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45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透光性的光学部件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照明器具中例如有周知的像筒灯这种被埋入到天花板等的被安装部来设置,从而使光向下方照射的天花板埋込型照明器具等(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照明器具具备: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使从光源射出的光通过内表面的反射面而反射向规定的方向并射出的反射部件;以及对来自光源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透光性的光学部件。并且,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照明器具具备用于支承光源以及反射部件的器具主体。反射部件是筒状的部件,具有供来自光源的光射入的射入开口部、以及供被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开口部。光学部件被配置在反射部件的射出开口部,对照明器具的配光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 特开2015-08834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反射部件具备用于卡止透镜的卡止爪。据此,透镜能够容易地被安装到反射部件。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在以安装到天花板等的被安装部的状态,会出现透镜等构成部件脱落(落下)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员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如下的问题。即,由于用于对透镜进行卡止的卡止爪由树脂形成,当照明器具在搬送中受到振动、或者在施工作业中受到影响等时,则会出现卡止爪破损的情况。而且,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员还发现,随着光源的LED化而照明器具的使用寿命的增长,当树脂年久老化时,也会出现卡止部破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光学部件的脱落的照明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一个形态为,该照明器具具备:灯体;光学部件,具有透光性,从所述灯体射出的光射入该光学部件;以及框体,该框体为筒状,且具有射入开口部和射出开口部,从所述光学部件射出的光从所述射入开口部射入,从所述射入开口部射入的光从所述射出开口部射出,所述灯体具备器具主体、被安装在该器具主体的光源、以及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向所述光学部件反射,在所述灯体设置用于卡止所述光学部件的第一卡止部,在所述光学部件设置第一被卡止部,所述光学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被卡止部被卡止在所述第一卡止部,从而由所述灯体支承,在从所述光源的光轴方向来看所述光学部件的情况下,所述光学部件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射入开口部的外侧。

也可以是,所述灯体还具备对所述光源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安装部件,在所述安装部件设置用于卡止所述反射部件的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卡止部被设置在所述反射部件,在所述反射部件设置由所述第二卡止部卡止的第二被卡止部,所述反射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被卡止部被卡止在所述第二卡止部,从而由所述安装部件支承。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卡止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止部的至少一方由树脂形成。

也可以是,在从所述光轴方向来看所述反射部件的情况下,所述反射部件的外缘位于所述射入开口部的外侧。

也可以是,所述光学部件为菲涅耳透镜。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光学部件的脱落的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截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部件与反射部件之间的卡止构成的斜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被卡止在反射部件的状态时的斜视图。

图7是从光轴方向来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部件被卡止在反射部件的状态时的平面图。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部件以及光学部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均为一个例子,主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的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位概念的技术方案中所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

并且,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是严谨的图示。并且,在各个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1.构成]

首先,利用图1~4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截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在图4中对图3所示的截面图的虚线框内进行了放大表示。

如图1~4所示,照明器具1具备:灯体10、光学部件30、以及框体40。灯体10主要具备:器具主体11、光源12、安装部件13、连接部件14、以及反射部件16。以下对照明器具1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1-1.器具主体]

器具主体11是在内部支承光源12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器具主体11是安装光源12的支架。器具主体11具备:安装部110a、筒状部110b、以及多个散热片111。

安装部110a是安装光源12的呈台状的部分。筒状部110b是被设置在安装部110a的周缘的筒状的部分,包围光源12。在筒状部110b的Y轴方向负侧安装框体40。框体40通过螺钉50而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1。具体而言,在框体40的Y轴方向正侧端部设置螺钉孔(未图示),由被拧入到该螺钉孔的螺钉50的头部分与框体40来夹住器具主体11。据此,框体40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1。多个散热片111是对光源12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部分。多个散热片111被形成在安装部110a的Y轴方向正侧。

器具主体11以金属材料形成。器具主体11例如通过铝压铸工艺来形成。

[1-2.光源]

光源12是将规定的光以放射状射出的LED光源,该LED光源是具有LED的发光模块。光源12例如被构成为射出白光。光源12由COB(Chip OnBoard:板上芯片)型LED构成,具有:基台120、作为被安装在基台120上的裸芯片(LED芯片)的多个LED121、以及对这些LED121进行密封且含有荧光体的密封部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密封部件对所有的LED121进行一并密封,但是,密封部件的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是,沿着被排列成线状的LED121的排列方向,将密封部件形成为多条线状的构成。

