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276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并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而成的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兼作铁路车辆的前照灯以及尾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用的照明装置,例如已知有铁路车辆所装备的前照灯、尾灯等。此处,前照灯在铁路所涉及的相关法规中被称为前部标识灯,在夜间等照亮车辆的行进方向亦即前方,提高驾驶员的可视性,另外,能够在夜间从车辆的前方确认点亮。另外,尾灯在铁路所涉及的相关法规中被称为后部标识灯,以灯光或者反射表示车辆的后方,向在后方行驶的其他的车辆等通知其自身的存在。如上,前照灯与尾灯的各自的功能完全不同。

前照灯、尾灯因上述的功能的不同,也使作为主要的构成的配光特性、光色不同。即,在前照灯中,要求用于照亮至前方较远的远距离配光特性,光色通常被规定为白色。另外,在尾灯中,只要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程度的近距离的配光特性即可,光色被规定为红色。因此,前照灯、尾灯分别由不同的照明器具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然而,铁路车辆存在在到达终点站后为了转换行进方向而切换最前头车辆与最末尾车辆的情况。为了应对上述的状况,如图14(a)所示,在最前头(最末尾)车辆的前(后)端部分别预先安装前照灯1与尾灯2双方,从而根据行进方向在车辆的前后部选择性地点亮前照灯1或者尾灯2的任意一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19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104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现有技术那样,在前照灯与尾灯为完全不同的构成的情况下,在车辆的有限的外装空间,需要分别确保前灯以及尾灯的配置空间。因此,存在车体装备空间的研究困难、产生外观设计上的制约的问题。另外,准备不同的照明器具,因此各自的部件件数、安装工时也增加,从而也存在导致成本增高的问题。

然而,在切换最前头车辆与最末尾车辆的情况下,考虑为若具备前照灯与尾灯双方的功能则比较便利。然而,如图14(b)所示,在以仅使前照灯1与尾灯2接近的方式使其组合的程度的制定方案中,结局是并没有改变需要准备不同的照明器具的配置空间的情况,另外部件件数也未减少。因此,期望如何通过简单的结构由一个装置实现前照灯与尾灯的功能。

本发明着眼于以上的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照明装置,能够将包含前照灯、尾灯的相互不同的照明器具构成为简易的一个装置,即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够将其容易地安装,并且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也增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成本。

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存在于以下各项方案中。

[1]一种照明装置10,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并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21而成,上述照明装置10的特征在于,

具有构成为接收上述多个发光元件21分别发出的光的一个单元的光学部件30,

上述光学部件30具备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21中的发出某一个颜色的光的发光元件21a对应地使入射的该一个颜色的光朝向前方出射的投光部32以及与发出其他颜色的光的发光元件21b对应地使入射的该其他颜色的光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标识部33。

[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车辆用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30具有一个基体31而成,

上述投光部32以及上述标识部33设置为以与分别对应的上述各发光元件21配合的规定的布局在上述基体31上一体地排列。

[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车辆用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发光元件21分别在一个基板上以光轴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配置,

上述光学部件30的上述基体31在上述基板的前方平行地配置。

[4]根据上述[3]所记载的车辆用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投光部32以及上述标识部33的各自的出射面至少形成在上述基体31的表面侧的相同平面上。

[5]根据上述[1]、[2]、[3]或[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辆用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上述投光部32由透镜构成,上述标识部33由导光体构成。

接下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带来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上述[1]所记载的照明装置10中,虽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21,但接收各发光元件21发出的光的光学部件30构成为一个单元,该光学部件30具备实现不同的配光特性的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因此,不是不同的照明装置的单纯的组合,能够通过一个照明装置10兼作各种照明器具。

特别地,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不仅仅只是各自出射光的方向不同。投光部32使从发出某一个颜色的光的发光元件21a入射的光朝向前方出射,另一方面,标识部33使从发出其他颜色的光的发光元件21b入射的光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虽包含各自的配光特性的功能完全不同,但能够在一个单元中实现。

作为上述的光学部件30,例如如上述[2]所记载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一个基体31,并设置为在上述的基体31上使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以与分别对应的各发光元件21配合的规定的布局排列。此处,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分体形成的部件组合而形成一个单元,但若设置为在基体31上预先一体地排列,则能够减少部件件数、组装工时。

