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过线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977发布日期:2019-07-27 10:0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灯具过线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灯具过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灯具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灯具在组装时常常分为电源控制部分和发光板部分,两者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导向实现电连接,然而由于灯具具有密封要求,所以在过线时通常会要进行密封设置,常用的密封设置为使用密封塞,将线紧密贴紧密封塞的内壁,实现密封,该方式不仅在安装上较麻烦,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间隙,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灯具过线密封结构,实现密封且安装方便。

其技术方案如下:

灯具过线密封结构,包括壳体,电源密封组,以及密封件,所述壳体背部安装所述电源密封组,所述壳体背部开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电源密封组底部开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之间。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下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的外边缘接触。

所述密封圈上下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阻隔槽。

所述第一过线孔外边缘设置有突起的平台,所述平台组成一个封闭的环,所述第一过线孔在所述平台组成的密闭的环内。

所述平台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槽上。

所述密封件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密封槽的深度尺寸大,使得所述密封件突出于所述平台的表面。

所述第一过线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平台设置有四个,所述电源密封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和两个所述第一过线孔分别与所述平台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源密封组包括电源下盖和电源上盖,所述电源下盖开设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电源下盖与所述电源上盖密闭连接。

所述电源下盖的顶面轮廓内侧设置有条槽,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位,所述电源上盖的底面轮廓内侧设置有凸条,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位,所述条槽与所述凸条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位置相对应指的是安装时相互间相配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在壳体背部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在电源密封组底部开设有第二过线孔,将电源密封组的接线穿过第二过线孔,通过第一过线孔进入到壳体内,在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之间安装有密封件,利用密封件实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与外界隔开,达到密封效果,由于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有较大的空间,所以接线穿过时较方便,所以达到了安装方便的效果。

2、密封件采用密封圈,由于密封图形状多变,而且是制造简单所以比较合适,另外,通过密封圈上下底面分别与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的外边缘接触,达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之间相同,与外界阻隔,密封性能好。

3、在密封圈上下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阻隔槽,此设计达到多层密封的效果,两个凸起之间形成两道密封,在安装时受挤压,而且通过阻隔槽的设置使得密封圈还能起到缓冲作用。

4、第一过线孔边缘设置有突起的平台,第一过线孔在平台组成的密闭的环内,由于密封时密封圈是通过挤压的方式组装的,所以设置的平台在给密封圈一个平缓的面进行密封,所以密封效果更佳。

5、在平台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槽上,利用密封槽的定位安装密封圈,所以密封圈不会发生移位,保证组装时每个灯具都能在同一位置安装密封圈,也方便了工人安装。此外,所述密封件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密封槽的深度尺寸大,使得所述密封件突出于所述平台的表面,保证密封圈始终能接触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的外边缘。

6、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设置有两个,在对于较长的灯具时可以左右均穿插接线,节省了接线用料,而且分开两个第一连接孔穿线在整理线路比较方便。

7、电源密封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凹槽,可与平台相对应,需要穿插更多的线时,可以打通充当第二接线孔的作用。

8、电源密封组电源下盖和电源上盖,可以方便安装电源和电路板,而且电源下盖与电源上盖密闭连接,保证电源密封组内部只通过第二过线孔与外界贯通。

9、电源下盖的顶面轮廓内侧设置有条槽,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位,电源上盖的底面轮廓内侧设置有凸条,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位,条槽和凸条之间相互卡进,形成密封的结构,而且在凸条和条槽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不干扰到密封效果,还能起到连接电源上盖和下盖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具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密封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具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第一过线孔;12、平台;121、密封槽;20、电源密封组;21、第二过线孔;22、凹槽;23、电源上盖;231、凸条;232、第二连接位;24、电源下盖;241、条槽;242、第一连接位;30、密封件;31、密封圈;311、凸起;312、阻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灯具过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电源密封组20,以及密封件30,所述壳体10背部安装所述电源密封组20,所述壳体10背部开设有第一过线孔11,所述电源密封组20底部开设有第二过线孔21,所述密封件30安装在所述第一过线孔11和所述第二过线孔21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密封件30包括密封圈31,所述密封圈31上下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1和所述第二过线孔21的外边缘接触,所述密封圈31上下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311,两个所述凸起311之间形成阻隔槽312。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过线孔11外边缘设置有突起的平台12,所述平台12组成一个封闭的环,所述第一过线孔11在所述平台12组成的密闭的环内,所述平台12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槽121,所述密封件30安装在所述密封槽121上,所述密封件30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密封槽121的深度尺寸大,使得所述密封件30突出于所述平台12的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过线孔1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过线孔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过线孔21与所述第一过线孔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平台12设置有四个,所述电源密封组20底部还设置有两个凹槽22,两个所述凹槽22和两个所述第一过线孔11分别与所述平台12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1所示,所述电源密封组20包括电源下盖24和电源上盖23,所述电源下盖24开设所述第二过线孔21,所述电源下盖24与所述电源上盖23密闭连接,所述电源下盖24的顶面轮廓内侧设置有条槽241,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位242,所述电源上盖23的底面轮廓内侧设置有凸条231,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位232,所述条槽241与所述凸条231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优点及原理:

1、在壳体10背部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1,在电源密封组20底部开设有第二过线孔21,将电源密封组20的接线穿过第二过线孔21,通过第一过线孔11进入到壳体10内,在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之间安装有密封件30,利用密封件30实现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与外界隔开,达到密封效果,由于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有较大的空间,所以接线穿过时较方便,所以达到了安装方便的效果。

2、密封件30采用密封圈31,由于密封圈31形状多变,而且是制造简单所以比较合适,另外,通过密封圈31上下底面分别与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的外边缘接触,达到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之间相同,与外界阻隔,密封性能好。

3、在密封圈31上下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311,两个所述凸起311之间形成阻隔槽312,此设计达到多层密封的效果,两个凸起311之间形成两道密封,在安装时受挤压,而且通过阻隔槽312的设置使得密封圈31还能起到缓冲作用。

4、第一过线孔11边缘设置有突起的平台12,第一过线孔11在平台12组成的密闭的环内,由于密封时密封圈31是通过挤压的方式组装的,所以设置的平台12在给密封圈31一个平缓的面进行密封,所以密封效果更佳。

5、在平台12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槽121,密封件30安装在所述密封槽121上,利用密封槽121的定位安装密封圈31,所以密封圈31不会发生移位,保证组装时每个灯具都能在同一位置安装密封圈31,也方便了工人安装。此外,所述密封件30的高度尺寸比所述密封槽121的深度尺寸大,使得所述密封件30突出于所述平台12的表面,保证密封圈31始终能接触到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的外边缘。

6、第一过线孔11和第二过线孔21设置有两个,在对于较长的灯具时可以左右均穿插接线,节省了接线用料,而且分开两个第一连接孔穿线在整理线路比较方便。

7、电源密封组20底部还设置有两个凹槽22,可与平台12相对应,需要穿插更多的线时,可以打通充当第二接线孔的作用。

8、电源密封组20电源下盖24和电源上盖23,可以方便安装电源和电路板,而且电源下盖24与电源上盖23密闭连接,保证电源密封组20内部只通过第二过线孔21与外界贯通。

9、电源下盖24的顶面轮廓内侧设置有条槽241,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位242,电源上盖23的底面轮廓内侧设置有凸条231,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位232,条槽241和凸条231之间相互卡进,形成密封的结构,而且在凸条231和条槽241的外侧设置第一连接位242和第二连接位232,不干扰到密封效果,还能起到连接电源上盖23和下盖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