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3828发布日期:2019-12-20 19:3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具一般包括底盘、基板、led光源、电源和灯罩。目前灯具的电源分为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又分为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隔离电源和非隔离开关电源是使用变压器将120v/220vac电压降到较低的电压,然后再整流成直流电输出供电使用。因为变压器的主线圈承受120v/220vac电压,次级线圈只承受输出的交流电压,并且主次线圈之间并不直接连接,所以称为隔离电源。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非隔离线性电源是用120v/220vac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升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的。根据安全要求,电源的外部都需要设置5va电源盒。

其中,隔离电源体积较大,元器件多,相对非隔离电源成本高。非隔离电的开关电源比线性电源成本高,而线性电源中光电一体方案成本最低。

若采用隔离电源的灯具,其led光源外部不需要设置透镜,led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直接经过灯罩射出,led光源的排布比较分散,灯板面积大,材料成本高。其次,隔离电源输出低电压,led光源一般采用3v的灯珠,这样需要的灯珠数量较多,成本较高。

若采用非隔离电源的灯具,则led光源的外部需要设置透镜,以防止漏电。需要说明的是,非隔离电源的灯具,由于使用透镜,led光源排布可以集中,数量相对少一些,成本相对隔离电源的灯具,会低很多。但是,透镜主要是通过将光线进行折射来进行光扩散,部分的光线会折射到底盘,从而降低灯具的出光效率。其次,为了满足安全要求,透明需要采用防火等级为5av的聚碳酸酯制成,厚度需要2mm以上。由于透镜中添加了许多阻燃剂,而且比较厚,导致透镜的透光率很低,从而需要增加led光源的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具,安全可靠,led光源数量少,亮度高,材料成本低,组装人工少,生产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具,包括底盘、电源、灯罩、基板、led光源和泡壳,所述基板固定在底盘上,所述led光源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电源与led光源电连接,所述泡壳盖在led光源上,led光源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泡壳和灯罩射出,所述泡壳由聚碳酸酯制成,所述泡壳的厚度为0.75-1.75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的透光率大于9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顶部的厚度比侧壁的厚度大0.3-1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的宽度与灯罩的宽度的比例为1:(2-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大于等于4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的形状与led光源的排列形状相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的形状为半球形、圆柱形或立方体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泡壳由阻燃级别为v0级的聚碳酸酯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为非隔离电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为非隔离线性电源,所述电源与led光源为光电一体化并设置在泡壳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泡壳盖设在led光源上,不仅可以保护led光源,防止漏电,还可以增大led光源的发光角度,使灯具发出的光更加均匀。

2、本实用新型采用阻燃等级v0的聚碳酸酯来制作泡壳,不仅可以减少传统透镜的厚度,还可以增加泡壳的透光率,从而增加灯具的出光亮度,又能符合安规要求,进而减少led光源的数量,降低灯具成本。

3、本实用新型泡壳的成本比透镜的成本更低,透光率更高,因此与透镜相比,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数量更少,成本更低。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泡壳的结构进行了限定,使泡壳顶部的厚度与侧壁的厚度具有一定的厚度差,使得灯具出光更加均匀。

5、本实用新型对泡壳的宽度与灯罩的宽度的比例、以及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进行了限定,进一步使得灯具出光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泡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效果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效果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效果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比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效果图四;

图9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效果图五;

图10是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光效果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灯具,包括底盘1、电源2、灯罩3、基板4、led光源5和泡壳6,所述基板4固定在底盘1上,所述led光源5设置在基板4上,所述电源2与led光源5电连接,所述泡壳6盖在led光源5上,led光源5发出的光依次经过泡壳6和灯罩3射出,所述泡壳6由聚碳酸酯制成,所述泡壳6的厚度为0.75-1.75mm。

