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自行车灯。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数量高速增长并逐渐膨胀的今天,随着全球低碳理念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自行车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由于现有的自行车本身不具备照明系统,给人们的夜间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及安全隐患,基于此,用于自行车夜间照明及警示的自行车灯应运而生。现有结构的自行车灯结构单一,不能同时照亮多个区域,不能任意旋转灯头,给照明带来了盲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角度照明的LED自行车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自行车灯,包括设于车把手上的车灯本体,所述的车灯本体两侧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侧灯本体,所述的侧灯本体通过转动件与车灯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的车灯本体内设有线路板,以及与线路板连接的电池组件,所述的车灯本体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的车灯本体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的车灯本体顶部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开关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动件包括六角螺栓,所述的侧灯本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的六角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车灯本体螺纹连接,所述的侧灯本体与六角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的侧灯本体贴合在车灯本体的侧面,确保了侧灯本体转动的流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六角螺栓与车灯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侧灯本体上设有用于遮盖连接孔的侧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磨砂透镜。磨砂透镜使光线产生漫反射,透光而不透视,使光线柔和而不刺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灯本体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与车把手相适应的弧形凹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灯本体上设有与电池组件连接的充电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转动件将侧灯本体与车灯本体的活动连接,使得侧灯本体能够相对车灯本体360°旋转,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照亮多个区域。简单来说,骑手在夜骑时,可依靠设置在车灯本体上的第一发光组件来照亮前方路段,将侧灯本体向下转动预定角度,设置在侧灯本体上的第二发光组件可照亮骑手脚下路面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LED自行车灯,包括设于车把手上的车灯本体1,车灯本体1两侧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侧灯本体2,侧灯本体2通过转动件与车灯本体1活动连接,车灯本体1内设有线路板,以及与线路板连接的电池组件,车灯本体1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3,车灯本体1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第二发光组件4,车灯本体1顶部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开关组件8。
转动件包括六角螺栓,侧灯本体2上设有连接孔5,六角螺栓穿过连接孔5与车灯本体1螺纹连接,侧灯本体2与六角螺栓活动连接,侧灯本体2贴合在车灯本体1的侧面。
六角螺栓与车灯本体1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侧灯本体2上设有用于遮盖连接孔5的侧盖。
第二发光组件4包括磨砂透镜。
车灯本体1底部设有连接座6,连接座6上设有与车把手相适应的弧形凹面结构。
车灯本体1上设有与电池组件连接的充电线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