光源12被安装在器具主体11的安装部110a。在图1~4所示的照明器具1中,光源12的光轴J是垂直方向(图的Y轴方向)。

基台120是用于安装多个LED121的安装基板,例如是陶瓷基板、树脂基板、或被绝缘包覆的金属材料基板等。并且,基台120例如在俯视时是具有矩形平面的板状,基台120的底面(图2的上侧)被安装在器具主体11,并被固定。并且,虽然没有图示,基台120上形成有一对电极端子(正电极端子以及负电极端子),用于从外部接受使LED121(光源12)发光的直流电。

[1-3.反射部件]

反射部件16是使来自光源12的光向光学部件30反射的部件。反射部件16具有开口160被形成为大致筒状的形状。反射部件16具备:中央部161、凸缘部162、以及立设部163。

中央部161如图4所示,具有大致筒状的形状,该大致筒状是从来自光源12的光射入侧的端部,朝向该光射出侧的端部而内径逐渐增大的形状。来自光源12的光在中央部161的内表面被反射。

凸缘部162被设置在中央部161的光射出侧的端部,具有大致呈圆环的形状。光学部件30被配置在凸缘部162。通过这种配置,从反射部件16射出的光射入到光学部件30。在凸缘部162设置有用于卡止光学部件30的第一卡止部(在图1~4中没有示出)。并且,在光学部件30设置有第一被卡止部,光学部件30通过第一被卡止部卡止在反射部件16的第一卡止部,从而由灯体10支承。对于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一被卡止部待后述。

立设部163被配置在凸缘部162的光源12侧,大致在光轴J方向(Y轴方向)上竖立设置。在立设部163设置有被卡止在安装部件13的第二被卡止部16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卡止部164是设置在立设部163的贯通孔。

反射部件16例如能够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碳酸脂等硬质的白色树脂材料来形成。

[1-4.安装部件]

安装部件13是用于将光源12安装到器具主体11的部件。安装部件13具备限制部130以及第二卡止部131。

限制部130对光源12在垂直于光轴J的方向(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限制部130具有矩形框状的形状,在其中央具有开口部。被形成在限制部130的中央的开口部具有与光源12对应的形状,光源12被配置在该开口部。安装部件13被配置在器具主体11的安装部110a,通过连接部件14以及螺钉15而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1。更具体而言,在安装部件13的限制部130形成有贯通孔132,通过将螺钉15经由贯通孔132拧入到被形成在器具主体11的螺钉孔,从而,安装部件13被固定到器具主体11。据此,安装部件13以及被配置在其开口部的光源12,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1。

第二卡止部131是用于支承反射部件16的部件,对反射部件16的第二被卡止部164进行卡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13具备两个第二卡止部131。第二卡止部131具有大致呈L字型的形状,通过第二卡止部131的端部的远离光轴J而突出的倾斜面(突起)被插入到第二被卡止部164,从而第二卡止部131被卡止在第二被卡止部164。

安装部件13例如能够使用PBT、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来形成。

[1-5.连接部件]

连接部件14是连接向光源12供给电流的布线(未图示)的部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具备两个连接部件14,一方的连接部件14连接高电位侧的布线,另一方的连接部件14连接低电位侧的布线。在连接部件14设置有向光源12供给电流的电极(未图示)。该电极与被形成在光源12的电极端子连接。

并且,连接部件14也具有对光源1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功能。在连接部件14形成有供螺钉15贯通的贯通孔,通过螺钉15插入到该贯通孔,从而连接部件14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1以及安装部件13。此时,如图4所示,通过连接部件14的光轴J侧的部分将光源12压向器具主体11,从而对光源12在光轴方向(Y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连接部件14的壳体例如能够采用PBT、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来形成。并且,连接部件14的电极能够采用铜等导电性部件来形成。

[1-6.光学部件]

光学部件30是透光性的部件,从灯体10射出的光射入该光学部件3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3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备配光控制部300和凸缘部310。

配光控制部300具有对从反射部件16射入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并使其射出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光控制部300由菲涅耳透镜构成。并且,在配光控制部300的光射出面30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凹痕。通过凹痕,使从光学部件30射出的光扩散,从而能够抑制从照明器具1射出的光的照度的不均一以及颜色的不均一的问题。

凸缘部310具有抑制光学部件30从照明器具1脱落的功能。对于该功能待后述。在凸缘部310设置有第一被卡止部(在图1~4中未示出)。光学部件30通过第一被卡止部由反射部件16的第一卡止部卡止,从而由灯体10支承。对于第一被卡止部的详细待后述。

