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大功率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62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筒灯,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功率大的LED筒灯,属于LED灯具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传统LED筒灯,普遍存在功率大体积随之增大的弊端,比如:功率18W的LED筒灯,其最小直径一般设置在80mm以上。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传统的LED筒灯是将若干只LED光源设置在一圆片状的铝基板上,圆片铝基板固定在筒灯的塑料外壳底部,圆片铝基板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筒灯的直径,即:圆片铝基板的直径越大,筒灯的直径就越大,而筒灯的功率又由LED光源的设置数量来决定,即:LED光源的设置数量越多,筒灯的功率就越大,其发光亮度也越大。由此,要想筒灯的功率大、亮度高,就要在圆片铝基板上设置足够多的LED光源,才能与其功率相匹配。而要在圆片铝基板上均布足够多的LED光源,其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圆片铝基板的直径,转而达到增大面积的目的。这就是传统LED筒灯筒灯体积大而功率小的症结所在。那么,为什么不能将筒灯内的铝基板做成圆柱形的筒状体呢,这样在同等直径的情况下,圆柱筒状体的外表面积不是能显著增加吗,回答是否定的,其原因是:依据现有的加工水平,还不能将铝基板做成筒状的,而且也不能将若干只LED光源均匀牢固地贴在圆柱筒状体外表面的弧面上。因此,传统LED筒灯体积大、功率小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LED筒灯的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小型大功率的LED筒灯,它能将同等功率的LED筒灯直径降小一半以上,而光效至少提高2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小型大功率LED筒灯,包括灯头、塑料外壳、驱动器电路板、铝基板、若干个LED光源、支撑杆和透光罩,所述的塑料外壳的上端连接灯头;所述驱动器电路板与塑料外壳的内部壳体固定;所述若干个LED光源均匀分布在铝基板上;所述的铝基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驱动器电路板;所述透光罩外罩在若干只LED光源的外部,且其上端与塑料外壳的下端粘结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铝基板为长条带,所述长条带卷绕成螺旋圆柱,形成螺旋铝基板;

所述若干个LED光源沿长条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当长条带卷绕成螺旋圆柱时,若干个LED光源位于螺旋圆柱的外表面;

所述支撑杆至少设置三根,其上端分别与驱动器电路板设定圆周上的等分点固定连接,且与支架的轴线平行,其外径分别与所述螺旋铝基板每一螺旋圈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设有若干个LED光源的铝基板做成长条带,将长条带卷绕成螺旋圆柱,形成螺旋铝基板,且当长条带卷绕的圈数越多时,螺旋圆柱的直径越小。依照上述原理,在制作大功率LED筒灯时,可根据适当的长径比获得具有最佳体积的超小型大功率筒灯;同时,长条带铝基板制作简单、螺旋卷绕方便、LED光源分布在螺旋圆柱铝基板的外表面,又能使LED光源具有360°的发光角,从而能使其发光效率达到极致,且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外壳以下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2、3中:1为灯头、2为塑料外壳、3为铝基板、4为LED光源、5为透光罩、6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附图1、2、3所示,塑料外壳2的上端连接灯头1,内部固定有驱动器电路板;若干个LED光源4均匀分布在铝基板3上;铝基板3通过支撑杆6固定连接驱动器电路板;透光罩5外罩在若干只LED光源4的外部,且其上端与塑料外壳2的下端粘结固定。铝基板3为长条带,长条带卷绕成螺旋圆柱,形成螺旋铝基板3,且螺旋圈数越多,螺旋圆柱的直径越小;若干个LED光源4沿铝基板3长条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当长条带卷绕成螺旋圆柱时,若干个LED光源4位于螺旋圆柱的外表面;支撑杆6设置为三根,三根支撑杆6的上端驱动器电路板设定圆周上的等分点固定连接,且与筒灯的轴线平行,其外径分别与螺旋铝基板3每一螺旋圈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设有若干个LED光源4的铝基板3做成长条带,然后根据筒灯的功率和理想体积,选择螺旋铝基板3的长径比,再将长条带卷绕成螺旋圆柱形成螺旋铝基板3,且在螺旋铝基板3每一螺旋圈的内壁上均分三点分别与三根支撑杆6的外径固定,最后将三根支撑杆6的上端固定在驱动器电路板上,从而形成超小型大功率筒灯。这种筒灯体积小、功率大、散热效果好,且由于若干个LED光源4分布在螺旋圆柱的外表面,从而能使若干只LED光源4具有360°的发光角,因此,发光效率能比同功率的筒灯提高20%以上,而筒灯直径可减少5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