S卩,反射片920被导光板I背面和照明基板10夹持保持,以配置在导光板I的背面一侧。通过该反射片920,使 从导光板I的背面向外部透射的光反射而回到导光板I内部。由此提高了光的使用效率。此外,LED2从设置在反射片920上的LED孔921露出,其发光部分被插入导光板I的槽部101。照明基板10对导光板I的保持结构,使用在导光板I的厚度方向上突出、向着液晶显示面板8—侧前端逐渐变细的形状的模具销70安装。本实施例中,模具销70由树脂构成,具有规定的弹性,并且还具有前方爪71和后方爪72。模具销70采用了贯通照明基板孔930、反射片孔931、导光板孔932,使照明基板10、反射片920和导光板I被前方爪71与后方爪72夹持保持的结构。图5是表不照明基板10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如图5所不,照明基板10具有以导光板I的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较长方向)的长方形。LED2沿着照明基板10的长边方向隔开规定间隔排列有多个,通过焊接等安装到照明基板10上。此外,在照明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照明基板孔930,如之前图4的说明所示,插入模具销70将其安装固定到导光板I上。图6是表不图I、图4等所不的导光板I的外形的一例的立体图。图6 (a)表不导光板I的背面一侧(形成槽部101的一侧),图(b)表示导光板I的端部的放大图。如图6 Ca)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I,由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大致相同大小的平板状的一片导光板构成。此外在其背面一侧,如图6 (b)所示,平行地设置多个从导光板I的左右一方的端部105到另一方的端部连续形成的槽部101。该示例中设置了 7个槽部101。此处,在导光板I的最下端也形成槽部101。在各槽部101中插入多个LED2,各槽的LED2构成为其光强度被分别地控制。此外,将插入各槽部101的多个LED2也分割为多组。例如在插入一个槽部101的LED的个数为30个的情况下,将其以3个I组的方式分割为10组,对各组的LED分别地控制。从而,该示例中,导光板I被分割为7 X 10计70个(虚拟的)区域。该区域是控制光的强度的最小单位,根据与该区域对应的影像信号的亮度相应地控制各区域的光强度(即与各区域对应的LED,该情况下为3个LED)。由此,能够执行所谓的区域控制(local dimming)。此外,在导光板I上设置有多个导光板孔932,插入用于安装照明基板10的模具销70。图7是表不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侧和背面(反射面)111 一侧的概要结构的图。该图中为了说明概要结构,主要表示了光出射面110和反射面111的整体形态,对于详细的部分简略图示以不致使附图不清晰。因此,该图中的图案细节的形状与后述的详细图中存在不同,但结构、功能没有差异,相同的部件编号具有相同的功能、动作。如图7 (a)所不,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侧,设置有刺壳毛栗状的减光图案3,作为导光图案4的一部分的、由微小的点的集合体构成的出射面侧导光图案41,以及设置在LED2彼此之间的由微小的点的集合体构成的出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3。减光图案3的位置,与设置在导光板I的光入射面一侧的槽部101中收纳的LED2的位置对应地设定。出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3,在LED2彼此之间靠光出射侧形成。此外,导光图案4与减光图案3为光的透射率和扩散性不同的结构,通过印刷等设置。此外,如图7 (b)所不,在导光板I的反射面111上,设置有作为导光图案4的一部分的反射面导光图案44,和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此外,这些图案的位置根据LED2的位置相应地设定。反射面导光图案44和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关于光的透射率/反射率以及扩散性为相同的结构,分别通过相同的工艺、例如印刷等设置。对于图7所示的各图案的细节在以下说明。减光图案3,如图I所示,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上,设置在槽部101内的LED2的正上方部分。本实施例的减光图案3,如图12所示,具有位于LED2的正上方并覆盖LED2的中心的主体部分33,和从LED2中心向LED2的光出射侧延伸的辐射状的出射侧突起部分 31,并且还具有向LED2的背面一侧(与光出射侧相反一侧)延伸的辐射状的背面侧突起部分32。由于主体部分33呈以与光的出射方向正交的方向为长轴的椭圆形状,以下将主体部分33称为椭圆部分33。但是,主体部分33也可以不是椭圆,而是以与光的出射方向正交的方向为长轴的长圆形(跑道圆形),或者圆形。此外,出射侧突起部分31和背面侧突起部分32,具有随着离开LED2或者椭圆部分33而逐渐变细的越靠前端越细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椭圆部分33和出射侧突起部分31以及背面侧突起部分32彼此结合形成为一体。此外,减光图案3如后所述具有使入射到该减光图案3的光的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射的光学作用,由此降低通过减光图案3的光的强度。减光图案3的透射率,例如设定为5% 10%左右,反射率例如设定为80% 90%等。如上所述,在槽部101中设置LED2,从LED2发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I的光入射面102从而在导光板I的内部行进。此处,LED2如上所述使用侧面发光型的LED,但即使是侧面发光型LED,光也会从构成LED的外部轮廓的封装的上侧透射,去往LED2的正上方。此夕卜,在槽部101的光入射面102上反射的光也去往LED2的正上方。由于这样的光的存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的LED2正上方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光强度局部增强。以下,将该光强度局部增强的部分称为“光斑”。此外,来自LED2的光向着其光出射方向福射状地扩散,因此光斑也成为辐射状地扩散的形状。