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照明设备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0449发布日期:2019-12-11 00:1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用于照明设备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照明,且更确切地说,涉及与如发光二极管的光源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爱迪生(edison)”灯是一个世纪以前发明的。参见us223898(1880);us317631(1885);以及us438310(1890)。电灯泡和插座改变了文明。

从爱迪生灯开始,已可利用几种替代形式的照明,如广泛用于在办公室、实验室和工厂中提供区域照明的荧光照明。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用作更冷、更节能的光源。led是当在二极管两端上施加直流电时发光的固态装置。led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照明以及仪器。

由于基于爱迪生灯的照明的普及,荧光管改造为紧凑型荧光管,且led已适于装配到爱迪生灯泡座中,以促进这些灯光源的采用。led还用于各种仪器照明应用中,其中爱迪生灯泡和插座的约束大大减少。

对于在本文中用以指灯光源的大多数灯,如台灯、吊灯(包含内嵌式吊顶照明设备)以及壁灯,继续在使用爱迪生灯泡。术语灯因此包含具有其附接灯座和灯罩的光源,所述灯罩将灯座连接到电流源。光源包含插入到灯罩中的部分半透明或透明的底座。

灯罩的范围从大部分功能性灯罩到装饰性灯罩、甚至高度装饰性灯罩,如蒂凡尼(tiffany)灯,所述功能性灯罩如内嵌式吊装型“罐”,其具有装饰框边以覆盖所述罐与吊顶中的用于所述罐的孔之间的间隙。经由电线从交流电源(如壁式插座),或经由吊顶中的双线电源线来向灯罩提供电力,所述双线电源线通过灯罩电连接到灯座。灯罩内部的两个通电端子用于经由灯座将电力转移到光源。灯座将具有两个电端子,一个端子用于灯罩中的两个电端子中的每一个。

紧凑型荧光光源和led光源已与可旋拧到爱迪生型灯罩中的底座适配,且适于使用家用交流电以通过灯座中的端子为这些光源供能,所述灯座包含灯座的底部的中心中的第一端子和围绕灯座的底部的金属螺纹套环。

爱迪生灯罩和爱迪生灯座的螺纹起到两个作用。螺纹将灯座固持到灯罩。不用夹具或紧固件将一个固持到另一个。此外,螺纹灯座和灯罩的匹配通过使用金属螺纹套环来完成电路,以完成电路的支路中的一个。

已研发出爱迪生插座和灯座的其它版本。举例来说,a.p.buquor获得1957年发布的两项专利us2903677和us2788501,使用磁性连接器来将电路的一个支路闭合并保持在旋拧到爱迪生型灯罩的其它爱迪生型灯泡座的底部处。

仍然需要可由多于一个电流源驱动的更佳的led照明灯具。



技术实现要素:

简单来说且根据其主要方面,本文中公开一种包含灯座和灯罩的电灯。灯座通过两对磁体牢固地固持在灯罩的适当位置中,而不使用灯罩或灯座上的螺纹。此外,磁体以固定定向将灯座固持到灯罩,使得流过灯罩中的端子的电的极性保留在灯座中的端子上。当电源是直流电时,如太阳能电池或电池,或当光源使用直流电时,如led,保留极性可以是有用的。

此外,本发明的灯罩可以物理方式和以电气方式与接线盒相关联,所述接线盒从交流电电源接收电流,且如果适当时,将所述电流转换成灯的led或其它电负载所用的直流电。举例来说,接线盒的电源可以是经过整流以供led光源使用的家用交流电,或其可以是例如直接由电池或太阳能电池供应的直流电。

本发明的灯包含至少一个led,且更可能是定位成引导光通过透镜和漫射器的多个表面安装式led。led包含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多个led可以电气方式互连以具有第一电端子和第二电端子,以便在灯座的两个端子上接收直流电电压。在第一电端子和第二电端子上施加的直流电电压使得一或多个led发光。

