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39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模块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该电子装置中的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发光模块或发光装置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中,发光模块或发光装置所使用的光源,例如从早期的白炽灯发展至现今的荧光灯,以至于发光二极管灯,其发 光效率与寿命皆有显著的进步。不同于一般的白炽灯、日光灯或省电灯泡,发光二极管具有低耗电量、低污染、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发光响应时间短及体积小等特性,因此,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制造例如背光模块、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或其它电子装置等等。以发光二极管作为一背光模块的光源为例,现有技术通常是将复数的发光二极管设置于一电路基板而成为一发光二极管光条(light bar),并将发光二极管光条设置于一背板上,一框架由至少一卡合部而对应卡合于背板侧边之一卡槽内,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条及框架固定于背板之侧边。然而,由于框架一般是以塑料材质制造,且框架只由卡合部对应卡合在背板之卡槽内,因此,当背光模块的尺寸较大时,因框架与背板仅为局部卡合而无法大范围的固定,故容易发生框架翘曲的现象,进而可能造成框架无法固定于背板而影响背光模块的可靠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可避免框架产生翘曲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发光模块的电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包括一底板;所述的底板具有至少一倒勾部;一框架;所述的框架设置在该底板上,并连结于该倒勾部,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以及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该容置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发光模块;所述的发光模块包括一底板;所述的底板具有至少一倒勾部;一框架;所述的框架设置在该底板上,并连结于该倒勾部,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该容置部;以及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并具有一入光面,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是由该入光面射入该导光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避免框架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另外,当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长时间使用时,也可避免发光单元发出的热量造成框架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度降低。
图IA及图I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发光模块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图IC为图IB中,直线A-A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提供一种可避免框架产生翘曲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性降低之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发光模块包括一底板、一框架以及一发光单元。底板具有至少一倒勾部。框架设置于底板上,并连结于倒勾部,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发光单元设置于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倒勾部位于底板之至少一侧边。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底板更具有一延伸部,延伸部是由底板之一主要表面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延伸部是实质垂直主要表面,且倒勾部系位于延伸部之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倒勾部、主要表面及延伸部是为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框架与倒勾部的连结方式包含卡合、嵌合、锁合、黏合或其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倒勾部沿底板之侧边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框架的至少一侧边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凸部,以定义出该等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是为一发光二极管光条,并具有复数发光二极管,该些发光二极管是分别对应嵌合于该些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更包括一导光板,其设置于框架,并具有一入光面,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是由入光面射入导光板。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更包括一反射片,其设置于底板与导光板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其设置于导光板之上。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发光模块,并包含一底板、一框架、一发光单元以及一导光板。底板具有至少一倒勾部。框架设置于底板,并连结于倒勾部,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发光单元设置于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容置部。导光板设置于框架,并具有一入光面,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是由入光面射入导光板。[0030]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倒勾部位于底板之至少一侧边。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底板更具有一延伸部,延伸部是由底板之一主要表面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延伸部是实质垂直底板之主要表面,且倒勾部是位于延伸部之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倒勾部、主要表面及延伸部为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框架与倒勾部的连结方式包含卡合、嵌合、锁合、黏合或其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倒勾部沿底板之侧边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框架的至少一侧边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凸部,以定义出该等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为一发光二极管光条,并具有复数发光二极管,该些发光二极管是分别对应嵌合于该等容置部。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光学模块更包含一反射片,反射片设置于底板与导光板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更包括一显示面板,其与发光模块相对而设。请参照图1A、图IB及图IC所示,其中,图IA及图I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种发光模块2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而图IC为图IB中,直线A-A的剖视不意图。先说明的是,发光模块2例如可为一背光模块或为一照明模块,并例如可应用于一显示装置、一照明装置或一广告灯箱。其中,照明装置例如可为室内照明、室外照明、手持式照明、或是庭院造景灯等等。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发光模块2包括一底板21、一框架22以及一发光单兀23。底板21具有至少一倒勾部211,而倒勾部211可位于底板21之至少一侧边。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1是具有一个倒勾部211,且倒勾部211位于底板21底部的一个侧边为例。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底板21也可具有复数倒勾部211,并分别位于底板21之相同及或相对的侧边。另外,底板21的材质例如可包含金属或合金。在此,均不加以限制。底板21更可具有一延伸部212,延伸部212是由底板21之一主要表面S延伸。在此,主要表面S是为底板21之一底面,而延伸部212是位于主要表面S之一侧。如图IC所示,延伸部212实质上是垂直于主要表面S,而倒勾部211是位于延伸部212之一端。较佳者,底板21之主要表面S、延伸部212及倒勾部211为一体成型,并例如通过冲压成型,而使底板21之倒勾部21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底板21之主要表面S、延伸部212及倒勾部211不一定要一体成型,可以例如以锁合或卡合的方式连接。框架22是设置于底板21上,并连结于倒勾部211。其中,框架22的材质系可为塑料,且框架22与倒勾部211的连结方式例如可包含卡合、嵌合、锁合、黏合、抵接或其组合。在此,是以卡合为例。因此,可由倒勾部211将框架22固定于底板21上。具体而言,为使框架22可稳固地连接于底板21之倒勾部211,倒勾部211沿底板21之侧边方向的长度可大于或等于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换言之,倒勾部211的总长度至少是底板21之侧边长度的 1/3。框架22具有至少一容置部2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IA所示,框架22的至少一侧边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凸部222,且该些凸部222可定义出复数的容置部221。发光单元23是设置于框架22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231对应设置于容置部221。于此,发光单元23为一发光二极管光条,而发光二极管光条可具有复数发光二极管231设置于一基板 232上,并使该些发光二极管231分别对应嵌合于该等容置部221内。