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6332发布日期:2019-09-06 21: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灯。



背景技术:

面板灯包括壳体,壳体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驱动电源,壳体围设成安装空间且壳体的一端为出光口,壳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PCB板,PCB板上分布有灯珠。PCB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PCB板通过DC线与驱动电源电连接。PCB板与DC线通过焊接的方式电连接,且在连接处形成焊块。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反光板、导光板、扩散板等配光元件。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配光元件后,最终从出光口射出。

其中导光板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面板灯在运输的过程中,导光板容易晃动,进而容易撞坏灯体以及焊块,从而影响面板灯的正常发光,降低面板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内部元件的面板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板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壳体具有出光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壁上,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体;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配光元件,所述配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

防撞块,所述防撞块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且所述防撞块设置在所述配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配光元件包括导光板。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三个边框,至少三个所述边框首尾依次相连,且至少三个所述边框围成一个环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为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内壁围成角部空间,所述防撞块设置在所述角部空间中。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配光元件为多边形板块结构,所述配光元件的角部上设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防撞块限位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防撞块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限位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第二限位面所在的平面为限位平面,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限位平面间隙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防撞块上设置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朝向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方向凹陷。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防撞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防撞块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边框包括框底板和框侧板,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框底板的内壁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防撞块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内壁在连接处围成夹角部,所述防撞块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与所述夹角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让位槽朝向远离所述夹角部的方向凹陷。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侧板在连接处围成连接角,所述防撞块与所述连接角相对的面为端角面,所述端角面与所述连接角间隙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端角面为圆弧面。

优选地,在上述的面板灯中,所述防撞块为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所述配光元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防撞块,从而能够防止配光元件在安装空间中晃动,进而撞击灯体和/或焊块。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灯内的防撞块能够保护面板灯的内部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板灯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板灯的分解图;

图3为图2在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撞块的正面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撞块的背面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撞块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配光元件后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9为图8在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框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光元件与框架的连接立体图;

图12为图11在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面板灯100、边框11、角部空间111、框底板112、安装槽1121、框侧板113、框壁1131、夹角部114、背板12、安装空间13、出光口14、驱动电源20、防撞块30、第一基部31、第二基部32、限位体33、第二限位面331、限位平面332、第一让位槽34、端角面35、第二让位槽36、光源组件40、光源板41、灯体42、焊块43、扩散板50、第二斜面51、导光板60、第一斜面61、反光件70、压板8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以及图8-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板灯100,该面板灯100包括壳体、光源组件40、电源组件和防撞块30,壳体围成安装空间13,壳体具有出光口14,壳体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光源组件40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光源组件40包括灯体42。电源组件与光源组件40电连接。配光元件设置在安装空间13中。防撞块30设置在安装空间13中,且防撞块30设置在配光元件与第二安装壁之间。

壳体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光源组件40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防撞块30设置在配光元件与第二安装壁之间,即防撞块30不设置在配光元件与光源组件40之间,防止配光元件通过防撞块30间接地撞击光源组件40,进而撞坏光源组件40。

现有的面板灯100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导光板60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导光板60容易晃动,进而存在撞坏灯体42和/或焊块43的情况。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配光元件与壳体之间设置防撞块30,从而能够防止配光元件在安装空间13中晃动,进而撞击灯体42和/或焊块43。本实施例的面板灯100内的防撞块30能够保护面板灯100的内部元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包括框架和背板12,框架的内壁为壳体的内侧壁。框架可以为多边形的环状框架,也可以是圆环型的框架。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框架为多边形的环状框架,相应地,配光元件为多边形板块结构,制造方便,节省材料。框架包括至少3个边框11,例如,框架可以包括3个边框11、4个边框11、5个边框等。至少3个边框11首尾依次相连围成一个环形的框架。相邻的边框1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例如,框架可以一体成型。相邻的边框11之间也可以可拆卸连接。

下文以边框11的数量为4个,配光元件为矩形板块结构,对本实施例的面板灯100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包括4个边框11,相邻的两个边框11相互垂直,4个边框11依次连接组合成矩形的环状框架。4个边框11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连接和拆卸均比较方便。每个边框11包括框底板112和框侧板113,框底板112和框侧板113相互垂直。框架为中空结构,框架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框架的一端与背板12连接。如图7所示,框架与背板12围成安装空间13。框架的另一端具有出光口14,出光口14用于供灯体42的光线射出。4个边框11的框底板112围成一个矩形的出光口14。

