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3469发布日期:2018-10-30 22:0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尤其是“全面屏”概念的提出,用户对高屏占比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高端的移动终端对屏占比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这对背光源产品的生产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背光源产品的设计中,反射膜需要被整合在胶框内部加以固定,胶框中包含所有的背光源元件,因此制约了胶框尺寸的进一步变窄、变薄,且传统设计中LED灯距离有效视区的距离为2.85mm左右,导致整体设计中背光源产品的胶框结构尺寸偏大,而胶框的尺寸过大则降低了背光源产品的屏占比,影响了移动终端产品的显示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装置因胶框的尺寸过大而影响移动终端产品显示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

用于对背光源元件进行固定的胶框;

设置在胶框上侧、用于传导光能的胶片;设置在胶框上侧、胶片底端的LED光源;

设置在胶片上侧的扩散膜;设置在扩散膜上侧的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设置在上增光膜上侧的黑框;

所述胶框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下边框;

所述上边框的高度大于下边框的高度;

所述下边框上侧设置有多个凹槽。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胶框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胶框下侧的反射膜。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反射膜通过背黑黑双面胶与胶框下侧粘合固定。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框的高度与上边框的高度相等。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右边框的高度与上边框的高度相等。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框右侧设置有L形凹台。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右边框左侧设置有L形凹台。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上边框下侧设置有L形凹台。

所述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黑框为长方形框体,黑框的四边的宽度与胶框四边的宽度相适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通过在胶框的上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设置L形凹台,将背光源元件通过L形凹台进行固定,并将反射膜通过背黑黑双面胶与胶框下侧粘合固定,以使胶框的高度减小,并进一步缩小胶框四边的尺寸,通过窄边框设计使背光源装置的屏占比大幅提高,并且提高了移动终端产品的显示性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中胶框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中胶框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中胶框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中胶框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中胶框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中胶框的局部结构图。 如图所示,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用于对背光源元件进行固定的胶框1;设置在胶框上侧、用于传导光能的胶片2;设置在胶框上侧、胶片底端的LED光源3;设置在胶片2上侧的扩散膜4;设置在扩散膜4上侧的下增光膜5和上增光膜6;设置在上增光膜6上侧的黑框7。其中,所述黑框7为长方形框体,黑框7的四边的宽度与胶框1四边的宽度相适配;所述胶框1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胶片、LED光源、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依次置于胶框与黑框之间,通过胶框与黑框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将胶片、LED光源、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进行稳固固定,以使背光源元件之间无空隙,提高背光源装置整体的防摔性能。

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胶框1包括,左边框11、右边框12、上边框13、下边框14;所述上边框13的高度大于下边框14的高度;所述下边框14上侧设置有多个凹槽141。LED光源置于置于胶片的底部,也即是LED光源设置在下边框的上端面上,由于LED光源具有一定的厚度,且LED光源上具有凸出的LED灯柱,因此需要对下边框进行适应性设计,下边框的高度小于上边框的高度,且下边框上侧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LED灯珠的凹槽,以使LED光源能够紧密地安装在下边框的上端面上。相比传统的设计中LED灯距离有效视区的距离为2.85mm左右,通过新的设计,使LED灯距离有效视区的距离缩小到1.65m,从而达到缩小下边框尺寸的目的。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胶框1下侧的反射膜8,所述反射膜8通过背黑黑双面胶与胶框1下侧粘合固定。在传统的背光产品设计过程中,均是将包括反射膜在内的所有背光源元件置于胶框内部,这一设计严重限制了背光源产品的胶框结构尺寸。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反射膜通过背黑黑双面胶粘合在胶框下侧的技术方案,通过这一设计,能够使胶框的高度减小,胶框与反射膜粘合后的厚度为0.72-0.82mm,传统的胶框厚度为0.85-0.90mm,这一设计不仅能够缩小胶框的高度,还能够进一步缩小胶框四边的宽度。通过背黑黑双面胶能够吸收背光源装置,侧边的光,以辅助解决背光源装置侧边产生亮线的问题。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边框11的高度与上边框13的高度相等,所述右边框12的高度与上边框13的高度相等。由于LED光源设置在下边框的上端面上,而左边框、右边框和上边框均需要与黑框固定连接,因此需要将上边框的高度、左边框的高度、右边框的高度设置为相等,由于上边框的高度大于下边框的高度,因此左边框的高度和右边框的高度均大于下边框的高度。左边框和右边框在下边框左右两侧形成两个侧壁,通过两个侧壁与下边框的结合,形成一个用于放置LED光源的凹槽,且能够通过左右两侧的侧壁对LED光源的位置进行限定,以达到对LED光源进行稳固固定的目的。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边框11右侧设置有L形凹台111,所述右边框12左侧设置有L形凹台,所述上边框13下侧设置有L形凹台。胶片、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置于左侧边框、右侧边框和上侧边框的L形凹台内,通过凹台的侧壁,结合黑框对背光源元件进行稳固的固定,能够提高提高背光源装置整体的防摔性能,这一设计还可提高设备对高温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边框背光源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源装置包括:用于对背光源元件进行固定的胶框;设置在胶框上侧、用于传导光能的胶片;设置在胶框上侧、胶片底端的LED光源;设置在胶片上侧的扩散膜;设置在扩散膜上侧的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设置在上增光膜上侧的黑框;所述胶框包括,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下边框;所述上边框的高度大于下边框的高度;所述下边框上侧设置有多个凹槽。本实用新型的窄边框背光源装置,通过在胶框的上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设置L形凹台,将背光源元件通过L形凹台进行固定,并将反射膜通过背黑黑双面胶与胶框下侧粘合固定,以使胶框的高度减小,并进一步缩小胶框四边的尺寸,通过窄边框设计使背光源装置的屏占比大幅提高,并且提高了移动终端产品的显示性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