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956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其包括套筒、窗口玻璃、微阵列透镜、透镜托、电路板、弹垫、热沉、激光器及后盖,所述窗口玻璃固定在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与所述透镜托固定连接,所述微阵列透镜固定在所述透镜托中,且所述微阵列透镜与所述窗口玻璃对准,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热沉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垫夹持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热沉的前端之间,所述透镜托与所述弹垫或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沉中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激光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后盖固定在所述热沉的后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照明装置,通过在电路板和热沉之间设置弹垫,使得安装时可以较为方便地调节照射角度。
【专利说明】一种激光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器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精密测量和探测、通讯与信息处理、医疗、军事等各方面。例如,激光器可以用于制造特定用途的照明设备。但是,现有的激光照明设备制造完成后,其照射角度就无法调节,因此安装较为不便。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开发一款可以调节照射角度的激光照明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激光照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其包括套筒、窗口玻璃、微阵列透镜、透镜托、电路板、弹垫、热沉、激光器及后盖,所述窗口玻璃固定在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与所述透镜托固定连接,所述微阵列透镜固定在所述透镜托中,且所述微阵列透镜与所述窗口玻璃对准,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热沉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垫夹持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热沉的前端之间,所述透镜托与所述弹垫或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沉中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激光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后盖固定在所述热沉的后端。
[0005]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弹垫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电路板和弹垫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热沉的前端螺纹连接。
[0006]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弹垫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两端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抵靠所述电路板,所述本体抵靠所述热沉,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折弯部上。
[0007]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方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透镜托的后端呈方形,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与所述弹垫固定连接。
[0008]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两端各形成有两个间隔预设距离的折弯部,所述电路板通过四个分别穿过所述折弯部的所述螺钉与所述热沉连接。
[0009]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呈方形。
[0010]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热沉的后端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孔两侧的方形凸块,所述后盖上形成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凸块插入所述方形凹槽中。
[0011]在上述的激光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透镜托的外侧。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照明装置,通过在电路板和热沉之间设置弹垫,使得安装时可以较为方便地调节照射角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激光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激光照明装置的微阵列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的激光照明装置的弹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的激光照明装置的热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包括套筒10、窗口玻璃20、微阵列透镜30、透镜托40、电路板50、弹垫60、热沉70、激光器80及后盖90。
[0018]套筒10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窗口玻璃10固定在套筒20的前端。透镜托40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前端呈圆形,后端呈方形。套筒10与透镜托40固定连接。微阵列透镜30的外轮廓呈圆形,其上形成有多个微透镜31。微阵列透镜30固定在透镜托40的前端,且微阵列透镜30与窗口玻璃10对准。
[0019]电路板50大致呈圆形平板状,用于控制激光器80运行。电路板50与热沉70的前端固定连接,而弹垫60则夹持在电路板50与热沉70的前端之间。透镜托40与弹垫60或电路板50固定连接。弹垫6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弹性,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弹垫60的形状来调节电路板50及透镜托40相对于热沉70的角度,从而使得照射角度得以调节。热沉70中开设有安装孔71,激光器80安装在安装孔71中,并与电路板50电连接。热沉70上设置有散热片72,用于散发激光器80产生的热量。后盖90固定在热沉70的后端,将激光器80封闭在热沉70中,以保护激光器80。热沉70、弹垫60、透镜托40、套筒10之间形成有光路,将激光器80发出的激光从套筒10向外发出。
[002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弹垫6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4,电路板50上也开设有通孔,热沉70的前端则开设有螺孔73,螺钉52的一端穿过电路板50上的通孔和弹垫60的第一通孔64,与热沉70的前端的螺孔73螺纹连接。
[0021]进一步地,弹垫60包括本体61及形成于本体61两端的折弯部62,第一通孔64形成于折弯部62上。本体61和折弯部62形成“几”字形截面。折弯部62抵靠电路板50的后侧表面,本体61则抵靠热沉70的前端。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体61的两端各形成有两个间隔预设距离的折弯部62,电路板50通过四个穿过折弯部62的螺钉52与热沉70连接。当要调节透镜托40与热沉70之间的夹角时,只需转动其中一个或几个螺钉52,调节折弯部62的张紧程度即可。
[0022]进一步地,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体61上形成有方形的第二通孔63,电路板50上形成有第三通孔51,透镜托40的后端呈方形,并穿过第三通孔51,插入第二通孔63中,与弹垫60固定连接。
[002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安装孔71呈方形,激光器80也呈方形。激光器80的外壳与安装孔71的孔壁紧密配合,以实现良好传热。
[002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热沉70的后端形成有位于安装孔71两侧的方形凸块74,后盖90上形成有方形凹槽91,方形凸块74插入方形凹槽91中。
[002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套筒10套设于透镜托40的外侧。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照明装置,通过在电路板和热沉之间设置弹垫,使得安装时可以较为方便地调节照射角度。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套筒、窗口玻璃、微阵列透镜、透镜托、弹垫、热沉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窗口玻璃、微阵列透镜、透镜托、电路板、弹垫、热沉、激光器及后盖,所述窗口玻璃固定在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与所述透镜托固定连接,所述微阵列透镜固定在所述透镜托中,且所述微阵列透镜与所述窗口玻璃对准,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热沉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垫夹持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热沉的前端之间,所述透镜托与所述弹垫或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沉中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激光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后盖固定在所述热沉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垫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电路板和弹垫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热沉的前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垫包括本体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两端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抵靠所述电路板,所述本体抵靠所述热沉,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折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方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透镜托的后端呈方形,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与所述弹垫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端各形成有两个间隔预设距离的折弯部,所述电路板通过四个分别穿过所述折弯部的所述螺钉与所述热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呈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的后端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孔两侧的方形凸块,所述后盖上形成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凸块插入所述方形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透镜托的外侧。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3489027SQ20132050564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徐小红, 徐梦蔚 申请人:嘉兴市光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