另外,多个发光元件21的安装的部位、配置也不被特别地限定,但例如如上述[3]所记载的那样,若分别在一个基板上配置为光轴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则能够作为一张光源基板进行处理。另外,关于基板本身,由于全部的发光元件21为相同方向,所以也能够集中简单地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容易地制作。而且,光学部件30只要其基体31在各发光元件21排列的基板的前方平行地配置即可。

另外,如上述[4]所记载的那样,若将投光部32与标识部33的各自的出射面至少形成于上述基体31的表面侧的相同平面上,则就作为一个单元的光学部件30本身的结构、与光源基板相对的配置而言,都能够更加简化。

关于上述投光部32与上述标识部33的构成,具体而言,例如如上述[5]所记载的那样,若在上述投光部32采用透镜,在上述标识部33采用导光体,则能够容易地实现包含各自的配光特性的功能,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成本。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够将包含前照灯、尾灯的相互不同的照明器具构成为简易的一个装置,即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够将其容易地安装,并且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也增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阵列的立体图。

图4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阵列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发光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阵列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灯体与led基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发光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灯体与led基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阵列的立体图。

图11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阵列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发光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阵列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铁路车辆的前照灯与尾灯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中:10—照明装置,11—灯体,12—收纳部,12a—外周缘,13—散热片,14—散热器,20—led基板,20a—led基板,20b—led基板,21—led,21a—白色led,21b—红色led,30—透镜阵列,30a—透镜阵列,30b—透镜阵列,30c—透镜阵列,31—基体,32—投光部,33—标识部,33a—标识部,33b—标识部,321—出射面,322—孔部,323—凹部,324—外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以本发明为代表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并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而成。以下,以兼作应用于作为车辆的铁路车辆的前照灯与尾灯的照明器具为例进行说明。

照明装置10例如安装于省略图示的铁路车辆中的具备驾驶室的最前头(最末尾)车辆的前部(后部)的车体。在最前头车辆的驾驶台下方的前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设置照明装置10的安装部,在安装部以朝向前方的状态左右成对的方式安装有照明装置10。此处的安装部的大小不需要为配合地配置两个通常的前照灯与尾灯等照明器具的空间,只要为能够供一个照明器具设置的空间即可。

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0具有兼作散热器的灯体11、安装有作为多个发光元件的led21的led基板20、以及构成为接收来自各led21的光的一个单元的光学部件亦即透镜阵列30。照明装置10主要由这些三个部件组装而成,各部件分别被预先单元化。

灯体11例如由铝合金等金属一体地成形,在正面侧设置有用于收纳led基板20并且供透镜阵列30安装的筒状的收纳部12。收纳部12向前方开口,外周缘12a凸缘状地突出。收纳部12的底部形成平坦的安装面,虽省略图示,但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有供从搭载于车辆的电源供给电力的布线通过的插通孔等。另外,在灯体11的背面侧设置有散热器14,该散热器14立设有向后方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散热片13。

led基板20呈与上述收纳部12的底部的安装面配合的大小的圆形,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布线电路,在布线电路上安装有多个led21。此处,led21例如为表面安装型的led芯片,其结构是通常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是以与芯片表面正交的光轴为中心在规定角度的放射范围内出射光的类型。led21的发光色能够任意地选择,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发出作为一个颜色的光的白色光的白色led21a以及发出作为其他颜色的光的红色光的红色led21b。

此处,白色led21a与红色led21b分别为仅发光色不同的相同结构的led,以下,在将白色led21a和红色led21b统称的情况下,将它们记为led21。这些各led21分别在led基板20的表面上以光轴朝向相对于该表面正交的相同方向的状态配置。即,从led基板20的表面侧观察,即使为任意的发光色,也设定为全部朝向前方笔直地出射光。

白色led21a与作为“前照灯”的功能对应,来自白色led21a的白色光通过后述的透镜阵列30保持原样地朝向前方出射。另一方面,红色led21b作为与“尾灯”的功能对应,相同地来自红色led21b的红色光通过透镜阵列30被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

led基板20的表面上的各led21的具体的布局是能够适当地选择的设计事项,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白色led21a与红色led21b的功能,而制定各自的个数与配置。即,白色led21a在图1中沿着led基板20的外周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排列地配置八个,以便能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将明亮的光投光得较远的方式,另外,在led基板20的大致中央也以上下排列的方式配置两个,合计安装十个。