本发明的灯包含其中有两个孔的灯座。存在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通过电导体(如导线)电连接到led多个的第一电触点且定位于灯座中的第一孔处;且存在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通过另一电导体(也可能是导线)电连接到led多个的第二电触点且定位于灯座中的第二孔处。第一磁体在第一孔中;第二磁体在第二孔中。第一磁体通过第一端子固持在灯座中的第一孔处,其中其北端穿过第一孔面向灯座的外部。类似地,第二磁体通过第二端子固持在第二孔处,其中其南端穿过第二孔面向灯座的外部。术语“北”和“南”在磁体和其磁极的情形下使用,亦即,术语北和南是指磁体在自由定向时分别在一端更接近于地球的北磁极或南磁极的情况下移动的自然磁定向。

可存在由灯座的两个孔承载的两个限制器。这些限制器限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进一步移动到灯座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防止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移动通过灯座外部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因此,两个磁体位于灯座中的孔处,且其到灯座外部的前向移动和到灯座中的向内移动受到限制或约束。

本发明的灯还包含容纳灯座的灯罩。灯罩包含固持在灯罩的适当位置中的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灯罩还包含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固持第三磁体使得其南端面向灯座中的两个孔,且固持第四磁体使得其北端面向灯座中的两个孔。因此,当灯座插入到灯罩中时,当磁体对准且接近时,灯座的第一磁体和灯罩的第三磁体将如灯座的第二磁体和灯罩的第四磁体一样吸引。如果灯座旋转使得第一磁体和第四磁体彼此接近,且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彼此接近,那么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将排斥且电接触将不进行。当将灯移动到灯罩中且相对于灯罩旋转灯使得磁体的相对北-南面对准且因此吸引时,用户可感测这一磁性排斥。当吸引地对准时,灯的灯座将安放在灯罩中。

在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之间和在第二磁体与第四磁体之间的磁性吸引力还使得能够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完成灯座之间与灯罩的电路且允许与簇的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的电路从而使得电流从灯罩壳传送到灯座和led,且还用于灯座通过成对磁体的磁性吸引力以物理方式固持在灯罩的适当位置中。

选择磁体以提供吸引力,使得当灯罩附连到房间的吊顶,例如,且灯座向上插入到灯罩壳中时,灯座可仅仅通过磁性吸引力紧紧地固持,且其它附接构件不用于辅助将灯固持在适当位置。

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以及第四磁体被约束在灯座和灯罩中,且不是不可移动的。在灯座中,限制器准许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限制移动,使得所述磁体分别响应于与第四磁体和第三磁体的磁性排斥而可略微移动,籍此在对应磁体之间保留空间,使得在端子上不形成电路(且灯座不能够对抗磁性排斥性力来安放在壳体中)。限制器防止从灯座和灯罩中的孔移除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

本发明的限制器是成对布置的柔性柱形件,与灯座中的每个磁体相关联的一对柱形件。磁体可通过在邻近柱形件之间推动所述磁体来插入到位置中。柱形件是柔性的且形成为使得其表面通过磁体的前边缘向外推动,所述柱形件弹性地弯曲以准许磁体插入在柱形件之间且插入到位置中。当磁体紧贴其端子安放时,柱形件弹性地回弹。在磁体已完全插入在其相应柱形件之间且超过止挡件后,配置于柱形件的内表面的区域中的止挡件防止磁体在相反方向上退出。止挡件定位为允许磁体响应于磁性排斥而移动一段短距离且籍此避免与类似极性的磁体的电接触。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以及第四端子可由铍铜合金制造。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以及第四磁体可由镀镍的钕制造。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通过桥接件连接到灯罩的接线盒。接线盒可含有供应用于灯的电力的从壳体的电布线到本地电缆的电连接,且可包含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特定极性的直流电的整流器。替代地,灯罩可容纳与来自壳体的电布线直接连接的电套管。