于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光板I的光入射面102特别是产生光斑的LED2的正上方部分覆盖的椭圆部分33,以及向着光出射方向辐射状地延伸的出射侧突起部分31的组合而构成减光图案3。由此,减弱向着LED2的正上方从光入射面102出射的光,以及从这里向着光出射方向辐射状地扩散的光的强度,使光斑的亮度降低。此外,由于光也会绕到LED2的背面一侧(与LED的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在LED2的背面方向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光斑辐射状地扩散。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设置向LED2的背面一侧延伸的辐射状的背面侧突起部分32作为减光图案3,能够减弱导光板I的光入射面102上LED2的背面一侧部分的光强度。S卩,本实施例通过使用考虑到LED2的光出射特性的形状的减光图案3,减少了光斑,适宜地抑制了亮度不均。以下,详细说明减光图案3的光学作用的细节。减光图案3中心的椭圆部分33,对从LED2发出的光进行减光和反射。在周边的辐射状的出射侧突起部分31附近,在形成突起的部分对于从LED2发出的光,与上述椭圆部分同样地进行减光和反射,在突起之间的间隙、即突起之间的未形成突起的部分,使来自LED2的光透射,使光向导光板I外部出射。即,在辐射状的出射侧突起部分31附近由不同的部位分别附加减光/反射/透射等不同的光学作用,整体上将从导光板I出射的光量控制成随着出射侧突起部分31的形状而逐渐变化。此外,对于从LED2发出的光绕到背面侧行进的部分,通过辐射状的背面侧突起部分32,与上述出射侧突起部分31同样地,由不同的部位分别附加减光/反射/透射等不同的光学作用,使从导光板I出射的光量逐渐变化。此处,出射侧突起部分31形成为比背面侧突起部分32更长,所以出射侧突起部分31(即LED2的光出射方向一侧)的附加上述减光/反射/透射等光学作用的范围更大。图I (a)是用于说明上述LED2周围的光学作用的截面图。此处,例如说明对光线58施加的光学作用。光线58在导光板I内行进,在减光图案3上反射/透射,被分成减光透射的光线60与反射的光线59。然后,光线59在导光板I的反射面111 一侧,由于对反射面111的入射角为临界角以上而发生全反射,如光线61所示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接着在光出射面110上发生全反射,如光线84所示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在以下未图示的部位从光出射面Iio行进到导光板I的外部。
·
在关于光轴的出射角比光线58小的光线62的情况下,行进到比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上形成有减光图案3的位置更靠前(更远)的位置。该光线62照射到设置在光出射面110上的出射面侧导光图案41上。此时,一部分光不发生全反射而是从光出射面110(出射面侧导光图案41)透射,在扩散的同时如光线63所示地出射。剩余的一部分光为临界角以下,在扩散的同时反射,其中一部分如光线64所不向导光板I的前端行进,在以下未图示的部位从光出射面110行进到导光板I的外部。像这样,由出射面110 —侧的出射面导光图案41和减光图案3,构成出射面一侧的出射光量调整部件。接着,使用图I (b)说明形成在反射面111上的反射面导光图案44的光学作用。例如光线68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照射到形成在反射面111上的反射面导光图案44上。在该界面上,光线68的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在反射面导光图案44的点部分发生扩散,如光线82所示在导光板I的内部以及反射片920附近扩散并同时行进。行进到反射片920的光发生反射并再次返回导光板1,从光出射面110出射到导光板I外部。此外,关于光轴的出射角比光线68大的光线69,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到达反射面111。此处,由于光线69对反射面111的入射角为临界角以上,所以在反射面111上全反射并如光线80所示地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到达光出射面110。此处,由于光线80对光出射面110的入射角也为临界角以上,所以在光出射面110上全反射并如光线81所示地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在反射面111上在反射面导光图案44的点部分发生扩散,如光线83所示地在导光板I内部和反射片920附近扩散并同时行进。行进到反射片920的光发生反射并再次返回导光板1,从光出射面110出射到导光板I的外部。像这样,通过设置在导光板I的出射面110和反射面111上的减光图案3、出射导光图案41、以及反射面导光图案44等,能够从导光板I均勻地导出光。接着,参照图8说明LED间均匀化图案43。如图8 Ca)所示,在光出射面110上,设置有作为导光图案4的一部分的LED间均匀化图案43,和减光图案3。减光图案3与多个LED2 (图中为2个)的位置对应地配置,LED间均匀化图案43设置在LED2之间。对于上述LED间均匀化图案43和减光图案3、以及图7 (b)所示的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的光学作用,参照表示图8 (a)的侧面截面图的图8 (b)进行说明。从安装在照明基板10上的LED201 (图中右侧的LED)发出的光中,向斜上方行进的光线85经由光入射面102进入导光板I内,照射到形成在光出射面110上的减光图案3上,在此处减光/透射并散射,如光线86所示地向导光板I的外部出射。此外,在减光图案3上反射的光作为光线87向反射面111行进,一部分在设置于此处的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 (与图7中说明的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是相同的)上扩散反射,如光线88所示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此外剩余的一部分从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透射,在反射片920上扩散反射而去往导光板I方向,返回导光板I的内部。另一方面,光线88从光出射面110透射而出射,作为光线89在导光板I的外部行进。另一方面,从安装在照明基板10上的LED202 (图中左侧的LED)发出的光中,向斜上方行进的光线90经由光入射面102进入导光板I内,照射到形成在光出射面110上的减光图案3上,在此处减光/透射并散射,如光线91所示地向导光板I的外部出射。