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室内植物提供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养花种草已成为一种时尚和精神享受,微农业和室内种植已悄然而兴起。室内种植的最大障碍是要保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光源,目前市场上的为室内植物提供的光源,是以各种电灯为主,将各种能量转化电能,再转光能,需要耗费电能,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进行能量转化,直接将太阳光引入室内的装置, 并可调节光亮强度,使之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给室内植物提供光源的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室内植物提供光源的照明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室外采光结构与室内照明结构,所述室外采光结构包括一采光板,所述采光板的下方设置有聚光镜,所述聚光镜的下方连接有主光束管,所述主光束管内设置有光纤线束,所述室内照明结构包括与所述主光束管连接的若干支光束管,所述光纤线束的末端分别设置在不同支光束管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光束管的末端设置有散光罩,所述散光罩内表面涂覆有反光层。
其中,所述采光板通过可伸缩的支撑杆与主光束管的上端连接所述采光板与聚光镜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杆伸缩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主光束管与支光束管均为软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光镜的下表面设置有光热传感器,所述光热传感器连接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电性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设置在所述散光罩底部并控制散光罩的展开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给室内植物提供光源的照明装置,通过室外采光结构采集光线,通过光纤线束将光线引至室内,为绿植提供照明,结构简单,方便移动,适用于各种场合,适合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符合目前绿色的消费观念;而且照明效率高,光能的损耗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给室内植物提供光源的照明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室外采光结构与室内照明结构,所述室外采光结构包括一采光板1,所述采光板1的下方设置有聚光镜2,所述聚光镜2的下方连接有主光束管4,所述主光束管4内设置有光纤线束,所述室内照明结构包括与所述主光束管4连接的若干支光束管5,所述光纤线束的末端分别设置在不同支光束管5内,所述支光束管5的末端设置有散光罩6,所述散光罩6内表面涂覆有反光层。
聚光镜2与反光板1将光线集中至主光束管4上端,光线通过主光束管4内的光纤线束传输至支光束管5的末端,用于对绿植进行照明;本结构环保节能,简单易行,方便移动,适用于各种场合,适合大力推广。
所述采光板1通过可伸缩的支撑杆3与主光束管4的上端连接,伸缩的支撑杆3方便调节反光板1与聚光镜2之间的距离,根据光线强弱进行升降,适用于不同天气与场合。所述主光束管4与支光束管5均为软管,使用时可依据使用环境进行调节,对于不同的室内环境都可进行安装和照明。
所述聚光镜2的下表面设置有光热传感器8,所述光热传感器8连接有控制主机10,所述控制主机10电性连接有调节座9,所述调节座9设置在所述散光罩6底部并控制散光罩6的展开角度,从而控制输出光线的强弱,可对不同种类的绿植,应对不同光强的天气进行调节,使得使用更方便。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