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61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背光模组的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请参考图1,现有 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发光源I、导光板2、反射片3、光学膜片4、胶框5、铝挤6、背板7等。导光板2设置在铝挤6上,发光源I位于导光板2的一侧且固定设置在铝挤6上。导光板2在远离发光源I的一侧开设有一凹槽21,固定在背板7上的定位柱71设置在凹槽21中以实现对导光板2的定位。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中,因为定位柱71与凹槽21之间的间隙以及定位柱71在背板7上的位置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发光源I与导光板2的耦光间隙不稳定。然而,发光源I与导光板2的耦光间隙是影响背光模组中光利用率的重要因素,耦光间隙不稳定将导致背光模组中光利用率不稳定,从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耦光间隙稳定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该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具有稳定的耦光间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导光板和铝挤,胶框和铝挤上下夹持以固定导光板,其中,导光板设置在铝挤上,其包括导光板本体部以及沿导光板本体部向铝挤延伸的第一定位部;铝挤在对应第一定位部处设置有定位槽,且第一定位部紧密装配于定位槽中。其中,第一定位部包括自导光板本体部的底面朝向入光面的底端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远离导光板本体部的一端与入光面的底端通过第一定位部的底面相连;定位槽包括底壁、间隔设置在底壁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平行于第一倾斜面,第二侧壁平行于入光面,底壁平行于第一定位部的底面;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一倾斜面紧密抵接,第二侧壁和入光面紧密抵接,底壁和第一定位部的底面紧密抵接。其中,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片,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面和铝挤之间且反射片跨铺至铝挤的第一侧壁上,以对导光板进行缓冲并将导光板底面漏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其中,第一定位部包括自导光板本体部的底面朝向入光面的底端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远离导光板本体部的一端与入光面的底端相接;定位槽包括平行于第一倾斜面的第一侧壁和平行于入光面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定位槽的底部倾斜相交;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一倾斜面紧密抵接,第二侧壁和入光面紧密抵接。其中,导光板还包括沿所述导光板本体部向胶框延伸的第二定位部,胶框在对应第二定位部设置有接合部,第二定位部和接合部紧密抵接。其中,第二定位部包括沿导光体本体部的顶面向入光面的顶端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面,接合部包括平行第二倾斜面设置的接合面,接合面与倾斜面紧密抵接。其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缓冲材料,缓冲材料为具有反射功能的缓冲材料,缓冲材料设置在第二倾斜面和接合面之间。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为注射成型,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上下对称设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光源固定设置在铝挤朝向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侧壁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了本发明的背光模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采用导光板和铝挤、胶框的直接配合来固定导光板,提高了导光板固定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耦光间隙的稳定性,其结构简单,并由于减少了导光板定位零件而节省了制造成本。


图I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和铝挤在拆分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4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和铝挤在拆分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I、导光板2、铝挤3、光源4和反射片5。胶框I和铝挤3上下夹持以固定导光板2,导光板2设置在铝挤3上,光源4固定设置在铝挤3上并位于导光板2的右侧。反射片5设置在导光板2和铝挤3之间。请一并参照图3,导光板2包括一入光面21、一出光面22、一底面23、导光板本体部25以及沿导光板本体部25向铝挤3延伸的第一定位部26。其中,入光面21包括顶端211和底端212。出光面22与入光面21的顶端211相连,底面23与入光面21的底端212相连,出光面22与底面23相对设置。该入光面21接收来自光源4的光线,并将其导入导光板2内,出光面22将光线导出导光板2。铝挤3在对应第一定位部26处设置有定位槽36。第一定位部26紧密装配在定位槽36中,以对导光板2进行固定。具体来说,第一定位部26包括第一倾斜面261和底面262。其中,第一倾斜面261为自导光板本体部25的底面朝向入光面21的底端212倾斜延伸的倾斜面。第一倾斜面261远离导光板本体部25的一端与入光面21的底端212通过第一定位部26的底面262相连。定位槽36包括底壁363、间隔设置在底壁363两端的第一侧壁361和第二侧壁362。底壁363连接第一侧壁361和第二侧壁362。第一侧壁361和第一倾斜面261平行设置,第二侧壁362和入光面21平行设置,底壁363和底面262平行设置。第一侧壁361和第一倾斜面261紧密抵接,第二侧壁362和入光面21紧密抵接,底壁363和底面262紧密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26在截面示意图上呈梯形。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5设置在导光板主体25的底面和铝挤3之间并跨铺至铝挤3的第一侧壁361上,实际应用中,反射片5也可以跨铺至第一定位部26的第一倾斜面261上,将导光板2漏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2,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并同时起到对导光板2进行缓冲的作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一缓冲材料6,缓冲材料6设置在胶框I和导光板2之间,与胶框I 一起压住导光板2的出光面22,使第一定位部26和定位槽36紧密抵接,进一步提高固定导光板的稳定性,并对导光板2进行缓冲。在本实施例中,铝挤3还包括底部31、顶部32、侧部33、安装槽34,凸起35。底部31上设置有凸起的顶部32,用于支撑导光板主体25。底部31的一侧具有垂直于该底部31设置的侧部33,光源4固定设置在侧部33上。定位槽36和安装槽34间隔设置在顶部32上,光源4设置在安装槽34内。凸起35设置在定位槽36和安装槽34之间,进一步地,凸起35位于光源4和导光板2之间,且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1抵接,用于防止导光板2过于靠近光源4而损坏光源4。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5与导光板2的非入射区域接触,而未接触导光板入光面21的有效利用区域,不会影响背光模组的入射效果。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51、导光板52、铝挤53、光源54和反射片55。光源54、反射片55和第一实施例背光模组中的光源4、反射片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请一并参照图5,导光板52包括一入光面521、一出光面522、一底面523、导光板本体部525以及沿导光板本体部525向铝挤53延伸的第一定位部526。