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2893发布日期:2019-05-24 21:5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灯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照明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灯,以及包括这种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照明场景中。在某些照明场景中,不仅要求灯提供向下照明(down lighting),而且要求灯提供顶部照明(upper lighting)。为了兼顾上述顶部照明和向下照明的功能,这些灯通常除了设置向下照明所需的光学组件之外,还需要在灯内设置独立的PCB板和LED芯片,以使得光朝向顶部进行照射,从而实现顶部照明。

此外,为了实现灯的各种光束整形需求,还通常需要在灯内集成不同尺寸或类型透镜和/或反射器,以对向下照明的出射光束进行整形。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人通过研究注意到,目前已知的灯难以以成本节约的方式兼顾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例如,在仅需要向下照明的场景中时,传统的灯中所设置的可独立地进行顶部照明的光学器件被完全闲置,而如果移除用于顶部照明的光学器件,则无法在需要时实现顶部照明。

另一方面,对于向下照明而言,预定安装的透镜或反射器通常仅适于预定的光束整形。当需要不同的光束整形时,则需要具有不同类型透镜或反射器的灯。因此,这就需要灯的制造商提供不同类型的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光束整形,这不管对于用户和制造商而言都是不期望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其能够以简便、经济节约的方式兼顾灯的顶部照明和对向下照明的光束整形的需求。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灯。该灯包括灯头;散热器,热耦合至所述灯的光源,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以及至少一个反射器,适于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中以便反射来自光源的光。

在该方面中,通过本公开的灯,至少一种类型的反射器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简便地安装在散热器上,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定制灯的照明功能,从而实现例如可控的顶部照明和/或对向下照明进行光束整形。这种可由用户定制照明功能的能力,一方面赋予了灯照明功能的切换自由度,另一方面降低了制造商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灯的负担。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包括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被配置为以朝向所述灯头一侧的方向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的设置可以使得光能够朝向灯的背侧(或者灯头侧)反射,从而实现顶部照明。例如,在灯的背侧为天花板的情况下,第一反射器可以实现对天花板的良好照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包括底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面上的第一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器适于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得第一反射器容易接收来自光源出射的光,从而简单地实现顶部照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底面上,并且具有环形出光面,所述第一反射器适于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面上的被所述环形出光面所环绕的位置。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的具有高反射率的第一面可以面向光源的环形出光面,以便将入射到其上的大部分光反射至所期望的目标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包括第二反射器,其适于以朝向所述灯的前向侧的方向反射来自光源的光。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的设置可以使得能够对前向出射的光进行光束整形,从而满足用户对向下照明光束的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包括侧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包括设置在所述侧面上的第二安装孔,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器适于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侧面上的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并且还被构造成在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侧面的状态下,彼此拼接在一起。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得多个第二反射器拼接在一起,以包围光源出光面,从而能够调整或限制光源出光面的出光角度,由此而实现光束整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反射器包括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包括呈V字型设置的固定臂和弹性臂。在该些实施例中,该安装端提供了一种将反射器卡扣地安装到灯体的简单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臂在所述安装端的第一端连接至弹性臂,并且所述第一端适于被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中。在该些实施例中,反射器的安装端的结构可以使得用户很方便地将安装端插入到灯体的安装孔中,以实现反射器与灯的卡扣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可弹性地卡扣在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上。在该些实施例中,安装端的第二端是可弹性操作的,由此可以通过操作该可弹性操作的第二端来卡扣就位或者释放反射器的安装端。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任意段落所述的灯。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似/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贯穿不同视图而指代相似/相同的部分。附图并不必按比例绘制,而是通常强调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图示。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集成有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功能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第一反射器的灯结构的侧面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第一反射器的灯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第二反射器的灯结构的侧面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第二反射器的灯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或第二反射器与灯的散热器的安装视图;以及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由附图所示出。实施例通过本公开的阐述所提供,并且不旨在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所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被使用以生成又一进一步的实施例。本公开旨在包括属于本公开范围和精神的这些和其他修改和变化。

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在某些照明场景中,可能不仅要求灯能够提供向下的照明,而且要求灯能够提供顶部照明。作为示例,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集成有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功能的这种灯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灯100’主要包括灯头10’、灯壳50’,以及布置在灯壳50’内的光学组件60’和驱动器件(未示出)。特别地,为了实现顶部照明的功能,光学组件60’例如可以包括独立的印刷电路板(PCB)61’、安装在印刷电路板61’上的LED芯片62’,以及适于将LED芯片62’所发射的光透射至灯头10’一侧的方向的透光罩70’,其中透光罩70’可以构成上述灯壳50’的一部分,或者独立于上述灯壳50’而存在。由于具有上述光学器件60’,灯100’可以实现朝向灯头40’一侧进行照明(或顶部照明)的功能。

