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杆灯。
背景技术:
灯具相关行业内有诸多类型的立杆灯,目前国内外多数立杆灯中的灯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螺栓或者结构复杂的连接组件等实现连接,当需要更换不同色温的立杆灯或者更换不良品时,需要将立杆灯整体拆下更换,更换工艺较为麻烦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杆灯,更换灯体时只需拔插灯体即可,工艺简单、效率高、经济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杆灯,包括螺丝座、灯体以及沿轴向穿过所述螺丝座的第一导电针和第二导电针;所述螺丝座包括螺丝端和插接端,所述灯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端相适配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底设有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接触板;所述插接端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插接槽内,且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电针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区域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针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区域电连接。
螺丝座的插接端可拆卸的插装于灯体的插接槽内,处于插接状态时,通过第一导电针和接触板的第一区域接触,第二导电针与接触板的第二区域的接触实现电连接,当更换杆灯时,灯座是固定的不需要拆装,只需将灯体拔出,直接更换灯体重新插装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经济性好。
优选地,所述接触板为圆形,所述第一区域为位于所述接触板的中心的圆形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区域同心的环形区域。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插接端的端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针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电针的一端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针和所述第二导电针的端部均具有弹性。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插接端和所述插接槽之间的弹性卡子。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子为硅胶圈。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子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卡子均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接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卡子位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灯体还包括若干个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透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杆灯插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无透镜;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触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有透镜。
附图中,
1 螺丝座
11 螺丝端
12 插接端
2 灯体
21 插接槽
22 接触板
221 第一区域
222 第二区域
23 安装槽
3 第一导电针
4 第二导电针
5 限位板
6 弹性卡子
7 卡槽
8 透镜
9 安装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杆灯插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无透镜。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杆灯包括螺丝座1、灯体2以及沿轴向穿过螺丝座1的第一导电针3和第二导电针4;螺丝座1包括螺丝端11和插接端12,灯体2的一端设有与插接端12相适配的插接槽21,插接槽21的槽底设有包括第一区域221和第二区域222的接触板22;插接端12可拆卸地插装于插接槽21内,且处于插接状态时,第一导电针3的端部与第一区域221电连接,第二导电针4的端部与第二区域222电连接。
螺丝座1的插接端12可拆卸的插装于灯体2的插接槽21内,处于插接状态时,通过第一导电针3和接触板22的第一区域221接触,第二导电针4与接触板22的第二区域222的接触实现电连接,当更换杆灯时,灯座是固定的不需要拆装,只需将灯体2拔出,直接更换灯体2重新插装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且经济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接触板22的形状无任何限制,如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只需保证在插接状态下第一导电针3可与第一区域221接触连接,第二导电针4可与第二区域222接触连接即可,如将接触板22设计成方形,第一区域221位于中心,第二区域222围绕在第一区域221的四周,第一导电针3与位于中心的第一区域221接触,第二导电针4与围绕在第一区域221的四周的第二区域222接触,即可实现电连接,安装方便,无需考虑插接方向,只需将灯体2的插接在螺丝座1上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将接触板22设计为圆形,如图4所示,第一区域221为位于接触板22的中心的圆形区域,第二区域222为位于第一区域221的外围且与第一区域221同心的环形区域,此项设计方便在插接时,灯体2旋转360°均可实现电连接,插装时无需对准方位,便于插装。同时,在某些使用情况下需要将灯体2旋转一定的角度,调节度角时就相当于以第一导电针3为圆心以第二导电针4为半径画圆,而第二导电针4整圈360°所到之处均落到接触板22的第二区域222中的圆环区域上,可在360°任意调节,无需考虑多次调节方位后导致内部电源线过度缠绕出现破皮短路安全隐患,从而实现任意位方位均可正常发光。如要更换不同色温或不同功率的同类型灯具只要将原有灯体2拔下来,将所换的灯体2插上即可。其中,接触板22的材质可选为铜铂材质,导电性好。
为保证在每次插接时,第一导电针3均可与第一区域221接触电连接,第二导电针4均可与第二区域222接触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新型杆灯还包括设于插接端12的端部的限位板5,该限位板5分别与第一导电针3的一端和第二导电针4的一端固定,使得第一导电针3和第二导电针4的相对位置与第一区域221和第二区域222的相对位置相适配,便于在每次插接时无需对准插接位置,插接精度高。
为使在插接时,保证第一导电针3和第一区域221接触良好且第二导电针4和第二区域222接触良好以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针3和第二导电针4的端部均具有弹性,具有弹性的第一导电针3的端部和具有弹性的第二导电针4的端部有利于实现与接触板22的良好接触,同时可有效避免因接触损伤接触板22。
该新型杆灯在插接状态下,螺丝座1的插接端12位于灯体2的插接槽21内,为保证插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卡子6,该弹性卡子6设于插接端12和插接槽21之间,由于插接槽21的内壁和插接端12的外壁共同挤压该弹性卡子6,使螺丝座1和灯体2紧紧配合,保证了灯体2与螺丝座1的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第一导电针3和第二导电针4与接触板22之间的良好接触。为保证经济型、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子6选用硅胶圈,且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弹性卡子6均沿插接端12的径向设置。两个沿插接端12的轴向设置的弹性卡子6可有效避免因使用一个弹性卡子6导致灯体2发生晃动。
弹性卡子6设在插接端12和插接槽21之间,为便于将该弹性卡子6放入插接槽21内,实现稳定该灯体2的作用,在插接端12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槽7,插接前将弹性卡子6设于卡槽7内,当插接端12插入插接槽21时该弹性卡子6由于卡槽7的作用,其位置不会发生改动,便于插拔时固定该弹性卡子6。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体的结构示意图,有透镜,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灯体2还包括若干个安装槽23,各安装槽23内均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透镜8,根据所要使用的不同透镜8的角度进行选择,该透镜8可拆卸连接于杆灯的安装槽23内,更换透镜8时无需将灯体2全部更换,而是直接更换所需要的透镜8即可。便于拆装,经济性好。
另外,螺丝座1的螺丝端还可设有用于安装螺丝座1的安装部件9,该安装部件9包括如螺母、弹簧垫片、平面垫片等部件,将产品在安装时所要用到的安装部件9都附到产品中,用户无需再另行购买安装部件9,方便用户使用,使产品更具人性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