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473发布日期:2020-01-10 16:4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led前照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即汽车大灯,前照灯是在夜间行车时,为辨明前方视界的照明灯具,对称地安装在车辆前端的两侧,led是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引起光子发射而直接发光,led大灯就是利用led作为光源制造出的照明器具。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汽车前照灯一般为固定结构,不具备对灯具进行位置调节的功能,造成使用的不便;

2、现有汽车前照灯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流易对光照进行折射,造成光照强度的减弱,且光照在远处照射范围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汽车前照灯一般为固定结构,不具备对灯具进行位置调节的功能,水流易对光照进行折射,造成光照强度的减弱,且光照在远处照射范围较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外表面设置有聚光镜片层,所述聚光镜片层表面均匀涂覆有散光镜片层,且散光镜片层表面设置有纳米纤维层,所述防护外壳内中部通过安装壳连接有灯珠,所述灯珠后端中部电性连接有led芯片,所述灯珠设置于安装壳内中部,所述安装壳上、下端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组限位槽,且限位槽内中部卡接有光敏传感器,所述灯珠上、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横杆,所述横杆内侧前端贯穿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上、下端安装的转轴与横杆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杆后端中部通过滑块与防护外壳内部后端一侧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内部两侧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防护外壳内部后端上、下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输出端与支杆两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前端与承接板外侧中央位置活动连接,且承接板固定连接于横杆内侧中央位置。

优选的,所述led芯片上、下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正电极和负电极,且正电极、负电极前端通过导线与灯珠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内后端中央位置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一侧中段镶嵌有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两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且第一垫片顶部中段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两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且第二垫片顶部中段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敏传感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转轴、滑轨和滑块,具有便于对汽车led前照灯进行位置调节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汽车前照灯一般为固定结构,不具备对灯具进行位置调节功能的问题,在灯珠上、下端通过横杆与支杆表面上、下部安装的转轴连接,在防护外壳内部两侧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利用第一伸缩杆对横杆内侧中部的承接板进行来回的拉动,在转轴的作用下对灯珠进行左右位置的微调,同时,支杆底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防护外壳内部滑轨的上端,在防护外壳内部后端上下、部第二凹槽设置有第二伸缩杆,利用第二伸缩杆对支杆两端进行来回的拉动,通过滑块在滑轨上端的移动,对灯珠进行上下位置的微调,且在安装壳内侧上、下端限位槽内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汽车在夜晚行驶时,光敏传感器对路灯照明范围弱的地点进行检测,并实时传递至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判定,进而对灯珠进行光照较弱位置的调节,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方便了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光镜片层、散光镜片层和纳米纤维层,具有便于对水流进行导流和对远处光线进行分散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汽车前照灯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流易对光照进行折射,造成光照强度的减弱,且光照在远处照射范围较短的问题,在防护外壳表面设置有聚光镜片层,利用聚光镜片层对前照灯的光照进行集中汇聚作用,且在聚光镜片层表面设置有散光镜片层,对照射在远处的灯光进行远处的分散作用,实现灯光在远处照射范围的增大作用,同时,在散光镜片层表面设置有纳米纤维层,利用纳米纤维层对汽车前照灯表面的水流进行快速的导流作业,避免水流对光照进行折射,从而降低光照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防护外壳;2、安装壳;3、限位槽;4、灯珠;5、纳米纤维层;6、散光镜片层;7、聚光镜片层;8、光敏传感器;9、第一凹槽;10、第一垫片;11、第二凹槽;12、第二垫片;13、第一伸缩杆;14、第一螺钉;15、第二螺钉;16、第二伸缩杆;17、支杆;18、固