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组化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360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双模组化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双模组化筒灯,且特别关于一种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双模组化筒灯。



背景技术:

现代的照明设备已经演进到发光二极管(LED)。许多的照明设备是以LED来组成。有一种便于安装于住家天花板的灯叫做筒灯。筒灯具有筒状的外观,可以内嵌入天花板之内,而且灯的正面可以和天花板同平面,看起来可以非常平整。将发光二极管芯片置入筒灯之内,可以达到高发光效率以及美观的功用。然而,传统的筒灯光源组件和驱动是分开设计,装配要分开按步骤装配,分开用螺丝固定,结构设计复杂,还要考虑驱动和光源组件用端子进行导电,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驱动是插件,生产费用高,效率低,材料成本也高。传统产品只有把所有配件安装完成才能是一个完整的灯,单个部件不能进行工作,限制了产品的应用。因此,LED照明的工业界非常需要一种新的产品设计,可以简化装配,提高测试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搭配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案发明人在观察到上述的技术问题后,提出了下列实施例,以分别解决一部分或全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模组化筒灯,各模组可以独立生产,独立测试,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模组化筒灯,其中光电模组和面环模组可以分开自由搭配,产品适应性高,提高竞争力。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模组化筒灯,其装配简单,所需螺丝极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筒灯。此筒灯包含光电模组以及面环模组。光电模组包含光源驱动板,背壳,以及前盖。其中光源驱动板置于背壳以及前盖之间。光源驱动板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驱动电路。面环模组具有中央开孔,供容纳光电模组。面环模组包含筒状壁以及扣件,扣件固定于筒状壁上。扣件具有第一凹折部分以及第二凹折部分,第一凹折部分供固定于容纳孔中,第二凹折部分固定于筒灯的筒状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筒灯。此筒灯包含光电模组,散热体,以及面环模组。光电模组包含光源驱动板,背壳,以及前盖。其中光源驱动板置于背壳以及前盖之间。散热体中间具有凸起的小平面。凸起小平面紧贴光源驱动板后方,面环模组具有中央开孔,供容纳光电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筒灯。此筒灯包含光电模组,散热体,以及面环模组。光电模组包含光源驱动板,背壳,以及前盖。其中光源驱动板置于背壳以及前盖之间。散热体中间具有凸起的小平面,散热体后方具有内凹孔洞。面环模组具有中央开孔,供容纳光电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双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立体图。

图3为双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侧面图。

图4为多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多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立体图。

图6为多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双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双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立体图。图3为双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侧面图。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双模组化筒灯 100包含面环模组101以及光电模组102。面环模组101包含外环103以及筒状壁104。面环模组101具有开孔105,供容纳光电模组102。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环模组101包含扣件106,连接于筒状壁104。扣件106具有锐角凹折部分107。锐角凹折部分107可供扣住天花板或墙壁的开孔内部,使得面环模组101可以稳固地固定在天花板或墙壁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环103与筒状壁104的交界部分呈现直角。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环103与筒状壁104的交界部分呈现曲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扣件106由金属制成,具有弹性。当面环模组100被压入天花板的开孔时,压入的过程扣件106稍微弯曲,当面环模组100完全压入天花板的开孔时,扣件106 弹回原状,借此可以扣住开孔内部,达到固定面环模组100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环模组101的中央开孔105处具有环状内突缘,当光电模组102置入面环模组101的中央开孔 105时,环状内突缘顶住并覆盖前盖303的外缘。环状内突缘可以具有防水的功能。

