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99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锥形反射件及灯具主体。锥形反射件包括第一反射面。灯具主体包括发光模块及反光罩,发光模块用以发出之一光线,反光罩包括第二反射面,锥形反射件设置于反光罩内,其中第一反射面反射光线形成第一反射光线,且第二反射面反射第一反射光线以形成经二次反射之一输出光线。
【专利说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是一种输出二次反射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0002]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s, LED)的发展、应用是当今科技产业的重要项目,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污染低、寿命长等众多较传统光源更好的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LED)用于照明设备是现今光电产业、照明产业发展的重点,且逐渐地取代传统光源的应用。就现有技术来说,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发光二极管灯具大多会设置反光罩来提高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明亮度,同时也可扩大照明区域,然而对于需要集中照明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如:聚光灯或商品展示灯)来说,会出现光线不够集中且无效光区过大的情况,因此有改进之必要。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输出二次反射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一锥形反射件,包括一第一反射面;以及
[0007]—灯具主体,包括一发光模块及一反光罩,该发光模块用以发出之一光线,该反光罩包括一第二反射面,该锥形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光罩内,其中该第一反射面反射该光线形成一第一反射光线,且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该第一反射光线以形成经二次反射之一输出光线。
[0008]该锥形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光罩内且靠近该发光模块,且该锥形反射件之一顶端朝向该发光模块。
[0009]该灯具主体包括一前罩,且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该锥形反射件及该前罩连接。
[0010]该锥形反射件为圆锥形并包括一连接面,其中该连接件与该连接面连接。
[0011]该灯具主体包括一前罩,且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该锥形反射件及该前罩连接。
[0012]该锥形反射件为圆锥形并包括一连接面,其中该连接件与该连接面连接。
[0013]该锥形反射件为圆锥形并包括一连接面,该灯具主体包括一前罩,且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该连接面及该前罩连接。
[0014]该锥形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光罩内且靠近该发光模块,且该锥形反射件之一顶端朝向该发光模块。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反射件之设计,让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可产生经二次反射后集中且精准的输出光线,且不需要复杂的机构设计即能达到集中输出光线来去除光晕及光斑并减少无效光的功效,解决了先前技术中输出光线不够集中且无效光区过大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之一实施例之结构爆炸图;
[0019]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之一实施例之剖视图;
[0020]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之一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标号说明:
[0022]发光二极管灯具I锥形反射件10
[0023]第一反射面11顶端12
[0024]连接面13 灯具主体20
[0025]发光模块21 光线211
[0026]第一反射光线212输出光线213
[0027]反光罩22 第二反射面221
[0028]前罩23 开孔23I
[0029]连接件30 锁固件31
[0030]连接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能让贵审查委员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0032]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关于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之一实施例之结构爆炸图、剖视图以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I包括锥形反射件10、灯具主体20以及连接件30,其中锥形反射件10设置于灯具主体20内并藉由连接件30固定。本实施例之锥形反射件10为圆锥形并包括第一反射面11、顶端12以及连接面13。灯具主体20包括发光模块21、反光罩22及前罩23,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发光模块21为发光二极管模块,反光罩22包括第二反射面221,前罩23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在此需注意的是,灯具主体20除上述元件外,可进一步包括如散热模块等其他发光二极管灯具I运作所需之元件,然因为散热模块等元件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重点,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件30的一端与锥形反射件10的连接面13连接,连接件30的与另一端前罩23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连接件30更包括锁固件31以及连接孔32,其中如图3所示,锁固件31穿过开孔231后与连接孔32结合锁固,让连接件30稳固地与前罩23的结合,藉此固定锥形反射件10在反光罩22内的位置,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之锁固件31是螺丝,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0035]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锥形反射件10设置于反光罩22内靠近发光模块21处,且如图2与图3所示,锥形反射件10之顶端12朝向发光模块21。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锥形反射件10设置于反光罩22内靠近发光模块21处,所以发光模块20的出光路径会被锥形反射件10遮蔽,并且因为第一反射面11相对发光模块20倾斜,使得让发光模块20发出之全部光线211会先经第一反射面11反射而形成第一反射光线212,藉此改变光线211的传递路径。
[0036]再者,因为第一反射面11相对发光模块20倾斜,所以经第一反射面11反射后之第一反射光线212将全部朝向反光罩22之第二反射面221,以便第二反射面221反射第一反射光线212而形成二次反射之输出光线213,最后输出光线213再由前罩23输出。如图3所示,经二次反射后输出光线213十分集中,让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I得以产生集中且精准的输出光线213,以达到除去光晕及光斑并减少无效光的效果。
[0037]在此需注意的是,锥形反射件10的尺寸会随所搭配的发光模块20以及反光罩22的规格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对锥形反射件10的尺寸做特定的限制,只要达到让锥形反射件10整体遮蔽发光模块20的出光路径,让发光模块20发出的所有光线211先后经由第一反射面11反射与第二反射面221反射而最后输出二次反射之输出光线213之目的即可。更具体的说来,锥形反射件10的尺寸只要能完成直接遮蔽光线211的直线路径,让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光线211经二次反射后产生输出光线213即可。
[0038]藉由上述锥形反射件10之设计,让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灯具I可产生经二次反射后集中且精准的输出光线213,且不需要复杂的机构设计即能达到集中输出光线来去除光晕及光斑并减少无效光的功效,解决了先前技术中输出光线不够集中且无效光区过大等问题。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锥形反射件,包括一第一反射面;以及 一灯具主体,包括一发光模块及一反光罩,该发光模块用以发出之一光线,该反光罩包括一第二反射面,该锥形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光罩内,其中该第一反射面反射该光线形成一第一反射光线,且该第二反射面反射该第一反射光线以形成经二次反射之一输出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锥形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光罩内且靠近该发光模块,且该锥形反射件之一顶端朝向该发光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主体包括一前罩,且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该锥形反射件及该前罩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锥形反射件为圆锥形并包括一连接面,其中该连接件与该连接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灯具主体包括一前罩,且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该锥形反射件及该前罩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锥形反射件为圆锥形并包括一连接面,其中该连接件与该连接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锥形反射件为圆锥形并包括一连接面,该灯具主体包括一前罩,且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该连接面及该前罩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锥形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光罩内且靠近该发光模块,且该锥形反射件之一顶端朝向该发光模块。
【文档编号】F21V7/00GK204187522SQ20142052790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汤士权 申请人:中山泰腾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