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6025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后尾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尾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越来越普及,摩托车后尾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车灯的光照强度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车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温度过高而损坏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摩托车车灯的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的后尾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后尾灯,包括灯壳与以及与灯壳固定连接的灯罩,所述灯壳内固定有反光镜以及大灯灯泡,所述大灯灯泡穿过反光镜,所述灯壳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设有与通气孔螺纹连接的通风螺杆,所述通风螺杆设有进风通道,所述通风螺杆伸入灯壳的一端设有与进风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通风螺杆上设有多个与进风通道连通的腰型孔,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与进风通道螺纹连接的挡水环,所述挡水环呈圆台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后尾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后,热量从通风螺杆的开口处进入进风通道绕后再从腰型孔排出,通过旋转通风螺杆可以调整腰型孔漏出灯壳的大小,从而根据环境状况调整散热速度,在满足散热的条件下降低杂质进入灯壳内的风险,圆台状的挡水环可以有效阻止雨水通过进风通道流入到灯壳内,避免后尾灯受潮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能够有 效散热,防雨防尘,防止车灯受热或受潮而损坏,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为了防止杂质进入灯壳内,所述挡水环上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进风通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过滤网。

优选的,为了提高灯壳的结构强度,所述灯壳的背面设有多个与灯壳一体成型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通气孔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灯壳,2为灯罩,3为反光镜,4为大灯灯泡,5为通气孔,6为通风螺杆,7为进风通道,8为开口,9为腰型孔,10为挡水环,11为连接环,12为过滤网,13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后尾灯包括灯壳1与以及与灯壳固定连接的灯罩2,所述灯壳内固定有反光镜3以及大灯灯泡4,所述大灯灯泡穿过反光镜,所述灯壳上设有通气孔5,所述通气孔处设有与通气孔螺纹连接的通风螺杆6,所述通风螺杆设有进风通道7,所述通风螺杆伸入灯壳的一端设有与进风通道连通的开口8,所述通风螺杆上设有多个与进风通道连通的腰型孔9,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与进风通道螺纹连接的挡水环10,所述挡水环呈圆台状,所述挡水环上固定有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与进风通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上固定有过滤网12,所述灯壳的背面设有多个与灯壳一体成型的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延 伸至通气孔处。

采用上述结构后,后尾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后,热量从通风螺杆的开口处进入进风通道绕后再从腰型孔排出,通过旋转通风螺杆可以调整腰型孔漏出灯壳的大小,从而根据环境状况调整散热速度,在满足散热的条件下降低杂质进入灯壳内的风险,圆台状的挡水环可以有效阻止雨水通过进风通道流入到灯壳内,避免后尾灯受潮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能够有效散热,防雨防尘,防止车灯受热或受潮而损坏,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