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设备的触控装置和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1419发布日期:2018-11-13 20:5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控制灯光亮度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触控方式控制灯光亮度的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如灯具的亮度控制可以采用触控的交互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点触控式,操作简单;另一种是多点滑条式,灯珠点亮并透过触控面板后以进度条的形式反馈给用户,进度条信息直接反馈出灯具的亮度。现有结构方式多采用触控板与灯珠直接布局在一个PCB板上,这种方式固然成本低,但是若灯珠灯光直接透过进度条时,由于进度条是透光导光的,一个灯珠的灯光,在进度条上回留下一段很长的亮度,也就是说,手指触碰时,进度条所亮的长度超出了手指的宽度。因此,也就导致了进度条并不能真实地反馈出灯具的亮度信息;而且由于触控板要紧贴触控面板才可起作用,这样透过进度条,会看到灯珠过亮,周边暗。特别是对于一排灯珠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灯珠颗粒感分外明显。因此,目前的触控方式,不论是拖尾感还是颗粒感,都给用户带来了很差的既视感与操作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照明设备的触控装置,其进度条能够准确反映发光件的亮度信息,进度条的显示没有拖尾感、颗粒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触控装置的照明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照明设备的触控装置,包括面板、触控板和多个发光指示元件,通过滑动触摸面板的进度条控制照明设备的发光件的亮度等级,所述面板上的进度条显示亮度等级,所述进度条和发光指示元件之间设有导光支架,所述导光支架具有遮光性,所述导光支架使得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光束按照预设的角度和宽度透出所述进度条,并阻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光束相互之间发生串光。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经所述导光支架约束后的光束到达所述进度条的长度小于所述发光指示元件未经所述导光支架约束后的光束到达所述进度条的长度;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经所述导光支架约束后的光束交叉点高于所述导光支架的导光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支架包括框体和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用于透出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光束,在所述通孔两侧沿所述进度条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倾斜的导光面,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面连成一个锯齿,所述导光支架设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将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的光束分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支架的锯齿的高度低于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经所述导光支架约束后的光束交叉点。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指示元件经所述导光支架约束后的光束到达所述进度条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度条的单次动作的触摸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支架的锯齿之间的最高点的宽度不大于所述进度条的单次动作的触摸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支架与灯板连接,所述发光指示元件设在灯板上并容置于所述导光支架的通孔内,所述导光支架上方依次为所述触控板和面板,所述触控板设有与所述容置槽对应的透光孔,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透光孔对应的进度条。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指示元件为灯珠,所述锯齿呈尖头形。

进一步地,触控方式包括点触和滑动两种方式。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上述的触控装置和至少一个发光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进度条和灯板中间增加一个特有的导光支架结构,通过内部锯齿状结构来改变灯珠的光束方向和扩散面积,使灯珠的光束按照预设的角度和宽度透出进度条,使进度条的光效均匀无暗区,进度条信息真实反馈出灯具的亮度信息,并且消除了灯珠灯效的颗粒感和拖尾感。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照明调备,比如灯具,可以真正做到灯具亮度调节满足灯随手动,手到灯亮的精准调节控制,明显提升了用户的既视感和操作体验感。

2、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点触和滑动双触控方式相融合的触控方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操作交互体验方式。

附图说明

参照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下面的示意图,这是说明性的,并没有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具体说来,附图中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提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导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触控装置的侧剖图。