定板;19、滑块;20、微处理器;21、滑轨;22、转轴;23、承接板;24、横杆;25、正电极;26、负电极;27、导线;28、led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发光角度自动调节效果的汽车led前照灯,包括防护外壳1,防护外壳1外表面设置有聚光镜片层7,防护外壳1内后端中央位置安装有固定板18,且固定板18一侧中段镶嵌有微处理器20,微处理器20型号为stm32f103,属于现有技术,聚光镜片层7表面均匀涂覆有散光镜片层6,且散光镜片层6表面设置有纳米纤维层5,在防护外壳1表面设置有聚光镜片层7,利用聚光镜片层7对前照灯的光照进行集中汇聚作用,且在聚光镜片层7表面设置有散光镜片层6,对照射在远处的灯光进行远处的分散作用,实现灯光在远处照射范围的增大作用,同时,在散光镜片层6表面设置有纳米纤维层5,利用纳米纤维层5对汽车前照灯表面的水流进行快速的导流作业,避免水流对光照进行折射,从而降低光照的强度,防护外壳1内中部通过安装壳2连接有灯珠4,灯珠4后端中部电性连接有led芯片28,led芯片28型号为lm3404,属于现有技术,led芯片28上、下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正电极25和负电极26,且正电极25、负电极26前端通过导线27与灯珠4连接,灯珠4设置于安装壳2内中部,安装壳2上、下端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组限位槽3,且限位槽3内中部卡接有光敏传感器8,光敏传感器8型号为gvgrt10gd,属于现有技术,灯珠4上、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横杆24,第一伸缩杆13前端与承接板23外侧中央位置活动连接,且承接板23固定连接于横杆24内侧中央位置,横杆24内侧前端贯穿连接有支杆17,支杆17通过上、下端安装的转轴22与横杆24前端转动连接,支杆17后端中部通过滑块19与防护外壳1内部后端一侧设置的滑轨21滑动连接,防护外壳1内部两侧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内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3两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10,且第一垫片10顶部中段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14,防护外壳1内部后端上、下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内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6,且第二伸缩杆16输出端与支杆17两端活动连接,第一伸缩杆13、第二伸缩杆16型号为suf,属于现有技术,第二伸缩杆16两侧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12,且第二垫片12顶部中段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15,在灯珠4上、下端通过横杆24与支杆17表面上、下部安装的转轴22连接,在防护外壳1内部两侧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3,利用第一伸缩杆13对横杆24内侧中部的承接板23进行来回的拉动,在转轴22的作用下对灯珠4进行左右位置的微调,同时,支杆17底端通过滑块19滑动连接于防护外壳1内部滑轨21的上端,在防护外壳1内部后端上下、部第二凹槽11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6,利用第二伸缩杆16对支杆17两端进行来回的拉动,通过滑块19在滑轨21上端的移动,对灯珠4进行上下位置的微调,且在安装壳2内侧上、下端限位槽3内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8,汽车在夜晚行驶时,光敏传感器8对路灯照明范围弱的地点进行检测,并实时传递至微处理器20进行处理判定,进而对灯珠4进行光照较弱位置的调节,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方便了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导线27将led芯片28的正电极25、负电极26与灯珠4进行电性连接,实现灯珠4的照明作用,汽车前照灯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灯珠4上、下端通过横杆24与支杆17表面上、下部安装的转轴22连接,在防护外壳1内部两侧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3,利用第一伸缩杆13对横杆24内侧中部的承接板23进行来回的拉动,在转轴22的作用下对灯珠4进行左右位置的微调,同时,支杆17底端通过滑块19滑动连接于防护外壳1内部滑轨21的上端,在防护外壳1内部后端上下、部第二凹槽11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6,利用第二伸缩杆16对支杆17两端进行来回的拉动,通过滑块19在滑轨21上端的移动,对灯珠4进行上下位置的微调,且在安装壳2内侧上、下端限位槽3内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8,汽车在夜晚行驶时,光敏传感器8对路灯照明范围弱的地点进行检测,并实时传递至微处理器20进行处理判定,进而对灯珠4进行光照较弱位置的调节,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在防护外壳1表面设置有聚光镜片层7,利用聚光镜片层7对前照灯的光照进行集中汇聚作用,且在聚光镜片层7表面设置有散光镜片层6,对照射在远处的灯光进行远处的分散作用,实现灯光在远处照射范围的增大作用,同时,在散光镜片层6表面设置有纳米纤维层5,利用纳米纤维层5对汽车前照灯表面的水流进行快速的导流作业,避免水流对光照进行折射,从而降低光照的强度。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纳米纤维层5、光敏传感器8、第一伸缩杆13、第二伸缩杆16、聚光镜片层7和散光镜片层6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汽车前照灯一般为固定结构,不具备对灯具进行位置调节的功能,水流易对光照进行折射,造成光照强度的减弱,且光照在远处照射范围较短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