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133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电路板,具体是指一种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



背景技术:

随着LED在照明领域的逐渐应用,LED灯正逐渐替代白炽灯等传统灯具。LED作为固体发光材质,在应用中,最大的障碍是散热性问题。人们在选购LED灯具时,其散热性是选购中重点考虑的,只有选择散热性较好的产品,才能保证使用寿命和发光效果。LED散热性能与电路板息息相关。目前普遍采用的电路板类型是玻纤板,玻纤板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板材成本低等优势,然而其在散热性能上仍存在很大的不足。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具有圆形玻纤基板,该圆形玻纤基板的上表面沉设有供LED灯珠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个沉槽,该沉槽的底部开设有贯通圆形玻纤基板的缩颈孔;沉槽的形状与LED灯珠的散热片相匹配,该沉槽内设有与LED灯珠的散热片紧密贴置的铜沉片;圆形玻纤基板的背面设有覆盖缩颈孔的铜底片或锡底片;缩颈孔内涂覆有铜孔环,该铜孔环一端连接铜沉片,另一端连接铜底片或锡底片。

所述铜沉片的上表面与圆形玻纤基板的上表面相齐平设置,或者铜沉片的上表面略高于圆形玻纤基板的上表面。

所述缩颈孔内填充有导热树脂填充物。

所述铜底片或锡底片镶嵌于圆形玻纤基板的背面,该铜底片或锡底片的尺寸大于铜沉片的尺寸,并且在投影向上铜沉片完全落于铜底片或锡底片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传统玻纤板的结构上补充设计散热结构,于圆形玻纤基板上设计沉槽和缩颈孔结构,再适当设计连接圆形玻纤基板正背面的由铜沉片、铜孔环及铜底片或锡底片构成的导热路径,由此LED灯珠产生的热量通过其散热片传导至铜沉片,之后沿导热路径传导至圆形玻纤基板背面的铜底片或锡底片,最后由铜底片或锡底片将对应的LED灯珠产生的热量散出去,于此实现优异的导热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新型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的剖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圆形玻纤基板 1 沉槽 11

缩颈孔 12 LED灯珠 2

铜沉片 31 铜底片或锡底片 33

铜孔环 32 导热树脂填充物 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高散热型LED圆形玻纤板,如图1-2所示,具有圆形玻纤基板1,该圆形玻纤基板1上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若干LED灯珠2。该若干LED灯珠2的电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引脚与圆形玻纤基板1上的覆铜箔线路连接,或者若干LED灯珠2直接相互串联或者并联。

圆形玻纤基板1的上表面沉设有供各LED灯珠2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个沉槽11,该沉槽11的底部开设有贯通圆形玻纤基板1的缩颈孔12。

所述沉槽11的形状与LED灯珠2的散热片相匹配,该沉槽11内设有铜沉片31,各LED灯珠2贴置在圆形玻纤基板1上时,各LED灯珠的散热片与相应的铜沉片31紧密贴置。为了确保铜沉片31与LED灯珠散热片的紧密贴置,铜沉片31的上表面与圆形玻纤基板1的上表面相齐平设置,或者铜沉片31的上表面略高于圆形玻纤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

所述缩颈孔12的内壁上涂覆有一层铜箔层,构成铜孔环32结构。该铜孔环32与铜沉片31相连接设置。圆形玻纤基板1的背面设有覆盖缩颈孔12的铜底片(或锡底片)33;该铜底片(或锡底片)33与铜孔环32相连接设置。由此,圆形玻纤基板1上的每个LED灯珠2,分别具有一一对应的主散热路径,具体依次为相连接的铜沉片31、铜孔环32及铜底片(或锡底片)33。该主散热路径为金属散热路径,并且连接圆形玻纤基板1的正背面,发挥优异的主散热效果。当然圆形玻纤基板1本身对各LED灯珠2还起到不可或缺的辅散热作用,主辅散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实现LED圆形玻纤板的整体优异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缩颈孔12内还填充有导热树脂填充物4,该导热树脂填充物4的设计,提高了主散热路径的散热作用,同时在确保本新型LED圆形玻纤板具备高散热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金属散热路径的制作成本,即优化LED圆形玻纤板的性价比。

优选的,铜底片(或锡底片)33镶嵌于圆形玻纤基板1的背面,如此来缩小铜孔环32长度,缩短金属散热路径的中间传热路径,加快传热导热作用。再有,铜底片(或锡底片)33的尺寸大于铜沉片31的尺寸,并且在投影向上铜沉片31完全落于铜底片(或锡底片)33内;如此设计用来确保热量在金属散热路径的末端能够及时有效的传导并发散出,在控制成本前提下,尽量提升散热性能,提升性价比,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