另一方面,红色led21b只要为始终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程度即可,因此在led基板20的表面上配置于上述各白色led21a的配置位置的空白部分。详细而言,在图1中,在led基板20的中央纵列地排列四个的各白色led21a的两侧分别上下各配置有三个,合计安装六个。如上,红色led21b的个数(光量)也可以比白色led21a少。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透镜阵列30具备与上述收纳部12的底部的安装面配合的大小的圆板状的一个基体31。在该基体31上包含上述led21中的与白色led21a对应的投光部32以及与红色led21b对应的标识部33。上述的透镜阵列30例如由丙烯酸、聚碳酸酯等透明材质一体地成形。透镜阵列30以在安装于上述收纳部12的底部的led基板20的前方平行地对置的状态,安装为覆盖收纳部12的开口的状态。

投光部32由设置为与各个白色led21a的每一个对应的透镜体构成,是供来自白色led21a的白色光入射并朝向前方出射的部件。如图4所示,作为投光部32的透镜体在其中心具备向与基体31的表面连接的出射面321侧开口并凹陷的有底的孔部322,孔部322的底面形成为规定的透镜形状。

投光部32以包围孔部322的方式从基体31的背面进一步向后方呈碗状鼓出,在其顶端形成有供来自对置的白色led21a的白色光入射的凹部323。在使基体31与上述led基板20平行地对置的状态下,各投光部32以led基板20上的各白色led21a的光轴相对于凹部323的中心(投光部32的轴心)垂直地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基体31上。

凹部323的底面也与上述孔部322的底面对置地形成规定的透镜形状。另外,投光部32的呈碗状鼓出的外周面324以如下方式设定,成为使从凹部323入射的光朝向出射面321全反射的临界反射面,并根据其弯曲形状、倾斜角度,使全反射的光以所希望的方向、配光特性从出射面出射。

接下来,标识部33是与红色led21b对应地使来自该红色led21b的红色光入射并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导光体。详细而言,标识部33相当于基体31的表背面的上述投光部32以外的空白部分的全部,并设置为在该空白部分通过压印或印刷、或者光扩散材料的涂覆等使入射的红色光扩散。即,在基体31的例如背面,对除了各投光部32的鼓出的外周面324之外的空白部分的整个区域实施压印、印刷等使光扩散的加工。

通过标识部33使光扩散的加工不限定于基体31的背面侧,也可以在表面侧的除了各投光部32的出射面321之外的空白部分实施。标识部33的出射面基本上成为基体31的表面侧的除了各投光部32的出射面321之外的空白部分。但是,来自红色led21b的红色光也向与标识部33一体地连接的投光部32侧被导光,因此也可以使投光部32(的一部分)兼用为标识部33。

这样的投光部32以及标识部33设置为分别以与对应的上述各led21配合的规定的布局在基体31上一体地排列。即,各投光部32配置为各自的轴心在与白色led21a的光轴重叠的位置排列。另一方面,标识部33设置于基体31上的除了各投光部32之外的留白部分的整个区域,并配置为也能够接收来自各红色led21b的任一个的光并使其扩散。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光部32与标识部33的各自的出射面形成为在基体31的表面侧且在相同平面上连续。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照明装置10中,作为前照灯发光的白色led21a与作为尾灯发光的红色led21b被安装于一个led基板20上,接收这些led21发出的光的透镜阵列30也构成为一个单元。特别地,对于透镜阵列30而言,实现不同的配光特性的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被一体化,从而构成透镜阵列30的部件件数较少,进而装置整体也能够小型化。

由此,向车辆的外装的有限的空间亦即驾驶台下方的前壁的设置作业也变得容易。另外,照明装置10不需要多余的配置空间,从而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也增大,进而能够增加改动。并且,用于设置照明装置10的车辆外装的安装部的构造、布线的牵引也能够简化,从而能够减少车辆的制造成本。照明装置10虽省略图示,但从最前头车辆的前壁观察,安装为左右一对,并且在最末尾车辆的后壁也相同地安装为左右一对。

从搭载于车辆的电源对照明装置10供电,从而led基板20上的各led21与设置于驾驶室内的驾驶席的开关等的操作对应地点亮。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利用控制机构,除了对各个led21的点亮至闪烁进行控制之外,也能够对光照度等进行控制。此外,在led21的点亮时产生的热直接传递至led基板20直接连接的收纳部12的底面,从而从处于灯体11的背面侧的散热器14的散热片13向外部高效被散热。