电源组件包括驱动电源20。框底板112与背板12相对设置,背板12朝向框底板112的面为内表面,背板12的另一面为外表面,驱动电源20设置在背板12的外表面上,且驱动电源20与光源组件40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面板灯100还包括扩散板50、导光板60、反光件70和压板80。扩散板50、导光板60、反光件70和压板80依次层叠设置在安装空间13中,按照与出光口14的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扩散板50、导光板60、反光件70和压板80。导光板60的侧壁与灯体42相对设置,灯体42从导光板60的侧壁进入导光板60,经过反光件70的反射以及经过扩散板50,最后从出光口14射出。

背板12可以采用镀锌板制作而成。扩散板50由带有光扩散性质的材料制作而成。导光板60以光学级亚克力为基材,具有均光的作用。反光件70可以是反光板,也可以是反光纸。反光件70由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制作而成。压板80可以由EPE材料制作而成,用于压住扩散板50、导光板60、反光件70,具有固定内部元件的作用。EPE材料是可发性聚乙烯,又称珍珠棉,是非交联闭孔结构,它是以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挤压生成的高泡沫聚乙烯制品。光源组件40包括光源板41和灯体42,灯体42可以为LED灯珠,灯体42的数量具有若干,若干灯体42分布在光源板41上,光源板41安装在框侧板113的内侧壁上。光源板41的两个端部均具有焊块43,焊块43电连接光源组件40和电源组件。

由于导光板60的外侧壁与灯体42相对设置,在面板灯100的运输过程中,导光板60容易撞坏灯体42和焊块43。因此,本实施例的配光元件包括导光板60。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设置在导光板60与第二安装壁之间,用于防止导光板60撞坏灯体42和焊块43。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安装在框底板112上,由于扩散板50相对于导光板60更靠近框底板112,因此,防撞块30也设置在扩散板50与第二安装壁之间,因此,本实施例的配光元件包括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

如果将防撞块30设置在壳体中部的内侧壁与导光板60中部的外侧壁之间,则需要切除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的侧边。如果将防撞块30设置在壳体的边角处,则只需要切除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的边角处的面积,相对于切除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的侧边,大大减小了需要切除的面积。因此,如图7-图12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相邻的两个边框11的内壁围成角部空间111,防撞块30设置在角部空间111中。具体地,两个相邻的边框11在连接处围成角部空间111。壳体具有4个边角,因此壳体具有4个角部空间111。

导光板60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虽然具有间隙,但是间隙较小,无法直接安装防撞块30,因此需要切除导光板60部分面积或者增加壳体的内腔的体积进而将防撞块30设置在导光板60与壳体的第二安装壁之间。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配光元件为矩形板块结构,配光元件的角部上设有第一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防撞块30限位配合。本实施例通过在现有的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的基础上,切除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的部分边角,从而给防撞块30提供安装的空间,并且没有增加面板灯100的体积,另外,由于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上切除的部分位于边角,现有技术中,该边角也会被边框11的框底板112遮挡,因此,本实施例不减小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实际的配光面积。切除后的边角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限位面,通过第一限位面与防撞块30限位配合,从而不容易破坏防撞块30。

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面可以通过切除现有的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的边角获得。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面也可以与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一体成型,即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成型之后,边角部就具有第一限位面。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面331,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331平行设置,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331限位配合。防撞块30与配光元件通过面与面之间进行限位配合,从而防撞块30也不容易破坏配光元件。

如图3所示,导光板60和扩散板50均为矩形板块结构,导光板60的4个角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61,第一斜面61即为导光板60的第一限位面。扩散板50的4个角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斜面51,第二斜面51即为扩散板50的第一限位面。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51均与防撞块30限位配合,进一步地,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51均与其相对的第二限位面331平行设置,且限位配合。

防撞块30与光源组件40间隙设置,进而防止配光元件撞击防撞块30的时候,防撞块30将撞击力传至光源组件40,破坏光源组件40以及使得光源板41和框侧板113的内壁之间产生松动。

优选地,第二限位面331所在的平面为限位平面332,光源组件40与限位平面332间隙设置,从而使得配光元件无法撞击到光源组件40,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设置在光源板41的端部的焊块43均不会被配光元件撞击。