图中,面板1,进度条11;触控板2,透光孔21,导光支架3,框体31,容置槽32,通孔33,导光面34,锯齿35,灯珠4,灯板5,A代表单次动作的触摸宽度,即手指宽度,是人手操作基本宽度;B代表导光支架上的锯齿高度;C代表导光支架和进度条之间的距离;D代表单个灯珠在进度条上的光亮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示例性的灯具,包括发光件(灯具的光源,图中未示)和触控装置,触控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控制面板1、触控板2、导光支架3、多个灯珠4和灯板5,所述面板上设有进度条11,触控板2上设有与进度条11相匹配的长条状透光孔21,以用于灯珠4的光束透过至进度条11。触控方式包括点触和滑动两种方式,当然也可以仅采用滑动控制一种方式,用户通过滑动进度条11控制发光件的亮度等级,进度条11通过启动灯珠4相应地显示灯具亮度等级。举例说明,如图中所示,灯珠4均匀一字形排列分布在灯板5上。设定灯具发光强度分为十个等级,相应地,该发光指示元件包括10个灯珠4。该10个灯珠4中的其中一个亮代表该灯具的发光强度为一级。两个亮代表灯具的发光强度为二级,以此类推,灯珠全部亮,灯具的发光强度为最高级十级。当然也可以是两个灯珠亮代表一级发光强度,在此不做任何限定。进一步地,灯板5上两端上还分别设置了用于指示功能的灯珠,比如电源指示灯,相应的导光支架3、触控板2均设有用于透光的通孔,面板1上的相应位置也相应为透光设计。

进度条11,采用透光设计,能够真实反映出灯具发光件的亮度档位,其材质上优选PC光扩散料,可以辅助导光支架3更为有效地彻底解决灯珠4的颗粒隔断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是,进度条11、灯板5和触控板2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当触控板2检测到点触或滑动触摸操作时,即可调动相应的控制模块根据相应的触摸操作对灯珠以及发光件的发光强度进行控制。

再参阅图3,导光支架3采用遮光性材料制成,材质的遮光性越高,相邻灯珠4间的串光效应和影响也越小,遮光效果以及光束都能有效地得到规范和控制,进而彻底消除拖尾感。导光支架3呈长方体,框体3的上端面开有一个长条状容置槽32,容置槽32内的框体3上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33,用于透出灯珠4的光束,在框体3的底部,即通孔33两侧沿进度条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一个倾斜的导光面34,相邻的两个导光面34连成一个锯齿35,导光支架3上形成连续均匀的多个锯齿35,该锯齿35能够根据灯珠4间隔均匀布置将灯珠4隔离开,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串光问题,特别是相邻的两个灯珠4间的光束串光。具体地,两个锯齿35之间的底部的通孔33对应一个灯珠4,灯珠4可以容置在通孔33内,导光支架3的锯齿35之间的最高点的宽度不大于进度条11的单次动作的触摸宽度(手指宽度A),锯齿35的导光面34将任意两个相邻的灯珠4的光束分隔开,并按预设的角度和宽度透出进度条11。优选的,相比不增加导光支架3的单个灯珠的光束长度D,经导光支架3约束后的光束透过进度条11的长度变短,且小于等于手指宽度A,即A≥D时,手指宽度A足以遮盖住进度条11上的光亮长度D,这样就不会看到灯光拖尾感。

导光支架3上锯齿35的高度,优选低于邻近的两个灯珠4的光束交叉点(图1中,两条沿锯齿35的导光面34向上延伸的两条虚线的交叉点),这样,灯珠4发射出的光束能够越过导光支架3,从而可以解决灯珠的阴影颗粒感。更为优选锯齿35的顶部形状呈尖形,会削弱由灯珠4造成的颗粒隔断感。导光支架的锯齿35与进度条11之间可以保持一定间距,即距离C,该距离取决于进度条所选的材质,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时应当杜绝因为距离大小问题而导光支架3在进度条上留下阴影。导光支架3与灯板5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任一种适合的方式,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用户操作时,可以用手指在进度条11上做出滑动的动作,根据需要的灯具亮度,随时同步停留在进度条11的相应位置,触控板2判断手指停留的位置,启动相应的灯珠4和发光件的亮度等级,同时启动后的灯珠的光束沿导光支架3的锯齿35的导光面34射出光束并透出触控板2和进度条11,做到灯随手动,手到灯亮的精准档位控制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特殊的导光支架3和锯齿状结构的设计,有效规范和约束了灯珠4的发光角度,达到控制单个灯珠4光束的精确性,有效地解决了因灯珠4产生的颗粒隔断感和灯效拖尾感。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法,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以及多种替代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基于本实用新型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