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807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位灯,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



背景技术:

昼间行驶灯是车辆在昼间行驶时,使得车辆更为易见的面向前方的灯具。LED技术推广后,LED昼间行驶灯越来越多的开始装备到乘用车上。其具有占用空间小、易布置,寿命长,响应时间快等优点。光学型式基本上采用LED光源与多曲面反射镜或LED直射等型式。外形为水平或竖直等简单的形状,然而这种形状缺乏立体空间感,造型并不是很优美,而且发光均匀度较差,这在如今对车辆外型比较看重的时代,对车辆的价值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影响。

为此,目前各乘用车厂整积极开始研究造型优美的空间曲线光带型式的昼间行驶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均匀发光3D效果的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包括:光导配光镜、遮光衬框和多个LED组件,所述光导配光镜整体配置成具有一开口的环形,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前侧设置有配光花纹,所述遮光衬框包括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所述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分别设置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上侧和下侧,并分别与所述光导配光镜卡接在一起,所述多个LED组件配置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后侧,每个LED组件包括线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LED光源,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后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导配光镜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塑成型。

可选地,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厚度为52~60mm。

可选地,所述光导配光镜的透光面的厚度为10~12mm。

可选地,所述配光花纹由聚碳酸酯注塑成型。

可选地,所述光导配光镜上突出形成有卡合部,所述上部遮光衬框和所述下部遮光衬框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LED光源与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入光面之间的间隔为2±0.5mm。

可选地,所述线路板铆接在所述光导配光镜上。

可选地,多个LED光源以固定间隔均匀布置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间隔为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通过配置具有配光花纹的厚壁配光镜,能够实现均匀发光3D效果,能够加强昼间行驶灯的外观表现力,并使得发光均匀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用昼间行驶灯,包括:光导配光镜1、遮光衬框2和多个LED组件3,所述光导配光镜整体配置成具有一开口的环形,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前侧设置有配光花纹,所述遮光衬框包括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所述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分别设置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上侧和下侧,并分别与所述光导配光镜卡接在一起,所述多个LED组件配置在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后侧,每个LED组件包括线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LED光源,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后侧连接。

具体地,所述光导配光镜1整体配置成在下部具有一开口的环形,本实用新型对光导配光镜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制,可根据车辆造型来进行具体设置。所述光导配光镜为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塑成型的厚壁型光导配光镜,可选地,所述光导配光镜的厚度a可为52~60mm,该范围既能满足配光要求,又能满足点亮均匀性要求,所述光导配光镜的透光面的厚度b可为10~12mm,该范围能够满足昼间行驶灯配光要求。在一非限制性的示例中,如图2所示,光导配光镜1在厚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箭头型,即厚度方向的高度先是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变小。在光导配光镜的前侧(出光面)形成有用于重新分布光线的配光花纹4,本实用新型对配光花纹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制,只要能够满足配光要求的任何结构都可以,在一示例中,配光花纹可由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可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长方形小方格(如图1所示),每个小方格的长可为2.5mm,宽可为1.6mm~2.6mm。此外,如图2所示,在光导配光镜1在靠近出光面的部分配置成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例如倾斜5°,在光导配光镜1的后侧具有适合LED光源进入和收集光源的形状,例如凹形。

所述遮光衬框2包括分别设置在光导配光镜1的上侧和下侧的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可通过PC(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各自大致形成为L型结构,用于遮挡光导配光镜非配光区域的杂散光,从而使得光线能够从光导配光镜的配管区域集中照射出去,上部遮光衬框和下部遮光衬框可与光导配光镜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可在光导配光镜上突出形成有卡合部,在所述上部遮光衬框和所述下部遮光衬框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的卡槽,通过将卡合部插入到卡槽中来实现遮光衬框与光导配光镜的连接,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遮光衬框上设置卡合部,而且光导配光镜上设置卡槽。连接在一起的遮光衬框和光导配光镜整体可通过螺钉被固定到支架(未图示)上,从而实现与车辆的连接。

设置有LED光源的线路板可通过热铆的方式固定在光导配光镜1的后侧,LED光源可与光导配光镜的入光面之间的间隔a为2±0.5mm。在一示例中,可在光导配光镜1的后侧均匀布置24个LED光源,两个LED光源之间的间隔可为18mm,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不同的配光需求来设置不同数目的LED光源和不同的布置方式。

当线路板接收到来自车身的控制信号时,LED光源点亮,从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极短距离的空气中传播后进入厚壁光导配光镜1中,光线在厚壁光导配光镜1中进行全反射传播,当光线到达厚壁光导配光镜前侧的表面后,在配光花纹作用下,光线重新分布,使其符合法规(GB 23255)要求,同时,其他游离光线被厚壁光导配光镜周边的遮挡衬框3遮挡,这样只有正面的透光面透光,形成了3D的光带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