通过结合附图仔细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的优势和特性将对灯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图式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吊装式led灯和灯座的下部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图1的led灯和灯座的上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图1的led灯和灯座的下部透视性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图3的led灯座的底部的透视性详细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灯罩、接线盒以及桥接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灯罩的底部的且具有如图5所示的接线盒和桥接件的下部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在灯罩的罩盖和接线盒移除的情况下的图6中所示的灯罩的上部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图7中所示的灯罩的顶部的内部的详细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在部分剖示灯的情况下的led灯和灯座的分解侧视图和led灯罩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led灯的侧视图和结合展示的图9的led灯罩的横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图10中所示的led灯和灯罩的详细侧视横截面图;

图12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用于灯的替代配电系统的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用于灯的另一替代配电系统的上部透视图;

图14是使用本文所述类型的磁性连接器的将电流从套管传输到灯罩和灯的图13中所示的套管和灯罩的一部分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具有齐平安装于其末端中的电连接器的套管的端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具有凹入其中的电连接器的套管的端视图;

图17、18和19展示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连接在一起以电气地连接以用于使用磁性连接器进行电力转移的两个套管的一系列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具有定向以转移电流的磁性连接器的图19的连接套管的详细视图;以及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其中接合套管且在其磁性连接器排斥以便转移电流的情况下的与图20相当的图17和18的套管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是磁性电连接器,当照明设备使用直流电时,在极性正确的情况下,所述磁性电连接器如在灯与灯罩之间充当电触点,且将灯牢固地固持在灯座中。灯和灯座可呈多种灯中的任一种形式,包含台灯、落地灯、壁灯、吊灯以及内嵌式吊灯。

现参看图式,在附图中通常以灯10指示且最佳见于图1到4中的灯包含罩盖12、透镜16、多个发光二极管(在本文中称为簇14)以及灯座22。透镜16漫射来自簇14的光。灯罩26配置成容纳灯10,且单独地最佳见于图5到8,且与灯10一同见于图9到11中。

图1到4展示灯10的透视图。如果灯10是吊装式灯,如泛光灯,那么当人从灯10下观测时,图1中的灯10的视图是底面透视图。图2展示灯10的灯座22的顶部透视图。图3展示灯座22的横截面透视图,且图4展示图3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罩盖12见于图1和3中,且其边缘可见于图2中。罩盖12覆盖灯10的末端,且可能是清洁、透明的,因此光透过它。透镜16通过图1中的罩盖12可见,且见于图3中,其中剖视罩盖12的一部分。在图3中,透镜16覆盖且保护发光二极管(led)的簇14。led的“簇”是指以布置方式分组且以提供第一导体50和相对第二导体52的方式电气地连接的多个led,所述第一导体和相对第二导体可连接到电源以便点亮作为簇14的部分或元件的led。簇14中的led可串联、并联或以串联和并联组合的形式连接。簇14可包括表面安装式led以便于组装、互连和处理。

簇14使用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适配器18展示为连接到簇14,所述适配器可接收交流电,如115伏ac,且将其调整以供簇14使用,如通过整流和降低电压以提供用于簇14的电压。

灯座22展示于图1、2、3和4中的透视图中。灯座22可具有截头圆锥形状,使得其可充当反射器,从而重新引导光从簇14通过罩盖12。灯座22还将灯10减小到较小轮廓以便装配到灯罩26中,如下文将更充分地描述。从图2的外部透视图来看,灯座22具有分别形成于灯座22的底部46中的通过第一孔40和第二孔42可见的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经由适配器18与灯罩26中的等效触点电接触。

内部地,且最佳见于图3和4中,灯座22将簇14保持在适当位置以引导灯通过透镜16和罩盖12,且经由适配器18以及第一导体50和第二导体52分别与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电性连接。第一导体50和第二导体52可以是绝缘的导电线。当在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上接收直流电,且所述直流电分别通过第一导体50和第二导体52从此处传送到簇14时,簇14中的led产生透过灯10的透镜16和罩盖12的光。

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可由导电金属制造,如铜、银、金、铁、铝,或由金属合金制造,如钢或铜合金,如铍铜合金。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可具有不同形状,且形成为以便方便地装配在灯座22中。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分别穿过第一孔40和第二孔42,原因在下文给出。

