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6170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含一背板、至少一发光条及至少一第一电路板。所述背板包含一底板及至少一侧墙,所述发光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侧墙上,且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
【专利说明】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路板以倾斜方式电性连接发光条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制程的改善,背光模组的光源已几乎由如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或热阴极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HCFL)的灯管转变而采用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发光二极体相较于灯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反应速度快、节能省电、不含污染性的汞材料、覆盖色域更加宽广、寿命长、以及体积小等优势。
[0003]在一般的发光二极体背光模组中,通常会将多个发光二极体设置在一电路板上,利用所述电路板将多个发光二极体彼此电性连接,形成所谓的发光条,接着再利用另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透过另一电路板将电源提供至发光条上的发光二极体,进而产生所需光源。
[0004]所述另一电路板与发光条一般以接头(Connector)互相对接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而且所述两接头对接以水平方式互相对接。然而,在薄型化背光模组的设计上,由于模组腔体厚度降低,且发光条最末端的发光二极体受限于所述另一电路板,故与可视区边缘相隔一定的间距,进而容易于角落边缘产生暗区而影响背光模组的光学品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以使所述发光条最末端的发光二极体尽可能靠近可视区边缘,进而克服角落边缘容易产生暗区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以使其中所包含的背光模组的发光条最末端的发光二极体尽可能靠近可视区边缘,可避免在角落边缘产生暗区的问题,提升背光模组的光学品位,进而改善显示装置整体的光学性能。
[0007]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一背板、一发光条及至少一第一电路板。所述背板包含底板及一侧墙,而所述发光条均设置在底板上,此外,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侧墙上,且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条还包含一第一接头,且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含一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电性连接。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包含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枢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与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枢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包含一凹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含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固接至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夹设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包含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接头包含一凹陷部,所述凸出部固接至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夹设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条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夹设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具有数个发光条。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条还包含一第二电路板及数个发光二极体,所述发光二极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一印刷电路板。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含一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发光条上。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含数个侧墙,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侧墙上。
[0019]再者,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所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一背光模组;以及一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为一液晶显示模组。
[0021]如上所述,利用将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并设置在背板的侧墙上,可使所述发光条的最末端的发光二极体更加靠近所述背板的底板的边缘,亦即更靠近可视区边缘,故可避免在角落边缘产生暗区的问题,提升背光模组的光学品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1B是沿着图1A的线1B-1B’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A、1B的实施例中的发光条的第一接头与第一电路板的第二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条的第一接头与第一电路板的第二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A及1B所示的背光模组上追加设置一扩散板的侧视示意图。
[0027]图5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发光条所包含的第一接头的侧视图。
[0028]图5B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所包含的第二接头的侧视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让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面、周围、中央、τΚ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0031]请参照图1A及IB所示,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及沿着图1A的线1B-1B’剖切的剖视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10包含一背板12、多个发光条14及至少一第一电路板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2还包含一底板121及一侧墙122,其中所述背板12的主要功能用以支撑、固定及保护所述发光条14、电路板16以及其他设置在所述背板12内的电子元件(未绘示),因此,为提供所述发光条14、电路板16及其它电子元件等元件较佳的保护作用,所述背板12采用如铝合金等强度较佳的金属材料来制作。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兼顾轻量化的考量,所述背板12亦可采用如塑钢的材料来制作。
[0032]续参照图1A及1B所示,所述发光条14设置在所述背板12的底板121上,其主要功能用以提供所述背光模组10所需的光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包含多个发光条14,然而,所述发光条14的数量可设计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条14的数量可根据所述背光模组10的尺寸大小或其他光学参数加以调整,但所述背光模组10需包含一个(或数个)发光条14,以作为背光模组10的光源。
[0033]续参照图1A及1B所示,所述第一电路板16设置在所述背板12的侧墙122上,且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14。所述第一电路板16的主要功能用以提供电源或传递其他的电子讯号至所述发光条1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仅包含一第一电路板16,然而,所述第一电路板16的数量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另外,所述背光模组10也可以包含二个以上的第一电路板16,每一第一电路板16分别电性连接至少一发光条14。在实际应用上,可根据所述背光模组10的性能需求调整所述第一电路板16的数量。
[0034]续参照图1A及1B所示,通过上述的设计,将所述第一电路板16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14并设置在背板12的侧墙122上,可使所述发光条14的最末端的发光二极体20更加靠近所述背板12的底板121的边缘,亦即更加靠近可视区边缘,故可避免在角落边缘产生暗区的问题,提升背光模组10的光学品位。
[0035]在图1A及1B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发光条14的一端还包含有第一接头141,且第一电路板16还包含有第二接头161,其中每一第一接头141与第二接头161互相电性连接,通过此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6可将电源或其他的电子信号传递至多个发光条
14上。