光学部件30采用透光性材料形成,例如能够采用PMMA(丙烯酸类)、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材料、或者玻璃材料等透明材料来形成。

[1-7.框体]

框体40是筒状的部件,具有从光学部件30射出的光射入的射入开口部411、以及从射入开口部411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开口部412。框体40具备辅助反射部件410、框主体420以及安装弹簧490。并且,在图4中示出了,在从光轴J方向对射入开口部411进行投影的情况下,被投影到光学部件30的凸缘部310的像411a。如图4所示,光学部件30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比像411a离光轴J远的位置。

辅助反射部件410是被配置在筒状的框体40的内周面的筒状的部件。辅助反射部件410的内侧具有辅助反射面413,具有对照明器具1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反射部件410由铝等薄金属板来形成。辅助反射部件410通过光轴J方向(Y轴方向)上的射入开口部411被紧固到框主体420的光轴方向上的射入开口部,从而被固定到框主体420。

框主体420是筒状的框体40的主体部。框主体420具有与器具主体11的筒状部110b大致相同的外径,框主体420的Y轴方向正侧端面与器具主体11的筒状部110b的Y轴方向负侧端面抵接。在框主体420的Y轴方向正侧的端面形成有螺钉孔(未图示),通过将螺钉50拧入该螺钉孔,从而框主体420被连接固定在器具主体11。框主体420例如由铝等金属形成。

安装弹簧490是用于将照明器具1安装到天花板等被安装部的弹性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三个安装弹簧490被设置在框主体420的外周面。安装弹簧490例如由铁等金属形成。

[2.卡止构成]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构成要素间的卡止构成进行说明。

[2-1.安装部件与反射部件之间的卡止构成]

首先,利用图4以及图5对安装部件13与反射部件16的卡止构成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部件13与反射部件16之间的卡止构成的斜视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安装部件13设置有用于卡止反射部件16的第二卡止部131。在反射部件16设置有由第二卡止部131卡止的第二被卡止部164。反射部件16通过第二被卡止部164卡止在第二卡止部131,从而由安装部件13支承。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必使用连接部件,就能够容易地使反射部件16由安装部件13支承。

第二卡止部131通过按扣方式而被卡止在第二被卡止部164。即,以使第二卡止部131弹性变形的状态,移动到第二被卡止部164,通过解除弹性变形,从而第二卡止部131的端部插入到第二被卡止部164。以下,对使反射部件16由安装部件13支承的顺序进行具体说明。如图5所示,使反射部件16在光源12的光轴J方向上,向通过螺钉15而被连接到器具主体11的安装部件13移动。在此,如图4所示,在被设置于安装部件13的两个第二卡止部131的反射部件16侧的端部,形成相对于光轴J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突起)。两个第二卡止部131的端部的倾斜面越接近于光源12,则越远离光轴J。据此,两个第二卡止部131的端部在不受两个立设部163的作用的状态下,被插入到反射部件16的两个立设部163的间隙中。并且,在将两个第二卡止部131进一步插入到两个立设部163的间隙(反射部件16进一步接近安装部件13)的情况下,两个第二卡止部131的向远离光轴J方向突出的部分,与两个立设部163的光轴J一侧的面相互作用。即,各个第二卡止部131通过立设部163,而被压向光轴J。这样,两个第二卡止部131向光轴J弹性变形。通过两个第二卡止部131被进一步插入到两个立设部163的间隙,从而两个第二卡止部131的各个端部被插入到第二被卡止部164。据此,各个第二卡止部131的弹性变形被解除。如以上所述,通过第二卡止部131的端部被插入到第二被卡止部164,第二被卡止部164被卡止在第二卡止部131。即,第二被卡止部164相对于第二卡止部131,在垂直方向上的向下移动(Y轴方向上的负方向)得到了抑制。

如以上所述,在通过第二卡止部131来卡止第二被卡止部164时,由于需要使第二卡止部131弹性变形,从而对第二卡止部131产生压力。除了这种压力之外,在对照明器具1进行搬送过程中的振动而产生的压力、年久老化等原因,也会导致由树脂形成的第二卡止部131发生破损的情况。

[2-2.反射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的卡止构成]

接着,利用图6~8对反射部件16与光学部件30的卡止构成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部件16卡止了光学部件30的状态下的斜视图。

