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9722发布日期:2021-02-09 18:2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装饰景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或广场中的喷泉,一般是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装饰性的喷水装置。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景观灯则可营造特殊的视觉效果。
[0003]
现有的喷泉及景观灯等景观设备,很多用于湖泊、各种房地产小区的水景中和家庭别墅院的大型水池中。这些景观设备大都是固定在池底,而且由固定的线缆供电,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布线、安装麻烦。
[0004]
太阳能漂浮喷泉及太阳能水漂灯等,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因其无需线缆供电,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园林尽管灯领域。
[0005]
然而,上述太阳能漂浮喷泉及太阳能水漂灯因其漂浮于水体表面,容易在风或水流作用下漂流到水体的边缘,从而影响景观效果。例如当鸟浴盘中的太阳能漂浮喷泉、小喷景中的太阳能漂浮喷泉、小水池中的太阳能漂浮喷泉漂浮到水体边缘时,向上喷射的水流容易喷洒到容器的外部。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太阳能漂浮喷泉及太阳能水漂灯等容易在风或水流作用下漂流到水体的边缘,从而影响景观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景观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景观装置,包括漂浮本体、支撑构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气设备;所述漂浮本体由密度小于水的材料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气设备分别位于所述漂浮本体上,且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气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构件安装在所述漂浮本体上,且所述支撑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漂浮本体的外周,以阻止所述漂浮本体抵靠到水体边缘。
[0008]
优选地,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可拆卸装配构件固定在所述漂浮本体上,且每一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漂浮本体的外周。
[0009]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且在所述太阳能景观装置漂浮于水体表面时,所述支撑杆位于水体表面下方。
[0010]
优选地,所述多根支撑杆以所述漂浮本体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且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漂浮本体的外周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漂浮本体的宽度的一半。
[0011]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装配构件包括水平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水平连接部一体的第一插接部,且所述水平连接部和第一插接部背向设置;所述可拆卸装配构件通过水平连接部固定到所述漂浮本体的边缘,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插接到所述第一插接部。
[0012]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装配构件包括卡槽部以及与所述卡槽部一体的第二插接部,且所述第二插接部位于所述卡槽部的一侧;所述可拆卸装配构件通过卡槽部固定到所述漂浮本体的边缘,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插接到所述第二插接部。
[0013]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装配构件包括锥形插接头以及与所述锥形插接头一体的第三插接部,且所述锥形插接头和第三插接部背向设置;所述可拆卸装配构件通过锥形插接头固定到所述漂浮本体的边缘,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插接到所述第三插接部。
[0014]
优选地,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环形挡圈,且多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分别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环形挡圈连接固定。
[0015]
优选地,所述电气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和水泵,所述漂浮本体上具有通孔,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所述漂浮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路板、水泵、蓄电池分别安装在所述漂浮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水泵和蓄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具有喷水头,且所述喷水头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漂浮本体的上方。
[0016]
优选地,所述电气设备包括第二电路板和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上表面的led灯珠;所述太阳能板固定于漂浮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所述漂浮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于漂浮本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7]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景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构件的突出于漂浮本体的外周的部分,使得漂浮本体与水体边缘保持预设距离,从而有效提高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中漂浮本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气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中支撑杆与漂浮本体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3中支撑杆与装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3中支撑杆与另一装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中支撑杆与漂浮本体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0024]