除了实现上述顶部照明的功能之外,灯100’还具有向下照明的功能。特别地,为了对向下照明的光进行光束整形,灯100’可以设置有用于光束整形的透镜80’或反射器。该透镜80’或反射器通常固定地安装在灯100’内,以实现预定光束整形的目的。

尽管上述现有技术的灯100’可以提供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的双重功能,但灯100’的不利之处在于:难以以成本节约的方式兼顾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例如,在仅需要向下照明的场景中时,灯100’中所设置的可独立地进行顶部照明的光学器件60’无疑是个浪费;而如果移除用于顶部照明的光学器件60’,则无法在需要时实现顶部照明。而对于向下照明而言,预定安装的透镜80’或反射器通常仅适于预定的光束整形。当需要不同的光束整形时,则需要具有不同类型透镜80’或反射器的灯100’。因此,这就需要灯的制造商提供不同类型的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光束整形,这不管对于用户和制造商而言都是不期望的。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灯,其能够以成本节约的方式来提供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的双重功能。为此,本发明的构思在于提供能够以简便且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灯上的不同类型的反射器,来分别实现上述向下照明和顶部照明的双重功能。

为了方便进行描述,下面将首先结合图2和图3来描述顶部照明的情形。图2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具有适于顶部照明的第一反射器的灯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公开的灯100除了包括灯头10和灯壳50之外,还包括散热器30和第一反射器21,其中散热器30被构造成热耦合至灯100的光源(未示出),第一反射器21可拆卸地附接到散热器30上。

第一反射器21以片状的形式呈现,并且通常具有刚性,从而使得第一反射器21能够以固定的形状保持。然而,这并非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可以是非片状的反射体。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21除了有刚性之外,其本身是可变形地,这使得第一反射器21能够以一定程度进行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方便地调整第一反射器21的曲率或弯曲度,从而能够方便地调整第一反射器21所要反射的目标区域。

在第一反射器21安装在散热器30上的状态下,其具有朝向灯头10一侧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被构造成具有高反射率,例如超过50%、60%、70%、80%或90%的反射率,甚至超过95%、99%的反射率,以便实现对入射到其上的大部分光的反射。第一反射器21的第二表面——即与上述高反射率相对的一面——是哑光的或者是低反射率的,例如低于50%、40%、30%、20%或10%的反射率,甚至低于5%、1%的反射率,从而基本上不反射光或仅反射少量的光。然而,上面关于第一反射器2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反射率的要求并非是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2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反射率也可能根据实际的照明场景而采用与上面的要求有所不同的反射率。

此外,在第一反射器22安装在灯100的散热器30上的状态下,其相对于光源的环形出光面40将延伸出预定距离,并且呈一定角度张开,从而使得从光源的环形出光面40出射的处于预定角度范围内的光可以入射到第一反射器21的具有高反射率的第一反射面上,并且将入射到其上的大部分光朝向灯100的背侧(即灯头侧)反射出去,从而实现灯100的背侧R的照明,也即实现顶部照明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灯100的背侧通常是天花板。因此,第一反射器21可以实现对灯100附近的天花板的照射。

由于第一反射器21的上述布置,从光源的环形出光面40的出射光可以至少部分地入射在第一反射器21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将光反射出去。通过提供预定曲率(或弯曲度)和/或相对于环形出光面40呈预定张开角度的第一反射器21,可以对第一反射器21所要反射的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可控的顶部照明。

散热器30被构造成与灯壳50和光源热耦合,从而适于将光源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热散发至周围环境。在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散热器30还被构造成包围灯壳50和光源两者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仅作为示例,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散热器30整体上呈现圆柱形,其具有外表面31,后者进一步至少具有底面311和侧面312。将会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器30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和结构。

进一步地,底面311和侧面312可以分布设置有多个散热孔313。这些散热孔的作用在于使得外部的空气能够经由这些散热孔充分地进入散热器30的内部,以传导光源或灯外壳中积聚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散热孔313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孔的形状,其中孔的规则形状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椭圆形、五边形等。特别地,规则形状的孔可以使得散热孔在散热器30的外表面31上的布置更为整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313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地布置在散热器30的底面311和侧面312上,其中均匀布置的散热孔可以使得整个散热器30的外表更加美观。

此外,结合图3和图7可见,散热器30的底面311还可以划分为光源安装部3111和底面散热部3112,其中光源安装部3111可以适于将灯100的光源安装在其上,以便形成环形出光面40(见图3),底面散热部3112可以在其上布置上述散热孔313,从而使得气流可以经由底面311上的散热孔313进入灯100的内部,以传导灯内积聚的热量。

进一步参见图7,除了在散热器30的底面311和侧面312上设置散热孔313之外,散热器30的底面311还可以设置有适于可拆卸地安装第一反射器21的第一安装孔33,散热器30的侧面312还可以设置有可拆卸地安装第二反射器22的第二安装孔34。