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可方便地由金属条制造。第一端子可具有第一臂56和相对第一支脚58,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相对第一支脚之间具有装配到第一孔40中的第一阶梯式区段60。第一臂56可弯折或弯曲远离底部46的内表面76以便于第一导体50(如第一导体50)的附接。第一支脚58可以是平坦的以便与灯座22的底部46的内表面76接合。类似地,第二端子36具有第二臂66、相对第二支脚68以及装配在第二孔42中的第二阶梯式区段70。第一臂56和第二臂66可分别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孔以便于第一导体50和第二导体52的附接。第一支脚58和第二支脚68有助于使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平衡,使得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分别保持在第一孔40和第二孔42的适当位置中。第二端子36可具有第二阶梯式区段70。

第一阶梯式区段60和第二阶梯式区段70分别是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的部分,所述部分相对于第一臂56、第二臂66、第一支脚58以及第二支脚68且分别根据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的平面的平衡横向地位移,因此第一阶梯式区段60和第二阶梯式区段70分别容易地安放在第一孔40和第二孔42中。通过安放在第一孔40和第二孔42中,意谓当从底部46的外表面74和底部46的外表面74上方来看时,第一阶梯式区段60和第二阶梯式区段70保持在内表面76下。因此,横向位移的范围可小于灯座22的底部46的厚度,如距离底部46mm0.25mm,以便防止损坏且提供制造公差。

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是弹簧,所述弹簧在其末端处而非在中间处支撑在弹簧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的阶梯式区段60、70处。

如最佳地见于图4中且还见于图3中,附接到底部46的内表面76的是第一柱形件80和与第一柱形件80间隔开的第二柱形件82,以及也间隔开的第三柱形件86和第四柱形件88。第一柱形件80与第二柱形件82之间的是第一磁体92;第三柱形件86与第四柱形件88之间的是第二磁体94。

第一柱形件80、第二柱形件82、第三柱形件86以及第四柱形件88由弹性材料制造,如弹性塑料,且弯曲使得第一磁体92可安放在第一柱形件80与第二柱形件82之间,且第二磁体94可安放在第三柱形件86与第四柱形件88之间。当第一磁体定位于第一柱形件80与第二柱形件82之间时,通过向下推动第一磁体92,第一柱形件80和第二柱形件82将横向地弹性移动出当第一磁体安放在其之间时的第一磁体92的通道。同样地,第三柱形件86和第四柱形件88也是弹性的,且将横向地移动以提供在第三柱形件与第四柱形件之间适当安放第二磁体96的通道。

第一柱形件80和第二柱形件82还分别具有止挡件98和100,在第一磁体处于第一柱形件80与第二柱形件82之间的位置后,所述止挡件限制第一磁体92的竖直移动。在第一柱形件80与第二柱形件82之间向下推动第一磁体92后,第一柱形件80和第二柱形件82在第一磁体92上方弹性地闭合使得止挡件98和100限制第一磁体向上移动。第一磁体92的向下移动受到第一阶梯式区段60处的第一端子34限制。恰好如同第一磁体92一样,通过在第三柱形件86与第四柱形件88之间向下推动第二磁体,第二磁体94可放置到位置中,使得止挡件102和104在第二磁体94上方闭合以限制第二磁体向上移动。对应地,第二磁体94的向下移动受到第二阶梯式区段70处的第二端子36限制。

图5、6和7以透视图形式展示灯罩26。图5展示具有桥接件106和接线盒110的灯罩26的顶部。桥接件106将接线盒110接合到灯罩26的顶部114。接线盒110容纳灯10与本地电流源之间的连接。本地电流源可以是传输通过三个导线电缆长度的交流电,或替代地,通过来自直流电源(如电池或太阳能板)的一对导线传输的交流电。可通过具有本文中所示类型的且下文更充分描述或如在相关美国专利9,899,813中关于结构电力分配系统和在us9,614,322中关于基于磁性排斥的电连接器所描述的磁性排斥连接器的套管来传输本地电流源。

