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82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木,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因为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充足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块以灯管位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侧光式背光模块、直下型背光模块和中空型背光模块。其中,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发光源为放置在侧边的单根光源。侧光式背光模块因为其轻量、薄型、窄边框以及低耗电等优点,多使用在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中。如图I所不,背光模块100是侧光式背光模块,其包括铁框101、LED光源102、反射片103、导光板104、胶框105和LCD屏106。 所述铁框101具有侧面107和底面108。所述反射片103具有反射底面109,反射侧面110和与反射底面109相対的反射顶面111,所述反射顶面111的面积小于反射底面109的面积,反射顶面111的一端与所述反射侧面110相连。所述反射片103置于底面108的部分表面上,所述反射片103的反射侧面110与铁框101的侧面107之间形成一空间112。所述LED光条102置于所述反射片103靠近反射侧面110 —侧的反射底面109的部分表面上,导光板104位于所述反射底面109和反射顶面111之间。胶框106具有ー插条113和与所述插条113连接的平面114,所述插条113位于空间112内,所述平面114位于所述铁框102侧面107和反射片103的反射顶面111上。所述IXD屏106放置于所述胶框106平面114 一侧的导光板104上。对于上述背光模块,如果其中的LED光源102因为某种原因损坏或者出现某种缺陷需要更换,则需要将LCD屏106、胶框105、导光板104以及各种膜片都拆除以后,才能将LED光源102取出,然后将新的LED光源、IXD屏106、胶框105、导光板104以及各种膜片重新组装,才能完成对LED光源的更换。上述更换过程中,需要对背光模块的所有部件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另外,在对背光模块进行拆卸和重组的过程中,背光模块的各种部件也会因为拆卸和重组发生破损,从而导致拆卸和重组的费用进ー步攀升。而且,随着客户需求的多祥化,液晶显示器的品种也开始大量的増加,对背光模块的种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仅仅因为客户对亮度的需求不同,就需要开发不同型号背光模块,对于上述不同型号的背光模块来说其他配件都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配备了不同亮度的发光二极管而己。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方便更换发光二极管的话,就可以大量減少背光模块的型号。然而,在传统技术中,即使仅仅是亮度要求不同,也需要储备多种不同型号的背光模块,这不利于生产现场的管理和仓储管理。因此,有必要开发ー种光源更换方便的背光模块,以解决更换光源耗时、耗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背光模块,用以解决更换光源耗时、耗料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背光模块,包括一电路基板;至少ー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ー铁框,所述铁框上设有ー开ロ并具有ー收容空间;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经由所述开ロ置入所述铁框的收容空间中,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铁框的表面上。可选的,所述铁框具有侧面和底面。 可选的,所述开ロ设置在所述铁框的底面上。可选的,所述开ロ设置在所述铁框的侧面上。可选的,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具有侧面和顶面的胶框,所述胶框的顶面与所述铁框的底面相对,所述胶框的侧面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铁框的侧面之间,所述胶框的侧面设置另ー开ロ以贯通所述铁框的开ロ。可选的,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具有侧面和顶面的胶框,所述胶框的顶面与所述铁框的底面相对,所述胶框的侧面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铁框的侧面之间,所述胶框的侧面底部靠近所述开ロ的ー边,所述开ロ的另ー边靠近所述铁框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铁框的外表面。可选的,所述电路基板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铁框的外表面。可选的,所述电路基板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铁框的外表面。可选的,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ー侧的导光板;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ー侧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铁框底面之间。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发光二级管周围的反射膜。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中,通过在铁框上设有ー开ロ,同时铁框具有一收容空间,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经由所述开ロ置入所述铁框的收容空间中,并通过电路基板将发光ニ极管固定于所述铁框的表面上。由于上述开ロ的存在,允许在不拆卸铁框、胶框、导光板以及各种膜片的情况下,自由更换发光二极管。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发光二极管,同时也避免了拆卸和重组对背光模块各种部件的损伤,实现了在快速更换的同时避免材料的额外消耗的目的。