第一安装孔33可以设置在底面311上的被光源安装部3111或者上述环形出光面40所环绕的位置,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第一反射器21从环形出光面40的内侧紧邻上述环形出光面40。第二安装孔34可以设置在侧面312上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第二反射器22的位置从外侧紧邻上述环形出光面40。然而,将会理解,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的位置并非是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可以位于散热器30上的不同位置。

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椭圆形、五边形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相同的形状有助于第一反射器21和第二反射器的安装端24的制造。此外,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的形状可以与上面描述的散热器30的散热孔313相同或不同,其中相同的形状可以方便地上述安装孔33、34和散热孔313的共同制造;而不同的形状则可以使得用户很容易地区分安装孔33、34和散热孔313。

另外,第一安装孔33可以在底面311上的环绕光源安装部3111或者上述环形出光面40的位置均匀地分布,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第一反射器21从上述环形出光面40的内侧环绕环形出光面40均匀地分布。第二安装孔34可以沿着侧面312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的均匀分布,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第二反射器22沿着侧面312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从上述环形出光面40的外侧环绕环形出光面40均匀地分布。同样地,将会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可以以不同的形态进行分布。

返回参见图2和图3,三个第一反射器21环绕上述环形出光面40均匀地分布,并且每个第一反射器21被构造成具有面向环形出光面40的高反射率的第一反射面。将会理解,图2和图3中所示的第一反射器21的数量和位置都仅仅是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第一反射器21,并且第一反射器21可以布置在底面311上的其他位置。

当环形出光面4出射的光照射在第一反射器21上的第一反射面时,第一反射器21的第一反射面会将来自环形出光面4的光朝向灯100的灯头10的一侧进行反射,从而实现所需的顶部照明。灯100的顶部照明的光量和光强分布可以通过第一反射器21来调节。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反射器21的数量和/或安装位置来调节灯100的顶部照明的光量和光强分布;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反射器21的本身曲率是可调节的,从而使得第一反射器21可以具有变化的弯曲度,从而实现顶部照明的光量和光强分布的调节;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安装不同反射率的第一反射器21来调节灯100的顶部照明的光量和光强分布。

总体而言,第一反射器21在灯100上是可拆卸安装的,并且可根据所需的顶部照明的光量(或明暗)和光强分布来安装合适数量和/或位置的第一反射器。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顶部照明是简单可控的。对于大部分需要顶部照明的照明场景而言,该简单可控的顶部照明可能是足够的;而在不需要顶部照明的照明场景中,用户完全可以不用安装第一反射器21。这样,通过提供简单的第一反射器21,灯100即可实现顶部照明和向下照明的双重功能,同时使得顶部照明是可控的,由此降低了灯100的制造成本。

下面将结合图4和图5来描述向下照明的情形。图3至图4示意性地示出具有适于向下照明的第二反射器的灯的结构示意图。

类似于图2和图3的实施例,但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的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安装有第二反射器22,其中第二反射器22可拆卸地附接到散热器30上。

类似于第一反射器21,第二反射器22也以片状的形式呈现,并且通常具有刚性,从而使得第二反射器22也能够以固定的形状保持。同样地,这并非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22可以是非片状的反射体。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22除了有刚性之外,其本身是可变形的,这使得第二反射器22也可以以一定程度进行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方便地调整第二反射器22的曲率或弯曲度,从而能够方便调整第二反射器22所要反射的目标区域。

在第二反射器22安装在散热器30上的状态下,第二反射器22具有朝向灯头10一侧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反射器不同,第二反射器22的第二表面被构造成具有高反射率,例如超过50%、60%、70%、80%或90%的反射率,甚至超过95%、99%的反射率,以便实现对入射到其上的大部分光的反射。第二反射器22的第一表面——即与上述高反射率相对的一面——是哑光的或者是低反射率的,例如低于50%、40%、30%、20%或10%的反射率,甚至低于5%、1%的反射率,从而基本上不反射光或仅反射少量的光。同样地,上面关于第二反射器22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反射率的要求并非是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22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反射率也可能根据实际的照明场景具有与上面的要求有所不同的反射率。

此外,在第二反射器22安装在灯100的散热器30上的状态下,第二反射器22可以相对于光源的环形出光面40延伸出预定距离,并且呈一定角度张开,从而使得从光源的环形出光面40出射的处于预定角度范围内的光可以入射到第二反射器22的具有高反射率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将入射到其上的大部分光朝向灯100的前向侧F(即与灯头侧相反的一侧)反射出去,从而实现对灯100的向下照明的光束整形。

