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烛灯陶瓷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92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烛灯陶瓷灯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陶瓷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蜡烛灯陶瓷灯罩。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陶瓷灯罩非常多,其结构包括带有通孔的陶瓷灯罩,在陶瓷灯罩内腔设有可放有蜡烛灯或点燃的蜡烛的灯座,利用透射出来的光线能够达到适当的照明及烘托气氛使用,其结构简单,非常方便实用,可适用于咖啡厅场所,但是普通的陶瓷灯罩一般只能放置在桌面或平面上,而且普通的陶瓷灯罩,一般在顶部设有开口,由于开口较小,手工将蜡烛放入陶瓷灯罩内腔的操作非常麻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若遇到外力作用使得陶瓷灯罩发生倾斜晃倒,容易出现灯座的放置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蜡烛灯陶瓷灯罩,便于取放灯座且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灯座不会相对陶瓷罩体发生位置变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蜡烛灯陶瓷灯罩,包括陶瓷罩体及用于放置蜡烛灯的灯座,所述陶瓷罩体的顶部开口处径向内凸设置有与灯座相接的承接台,所述灯座由承接环、置物台及多个连接杆组成,所述承接环设置在承接台上,所述多个连接杆的顶端分别连接承接环,底端分别连接置物台,且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具有L型卡接头,所述承接台与L型卡接头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与陶瓷罩体顶部开口相连通的径向缺口,所述L型卡接头卡设在径向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陶瓷罩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透光孔。

优选地,该陶瓷灯罩还包括活动提手,所述陶瓷罩体的顶部对称两侧分别设有插接孔,所述活动提手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插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L型卡接头由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组成,所述第一杆部垂直连接承接环,所述第二杆部的径向外端连接第一杆部的底端,所述第二杆部的径向内端连接连接杆顶端。

优选地,所述承接环与陶瓷罩体顶部开口内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杆部抵靠在径向缺口的径向外侧壁,所述第二杆部的径向长度大于或等于径向缺口的径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灯座由承接环、置物台和连接杆组成,陶瓷罩体顶部开口径向内凸设有承接台,承接环设置在承接台上,如此一方面固定灯座于陶瓷罩体内,另一方面可利用承接环便于取放灯座,结构精简,操作方便;又由于在承接台上设有径向缺口,灯座的连接杆顶端具有L型卡接头,L型卡接头卡设在径向缺口内,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灯座在使用过程中灯座不会相对陶瓷罩体发生位置变化,保证蜡烛灯或蜡烛发出的光线稳定,不会晃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沿图1中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罩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陶瓷罩体;11、插接孔;12、透光孔;13、承接台;14、径向缺口;20、灯座;21、承接环;22、置物台;23、连接杆;200、L型卡接头;201、第一杆部;202、第二杆部;30、活动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蜡烛灯陶瓷灯罩,包括陶瓷罩体10、用于放置蜡烛灯的灯座20以及活动提手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罩体10的顶部对称两侧分别设有插接孔11,所述活动提手30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插接孔11内,如此使得本实施例可利用活动提手30进行悬挂,提高陶瓷灯罩的观赏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罩体1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透光孔12,利用透光孔12透射出来的光线能达到适当的照明及烘托气氛使用,其结构简单,非常方便实用。所述陶瓷罩体10的顶部开口处径向内凸设置有与灯座20相接的承接台13,所述承接台13呈圆环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座20由承接环21、置物台22及多个连接杆23组成,所述多个连接杆23的顶端分别连接承接环21,底端分别连接置物台22,且所述连接杆23的顶端具有L型卡接头200,所述承接台13与L型卡接头200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与陶瓷罩体10顶部开口相连通的径向缺口14,所述L型卡接头200卡设在径向缺口14内。所述L型卡接头200由第一杆部201及第二杆部202组成,所述第一杆部201垂直连接承接环21,所述第二杆部202的径向外端连接第一杆部201的底端,所述第二杆部202的径向内端连接连接杆23顶端。所述承接环21设置在承接台13上并与陶瓷罩体10顶部开口内侧壁相抵接,所述第一杆部201抵靠在径向缺口14的径向外侧壁,所述第二杆部202的径向长度大于或等于径向缺口14的径向长度。本实施例通过L型卡接头200卡设在径向缺口14内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灯座20不会相对陶瓷罩体10发生位置变化,保证蜡烛灯或蜡烛发出的光线稳定,不会晃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