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248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单元、杆构件、照明单元和照明连接单元,其中照明连接单元包括孔、照明支撑构件、联接单元和弹性单元,所述照明单元被提供有光源壳体,光源被固定在光源壳体中,光源壳体包括彼此联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在其一侧的端部被提供有上突出部,并且所述下壳体被提供有下突出部,所述上突出部和所述下突出部彼此联接以便被固定在所述联接单元上。
【专利说明】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这样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结构改进的中间连接单元,从而允许使用者更方便和平滑地改变照明单元的位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照明装置包括各种光源,例如荧光灯、白炽灯和LED灯泡,它们的具体形式有差异。
[0003]在这些照明装置中,诸如吊灯的照明装置被安装在房间或办公室的天花板上,以照亮大范围的区域,而诸如桌灯的照明装置被用来照亮相对小范围的区域。
[0004]特别地,诸如台灯的照明装置在使用时被放置在桌子或地板上,或者其底座单元被固定在墙壁上来使用。当使用者读书或由于某种需要照亮受限的空间时,这种照明装置被广泛用作用于必要位置的必要的照明,因为其包括光源的照明单元可移动。
[0005]诸如台灯的照明装置典型地包括底座单元、连接到底座单元的杆形构件,和连接到杆形构件的端部并被提供具有光源以发光的照明单元。
[0006]另外,在为本发明的主题的照明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杆形构件包括第一杆形构件和第二杆形构件,因此照明单元可被容易地移动到期望的位置。诸如关节的可移动中间连接单元被提供在第一和第二杆形构件相互连接的部分。
[0007]然而,在包括这种现有技术的中间连接单元的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因为第二杆形构件相对于第一杆形构件的相对运动由于该中间连接单元的结构性限制而不能被满足,因此使用者不可方便地移动或者不能移动照明单元的位置。


【发明内容】

[0008]技术问题
[0009]本发明提供了解决包括中间连接单元的照明装置具有的问题的方案,并由此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允许使用较小的力更容易且更方便地进行第二杆形构件相对于第一杆形构件的相对运动。
[0010]技术方案
[0011]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单元,被设置在平坦表面上或者被固定在墙壁上;第一杆形构件,该第一杆形构件的一个端部被联接到所述底座单元;第二杆形构件,具有被提供有照明单元的一个端部;和中间连接单元,将所述第一杆形构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杆形构件的另一端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中间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框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杆形构件的另一端部;第二框架,被固定到所述第二杆形构件的另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形状,并且被联接到所述第一框架以便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旋转;至少一个细长弓I导孔,被提供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任一个,沿弧延伸并且被形成为能穿过;和引导销单元,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并且被固定为能够沿所述细长引导孔移动。
[0012]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每个的整体形状可为基本环形形状。
[0013]至少两个所述细长引导孔可被彼此分开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任一个中;并且所述引导销单元可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并被固定为对应于每个所述细长引导孔。
[0014]每个所述细长引导孔的长度可被形成为使与所述细长引导孔对应的弧的圆心角的大小为大约60°或更小,并由此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相对旋转操作限制为大约60°或更小。
[0015]所述引导销单元的一个端部可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所述引导销单元的另一端部的尺寸可大于所述细长引导孔的宽度;并且连接所述引导销单元的所述一个端部和所述另一端部的主体可穿过所述细长引导孔。
[0016]所述引导销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外侧的轴承构件,使得所述轴承构件接触所述细长引导孔的内侧。
[0017]所述的照明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弹性支撑单元,被设置在彼此面对的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一个上并且弹性地支撑另一框架;和倾斜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上并且具有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相对移动时沿所述弹性支撑单元移动的弧形移动轨迹突出,并且所述斜面被形成为使突出高度沿所述弧逐渐变高或变低。
[0018]所述弹性支撑单元可包括具有凹形形状的槽单元、在所述槽单元中的弹性构件和由所述弹性构件弹性支撑的球构件。
[0019]为了使所述第二杆形构件和所述第一杆形构件之间的角度变小,当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旋转时,所述倾斜单元的所述斜面可被形成为具有逐渐变高的高度以便进一步挤压所述弹性支撑单元。
[0020]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每个可被竖向地提供;并且所述照明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外侧的壳体单元,以便覆盖整个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0021]有益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为了使使用者改变照明单元的姿势或位置,中间连接单元的操作借助较小的力而平滑地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透视图;
[0024]图2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局部分解透视图;