其中,可一个发光二极管231嵌合于一个容置部221内,也可复数发光二极管231嵌合于一个容置部221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IA所示,是以发光二极管光条倒置于底板21为例,也就是基板232是朝远离底板21的方向,而一个发光二极管231是分别嵌合于一个容置部221为例。因此,可将发光单元23设置于框架22上,且底板21具有之倒勾部211可卡住并固定框架22。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发光模块2是由倒勾部211抵住并固定具有发光单元23之框架22,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当发光模块2的尺寸较大,可避免框架22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2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另外,当发光模块2长时间使用时,也可避免发光单元23所发出的热量造成框架22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2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另外,请同时参照图IA及图IC所不,发光模块2更可包括一导光板24,导光板24设置结合于框架22,并具有一入光面241,且发光单元23所发出的光线是由入光面241射入导光板24内,而使得发光模块2可为一侧入式的背光模块。再者,导光板24更可具有一出光面242,发光单元23所发出的光线可由出光面242射出。在此,导光板24是以透光材料制成,而透光材料例如可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聚乙烯树脂或玻璃。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另外,发光模块2更可包括一反射片25及至少一光学膜片26。反射片25系设置于底板21与导光板24之间,并邻设于导光板24与出光面242相对之一底面243。其中,反射片25可具有反射材料,而反射材料可例如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反射漆(白漆)、或其组合。在此,并不加以限定。因此,反射片25可将由导光板24之底面243射出的光线,再反射进入导光板24内,以使光线由导光板24之出光面242射出,进而可提升光线的利用率。此外,光学膜片26设置于导光板24之上。其中,光学膜片26例如可为一扩散板、一棱镜片、一增亮膜或其组合。在此,是以复数光学膜片26迭设于导光板24之出光面242上为例。因此,发光单元23所发出的光线可由导光板24之入光面241射入导光板24,并由导光板24的出光面242射出,且穿过该些光学膜片26而射出发光模块2。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电子装置3的分解示意图。电子装置3例如可为一照明装置或一显示装置。在此,是以一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其中,电子装置3可包括一背光模块及一显示面板4,且背光模块与显示面板4是相对而设。在此,背光模块可发出光线通过显示面板4,且由控制背光模块及显示面板4,可使显示装置(电子装置3)显示影像画面。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上述之发光模块2作为显示装置(电子装置3)之背光模块,而发光模块2已在上述中详述,于此不再赘述。[0054]综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之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之框架是设置于底板上,且连结于底板之倒勾部。另外,发光单元系设置于框架上。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由底板之倒勾部可抵住并固定具有发光单元之框架,当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尺寸较大时,可避免框架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另外,当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长时间使用时,也可避免发光单元发出的热量造成框架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度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之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模块,包括一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具有至少一倒 勾部;一框架;所述的框架设置在该底板上,并连结于该倒勾部,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以及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该容置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倒勾部位于该底板之至少一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更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是由该底板之一主要表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是实质垂直该主要表面,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倒勾部、该主要表面及该延伸部是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与该倒勾部的连结方式包含卡合、嵌合、锁合、黏合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倒勾部沿该底板之该侧边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该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至少一侧边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凸部,以定义出该些容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是为一发光二极管光条,并具有复数发光二极管,该些发光二极管是分别对应嵌合于该些容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设置于该框架,并具有一入光面,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是由该入光面射入该导光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片;所述的反射片设置于该底板与该导光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所述的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之上。
13.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发光模块;所述的发光模块包括一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具有至少一倒勾部;一框架;所述的框架设置在该底板上,并连结于该倒勾部,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该容置部;以及一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并具有一入光面,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是由该入光面射入该导光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倒勾部位于该底板之至少一侧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更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是由该底板之一主要表面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是实质垂直该底板之该主要表面,且该倒勾部是位于该延伸部之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倒勾部、该主要表面及该延伸部是为一体成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与该倒勾部的连结方式包含卡合、嵌合、锁合、黏合或其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倒勾部沿该底板之该侧边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该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至少一侧边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凸部,以定义出该些容置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是为一发光二极管光条,并具有复数发光二极管,该些发光二极管是分别对应嵌合于该些容置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更包含一反射片,该反射片设置于该底板与该导光板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更包含至少一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之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与该发光模块相对而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模块与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包括一底板;所述的底板具有至少一倒勾部;一框架;所述的框架设置在该底板上,并连结于该倒勾部,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容置部;以及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在该框架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该容置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避免框架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性降低;另外,当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长时间使用时,也可避免发光单元发出的热量造成框架产生翘曲的现象,进而可避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产品可靠度降低。
文档编号F21S2/00GK202419276SQ2012200352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华维安, 梁忠政 申请人: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