接线盒110容纳可含有通常由图7中的虚线所指示的装置,以表明如果在灯座22上不存在如适配器18,那么装置112可用于调整本地功率以匹配灯10的功率需求,如降低电压的变压器或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接线盒110中的装置112还可保护灯10免受电涌影响或提供与输入电力布线的若干连接。来自接线盒110的布线随后经由桥接件106将电流传送到灯罩26。

灯罩26如果呈如图5所示的内嵌式吊灯形式,那么可具有弹簧118、120,以将灯罩压缩地固持在吊顶的适当位置中。弹簧118、120抵着形成于吊顶中以用于安装灯10的孔的侧部变形,且籍此将压力施加到所述孔的侧部以辅助将灯10固持在适当位置。凹部126在灯罩的底部124上,见于图6中。凹部126成形为与灯座22的外部形状互补且籍此将灯座22容纳在凹部126内部。

两个端子在灯罩26内部,即部分可见于图6中的第三端子128和第四端子130。在图7中,移除灯罩26的顶盖134使得内部顶部表面138可见。内部顶部表面承载第三端子128和第四端子130。

第三端子128和第四端子130类似于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第三端子128在图8中详细地展示。第三端子128具有第五柱形件142和第六柱形件144,在第五柱形件与第六柱形件之间具有第三磁体148。第四端子130具有第七柱形件154和第八柱形件156,在第七柱形件与第八柱形件之间具有第四磁体150。如当在第五柱形件142与第六柱形件144之间推动第三磁体148时,第五柱形件142和第六柱形件144响应于压力而弹性地变形。第七柱形件154和第八柱形件156也是弹性的,且如当在第七柱形件154与第八柱形件156之间推动第四磁体150时,第七柱形件和第八柱形件响应于压力而变形。第五柱形件142、第六柱形件144、第七柱形件154以及第八柱形件156分别具有止挡件,即止挡件160、162、164以及166,所述止挡件通过限制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的相应向上移动来防止容易地移除第三磁体148和第四磁体150。

第三端子128和第四端子130可以类似于第一端子34和第二端子36的方式配置。确切地说第三端子128具有第三电导体174连接到其的第三臂170,且具有相对第三支脚178,在第三臂与第三支脚之间具有第三阶梯式区段180。第四端子130同样地具有第四电导体188连接到其的第四臂186,和相对第四支脚192,在第四臂与第四支脚之间具有第四阶梯式区段196。

第三阶梯式区段180和第四阶梯式区段196类似于第一阶梯式区段60和第二阶梯式区段70。

因此,灯座22中和灯罩26中的端子是相同的。

图9展示灯10和灯罩26的分解图。以横截面说明灯罩26,且剖视反射器30的一部分以展现透镜16。箭头指示灯座22在插入到凹部126中时的移动方向。第一磁体92和第三磁体148在面向图9的观察者的侧面上对准且定向;第二磁体94和第四磁体150在第一磁体92和第三磁体148之后且因此对图9的观察者来说不可见。

在图10和11中,灯10展示为安放在灯罩26的凹部126中。第一磁体92由于磁性吸引力而朝向第三磁体148移动。因此,随后第一端子34和第三端子128进入电性连接状态,在第一磁体92与第三磁体148之间被推到一起。同样地,第二磁体94也响应于第四磁体150的磁性吸引力(第二磁体94或第四磁体150在图9和10中均不可见),且相应地移动到一起,籍此使第二端子36与第四端子130接触(图11中也未展示)。随后电力在完成的电路中从第四电导体188流动到第四端子184,到第二端子36,到第二导体52,且之后流到簇14。簇14通电,且电流通过第一导体50流动到第一端子34、到第三端子128且最后流到第三电导体174。

图12说明凹入到吊顶204中的灯200。灯200类似于先前在图1到11中所说明的灯10。电力通过从套管220中的孔216延伸的线缆212来引入到灯200的顶盖208。套管220端对端地与套管222和224连接。线缆212可延伸通过套管220、222和224。线缆212可类似于以商标romex出售的由southwire有限公司制造的线缆。

