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63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各种照明装置均包括泡壳,泡壳主要使发光光源远离灰尘、杂物污染,延长产品寿命。此外,通过各种类型的泡壳及其表面处理来达到不同的发光效果及色彩。然而,现有泡壳将发光光源产生的热量及从驱动电源转移过来的热量聚积在一起(即聚积在泡壳内部),未能及时释放出去,因散热结构及泡壳散热性能限制,使得整个照明装置散热效果差,影响广品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照明装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为所述光源供电的驱动电源,所述光源固设于光源条形散热器,所述光源散热器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相对于传统照明装置,本照明装置不再设置外部泡壳,而将光源固设于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的光源散热器,如此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所述光源散热器产生的热量易于释放至周围的空气,散热效果佳。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需要独立电源装置的光源产品或灯具产品上,如卤素灯、放电灯、荧光灯、车灯、高压钠灯、固态半导体照明灯(LED/0LED )等。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照明装置,本照明装置不再设置外部泡壳,而将光源固设于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的光源散热器,如此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所述光源散热器产生的热量易于释放至周围的空气,散热效果佳。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需要独立电源装置的光源产品或灯具产品上,如卤素灯、放电灯、荧光灯、车灯、高压钠灯、固态半导体照明灯(LED/0LED )等。下面以LED球泡灯为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f 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光源I以及为所述光源I供电的驱动电源2,所述光源I固设于光源散热器4,所述光源散热器4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相对于传统照明装置,本照明装置不再设置外部泡壳,而将所述光源I固设于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的光源散热器4,如此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所述光源散热器4产生的热量易于释放至周围的空气,散热效果佳。另外,光源I及驱动电源2与外界空气的间距小,散热路径短。具体地,所述光源散热器4包括散热上盖42、散热底座6以及多根连接所述散热上盖42与散热底座6的散热条41,所述光源I位于散热上盖42与散热底座6之间。这样使所述散热上盖42、散热底座6以及散热条41形成一个完整的散热体,并于所述散热上盖42、散热底座6与散热条41间形成通畅的散热通道。其中,所述散热上盖42、散热底座6以及散热条41所有表面均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以增大散热面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底座6设用以支撑光源I的支撑柱63,所述光源I产生的热量经由支撑柱63传递至散热底座6及散热条41,其中所述散热底座6与电源散热器21热隔离。如此设计使所述光源I与驱动电源2的散热分隔开,两者散热相对独立,不再相互影响,散热效果更佳,从而保证光源I与驱动电源2的使用寿命,利于延长整个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于所述电源散热器21顶部设多个与散热底座6相固接的隔热卡扣22,相邻隔热卡扣22间形成供空气流通过的间隙23。这样空气流迅速将传递至电源散热器21和散热底座6的热量带走,散热非常及时。通常,所述散热上盖42通过导热柱13与光源I相接,所述光源I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柱13传递至散热上盖42及散热条41。这样将形成上下左右即全方位的散热结构,由此进一步提升光源I的散热性能。应当理解,虽然本照明装置存在散热条41,但是光源I发出的光经过散热条41时发生衍射,若从远处察看,则看不到实际存在的散热条41,视觉上为隐形泡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源I系由防护壳3所笼罩的固态光源,如LED或OLED光源。其中,所述支撑柱63和导热柱13穿过防护壳3,与所述基板11垂直相接,这样所述支撑柱63与基板11的接触面积大,利于热传导。此处使多个LED14均布于所述基板11上、下表面,所述散热条41表面为反光表面,如此使LED球泡灯出光均匀。另外,所述散热底座6设有朝向光源的第一反光面61,所述散热上盖42设有与第一反光面61相对的第二反光面62,其中所述第一反光面61呈上凸弧形状。LED14发出的光先经保护罩3 —次光学处理,后经第一反光面61、第二反光面62及散热条41 二次光学处理,将实现360°全方位照明。为提升装配效率,使连接所述驱动电源2与光源I的导线7依次穿过防护壳3、散热底座6及绝缘片8,所述绝缘片8使驱动电源与外界导体电隔离。所述电源散热器21具有一供驱动电源2及绝缘片8依次放入的腔体9。此外,所述电源散热器21与灯头10旋接。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了用以保护光源I的防护壳3,并采用与现有灯具泡壳相同的材质和/或结构。如此在保护光源I的同时,又保留现有泡壳在发光效果及色彩的作用。因散热条41外轮廓尺寸大于防护壳3的尺寸,使防护壳3免遭破坏,并可制作出与现有球泡灯相同轮廓的LED球泡灯。当然,还可根据根据光源类型,取消防护壳3。另外,所述散热条41表面的横截面可为方形、扇形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为所述光源供电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固设于光源散热器,所述光源散热器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散热器包括散热上盖、散热底座以及多根连接所述散热上盖与散热底座的散热条,所述光源位于散热上盖与散热底座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设有用以支撑光源的支撑柱,所述光源产生的热量经由支撑柱传递至散热底座及散热条,其中所述散热底座与电源散热器热隔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散热器顶部设有多个与散热底座相固接的隔热卡扣,相邻隔热卡扣间形成供空气流通过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上盖通过导热柱与光源相接,所述光源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柱传递至散热上盖及散热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设有朝向光源的第一反光面,所述散热上盖设有与第一反光面相对的第二反光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光面呈上凸弧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表面为反光表面,横截面为方形或扇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由防护壳所笼罩的固态光源,上、下表面均布有多个固态光源的基板与支撑柱和导热柱垂直相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驱动电源与光源的导线依次穿过防护壳、散热底座及绝缘片,所述绝缘片使驱动电源与外界电隔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散热器具有一供驱动电源及绝缘片依次放入的腔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为所述光源供电的驱动电源,所述光源固设于光源条形散热器,所述光源散热器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相对于传统照明装置,本照明装置不再设置外部泡壳,而将光源固设于所有表面完全暴露于外界空气的光源散热器,如此增加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所述光源散热器产生的热量易于释放至周围的空气,散热效果佳。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需要独立电源装置的光源产品或灯具产品上,如卤素灯、放电灯、荧光灯、车灯、高压钠灯、固态半导体照明灯(LED/OLED)等。
文档编号F21S2/00GK102865477SQ20121032549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薛信燊, 全宗丰 申请人:深圳市众明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