[0036]请一并参照图1A至2,其中图2绘示图1A及1B的实施例中的其中一发光条14的第一接头141与第一电路板16的第二接头161的分解示意图。为了组装的便利性,所述第一接头141包含有一凹陷部142,所述第二接头161包含一凸出部162,组装时,作业人员将所述第二接头161的凸出部162对应固接至第一接头141的凹陷部142即可电性连接。此夕卜,为了兼顾所述背光模组10的腔体空间(亦即所述背板12所形成包围所述发光条14及所述第一电路板16的腔体空间)的有效利用,以及所述背光模组10的薄型化,所述第二接头161的凸出部162固接至第一接头141的凹陷部142后,使得所述第一接头141与所述第二接头161夹设有预定角度Θ,其中所述预定角度Θ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0037]请参照图3所示,其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条(未绘示)的第一接头141’与第一电路板(未绘示)的第二接头161’的分解示意图。所述发光条(未绘示)的第一接头141’与第一电路板(未绘示)的第二接头161’分别类似于所述实施例的第一接头141与第二接头161,其中主要差异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41’包含一凸出部142’,所述第二接头161’包含一凹陷部162’,其中所述凸出部142’固接至所述凹陷部162’后,同样使得所述第一接头141’与第二接头161’夹设有所述预定角度Θ,且所述预定角度Θ同样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更具体来说,将图1A至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凹陷部142与凸出部162的设置位置对调后,即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
[0038]此外,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接头,可为现有任何可应用的接头(例如一般俗称之金手指搭配一凹陷之插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将现有的接头应用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故接头的详细结构以及设置方式,不再加以赘述。
[0039]续参照图1B,由于所述第一接头141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发光条14上,且所述第二接头161亦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6上,故如同上述,所述发光条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6同样夹设有所述预定角度Θ,所述预定角度Θ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另外,所述第一接头141与所述发光条14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接头161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6的对应关系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例如,所述发光条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6夹设有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预定角度Θ,而所述第一接头141与所述第二接头161之间夹设的角度可小于90度。
[0040]续参照图1A及1B,每一发光条14还包含一第二电路板18、以及多个发光二极体20,所述发光二极体20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8电性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18为印刷电路板,利用其上的印刷电路将电源或其他的电子讯号传递至所述发光二极体20上。
[0041]请一并参照图1A、1B及4,其中图4绘示于图1A及1B所示的背光模组10上追加设置一扩散板22的侧视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背板12除包含有底板121及侧墙122之外,背板12还包含有多个侧墙123 (请参照图1A及4),其中侧墙123实质等同于侧墙12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墙123亦可包含与侧墙122不同的其他结构。此外,如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10还包含有一扩散板22,其中所述扩散板22设置在如图1A及1B所示的发光条14上。更具体来说,所述扩散板22设置在所述侧墙122、123上,利用所述侧墙122、123将所述扩散板22架高,使所述扩散板22位在所述发光条14上方。不过,所述扩散板22的设置位置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22可设置在其他元件上,例如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前框(未绘示)上。
[0042]请参照图5A,其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条(未绘示)的第一接头141”的侧视图。如同图1A及1B所示的结构,所述发光条14设置在所述背板12的底板121上,所述第一电路板16用以传递电源或其他的电子讯号且设置在所述背板12的侧墙122上,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背光模组会有不同的设计规格,此差异将导致在不同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发光条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6所夹设的预定角度Θ的不同。为了避免预定角度Θ不同时,必须重新设计制造如图1A及1B所示的第一接头141,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成本,故将图5A所示的第一接头141”设计成为包含一第一连接部141a及第二连接部141b,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41a枢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141b,使得所述第一接头141”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预定角度Θ。
[0043]请参照图5B,其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所包含的第二接头161”的侧视图。基于上述的理由,为了避免所述预定角度Θ不同时,必须重新设计制造如第1A及IB图所示的第二接头161,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制造成本,故将所述第二接头161”设计成为包含一第一连接部161a及一第二连接部161b,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61a枢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161b,使得所述第二接头161”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预定角度Θ。
[0044]针对图5A及5B所示的所述第一接头141”与第二接头161”,其与其他元件的对应关系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了解,故本说明书并未针对所述第一接头141”及所述第二接头161”与其他元件的关系作说明。
[0045]请参照图6,其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的侧视图。所述显示装置30包含一背光模组32以及一显示模组34,其中所述显示模组34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32上,用以接收来自于所述背光模组32所产生的光源,并显示影像。此外,所述图1A至5所示各种不同态样的背光模组以及各元件的各种变化,均可应用至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2中,换句话说,所述背光模组32可实质等同于所述图1A至5所对应的任一背光模组。另外,所述显示模组34为一液晶显示模组。
[0046]本实用新型已由所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含:一背板,包含一底板及一侧墙;一发光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及至少一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侧墙上,且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条还包含一第一接头,且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含一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含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枢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与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枢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含一凹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含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固接至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夹设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含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接头包含一凹陷部,所述凸出部固接至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夹设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条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夹设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数个发光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条还包含一第二电路板,以及数个发光二极体,所述发光二极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含:一如权利要求第1至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一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3489102SQ20132060537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晓阳, 纪秉贤, 张佑毓 申请人: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