在图13和14中,套管226、228延伸到灯234的顶盖230。在图13中,套管226展示为与套管238分离以展现套管226内部的第一磁性电连接器240和第二磁性电连接器242。第一磁性电连接器240和第二磁性电连接器242如在美国专利9,899,813、9,614,322以及8,936,472中所展示和描述,所述专利由本申请人共同拥有且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第一磁性电连接器240和第二磁性电连接器242通过磁性排斥交互作用,以自定向且建立从电源到电负载的电性连接。

图14展示直接地延伸到灯246的灯罩244中的套管236,在灯罩中使所述套管与灯座248连接。灯座248可具有如结合图11所描述和展示的端子,或可具有如在美国专利9,899,813、9,614,322以及8,936,472中所描述且如图13中所展示的磁性电连接器。前者具有非磁性端子,所述非磁性端子通过具有相对极性的磁体的吸引力来建立与其它类似非磁性端子的电性连接,所述磁体吸引力将非磁性端子一起压在吸引的磁体之间,如上文结合图10和11所描述。后者具有含有磁体的端子,且因此通过相反极性的磁力吸引所述端子。

在灯246的灯罩244内部,套管236和磁性连接器自定向且与具有正确极性的非磁性端子接触以将直流电传输到灯座248以用于为发光二极管的簇(图14中未展示)供能。因此,图9中展示的灯10和图14的灯246类似,其中在正确极性的情况下磁体用于使电流源和负载在一起,且所述灯不同,其中后者承载电端子内部的磁体而前者使用磁体来推动电端子。

现在参看图15和16,图15展示第一套管254的第一端250。图16展示第二套管262的第二端258。第一套管254的第一端250具有可容纳于第二套管262的第二端258中的减小的直径。具有顶部表面266的第一电连接器264定位于第一套管254的第一端250处,且可定位使得顶部表面266与第一端250齐平。

第二电连接器272从第二套管262的第二端258凹入,且如图16中所展示,使得第一套管254的第一端250可容纳于第二套管262的第二端258内部。

第一电连接器264具有第一端子270和第二端子274,如图15中所展示。如图16中所展示,第二电连接器272具有第三端子276和第四端子280。当第一套管254插入到第二套管262中且适当地定向时,第一电连接器264可电连接到第二电连接器272。

图17、18和19展示当第一套管254插入到第二套管262中时,第一电连接器264与第二电连接器272分阶段地电连接的过程。当第一套管254完全安放在第二套管262中且适当地定向时,第一套管254的第一端子270与第二套管262的第三端子276接触,且第一套管254的第二端子274与第二套管262的第四端子280接触。当第一套管254和第二套管262适当地定向时,电力从第一端子传送到第三端子且从第二端子274传送到第四端子280。

图20和图21分别展示第一端子270和第二端子274相对于第三端子276和第四端子280的两个定向。当第一电连接器264与第二电连接器272接触时,如图20中所见,第一磁体284和第三磁体288定向使得其极性相对(与第二磁体和第四磁体一样,且第二磁体和第四磁体在图20中不可见)。因此,第一磁体284和第三磁体288吸引和移动到一起。在第一端子270和第三端子276在第一磁体284与第三磁体288之间压到一起的情况下,第一电连接器264和第二电连接器272处于电性连接且可传送电流。当然,如果第一磁体284和第三磁体288对准以吸引,图20中不可见的第二磁体和第四磁体也对准以吸引,且因此使第二端子274与第四端子280接触。

在图21中,第一电连接器264和第二电连接器272不对准。第一电连接器265的第一端子270与第二电连接器272的第四端子280对准。因此,第一磁体284与第四磁体300对准,第四磁体与第一磁体284具有相同极性。第一磁体284和第四磁体300排斥,且后退到第一电连接器264和第二电连接器272中。第一端子270和第四端子280保持分离且不接触,而不是将第一端子270压在第四端子280上。此外,当第一端子270与第四端子280对准时,第二端子274与第三端子276对准,因此第二磁体286也与第四磁体300排斥。因此,不传送电力。

配电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在不脱离所呈现教示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公开的方面的前述描述中做出许多替代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