铝挤53在对应第一定位部526处设置有定位槽536。第一定位部526紧密装配在定位槽536中,以对导光板52进行固定。具体来说,第一定位部526包括自导光板本体部525的底面朝向入光面521的底端5212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面5261。第一倾斜面5261远离导光板本体部525的一端和入光面521的底端5212相接。定位槽536包括第一侧壁5361和第二侧壁5362。在对应第一定位部526的定位槽536中,第一侧壁5361与第一倾斜面5261平行设置,第二侧壁5362与入光面521平行设置,第一侧壁5361和第二侧壁5362在定位槽536的底部倾斜相交。第一侧壁5361和第一倾斜面5261紧密抵接,第二侧壁5362和入光面521紧密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526在截面示意图上呈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526在截面示意图上还可以呈长方形等等,具体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52还包括沿导光板本体部525向胶框51延伸的第二定位部527,第一定位部526与第二定位部527为注射成型。胶框51在对应第二定位部527设置有接合部511。第二定位部527和接合部511紧密抵接,进一步提高固定导光板的稳定性。具体来说,第二定位部527包括第二倾斜面5271,第二倾斜面5271为沿导光体本体部525的顶面向入光面521的顶端5211倾斜延伸的倾斜面。接合部511包括接合面5111。接合面5111与第二倾斜面5271平行设置,接合面5111和第二倾斜面5271紧密抵接。优选地,第二定位部527和第一定位部526对称设置,进一步提高固定导光板52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缓冲材料7,缓冲材料7设置在胶框51的接合面5111和导光板52的第二倾斜面5271之间,以对导光板52进行缓冲。在实际应用中,缓冲材料7可以设置在胶框51上,也可以设置在导光板52上;缓冲材料7可以为不同的材料,例如,硅胶、橡胶等等;缓冲材料7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设置在胶框51或者导光板52上,例如,可以使用双面胶粘贴在胶框51或者导光板52上,或者通过在胶框51或者导光板52上设置开槽直接卡合在开槽内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缓冲材料7为具有反射功能的缓冲材料,用于将从第二倾斜面5271漏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52,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铝挤53还包括底部531、顶部532、侧部533、安装槽534,凸起 535。铝挤53的底部531、顶部532、侧部533、安装槽534,凸起535与第一实施例背光模组中铝挤3的底部31、顶部32、侧部33、安装槽34,凸起3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采用导光板和铝挤、胶框的直接配合来固定导光板,提高了导光板固定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耦光间隙的稳定性,其结构简单,并由于减少了导光板定位零件而节省了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导光板和铝挤,所述胶框和所述铝挤上下夹持以固定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铝挤上,其包括导光板本体部以及沿所述导光板本体部向所述铝挤延伸的第一定位部;所述铝挤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处设置有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部紧密装配于所述定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导光板本体部的底面朝向入光面的底端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远离所述导光板本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底端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底面相连; 所述定位槽包括底壁、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壁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侧壁平行于所述入光面,所述底壁平行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底面;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紧密抵接,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入光面紧密抵接,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底面紧密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底面和所述铝挤之间且所述反射片跨铺至所述铝挤的所述第一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导光板本体部的底面朝向所述入光面的底端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远离所述导光板本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底端相接; 所述定位槽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一侧壁和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倾斜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倾斜面紧密抵接,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入光面紧密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沿所述导光板本体部向所述胶框延伸的第二定位部,所述胶框在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有接合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接合部紧密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沿所述导光体本体部的顶面向所述入光面的顶端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面,所述接合部包括平行所述第二倾斜面设置的接合面,所述接合面与所述倾斜面紧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为具有反射功能的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接合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注射成型,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上下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光源,所述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铝挤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侧壁上。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导光板和铝挤,胶框和铝挤上下夹持以固定导光板,其中,导光板设置在铝挤上,其包括导光板本体部以及沿导光板本体部向铝挤延伸的第一定位部,铝挤在对应第一定位部处设置有定位槽,第一定位部紧密装配于定位槽中。本发明采用导光板和铝挤、胶框的直接配合固定导光板,提高导光板固定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耦光间隙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2878484SQ20121032354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阙成文, 陈仕祥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