图4为多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的例立体图。图5为多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立体图。图6为多模组化筒灯的一实施例的爆炸侧面图。参照图4,图5以及图6,面环模组101 包含固定弹簧201。固定弹簧201一端连接于筒状壁104,另一端可固定于天花板或墙壁的开孔之内。光电模组102包含背壳301,光源驱动板302,以及前盖303。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盖303是一个扩散板。扩散板可以将光束扩散模糊化,使得使用者不会觉得刺眼。光源驱动板302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驱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电模组102更包含金属散热体110。金属散热体110可以是杯状,放置于背壳301与光源驱动板302之间。金属散热体110可以提供更佳的散热,使得光电模组 102不至于过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模组化筒灯100包含喇叭状套筒111,喇叭状套筒111 具有第一开孔112以及第二开孔113,第一开孔112的孔径比第二开孔113的孔径小。喇叭状套筒111的第一开孔112放置在光源驱动板302之上,其中第一开孔112刚好可以使发光二极管芯片显露出来。喇叭状套筒111的第二开孔113刚好可以置于前盖303的内缘,如此一来,喇叭状套筒111可以稳固地夹在光源驱动板302以及前盖303之间。喇叭状套筒111 的作用可以遮盖驱动电路,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在发光二极管304发光之时,喇叭状套筒111 也可以阻绝因为光源照在驱动电路305的零件上而在前盖303产生黑影暗斑。在另一实施例中,喇叭状套筒111可以替换为其他形状的套筒,例如锥状套筒。喇叭状套筒可以是白色,乳白色,雾面,或者是亮面的设计。喇叭状套筒可以反射光源,或者对光源做柔化处理。

双模组化筒灯100中的面环模组101和光电模组102是两个分开的模组,不是一体成型的模组。如此一来两者可以分开制造与分开测试。因为是个别分开的,所以体积比较小。过去传统的筒射灯的面环模组和光电模组是一体化的,体积比较大,在做测试的时候,同样的空间能摆放的筒射灯个数比较少,比较不方便。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采用多模组化分开的方式,将筒灯100分成不同的可分离的模组,可以让个别的体积变小,便于个别制造和测试。例如,在做老化测试的时候,同样的空间,跟传统筒射灯相比,可以一次摆放更多的光电模组102来做老化测试。这会使得测试的效率变好,速度也变快。同样的,当可分离的其中一个模组损坏或者是有瑕疵时,可以只替换损坏或有瑕疵的模组,不需要整个筒射灯都换掉。这样可以节省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模组化筒灯100还可以包含散热体110。散热体110中间有凸起的小平面,这凸起小平面可以紧贴光源驱动板302后方。由于光源驱动板302正面的中间部分聚集了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芯片是容易发热的地方,所以将散热体110中间凸起小平面紧贴光源驱动板302中间的后方可以帮助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体110的周围具有凹孔,这凹孔可以让电源线通过。电源线通过这凹孔之后连接于光源驱动板302,以供应电源给光源驱动板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孔可以有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环103可以是圆形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环103可以是方形环。外环103可以有各种尺寸,可以搭配不同规格的光电模组102以及搭配不同的安装孔洞的尺寸。这种模组化的作法可以节省成本,增加弹性。

参照图2以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扣件106除了有凹折部分107之外,还有另一个凹折部分108。凹折部分108呈现一种倒钩形状,这倒钩形状可以安装入外环的内沟槽109。倒钩形状的凹折部分108安装的方式可以是压入或者卡入外环103的方式,免用螺丝,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多模组化筒射灯100可以简化结构设计,提供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各个功能部分设计成模组化,单个模组不但可以工作,也可以独立生产,增加产品应用场所,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竞争力。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304和驱动电路305合并设计,而且利用贴片的方式置于同样一片光源驱动板302。此方式可以大量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装配简单,而且只需要用螺丝固定散热体,其他的部分不需要用到螺丝。产品整灯高度大大降低,降低比在20-25%,此设计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节省比例达到25-30%。

面环模组101和光电模组102两个模组都可以独立生产,且装配简单,可以高度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光电模组102可以有各种体积大小,例如4寸,5寸,或6寸的光电模组102都可以独立生产。光电模组102本身也可以单独成为产品出货。也可配合其他面环组成新的外形产品,适应性大大加强,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此模组化设计,可以实现4寸,5 寸,或6寸光电模组102和不同的面环模组101(例如N44和N48面环)交互搭配,真正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也节省产品开模具数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生产时换模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工人减少产品过多,要不断适应新的产品组装,只做一款产品熟练度大大提高,间接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高度的降低,减少了包材的费用,也增加了同一货柜的装箱量,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尽量用上述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但熟悉此技术领域中的人员应该可以根据上述的说明进行适当的替换或修改,这些替换或修改或组合包括省去一个元件或是增加元件,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