由于焊块43位于光源板41端部的表面上,且焊块43朝向配光元件的方向凸起,防撞块30的安装位置也在光源板41端部附近,为了更好地保护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焊块43,因此需要在防撞块30上设置避让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焊块43的结构。优选地,如图4、图6、图9和图12所示,防撞块30上设置有第二让位槽36,第二让位槽36与光源组件40相对设置,且第二让位槽36朝向远离光源组件40的方向凹陷。防撞块30围成第二让位槽36的面为让位面361,让位面361与光源组件40间隙设置。第二让位槽36的作用是:给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焊块43提供安装空间,第二让位槽36的存在使得防撞块30与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焊块43均不接触,从而防止配光元件通过防撞块30间接地撞击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焊块43,进一步提高防撞块30对光源板41、灯体42、以及焊块43的保护效果。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1121,防撞块30设置在安装槽1121中,且防撞块30与安装槽1121插接配合,安装防撞块30或者拆卸防撞块30均比较方便。具体地,安装槽1121设置在边框11的内壁上,由于边框11包括框底板112和框侧板113,因此,安装槽1121可以设置在框底板112的内壁或者框侧板113的内壁上。本实施例的边框11可以由铝型材制作而成,铝型材上一般具有凹槽,该凹槽可以作为安装槽1121,从而不需要在边框11的内壁上另外加工安装槽1121,节约了生产工序和成本。

如果将防撞块30安装在框侧板113上,则容易减小配光元件已有的安装空间。为了减小对配光元件的安装空间的占用,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安装槽1121设置在框底板112的内壁上,即本实施例将防撞块30安装在框底板112的内壁上。如图9所示,防撞块30设置在框底板112的内壁上,且防撞块30位于每个边框11的相邻的两个框底板112的连接处,如图10所示,防撞块30位于角部空间111处。

如图8所示,光源板41的数量具有两个,两个光源板41对称设置,两个光源板41分别贴设在两个边框11的内壁上。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4个边框11围成一个矩形的框架,框架内具有4个角部空间111,4个角部空间111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撞块30。4个防撞块30对该两个光源板41进行保护,防止配光元件撞坏该两个光源板41上的灯体42和焊块43。光源板4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四个。防撞块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例如当防撞块30的数量两个的时候,两个防撞块30可以分布在框架的对角线上,且分别位于两个角部空间111中。

如果只将防撞块30插接在一个安装槽1121,则防撞块30容易沿着安装槽1121移动,进而容易使得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331发生错位。因此,为了对防撞块30的位置进行可靠地固定,优选地,防撞块30同时与相邻的两个安装槽1121插接配合。如图4-图6所示,防撞块30包括基体和限位体33,基体和限位体33相连,第二限位面331设置在限位体33上,基体包括第一基部31和第二基部32,第一基部31和第二基部32分别与框架11的相邻的两个框侧板113限位配合。由于相邻的两个框侧板113相互垂直,本实施例的第一基部31和第二基部32也相互垂直。如图9所示,防撞块30所在的其中一个边框11的框侧板113的内壁上设置有光源板41,第二基部32与该光源板41位于同一个安装槽1121中,第二基部32与该光源板41的外端间隙设置。

优选地,如图10所示,相邻的两个框侧板113与框底板112在连接处围成夹角部114。由于防撞块30在安装槽1121中的位置要固定,因此安装槽1121与防撞块30的外表面之间需要处于贴合的状态。在此基础上,需要防撞块30与夹角部114也处于贴合的状态,则会增加防撞块30的加工精度,从而增加了加工时间,也增加了成本。因此,为了降低防撞块30与安装槽1121的配合精度,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34,第一让位槽34与夹角部114相对设置,且第一让位槽34朝向远离夹角部114的方向凹陷,从而不仅容易将防撞块30安装到安装槽1121中,也降低了对防撞块30的加工精度的要求。

如图10所示,相邻的两个框侧板113相互垂直,且相邻的两个框侧板113的框壁1131在连接处围成连接角。如果将防撞块30与该连接角配合,则需要增加防撞块30的加工精度,从而增加了加工时间,也增加了成本。因此,为了降低防撞块30与安装槽1121的配合精度,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与连接角相对的面为端角面35,端角面35与连接角间隙设置,从而不仅容易将防撞块30安装到安装槽1121中,也降低了对防撞块30的加工精度的要求。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端角面35为圆弧面。如图10所示,两个框侧板113的框壁1131在连接处围成连接角为直角。如图12所示,端角面35为圆弧面,并且与连接角间隙设置。该圆弧面在防撞块30成型的时候,与防撞块30一体成型,不需要另外加工。因此,端角面35为圆弧面的优点在于:节省了防撞块30的加工工序,也能在防撞块30安装到安装槽1121之后,端角面35即与连接角间隙设置。本实施例上述的连接角也可以不为直角。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为一体成型件,零部件少,无需装配,安装和拆卸均比较方便。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可以由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即本实施例的防撞块3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