图I为传统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背光模块的电路基板和发光二极管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光模块中的铁框上设有ー开ロ并具有ー收容空间,将发光二极管经由所述开ロ置入所述铁框的收容空间中,并通过电路基板将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铁框的表面上。上述开ロ的存在,允许在不拆卸铁框、胶框、导光板、LCD屏以及各种膜片的情况下,自由更换发光二极管。以此,可以快速更换发光二极管,同时也避免了拆卸和重组对背光模块各种部件的损伤,在快速更换的同时避免了材料的额外消耗。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歩做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背光模块200包括ー电路基板201、至少ー个发光二极管202和ー铁框203。所述发光二极管202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201上,所述铁框203设有ー开ロ 204并具有ー收容空间205。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202经由所述开ロ 204置入所述铁框203的收容空间中,所述电路基板201固定于所述铁框203的表面上。所述铁框203具有侧面206和底面207,所述开ロ 204设置于所述铁框203的底面207上。继续參考图2,所述背光模块200还包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205内且位于所述发光ニ极管202 —侧的导光板208以及置于所述收容空间205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ー侧的反射片209,所述反射片209位于所述导光板208与所述铁框底面207之间。为了将电路基板201固定于铁框203的外表面,可以在电路基板201的两端粘贴双面胶,将电路基板201固定于铁框203的外表面。为了保证固定的稳定性,也可以使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电路基板201通过螺丝210固定于所述铁框203的外表面。为了使将电路基板201固定于铁框203的外表面的操作更加灵活便利,也可以通过卡ロ将所述电路基板201固定于所述铁框203的外表面。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背光模块200的出光效率,还可以在发光二级管202周围的电路基板201的表面上设置反射膜211。实施例ニ如图5所不,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300包括一电路基板301、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02和ー铁框303。所述发光二极管302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301上,所述铁框303设有ー开ロ 304并具有ー收容空间305。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302经由所述开ロ 304置入所述铁框303的收容空间中,所述电路基板301固定于所述铁框303的表面上。所述铁框303具有侧面306和底面307,所述开ロ 304设置于所述铁框303的侧面306上。所述背光模块300还包括一具有侧面和顶面的胶框310,所述胶框310的顶面与所述铁框303的底面307相对,所述胶框310的侧面置于所述收容空间305和所述铁框303的侧面306之间,所述胶框310的侧面设置另ー开ロ 311以与所述铁框的开ロ 30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胶框310的侧面已经被另ー开ロ 311分成两部分,因此置于铁框303底面307上的胶框310的部分侧面对背光模块300稳定性的贡献已经很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小胶框的成本,也可以去除置于铁框底面上的胶框的部分側面,即所述胶框的侧面底部靠近所述开ロ的ー边,开ロ的另ー边直接朝向所述铁框的底面。[0045]综上所述,通过在铁框上设有ー开ロ,同时铁框并具有一收容空间,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经由所述开ロ置入所述铁框的收容空间中,并通过电路基板将发光二极管固定于所述铁框的表面上。由于上述开ロ的存在,允许在不拆卸铁框、胶框、导光板、LCD屏以及各种膜片的情况下,自由更换发光二极管。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发光二极管,同时也避免了拆卸和重组对背光模块各种部件的损伤,从而达到了在快速更换的同时避免了材料的额外消耗的目的。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电路基板;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 一铁框,所述铁框上设有一开口并具有一收容空间;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经由所述开口置入所述铁框的收容空间中,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铁框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具有侧面和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铁框的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铁框的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具有侧面和顶面的胶框,所述胶框的顶面与所述铁框的底面相对,所述胶框的侧面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铁框的侧面之间,所述胶框的侧面设置另一开口以贯通所述铁框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一具有侧面和顶面的胶框,所述胶框的顶面与所述铁框的底面相对,所述胶框的侧面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铁框的侧面之间,所述胶框的侧面底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一边,所述开口的另一边靠近所述铁框的底面。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铁框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铁框的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铁框的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 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导光板; 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铁框底面之间。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发光二级管周围的反射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电路基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一铁框,所述铁框上设有一开口并具有一收容空间;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经由所述开口置入所述铁框的收容空间中,所述电路基板固定于所述铁框的表面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发光二极管,同时也避免了拆卸和重组对背光模块各种部件的损伤。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47466SQ20122034166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林翔 申请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