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9953发布日期:2019-03-30 07:5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属于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经济迅猛发展,衍生而来的各种经济模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共享单车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自行车出行,但是由于部分城市建设的不完善,在骑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崎岖路面或者光照不良的路面,对骑行者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投射出网格状的激光线,由于网格线具有规则形状,当遇到路面不平整的状况,会发生明显的扭曲变形,骑行者当观察到此种现象,能够及时调整骑行状态,确保骑行过程的安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包含上体和下体,上体和下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下体通过螺纹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池,电池与电源板连接,所述电池通过盖板密封在底座内,所述上体和下体内形成凹槽,在凹槽内依次安装有反光杯、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和激光发生器,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和激光发生器均与电源板连接;所述壳体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车把手上;激光发射器通过电池供能,发出激光,照射在第一、第二光栅之上,第一、第二光栅交错布置,从而使得发出的激光呈现网格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垂直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包含圆弧卡圈和支撑架,所述壳体卡在圆弧卡圈内,圆弧卡圈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含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为圆弧状,圆弧状的第一支撑部卡在车把手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部上,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为过盈配合,第二支撑部可绕第一支撑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光栅与反光杯之间设有LED灯,LED灯与电源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LED灯选用半导体激光器能量转换效率高,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50%,远高于闪光灯;工作室产生的无功热量小,介质温度稳定,可制成全固化器件,消除震动影响;寿命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LED灯所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射,一部分人通过反光杯反射回路面,进行照明。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激光装置能够有效的反映地面的平整情况,帮助骑行者更好地判断路况,保证骑行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射灯与车体连接方式,通过自行设计的安装支架,车把手连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照射效果图。

图3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激光光栅的路骑行网格射灯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2,所述壳体包含上体和下体,上体和下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下体通过螺纹与底座2连接,所述底座2内设有电池3,电池3与电源板4连接,所述电池3通过盖板1密封在底座2内,所述上体和下体内形成凹槽,在凹槽内依次安装有反光杯9、第一光栅6、第二光栅7和激光发生器5,第一光栅6、第二光栅7和激光发生器5均与电源板4连接;所述壳体通过安装支架10安装在车把手上;激光发射器通过电池3供能,发出激光,照射在第一、第二光栅7之上,第一、第二光栅7交错布置,优选垂直分布,从而使得发出的激光呈现网格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支架10包含圆弧卡圈和支撑架,所述壳体卡在圆弧卡圈内,圆弧卡圈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含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为圆弧状,圆弧状的第一支撑部卡在车把手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部上,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为过盈配合,第二支撑部可绕第一支撑部转动。所述第二光栅与反光杯之间设有LED灯,LED灯与电源板连接,LED灯用于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进行辅助照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支架10安装在车把手上,接通电源,发出激光,照射在第一、第二光栅7之上,第一、第二光栅7交错布置,从而使得发出的激光呈现网格状,如图2所示,当遇到路面不平整的状况,会发生明显的扭曲变形,骑行者当观察到此种现象,能够及时调整骑行状态,确保骑行过程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