[0025]图3为图1的中间连接单元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0026]图4为当图3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被彼此联接时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7]图5为图4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0028]图6为沿图4的线V1-VI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9]图7为沿图4的线VI1-VII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0]图8为图4的线VII1-VIII截取的原理性剖视图;和
[0031]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当图5的中间连接单元进一步包括另一细长引导孔和另一引导销单元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3]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可被实施为主要用于被放置在桌子上的台灯,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做出适合中间连接单元构造的各种修改。也就是说,具有固定在墙壁上的底座单元的照明装置可用作实施例。
[0034]图1的照明装置1,作为用于主要放置在桌子或台子上的台灯的照明装置,可包括底座单元10、第一杆形构件20、第二杆形构件30、照明单元40和中间连接单元50。
[0035]底座单元10在使用时放置在桌子的顶表面上,其中构成照明装置的其它元件被连接到底座单元10且由底座单元10支撑。底座单元10可被制作成重的,以便在其它元件操作期间提供稳定性。在另一实施例中,底座单元可被固定在墙壁上来使用,并且可被放置在地板上来使用。
[0036]在该实施例中,底座单元10包括彼此相互联接的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4。上壳体102可被能拆卸地联接到下壳体104。
[0037]第一杆形构件20具有连接到基座单元10的一端22,即下端,以及联接到中间连接单元50的另一端24,即上端。第一杆形构件20作为在长度方向上薄且长的构件,可为中空管,或者可为具有圆形或多边形形式截面的竿构件。
[0038]照明单元40被提供在第二杆形构件30的一端32。与第一杆形构件20类似,第二杆形构件30作为在长度方向上的薄且长的构件,可为中空管,或者可为具有圆形或多边形形式截面的竿构件。
[0039]第一杆形构件20的另一端24和第二杆形构件30的另一端34通过中间连接单元50彼此相互连接。中间连接单元50用于提供第二杆形构件30相对于第一杆形构件20的相对运动,并将第二杆形构件30支撑在期望的位置。
[0040]中间连接单元50包括第一框架52、第二框架54、细长弓|导孔56和引导销单元58。
[0041]第一框架52被固定到第一杆形构件20的另一端24。插入和固定到第一杆形框架20的第一框架支撑轴522被提供在第一框架52的一侧。第一框架支撑轴522通过螺钉523被固定到第一框架52的一侧。
[0042]第二框架54被固定到第二支撑轴构件30的另一端34。第二框架54具有对应于第一框架52的形状,并且被联接到第一框架,以便能相对于第一框架52旋转。
[0043]插入和固定到第二密封构件30的第二框架支撑轴542被提供在第二框架54的一侦t第二框架支撑轴542通过螺钉543被固定到第二框架54的一侧。
[0044]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的总体形状为基本环形形状。基本环形形状不需要必须符合数学或词典上环形状的定义,而表示炸面圈(donut)形状或具有中间孔的圆形板。
[0045]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被竖向提供。另外,完全覆盖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的壳体单元被进一步提供在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的外侧。壳体单元包括分别接触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的第二壳体单元74和第一壳体单元72。
[0046]此外,在另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如果仅执行相互相对的圆周运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具有圆板形状而非环形形状。另外,第一框架的总体形状可以不是圆形的,而可以是矩形板。在这一点上,多个细长引导孔沿圆周彼此相互分开。
[0047]第二框架54包括细长引导孔56。细长引导孔56的被穿过部分沿第二框架54的圆周上的弧延伸。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总共提供三个细长引导孔56。
[0048]每个细长引导孔56的长度被形成为使与细长引导孔56对应的弧的圆心角的大小为大约60°或更小,因此其被构造为使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的相对旋转操作为大约60°或更小。
[0049]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假设第一杆形构件20被竖向设置并且第二杆形构件30被水平设置,则固定到第二框架54的第二杆形构件30被构造为在向上大约25度至向下大约30度的范围内旋转。根据实施例,如果需要,这种可旋转的范围角可变化。
[0050]另外,在另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如果需要,细长引导孔的长度和数量可变化。另外,细长引导孔可被形成在第一框架中,弓丨导销单元可被形成在第二框架上。
[0051]引导销单元58被固定在第一框架52上以便能沿细长引导孔56移动。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引导销单元58的数量为3个,与细长引导孔56的数量一致。
[0052]此外,图9示出具有四个细长孔和四个引导销单元的修改的中间连接单元50a。当与先前的实施例比较时,进一步提供一个细长引导孔56a和与之对应的一个引导销单元58a。根据该实施例,在额外的效果方面,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被更牢固地联接到彼此。
[0053]在该实施例中,引导销单元58包括螺钉581、垫圈582、销584和轴承构件587。
[0054]螺钉581的头部分构成引导销单元58的一端,并且被固定到第一框架52。销584包括直径扩大部分583和主体部分585。销的直径扩大部分583构成引导销单元的另一端,并且其直径的尺寸比细长引导孔56的宽度大。
[0055]销的主体部分585构成连接引导销单元58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585被构造为穿过细长引导孔56。
[0056]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引导销单元58进一步包括在主体部分585的外侧的轴承构件587。轴承构件587被构造为接触细长引导孔56的内侧,从而引导销单元58可在细长引导孔56中更平滑地移动。垫圈582被插入和固定到螺钉581。
[0057]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进一步包括弹性支撑单元60和倾斜单元62。
[0058]弹性支撑单元60设置在第二框架面对第一框架的侧部。弹性支撑单元60弹性地支撑第一框架。
[0059]弹性支撑单元60包括具有凹形形状的槽单元601、在槽单元601中的弹性构件603,和被弹性构件603弹性支撑的球605。球605被接纳在接触弹性构件603的球保持件604 中。
