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6105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包括光源(1)、顶盖(2)和两端贯通的联通管道(3),联通管道(3)的其中一端与顶盖(2)的边缘相连接,且联通管道(3)该端部上的管道口面向顶盖(2)的内侧面,光源(1)通过电源线经联通管道(3)外接电源为其进行供电;还包括设置在顶盖(2)内表面的反光镜面(4),且反光镜面(4)的反射面指向顶盖(2)内表面的下方,所述光源(1)设置在与顶盖(2)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3)端部的管道内,且光源(1)的照射方向指向顶盖(2)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于反射原理,能够使照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背投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投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照明使得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光鲜亮丽的灯光使得人们生活的各个地方变得美丽,随着人们对生活品味越来越高,对照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色的灯光,各式各样的照明灯具无一不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但自始至终,人们不断的追求都是在散热量、光线强度、以及外观上做着努力,但即使这样,现有的照明装置依然存在着缺陷,人们再考虑到不断提高光照亮度的同时,却忽略一了一个问题,光亮强度的提高,必然带来的问题就是人眼接触到光照,会产生极其不舒服的感受,长时间的照射,甚至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在不断提高光照强度的同时,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亦是设计者需要考虑,且需要放在首位设计因素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反射原理,在保证光照强度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使光照更加柔和的背投照明
>J-U装直。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包括光源、顶盖和两端贯通的联通管道,联通管道的其中一端与顶盖的边缘相连接,且联通管道该端部上的管道口面向顶盖的内侧面,光源通过电源线经联通管道外接电源为其进行供电;还包括设置在顶盖内表面的反光镜面,且反光镜面的反射面指向顶盖内表面的下方,所述光源设置在与顶盖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端部的管道内,且光源的照射方向指向顶盖的内侧面。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辅助反射镜面,辅助反射镜面设置在所述联通管道管道内部、所述光源的末端,且辅助反射镜面的反射面指向光源的照射方向。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为隔热顶盖。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联通管道上的至少一个散热通孔。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背投照明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0](I)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基于反射原理,将光源设置在与顶盖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端部的管道内,在保证照明装置正常光照的同时,使得光线变得更加柔和,避免了光源对人眼或照射环境的直射,而且有效控制了光源对外的直接散热热量;
[0011](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中,针对设置光源的联通管道的管道,还设置了辅助反射镜面,实现对光源光照方向的引导,大大提高照明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2](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中,针对光源采用LED光源,基于LED光源亮度高、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得整个照明装置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0013](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中,针对照明装置的顶盖采用了隔热顶盖,有效降低了照明装置工作时对外的散热热量;并且针对联通管道,在其表面设置散热通孔,改变了本照明装置的散热方向,以及进一步提升本照明装置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6]其中:1.光源,2.顶盖,3.联通管道,4.反光镜面,5.辅助反射镜面,6.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包括光源1、顶盖2和两端贯通的联通管道3,联通管道3的其中一端与顶盖2的边缘相连接,且联通管道3该端部上的管道口面向顶盖2的内侧面,光源I通过电源线经联通管道3外接电源为其进行供电;还包括设置在顶盖2内表面的反光镜面4,且反光镜面4的反射面指向顶盖2内表面的下方,所述光源I设置在与顶盖2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3端部的管道内,且光源I的照射方向指向顶盖2的内侧面。
[0019]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基于反射原理,将光源I设置在与顶盖2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3端部的管道内,在保证照明装置正常光照的同时,使得光线变得更加柔和,避免了光源I对人眼或照射环境的直射,而且有效控制了光源I对外的直接散热热量。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辅助反射镜面5,辅助反射镜面5设置在所述联通管道3管道内部、所述光源I的末端,且辅助反射镜面5的反射面指向光源I的照射方向。
[002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中,针对设置光源I的联通管道3的管道,还设置了辅助反射镜面5,实现对光源I光照方向的引导,大大提高照明装置的工作效率。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I为LED光源。
[002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中,针对光源I采用LED光源,基于LED光源亮度高、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得整个照明装置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2为隔热顶盖。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联通管道3上的至少一个散热通孔6。
[0026]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中,针对照明装置的顶盖2采用了隔热顶盖,有效降低了照明装置工作时对外的散热热量;并且针对联通管道3,在其表面设置散热通孔6,改变了本照明装置的散热方向,以及进一步提升本照明装置的工作效率。
[002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外接电源经设置在联通管道3中的电源线为光源I进行供电,当光源I工作时,设置在所述联通管道3管道内部、所述光源I的末端的辅助反射镜面5,通过反射对光源I产生的照射光线进行引导,将照射光线引向设置在顶盖2内表面的反光镜面4,同样基于反射原理,照射光线经反光镜面4反射,实现针对指定区域的照明。
[0028]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的方案中,将光源I设置在与顶盖2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3端部的管道内,且光源I的照射方向指向顶盖2的内侧面,这种设计,避免了光源I光线线的直射,而且经反射的照明光线,相对光源I直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更能被使用者所接受,使用感受也会变得更好。
[0029]不仅如此,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的方案中,针对照明装置的顶盖2采用隔热顶盖,以及在联通管道3上设置散热通孔6,改变了传统的光源I直接散热的方式,其中,降低了照明光线区域的对外散热热量,改为将光源I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在联通管道3上的散热通孔6进行对外散热,能够有效避免普通照明装置针对指定区域照明的同时,对该指定区域的散热情况,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改变散热的方向,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00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背投照明装置,基于反射原理,能够在保证正常照明的同时,将照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避免了光源I对人眼或照射环境的直射,而且有效控制了光源I对外的直接散热热量,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003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包括光源(I)、顶盖(2)和两端贯通的联通管道(3),联通管道(3)的其中一端与顶盖(2)的边缘相连接,且联通管道(3)该端部上的管道口面向顶盖(2)的内侧面,光源(I)通过电源线经联通管道(3)外接电源为其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顶盖(2)内表面的反光镜面(4),且反光镜面(4)的反射面指向顶盖(2)内表面的下方,所述光源(I)设置在与顶盖(2)边缘相连接的联通管道(3)端部的管道内,且光源(I)的照射方向指向顶盖(2)的内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反射镜面(5),辅助反射镜面(5)设置在所述联通管道(3)管道内部、所述光源(I)的末端,且辅助反射镜面(5)的反射面指向光源(I)的照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I)为LED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为隔热顶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投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联通管道(3)上的至少一个散热通孔(6)。
【文档编号】F21S8/00GK203453935SQ20132057372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姚迎宪 申请人:无锡通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