此外,在减光图案3上反射的光作为光线92向反射面111行进,一部分在设置于此处的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上扩散反射,如光线94所示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此外剩余的一部分从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透射,在反射片920上扩散反射而去往导光板I方向,返回导光板I的内部。另一方面,光线94在设置于光出射面110上的LED间均匀化图案43上扩散并同时透射,作为光线95在导光板I的外部行进。像这样,在LED间的光不能到达或者到达的光量较少的部分,也能够通过使用减光图案3的一部分和LED间均匀化图案43以及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而从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导出充足的光,防止发生LED之间局部较暗这样的亮度不均。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良好地降低亮度不均。特别是在将照明单元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区域彼此之间成为LED的彼此之间,所以会产生上述这样局部的亮度变暗的亮度不均,而本实施例如上所述,能够降低区域间(LED之间)的亮度不均。此外,在区域内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多个LED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降低LED 之间的亮度不均,因此,也能够降低区域内的亮度不均。进而,在光出射面110的LED正上方部分,形成了具有上述形状的减光图案3,所以能够适应LED的光出射特性来减少光斑(亮度不均)。像这样,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供降低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亮度不均的照明单元。进而,在应用它的显示装置中,能够显示亮度均匀的高画质的影像。[实施例2]接着,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将隔开规定的距离设置的出射面导光图案41和LED间均匀化图案43作为光出射面110 —侧的导光图案4,而本实施例中为LED间均匀化图案43和出射面导光图案41形成为一体的出射导光图案46。此时,在未图示的反射面111 一侧也设置反射面导光图案44,其与反射面LED间导光图案45形成为一体。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反射面导光图案中,即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I上,设置有减光图案3、出射面导光图案46、反射面导光图案这三个图案。像这样,能够从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导出充足的光,防止产生LED之间局部变暗这样的亮度不均。[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图10 (a)所示,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上设置有减光图案304和导光图案400。此外,导光图案400由多级导光图案,例如第一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7、第三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8、第五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9等构成。各级的导光图案中,形成的墨的厚度不同。此处,在纸面横向方向上排列的图案(点群)的串中,距离LED最近的为第一级,随着自LED的距离变远而按第二级,第三级……这样级数逐渐增大。图10 (b)表示图10 (a)的截面图。在反射面111 一侧也设置有反射面导光图案44,因此在导光板I上共设置有减光图案304、导光图案400以及反射面导光图案44这三个图案。进而,本实施例中,光出射面110 —侧的导光图案400,由多种厚度的导光图案的组合而构成。例如设第一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7厚度为B,第三级出射导光面图案48厚度为C,第五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9厚度为D。进而减光图案304设定为厚度为A,该图中,按A > B
>C > D设定厚度顺序。第一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7和第三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8的厚度的不同,能够通过凹版印刷这样的按每个点改变墨厚度的印刷方法,或喷墨打印方式等来实现。此处,以从LED2发出的光线95为例,说明这些导光图案的光学动作。从LED2发出的光线95在导光板I内部行进,在反射面111 一侧发生全反射而作 为光线96向减光图案304行进。此处,一部分光减光透射,如光线121所示在扩散的同时向导光板I的外部行进。另一方面,反射的光线97再次向反射面111行进并发生全反射,如光线98所示向光出射面110行进,在此处照射到第三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8的规定厚度的点上。此处,光线减光透射并如光线99所示在扩散的同时向导光板I外部行进。此时,能够例如像第三级出射面导光图案48 —样,通过图案(点)的厚度调整从导光图案扩散出射的光量。例如,在想要使光较多地出射的位置使出射面导光图案的厚度较厚,在想要减少出射光量的位置使出射面导光图案的厚度较薄。即,本实施例中,不是通过出射面导光图案的形状来控制光量,而是仅通过其厚度控制光量。这样,能够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上,使用相同形状、大小的出射面导光图案的点,在光出射面110上进行与位置相应的光量调整。[实施例4]接着,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11表示设置在导光板I的光出射面110表面上的减光图案和导光图案的印刷区域106以及导光板I的外形。