[0060]倾斜单元62由图4中示出的虚线表示。图8是沿图4的弧VII1-VIII截取的原理性剖视图,参见图8,倾斜单元62在其突出的高度沿弧逐渐向右移动时变大。斜面的突出的高度和倾斜程度可以考虑照明单元的弹性和重量而被适当地调节。
[0061]当具有弹性支撑单元60的第二框架54相对于第一框架52旋转时,由于倾斜单元62的斜面沿弹性支撑单元60移动的弧形移动轨迹突出,因此球605被挤压抵抗弹性构件603的弹力。弹性构件603的弹力的力量与照明单元的重量平衡,从而第二框架的位置即使在移动时也总是被稳定地保持。
[0062]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当第二框架54相对于第一框架52旋转以使第二杆形构件30与第一杆形构件20之间的角度变小时,倾斜单元的斜面621的高度变得更高,从而弹性支撑单元的弹性构件被进一步挤压。
[0063]也就是说,当第二杆形构件30从水平面下降时,弹性构件603被进一步挤压。由于这种构造,第二杆形构件30被稳定地放置在任何位置,并且当使用者将水平面下方的第二杆形构件54抬起时,借助弹性构件603的帮助,可以以较小的力移动第二杆形构件30。
[0064]此外,在另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弹性支撑单元和倾斜单元的形成位置可在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变化,这些单元的数量也可以变化。
[0065]在下文中,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照明装置1的操作和效果。
[0066]由于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包括具有第一框架52和第二框架54、细长引导孔56以及引导销单元58的中间连接单元50,因此仅可以在期望的角度内相互运动。
[0067]如上提到的那样,由于引导销单元58具有轴承,所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运动可以平滑地进行。
[0068]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提供了弹性支撑单元60和倾斜单元62,所以第二杆形构件30的竖向运动以较小的力平滑地进行,并且其可以被稳定地放在期望的位置。
[0069]也就是说,当第二杆形构件30的照明单元40被向上抬起时,倾斜单元的接触弹性支撑单元的部分被移动到具有较低高度的部分,从而弹性构件603中的压力的量逐渐变小,而且另外,当第二杆形构件30的照明单元40被降低时,倾斜单元的接触弹性支撑单元的部分被移动到较高的位置,从而弹性构件603中压力的量逐渐变大。包括这种弹性构件的弹性支撑单元的弹力和包括照明单元的部分的重量平衡。结果,当照明单元的位置被改变时,与包括现有技术的中间连接单元的照明装置相比时,使用者可能感觉到无法比拟的柔和及便利程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底座单元,被设置在平坦表面上或者被固定在墙壁上; 第一杆形构件,具有被联接到所述底座单元的一端; 第二杆形构件,在其一端包括照明单元;和 中间连接单元,将所述第一杆形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形构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中间连接单元包括: 第一框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杆形构件的另一端; 第二框架,被固定到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框架对应的形状,并被联接到所述第一框架以便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旋转; 至少一个细长引导孔,被提供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任一个,沿弧延伸,并被形成为能穿过;和 引导销单元,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并被固定为能沿所述细长引导孔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每个的整体形状为基本环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至少两个所述细长引导孔被彼此分开且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一个中;并且 所述引导销单元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并被固定为对应于每个所述细长引导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每个所述细长引导孔的长度被形成为使与所述细长引导孔对应的弧的圆心角的大小为大约60°或更小,并由此被构造为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相对旋转操作为大约60°或更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销单元的一端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 所述引导销单元的另一端具有的尺寸大于所述细长引导孔的宽度;并且 连接所述引导销单元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主体穿过所述细长引导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销单元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外侧的轴承构件,并且所述轴承构件接触所述细长引导孔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进一步包括: 弹性支撑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彼此面对的侧部中的一个上并弹性地支撑另一框架;和 倾斜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剩余的一个上并具有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相对移动时沿所述弹性支撑单元移动的弧形移动轨迹突出,并且所述斜面被形成为使突出高度沿所述弧逐渐变高或变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支撑单元包括具有凹形形状的槽单元、在所述槽单元中的弹性构件和由所述弹性构件弹性支撑的球构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为了使所述第二杆形构件和所述第一杆形构件之间的角度变小,当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旋转时,所述倾斜单元的斜面被形成为具有逐渐变高的高度以便进一步挤压所述弹性支撑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每个被竖向地提供;并且 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外侧的壳体单元,以便覆盖整个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文档编号】F21S6/00GK104334964SQ20128006935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郑相民, 郑贤成 申请人:郑相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