在最前头车辆的照明装置10中,led基板20上的各led21中的与前照灯对应的白色led21a点亮。来自白色led21a的白色光从处于透镜阵列30中的透镜体亦即投光部32的呈碗状鼓出的外周面324的中心的凹部323入射。入射至该凹部323的白色光通过凹部323的内周面的拐角形状而被聚光,从而以作为前照灯的被规定的规定方向、配光特性从出射面321出射。

详细而言,入射至凹部323的白色光中的朝向轴心方向的一部分通过凹部323的底面以及对置的孔部322的底面的透镜形状而被准直,从孔部322的底面向前方笔直地出射。另外,从轴心扩散的其他的一部分的白色光被碗状的外周面324全反射,而从出射面321向前方略向下地出射。

此处,各投光部32也可以统一为全部向相同的方向出射光的配光特性,但也可以将一部分设定为不同的配光特性。例如,仅将各投光部32中的与在led基板20的中央纵列排列四个的白色led21a对应的四个设为近光用,做成朝向与白色led21a的光轴倾斜地交叉的下方出射光的透镜形状,也可以将在led基板20的两侧排列的其他的投光部32设为远光用,做成朝向与白色led21a的光轴大致平行的前方出射光的透镜形状。

另一方面,在最末尾车辆的照明装置10中,led基板20上的各led21中的与尾灯对应的红色led21b点亮。来自该红色led21b的红色光入射至透镜阵列30中的作为导光体的标识部33,即基体31的背面的除了上述投光部32以外的空白部分。入射至该标识部33的红色光通过压印、印刷等使光扩散的加工向各种方向被反射,作为在基体31的表面被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光而出射,从而标识部33整体发出红光。

如上,在一个透镜阵列30不仅具备作为通常的前照灯用的透镜的投光部32,也活用基体31上的空白部分而具备作为尾灯用的导光体的标识部33,本照明装置10发挥前照灯与尾灯双方的功能。此处,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不单单只是分别出射光的方向不同。即,投光部32使从白色led21a入射的光朝向前方出射,另一方面,标识部33将从红色led21b入射的光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

特别地,在铁路车辆中,存在与到达终点站的时间、目的地对应地切换最前头车辆与最末尾车辆的情况。此时,在最前头车辆成为最末尾车辆的情况下,代替白色led21a,使红色led21b点亮,从而照明装置10下次作为尾灯发挥功能。相反,在最末尾车辆成为最前头车辆的情况下,替换红色led21b,使白色led21a点亮,从而照明装置10下次作为前照灯发挥功能。

如以上那样,本照明装置10不是不同的种类的照明装置的单纯的组合,能够通过一个照明装置10以一个单元实现各种照明器具。此外,虽如上所述,但各led21不只是切换点亮(接通)或者熄灭(断开),例如也可以与光照度的调整配合地进行针对前照灯的白色led21a提高光照度等。

另外,作为本照明装置10的结构上的特征,在透镜阵列30中,将投光部32与标识部33的各自的出射面形成在基体31的表面侧的相同平面上,因此关于作为一个单元的透镜阵列30本身的结构、与led基板20相对的配置,都能够更加简化。另外,在投光部32采用透镜,在上述标识部33采用导光体,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包含各自的配光特性的功能,从而能够实现成本减少。此外,透镜阵列30也起到覆盖收纳部12的罩部件的作用,但也可以利用其他的罩覆盖透镜阵列30。

另外,各led21的安装的部位、配置不被特别地限定,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分别在一个led基板20上以光轴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配置,因此能够作为一个部件处理。另外,关于led基板20本身,全部的led21也为相同方向,因此能够集中简单地安装各led21,从而能够容易地制作。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阵列3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不同,投光部32共通,但标识部33a的具体的结构不同。即,标识部33a不是在基体31的背面,而是在表面侧除了上述投光部32的出射面321之外的空白部分,以细小的圆弧形剖面的棱镜规格的凸条紧密地排列的形式带有凹凸。

根据上述的标识部33a的凹凸,能够使从红色led21b发出的红色光在更加有效地大范围扩散。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种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以及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led基板2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led基板20不同。在led基板20a中,白色led21a沿着基板外周缘在两侧各排列三个合计配置有六个。另外,红色led21b以位于两侧的各白色led21a的中间的方式在led基板20a的中央纵列排列,合计配置有四个。