印刷区域106,从导光板I外周的边(端部)隔开规定的间隔设置。此时,从导光板I的边到与其平行的印刷区域106的边的距离E、F、G、H,例如为大约10mm。S卩,印刷区域106自导光板I的边起隔开IOmm或者其以上的距离进行印刷。即使像这样,就导光板I的功能而言,导光板I的周边部分的光量减少等问题也较小。相反,如果不在导光板I的周边部分印刷图案,就能够将导光板I的周边部分用作用于握持或者保持的区域。因此,能够防止在导光板I的包括周边部分的整个面上印刷图案而导致握持或者保持导光板I时发生印刷部分的脱落等。即,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消除导光板I的使用上的问题。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LED附近使从导光板出射的光均匀化。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降低了亮度不均的、性能稳定的照明单元和显示装置,进而能够提供性能稳定的显示装置。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在导光板上设置的减光图案和导光图案的形成方法,说明了使用印刷和涂装等方法,而其它方法,例如喷墨方式的印刷和柔版印刷、热转印方式印刷、静电吸附方式的图案形成(所谓的电子成像方式)等,当然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出射侧突起部分和背面侧突起部分的突起的长度,在一个减光图案中为相同的长度,但也可以为不同的长度。例如,也可以为,出射侧突起部分与LED光轴所成的角度越小,使长度越长,与LED光轴所成的角度越大,使长度越短。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所谓的侧面发光型LED为LE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当然,例如顶部发光型(向上出射光的结构)的LED也能够同样地构成,具有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元件;和 具有使来自该发光元件的光作为面状光出射的光出射面的平板状的导光板, 在该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部,所述发光元件以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与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平行的方式设置在该凹部中,其中, 在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与所述发光元件在位置上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减光图案,并且,在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设置有第一导光图案,在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导光图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是LED。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光图案通过印刷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沿着所述凹部的长边方向排列有多个,在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所述发光元件彼此之间形成有第三导光图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图案和所述第三导光图案在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上形成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沿着所述凹部的长边方向排列有多个,在所述导光板的背面的所述发光元件彼此之间,形成有第四导光图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光图案和所述第四导光图案在所述导光板的背面形成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上的所述减光图案和所述第一导光图案的厚度彼此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图案由具有不同厚度的多个点构成。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导光图案的印刷范围,设定为自导光板外形周围起IOmm以上的内侧。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I 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单元作为背光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单元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在将光从LED引导至导光板进行面状的照明的照明单元中,抑制LED附近的亮度不均。包括LED(2)和具有使来自LED(2)的光作为面状光出射的光出射面(110)的平板状的导光板(1),在该导光板(1)的与光出射面(110)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凹部(101),在该凹部(101)中使LED(2)的光轴与导光板(1)的光出射面平行地设置。此外,在导光板(1)的光出射面(110)上的与LED(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减光图案(3),进而,在导光板(1)的光出射面(110)上设置有第一导光图案(41),在作为反射面的背面(111)上设置有第二导光图案(44)。
文档编号F21V8/00GK102954404SQ20121028440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白石干夫, 田边将行, 谷村美佳, 山本将史, 高野健治, 岛根好文, 小原康彰, 中村玲士 申请人: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