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27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图4为一现有背光模块的不意图。如图4所不,背光模块100包含一背板110及限位在背板110内的一导光板102、一遮光片103、一光源104、一印刷电路板106以及一反射片108。导光板102设置在邻近光源104位置处且用以引导光源104发出的一光束,且导光板102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102a及一底面102b,及与出光面102a夹一角度的一入光面102c,遮光片103固定在邻近光源104位置的出光面102a处。印刷电路板106承载并电连接光源104,且反射片108将由导光板102的底面102b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02。然而,上述的设计因反射片108为独立设置,因而组装时光源104与反射片108须有各自的对位基准,而容易因对位不精确影响光学表现,且不易维持导光板102与光源104之间的组装间隙。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M288694揭露一种液晶显示模块的改良结构,包括液晶面板、增亮膜、扩散片、导光板及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固定在导光板的背侧且在邻近导光板的一侧涂布反光及增光材料来取代反射片。美国专利公告号US6969189揭露一种背光模块,其中一发光二极管电路板上镀上反光材质以提供反射效果,且在反光材质上涂布一透明材质来提高出光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种背光模块能在元件组装时精确对位且具有简化的制造程序及较低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实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光源、一导光板、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导光板设置在邻近光源位置处且用以引导光源发出的一光束,且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相对出光面设置的一底面。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光源,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源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及一底面,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且第一入光面及第二入光面分别与出光面夹一角度。第一光源设置在邻近第一入光面位置处,第二光源设置在邻近第二入光面位置处,且一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在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且光源包含发光二极管组件。在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包含较邻近光源的一第一区段及较远离光源的一第二区段,且第一区段的构造与第二区段的构造不同。第一区段可包含一基材、设置在基材上的一导电线路层以及覆盖导电线路层的一固体反射材,固体反射材用以反射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且第二区段包含基材及贴附在基材上的固体反射材且不包含导电线路层。一胶体可用以将导电线路层固定在基材上,以及将固体反射材固定在导电线路层上。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线路层的材料包含铜箔,且固体反射材包含一白反射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因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具有一固体反射材以提供底反射片功能,所以不须另设置一独立的底反射片,即可避免现有设计中导光板、光源与反射片之间在组装时不易精确对位的问题,且易于维持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组装间隙,并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制造费用。另外,固体反射材可利用例如胶粘的方式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内,故可简化制造过程并降低制造费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 步的了解。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I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3为依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4为一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图I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示意图。如图I所示,背光模块10包含一背板18及限位在背板18内的一导光板12、一光源反射片13、一光源14以及一印刷电路板16。导光板12设置在邻近光源14位置处且用于引导光源14发出的一光束,且导光板12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12a及一底面12b,及与出光面12a夹一角度的一入光面12c,光源反射片13固定在邻近光源位置的出光面12a处。一光学膜片组20可叠置在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a上以提供增亮及光扩散效果。印刷电路板16承载并电连接光源14,在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6延伸分布在导光板12的一底侧并可提供光反射效果,因此由导光板12的底面12b出射的光线,可被延伸设置的印刷电路板16反射回导光板12。在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6具有较邻近光源14的第一区段16a及较远离光源14的第二区段16b,且第一区段16a的构造与第二区段16b不同。如图2所示,邻近光源14的第一区段16a包含一基材22、设置在基材22上的一导电线路层24以及一固体反射材26,且固体反射材26可覆盖导电线路层24并反射由导光板12的底面12b出射的光线。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线路层24的材料包含铜箔,且固体反射材26包含但不限定为一白反射材。第二区段16b因不须包含导电线路层24,所以固体反射材26可直接贴附在基材22上。另外,可利用一胶体32将导电线路层24固定在基材22上,以及将固体反射材26固定在导电线路层24上。在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6例如可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且光源14例如包含发光二极管组件。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40的导光板42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入光面421及一第二入光面422,且第一入光面421及第二入光面422分别与一出光面423夹一角度。一光源14a设置在邻近第一入光面421位置处,且一光源14b设置在邻近第二入光面422位置处。一印刷电路板46承载并电连接光源14a、14b且延伸分布在导光板42的一底侧。光源14a及光源14b发出的光线可分别通过第一入光面421及第二入光面422进入导光板42,且延伸设置的印刷电路板46同样可将导光板42向下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因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具有一固体反射材以提供底反射片功能,所以不须另设置一独立的底反射片,而可避免现有设计中导光板、光源与反射片之间于组装时不易精确对位的问题,且易于维持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组装间隙,并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制造费用。另外,固体反射材可利用例如胶粘的方式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内,故可简化制造过程并降低制造费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参考标号表10、40背光模块12、42 导光板14、14a、14b 光源12a、423 出光面12b 底面12c、421、422 入光面13光源反射片16、46印刷电路板16a 第一区段16b 第二区段18 背板20 光学膜片组22 基材24 导电线路层[0039]26固体反射材32胶体100光模块102导光板102a 出光面102b底面102c入光面103遮光片104光源106印刷电路板108反射片·[0050]110背板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光源; 一导光板,设置在邻近所述光源位置处且用于引导所述光源发出的一光束,其中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相对所述出光面设置的一底面;以及 一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所述光源,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一底侧,且所述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且所述光源包含发光二极管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含较邻近所述光源的一第一区段及较远离所述光源的一第二区段,且所述第一区段的构造与所述第二区段的构造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包含 一基材; 一导电线路层,设置在所述基材上;以及 一固体反射材,覆盖所述导电线路层且用以反射由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面出射的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包含所述基材及贴附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固体反射材且不包含所述导电线路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含 一胶体,用以将所述导电线路层固定在所述基材上,以及将所述固体反射材固定在所述导电线路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层的材料包含铜箔,且所述固体反射材包含一白反射材。
8.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及一底面,及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且所述第一入光面及所述第二入光面分别与所述出光面夹一角度; 一第一光源,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位置处; 一第二光源,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二入光面位置处;以及 一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一底侧,且所述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导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且所述光源包含发光二极管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含较邻近所述光源的一第一区段及较远离所述光源的一第二区段,且所述第一区段的构造与所述第二区段的构造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包含 一基材;一导电线路层,设置在所述基材上;以及 一固体反射材,覆盖所述导电线路层且用于反射由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面出射的光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包含所述基材及贴附在所述基材上的所述固体反射材且不包含所述导电线路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含 一胶体,用以将所述导电线路层固定在所述基材上,以及将所述固体反射材固定在所述导电线路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层的材料包含铜箔,且所述固体反射材包含一白反射材。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光源、一导光板以及一印刷电路板。导光板设置在邻近光源位置处且用以引导光源发出的一光束,且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相对出光面设置的一底面。印刷电路板承载并电连接光源,印刷电路板延伸分布在导光板的一底侧,且印刷电路板包含一固体反射材以将由导光板的底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由此,避免了现有设计中导光板、光源与反射片之间在组装时不易精确对位的问题,且易于维持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组装间隙,并减少组装工序、工时及制造费用。另外,固体反射材可利用例如胶粘的方式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内,故可简化制造过程并降低制造费用。
文档编号F21V8/00GK202733684SQ20122043133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杨宏, 沈芝伟 申请人:璨宇光学(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