图7是从光轴J方向来看光学部件30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部件16卡止的状态下的平面图。图7示出了从Y轴方向负侧来看反射部件16以及光学部件30时的平面图。并且,图7以虚线示出了,在光轴J方向上对框体40的射入开口部411进行投影的情况下,被投影到光学部件30的凸缘部310的像411a。

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部件16以及光学部件30的截面图。在图8中示出了图7所示的VIII-VIII线处的截面。

如图6~8所示,反射部件16的凸缘部162具有限制部165,该限制部165对光学部件30在垂直于光轴J的方向(与Y轴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限制部165被立设在凸缘部162的周缘部付近的光学部件30侧(Y轴方向负侧)。限制部165沿着在从光源12的光轴J方向来看光学部件30的情况下的外缘315而被设置。与此相应地,在从光轴J方向来看反射部件16时的外缘168具有与光学部件30的外缘315相同的形状。

限制部165具有用于卡止光学部件30的第一卡止部16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165具有三个第一卡止部166。在光学部件30的凸缘部310的Y轴方向负侧的面上,设置有三个第一被卡止部3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一被卡止部311是被设置在光学部件30的凸缘部310的Y轴方向负侧的凹部。如图6~8所示,三个第一被卡止部311被设置在与三个第一卡止部166相对应的位置上。光学部件30通过各个第一被卡止部311被卡止在对应的第一卡止部166,从而由灯体10支承。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使用连接部件就能够容易地使光学部件30由灯体10支承。

第一卡止部166通过按扣方式而被卡止在第一被卡止部311。即,以使第一卡止部166弹性变形的状态,移动到第一被卡止部311,通过解除弹性变形,从而第一卡止部166的端部被配置到第一被卡止部311。以下,对光学部件30由反射部件16支承的顺序进行具体说明。

在使光学部件30由反射部件16支承时,使光学部件30相对于反射部件16,在光源12的光轴J方向上移动。在此,如图6以及图8所示,在被设置在反射部件16的三个第一卡止部166的Y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形成有相对于光轴J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突起)。三个第一卡止部166的Y轴方向负侧端部的倾斜面越接近于光源12,则越接近于光轴J。据此,光学部件30的凸缘部310的Y轴方向正侧端部在不受各个第一卡止部166的作用下,被插入到以三个第一卡止部166圈围的部分。并且,在进一步使光学部件30向光学部件30的凸缘部310与反射部件16的凸缘部162接近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三个第一卡止部166的倾斜面与光学部件30的外周面相互作用。即,各个第一卡止部166因光学部件30而被压向远离光轴J的方向。因此,三个第一卡止部166向远离光轴J的方向弹性变形。通过将光学部件30进一步移动与凸缘部310在Y轴方向上的厚度相当的距离,从而各个第一卡止部166的倾斜面到达卡止光学部件30的各个第一被卡止部311的位置。据此,各个第一卡止部166的弹性变形被解除。

如以上所述,第一卡止部166的端部卡止第一被卡止部311,从而光学部件30相对于第一卡止部166,在垂直方向上的向下(Y轴方向上的负方向)移动得到了抑制。

如以上所述,在通过第一卡止部166来卡止第一被卡止部311时,由于需要使第一卡止部166弹性变形,因此与上述的第二卡止部131同样,以树脂形成的第一卡止部166会有破损的情况。

尤其是,在光学部件30为菲涅耳透镜的情况下,光学部件30的厚度比较厚。因此,光学部件30的重量也较重,这样,给第一卡止部166等施加的力就会增大。因此,容易发生第一卡止部166等的破损。

[3.抑制光学部件脱落的构成]

如以上所述,以树脂形成的第一卡止部166以及第二卡止部131会有破损的情况。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所具有的构成是,即使在第一卡止部166以及第二卡止部131的至少一方发生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光学部件30以及反射部件16从照明器具1脱落。利用图4以及图7对该构成进行说明。

图4以及图7所示的框体40的射入开口部411的像411a,与从光轴方向来看照明器具1的情况下的射入开口部411的配置相对应。因此,从图4以及图7可知,在从光源12的光轴J方向来看光学部件30的情况下,光学部件30的外缘31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射入开口部411的外侧。并且,在从光轴J方向来看反射部件16的情况下,反射部件16的外缘16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射入开口部411的外侧。据此,即使在第一卡止部166以及第二卡止部131发生了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光学部件30以及反射部件16从框体40的射入开口部411脱出。因此,能够抑制光学部件30以及反射部件16从照明器具1脱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光轴J方向来看光学部件30以及反射部件16的情况下,光学部件30的外缘315以及反射部件16的外缘168全周均位于射入开口部411的外侧。即,光学部件30以及反射部件16的外径比射入开口部411的内径大。据此,能够确实地抑制光学部件30以及反射部件16从照明器具1的脱落。