上述的各led21的布局为,从第一实施方式的led基板20省略红色led21b,将中央纵列排列的白色led21a替换成红色led21b。这取决于考虑作为前照灯所需的亮度、照射距离乃至范围的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即便为减少个数的白色led21a,这些白色光也经过分别对应的上述投光部32而被投光,从而能够实现作为前照灯的功能。

另外,关于红色led21b,为纵一列排列的配置,但来自各红色led21b的红色光经过分别对应的上述投光部32被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在该各红色led21b对应的上述投光部32中,不需要投光而需要使其扩散,因此也可以在该投光部32的透镜体的内部封入光扩散剂或对出射面321与上述的空白部分相同地实施通过压印、印刷、或者凹凸等使光扩散的加工,从而整体发出红色的光。

图9至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led基板20b,透镜阵列30b的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led基板20、透镜阵列30不同。如图9所示,对于led基板20b而言,白色led21a以在基板中心配置一个并沿着基板外周缘等间隔地排列四个的方式合计配置有五个。另外,红色led21b比在基板外周缘排列的各白色led21a靠基板中心地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四个的方式配置。

在透镜阵列30b的基体31上的与上述四个白色led21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上述投光部32相同地由透镜体构成的投光部32。另外,在基体31的背面的各投光部32之间的空白部分作为标识部33a一体地突设有作为导光体的加强筋。如图10所示,作为该标识部33a的加强筋纵横延伸并呈格子状正交,并且沿着基板外周形成为一部分呈圆弧形连接的框骨架。加强筋中的交叉位置成为与上述四个红色led21b对应的位置,来自红色led21b的红色光从该交叉位置入射。此外,作为标识部33a的加强筋收纳于灯体11的收纳部12的内侧。

如图12所示,对于入射至标识部33a的红色光而言,除了从加强筋的端缘连接的基体31的表面侧局部地变亮发光之外,作为基体31的表面整体也能够发出红色的光。此处,对各投光部32的除了出射面321之外的空白部分,也可以与上述的标识部33相同地实施基于压印、印刷等使光扩散的加工。根据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能够从透镜阵列30b的表面整体投光白色光,并且也能够使红色光大致均匀地发光。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种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阵列30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不同,投光部32以及标识部33(参照图3)共通,但在它们之外还具备沿着基体31的外周呈凸缘状突出的标识部33b。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种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上述的凸缘状的标识部33b也向灯体11的收纳部12的外侧突出,从而经由标识部33而导光有来自红色led21b的红色光,进而整体发出红色的光。由此,也能够从车辆的侧方容易地视觉确认标识部33b的发光。此外,第五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c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附加标识部33b,但除此之外,也可以构成为对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a、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阵列30b附加标识部33b。

以上,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即使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改动、追加,也包含于本发明。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本发明的车辆的一个例子,对铁路车辆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铁路车辆,包含在道路行驶的汽车等,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的各种类型的车辆。另外,即便除了车辆以外,也能够考虑应用于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照明装置10构成为兼作前照灯以及尾灯,但照明装置的用途不限定于前照灯以及尾灯,此外,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制动灯、辅助灯(雾灯)、车框灯(小型灯)、方向指示器(信号装置)等。另外,关于前照灯,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切换成作为远距离的配光特性的远光与作为近距离的配光特性的近光。

另外,作为发光元件的led21采用分别发出单一色的光的白色led21a与红色led21b,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发光色的led。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使用由一个元件能够发出两种颜色以上的光的多色led,来发出相互不同的颜色的光。当然,led21不限定于表面安装型的led芯片,可以为将芯片埋入炮弹型的模型的led灯,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灯等作为光源。

另外,全部的led21在一张led基板20上在相同平面上以全部相同的朝向配置,但led基板20不需要形成一体成形品,也可以组合分割成多个的部件。另外,透镜阵列30的投光部32和标识部33也在基体31上以规定的布局一体地排列,但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组合分体地形成的部件而形成一个单元。

另外,led基板20上的各led21的具体的布局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布局,是能够适当地选择的设计事项。另外,以与各led21的配置配合的方式,透镜阵列30的基体31上的投光部32、标识部33的具体的布局也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布局,能够适当地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不限定于作为前照灯、尾灯发挥功能的照明装置,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实现不同的两个发光形态的照明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