结合图7可知,第二反射器22可以安装在散热器30的侧面312的第二安装孔34上。如前所描述的,第二安装孔34可以设置在侧面312上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第二反射器22的位置从环形出光面40的外侧紧邻上述环形出光面40。第二安装孔34可以沿着侧面312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均匀分布,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第二反射器22也沿着侧面312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均匀分布。此外,第二反射器22在第二安装孔34上的安装还可以使得安装后的多个第二反射器22拼接在一起,以至少部分地包围(或者完全包围)上述环形出光面40,从而对向下出射的光束进行光束整形。

然而,上述关于第二反射器22的位置和分布的描述并非是限制。将会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反射器22的位置和分布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和分布。

返回参见图4和图5,四个第二反射器22在上述散热器30的侧面312上的靠近底面311的位置均匀分布,并且从环形出光面40的外侧环状包围环形出光面40,从而使得每个第二反射器22的具有高反射率的第二表面面向环形出光面40。将会理解,图4和图5中所示的第二反射器22的数量和位置都仅仅是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第二反射器22拼接在一起来包围上述环形出光面40,并且第二反射器22可以布置在侧面312上的其他位置。

由于第二反射器22的上述布置,从光源的环形出光面40的出射光可以至少部分地入射在第二反射器22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将光反射出去。通过提供预定曲率(或弯曲度)和/或相对于环形出光面40的呈预定张开角度的第二反射器22,可以对第二反射器22所要反射的目标区域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可控的光束整形或向下照明。

总体而言,第二反射器22在灯100上也是可拆卸安装的,并且可根据所需的向下照明的光量和光强分布来安装合适数量和/或位置的第二反射器,以便对出射光束进行光束整形。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向下照明的光束整形也是简单可控的。对于许多向下照明的照明场景而言,该简单可控的光束整形照明可能是足够的,由此用户可以通过提供简单的第二反射器22,来实现简单的光束整形,由此降低了灯100的制造成本。

以上已经详细地介绍了灯100的主要部件,特别是散热器30和第一反射器21、第二反射器2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下面将重点描述如何将第一反射器21、第二反射器22以非常方便地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到散热器30的第一安装孔33和第二安装孔34上。

仅作为示例,图6示意性示出了反射器与灯的散热器的安装视图。图6中的(a)示出了第一反射器21或第二反射器22安装到散热器30的第一安装孔33或第二安装孔34的剖面示意图;(b)示出了散热器30的第一安装孔33或第二安装孔34的形状示意图;以及(c)示出第一反射器21或第二反射器22的安装端24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图6的示例中,第一反射器21或第二反射器22分别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到散热器30上的安装孔中。然而,将会理解,这并非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器21或第二反射器22也可能以其他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到散热器30上的安装孔中。

另外,为了清楚描述起见,下面仅针对第一反射器21安装到散热器30的底面的第一安装孔33的情形进行描述。将会理解,第一反射器21的安装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同样适用于第二反射器22。

如图6所示,第一反射器21以片的形式呈现,其一侧包括安装端24。安装端24包括大致呈V字型设置的固定臂27和弹性臂26,其中固定臂27在安装端24的第一端A连接至弹性臂26,其中第一端A被构造成适于插入到第一安装孔33中。此外,安装端24还包括与上述第一端A相对的第二端B,其中弹性臂26的处于第二端B处的端部适于弹性地卡扣在上述第一安装孔33中,从而可以将安装端24的第二端B弹性地卡扣在第一安装孔33中。为了保证安装端24的卡扣就位,弹性臂26的处于第二端B处的端部还包括卡勾28和止挡部29。

在进行第一反射器21的安装操作时,用户可以通过将第一反射器21的第一端A插入到第一安装孔33中,随后继续按压第一反射器21直至第一反射器21的第二端B卡扣就位在第一安装孔33中为止,来完成第一反射器21的卡扣安装操作。

在拆卸第一反射器21的操作时,用户可以通过弹性按压第一反射器21的卡勾28来使得第一反射器21从第一安装孔33脱落,来完成第一反射器21的卡扣拆卸操作。

从以上的描述可见,借助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第一反射器21和第二反射器22可以以非常简便的方式在灯100上进行可拆卸地安装和拆除。因此,将会理解,本公开的第一反射器21和第二反射器22可以作为灯100的附件而存在,并且根据需要与灯100的散热器30配合连接。在实际应用的照明场景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反射器类型来提供所需的顶部照明,或者对向下照明进行所需的光束整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反射器,就可以实现同一个灯的多种照明功能,并且可以实现该多种照明功能的便捷调节,这显著地提高了单个灯的适应于各种照明场景的能力,并且有效降低了灯的成本。

虽然已经在附图和前述描述中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说明和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请求保护的发明中,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可以理解并且实践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体。

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元件,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单个元件或其它单元可以满足在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多个项目的功能。仅在互不相同的实施例或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特征的仅有事实,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特征的组合。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涵盖在各个实施例或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各个特征任何可能组合。

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