并且,通过反射部件16的外缘168位于射入开口部411的外侧,从而,在从Y轴方向负侧来看照明器具1的情况下,在射入开口部411的内侧仅能够看到反射部件16、光学部件30以及光源12。即,能够抑制从照明器具1的外部看到照明器具1的内部的布线等。据此,能够抑制用户等触摸到照明器具1的内部的布线等。并且,看不到照明器具1的内部的构成,在外观设计上也较优异。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射入开口部411,由于辅助反射部件410被紧固在框主体420的端部421,因此辅助反射部件410靠近光学部件30的端部414在光轴J方向上的平坦度比较低。因此,在将端部414抵接到光学部件30等的情况下,难于使端部414的全周抵接于光学部件3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构成是,不使框体40(端部414)与光学部件30相抵接。并且,在使射入开口部411抵接于光学部件30或反射部件16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框体40(端部414)抵接于光学部件30。据此,光学部件30能够由框体40来支承。

[4.效果等]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具备灯体10、框体40、以及由灯体10射出的光射入的透光性的光学部件30。框体40是具有使从光学部件30射出的光射入的射入开口部411、以及使从射入开口部411射入的光射出的射出开口部412的筒状的框体。灯体10具备:器具主体11、被安装在器具主体11的光源12、以及使来自光源12的光反射向光学部件30的反射部件16。在灯体10被设置有用于卡止光学部件30的第一卡止部166,在光学部件30设置有第一被卡止部311。光学部件30通过第一被卡止部311卡止在第一卡止部166,从而由灯体10支承,在从光源12的光轴J方向来看光学部件30的情况下,光学部件30的外缘31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射入开口部411的外侧。

据此,能够抑制光学部件30从照明器具1的脱落。并且,可以在不使用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就能够容易地使光学部件30由灯体10支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灯体10还具备对光源1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安装部件13,在安装部件13也可以设置用于卡止反射部件16的第二卡止部131。并且也可以是,第一卡止部166被设置在反射部件16,在反射部件16设置由第二卡止部131卡止的第二被卡止部164,反射部件16通过第二被卡止部164卡止在第二卡止部131,从而由安装部件13支承。

据此,可以在不使用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就能够容易地使反射部件16由安装部件13支承。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第一卡止部166以及第二卡止部131的至少一方由树脂形成。

据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卡止部166以及第二卡止部131的至少一方。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在从光轴J方向来看反射部件16的情况下,反射部件16的外缘168位于射入开口部411的外侧。

据此,能够抑制反射部件16从照明器具1的脱落。并且,由于反射部件16的外缘168与射入开口部411相比位于外侧,因此在从Y轴方向负侧来看照明器具1的情况下,在射入开口部411的内侧仅能够看到反射部件16、光学部件30以及光源12。即,能够抑制从照明器具1的外部看到照明器具1的内部的布线等。据此,能够抑制用户等触摸到照明器具1的内部的布线等。并且,从外观设计的观点来看,也优选看不到照明器具1的内部的构成。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中,光学部件30是菲涅耳透镜。

在光学部件30是菲涅耳透镜的情况下,光学部件30的厚度比较厚。因此,光学部件30的重量也会增加,从而给第一卡止部166等施加的力就会增大。因此,对于第一卡止部166等容易发生破损的问题,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构成更加有效。

(变形例等)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受这些实施方式所限。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30虽然是菲涅耳透镜,但是光学部件30并非受此所限。光学部件30例如可以是混合透镜、半圆形透镜、平板(不进行配光控制的罩)等。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止部166被设置在反射部件16,不过,第一卡止部166只要形成在灯体10的一部分即可。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卡止部166以及第二卡止部131的构成为具有突起,不过,各个卡止构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也可以是,第一被卡止部311以及第二被卡止部164具有突起。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源12采用了COB型LED,不过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发光元件。例如,也可以采用SMD(Surface Mount Device:表面贴装)型LED。并且,也可以采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其他的固体发光元件、或固体发光元件以外的其他的光源。

另外,通过执行针对各个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进行任意的组合而实现的形态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