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092发布日期:2018-08-14 18:1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属于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灯罩作为汽车车灯外饰配件,对汽车车灯的光源和外部装饰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汽车灯罩一般都具备美化车灯和辅助车灯照明的作用,但是容易破裂,因此一不小心,汽车灯罩就会报废,所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汽车灯罩,大都是采用一体式结构,因此不方便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通过设置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灯罩,可以使其安装更加方便,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表层均设有若干条竖向的且形状相同的棱柱状的加强筋,不仅可以提高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结构强度,而且由PC树脂材料制成的棱柱状的加强筋还可以起到折射光线的作用,使光线的折射范围更广,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一侧粘贴密封垫,在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安装时,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螺纹孔、凹槽、下凸块、上卡槽、加强筋、安装槽和密封垫,所述前壳体与上卡槽一体成型,所述后壳体与下凸块一体成型;所述上卡槽用于卡在所述下凸块的上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上部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一侧设有密封垫,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表层均设有若干条竖向的且形状相同的加强筋,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卡槽与下凸块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垫通过防水胶粘贴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为棱柱状,且由PC树脂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通过设置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灯罩,可以使其安装更加方便,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表层均设有若干条竖向的且形状相同的棱柱状的加强筋,不仅可以提高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结构强度,而且由PC树脂材料制成的棱柱状的加强筋还可以起到折射光线的作用,使光线的折射范围更广,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一侧粘贴密封垫,在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安装时,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前壳体;2、后壳体;3、螺纹孔;4、凹槽;5、下凸块;6、上卡槽;7、加强筋;8、安装槽;9、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螺纹孔3、凹槽4、下凸块5、上卡槽6、加强筋7、安装槽8和密封垫9,所述前壳体1与上卡槽6一体成型,结构坚固,所述后壳体2与下凸块5一体成型,结构坚固;所述上卡槽6用于卡在所述下凸块5的上部,可以将其连接在一起,避免出现错缝,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上部均设有螺纹孔3,螺栓穿过螺纹孔3,可以将其与灯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一侧设有密封垫9,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内表层均设有若干条竖向的且形状相同的加强筋7,可以提高其结构强度,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连接处设有安装槽8,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槽6与下凸块5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密封,可以使其连接更加紧密,也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9通过防水胶粘贴在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上部,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7分别与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一体成型,可以提高其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7为棱柱状,且由PC树脂材料制成,可以起到折射光线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LED汽车日间行车灯罩,工作时,通过设置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灯罩,可以使其安装更加方便,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内表层均设有若干条竖向的且形状相同的棱柱状的加强筋,不仅可以提高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结构强度,而且由PC树脂材料制成的棱柱状的加强筋还可以起到折射光线的作用,使光线的折射范围更广,通过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一侧粘贴密封垫,在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安装时,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