本实用新型将泡壳6盖设在led光源5上,led光源5发射出来的光首先经过泡壳6进行扩散,从而增大了led光源5的出光角度,泡壳6发射出来的光线最终通过灯罩3进行出光,最终增大了led光源的发光角度,使灯具发出的光更加均匀。此外,所述泡壳6还可以对led光源5进行保护,避免led光源5发生漏电,以达到灯具的安全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泡壳6采用聚碳酸酯(pc)制成,与透镜相比,本实用新型泡壳6的厚度可以大大降低,同时泡壳6的透光率可以大大提高,优选的,所述泡壳的厚度为0.75-1.75mm。若泡壳的厚度小于0.75mm,则阻燃等级不够,不符合安全要求;若泡壳的厚度大于1.75mm,则材料成本高,透光率低。更优的,所述泡壳的厚度为0.9-1.2mm。为了保证灯具符合安全要求,优选的,所述泡壳6由阻燃级别为v0级的聚碳酸酯制成。

具体的,制成泡壳6的聚碳酸酯材料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光扩散剂,其中,光扩散剂越多,出光越均匀,但透光率会相应降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灯具的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使得灯具的出光均匀性符合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只需对泡壳的透光率进行限定,优选的,泡壳的透光率大于90%。

进一步地,与透镜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泡壳采用聚碳酸酯(pc)制成,材料成本及生产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将泡壳6盖设在led光源5上,可以增大led光源5的出光角度,因此led光源5可以集中设置在基板4上,从而减少led光源5的数量及基板4的面积。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泡壳的透光率明显高于透镜的透光率,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led光源5的灯珠数量。其中,相同尺寸和相同亮度的灯具,本实用新型的led光源5的灯珠数量可以减少8%-15%。

为了配合泡壳出光,本实用新型灯罩3的材料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聚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泡壳6的形状与led光源5的排列形状相配。具体的,所述泡壳6的形状为半球形、圆柱形或立方体形,但不限于此。优选的,所述泡壳6的形状为半球形。

参见图3,泡壳6顶部的厚度大于侧壁的厚度,可以让出射到灯罩3上的光型比较均匀。由于本实用新型泡壳6的材料采用了聚碳酸酯,因此泡壳6顶部的厚度可以大于侧壁的厚度。优选的,泡壳6顶部的厚度比侧壁的厚度大0.3-1mm。若泡壳6顶部与侧壁的厚度差小于0.3mm,则泡壳顶部的厚度过小,最终的出射光线集中的灯具的顶部;若泡壳6顶部与侧壁的厚度差大于1mm,则泡壳顶部的厚度过大,降低泡壳的透光率。

具体的,参见图4至图6,图4是泡壳顶部厚度比侧壁厚度大0.3mm时的灯具出光效果图;图5是泡壳顶部厚度比侧壁厚度大0.6mm时的灯具出光效果图;图6是泡壳顶部厚度比侧壁厚度大1mm时的灯具出光效果图。

参见图7,泡壳的宽度(d)与灯罩的宽度(d)的比例、以及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h),对灯具的整体出光均匀性起着重要的影响。具体的,所述泡壳的宽度(d)与灯罩的宽度(d)的比例为1:(2-5)。所述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h)大于等于40mm。若泡壳的宽度(d)与灯罩的宽度(d)的比例小于1:5,则光型过于集中,灯罩边缘会有非常明显的暗区;若泡壳的宽度(d)与灯罩的宽度(d)的比例大于1:2,则泡壳面积过大,材料成本高。

此外,若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h)小于40mm,则两者之间的距离过小,光线集中在灯罩的顶部出光,以致灯具出光不均匀,中间亮,边缘暗。具体的,参见图8至图10,图8是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h)为40mm时的灯具出光示意图;图9是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h)为60mm时的灯具出光示意图;图10是泡壳顶部到灯罩顶部的距离(h)为80mm时的灯具出光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2为非隔离电源。优选的,所述电源2为非隔离线性电源。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泡壳6盖设在led光源5上以防止漏电,从而降低成本。其中,所述电源2可以设置在泡壳6内,也可以设置在泡壳6外。若电源2设置在泡壳6内,则可以预先将电源2与led光源5预设在基板4上,实现光电一体化,便于自动化安装,减少人力成本,利于生产自动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为吸顶灯,但不限于此。所述灯罩3连接在底盘1上以形成容置腔;所述基板4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盘1上,其中,所述电源2、基板4、led光源5和泡壳6均设置在容置腔内。

所述灯罩3的外边缘设有卡槽31,所述底盘1的内侧壁设有卡位凸起,所述灯罩3可以通过旋转将卡位凸起卡在卡槽31内,从而将灯罩3安装在底盘1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