图7是图6中支撑杆与装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图6中支撑杆与另一装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中支撑杆与漂浮本体之间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0027]
图10是图9中支撑杆与装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是图9中支撑杆与另一装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1]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景观装置的示意图,该太阳能景观装置可应用于园林景观、水池、鸟浴盘等,以提升视觉效果。本实施例的太阳能景观装置包括漂浮本体11、支撑构件12、太阳能电池板13、蓄电池和电气设备15。上述太阳能电池板13、蓄电池和电气设备15分别位于漂浮本体11上,且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13和电气设备15电性连接。蓄电池可储存太阳能电池板13受光照而产生的电能,并通过储存的电能为电气设备15供电。支撑构件12安装在漂浮本体11上,且支撑构件12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漂浮本体11的外周,以阻止漂浮本体11抵靠到水体边缘。漂浮本体11由密度小于水的材料构成,并且由漂浮本体11、支撑构件12、太阳能电池板13、蓄电池和电气设备15构成的太阳能景观装置的整体密度也小于水。
[0032]
由于上述太阳能景观装置整体密度小于水,当上述太阳能景观装置置于水体时,其漂浮在水面上。并且由于支撑构件12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漂浮本体11的外周,当漂浮本体11接近水体边缘时,支撑构件12突出于漂浮本体11的外周的部分先抵靠在水体边缘(例如水池、鸟浴盘内侧),从而使得漂浮本体11与水体边缘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影响景观效果。
[0033]
上述电气设备15可以为喷泉装置,结合图2所示,此时电气设备15包括第一电路板151和水泵152,相应地,漂浮本体11上具有通孔113。具体地,漂浮本体11由支撑板111、浮子112构成,其中浮子112可由多孔塑料等具有较低密度的材料构成,且支撑板111位于浮子112的上表面。太阳能电池板13位于支撑板111的上表面(即漂浮本体11的上表面),第一电路板151、水泵152、蓄电池14分别安装在浮子112的下表面(即漂浮本体11的下表面)。水泵152和蓄电池14分别与第一电路板151电性连接,水泵152的出水口具有喷水头,该喷水头穿过通孔113并位于漂浮本体11的上方,从而第一电路板151可通过蓄电池14的供电驱动水泵152运行,并由水泵152的喷水头实现喷水。
[0034]
具体地,支撑板111的下表面具有安装腔,第一电路板151和蓄电池14分别安装于安装腔内;浮子112上具有避让孔,且在浮子112固定到支撑板111的下表面时,安装腔和水泵152分别穿过浮子112上的避让孔。
[0035]
此外,上述用电设备还包括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51的水位传感器159,安装腔的底部具有安装腔盖158。蓄电池14与第一电路板151位于安装腔中,安装腔用环氧树脂灌封,确保蓄电池14与第一电路板151的密封防水。
[0036]
上述电气设备15可以为景观灯,该景观灯包括第二电路板156和多个分别位于第二电路板156的上表面的led灯珠155,该第二电路板156固定于漂浮本体11的上表面,且第二电路板15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从而通过蓄电池14提供的电能为led灯珠155供电。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156可以为以漂浮本体11上的通孔113为中心的圆形或正多边形,且多个led灯珠155均匀分布在通孔113的四周;太阳能电池板13为四边形,且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3均匀分布且紧贴在第二电路板156的外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电池板13及第二电路板156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和其他分布方式。
[0038]
在实际应用中,用电设备既可以同时包括喷泉装置和景观灯,也可包括喷泉装置和景观灯中的任一个。当然,上述用电设备还包括其他装置,例如音乐播放器等。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2包括多根支撑杆121,且支撑杆121可以为实心或空心杆。结合图3所示,每一支撑杆121的第一端通过可拆卸装配构件122固定在漂浮本体11上,且每一支撑杆121的第二端突出于漂浮本体11的外周。从而在漂浮本体11靠近水体边缘时,支撑杆121的第二端可抵靠到水体容器的内侧,避免漂浮本体11过于靠近水体边缘。
[0040]
并且,由于支撑构件12采用以可拆卸方式装配到漂浮本体11的多根支撑杆121,可在运输时将支撑杆121从漂浮本体11上拆下,并在太阳能景观装置放入水体时将支撑杆121安装到漂浮本体11,大大方便了太阳能景观装置的运输。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杆121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且在太阳能景观装置漂浮于水体表面时,支撑杆121位于水体表面下方。通过上述方式,不会因为支撑杆121的存在而影响整体景观效果。特别地,在多个支撑杆121安装到漂浮本体11后,该多个支撑杆121可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位于漂浮本体11所在的平面的下方。
[0042]
优选地,支撑构件12的多根支撑杆121以漂浮本体11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且支撑杆121的第二端突出于漂浮本体的外周的长度不小于漂浮本体11的宽度的一半(固定到同一漂浮本体11的多根支撑杆121可具有相同或不同长度)。例如当漂浮本体11为圆盘状时,支撑杆121的第二端突出于漂浮本体11的外周的长度不小于漂浮本体11的半径。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场合对支撑杆121进行裁剪,例如在其使用至鸟浴盘时可裁剪为较短。
[0043]
结合图4、5所示,上述可拆卸装配构件122具体可包括水平连接部1221以及与水平连接部1221一体的第一插接部,且水平连接部1221和第一插接部背向设置;可拆卸装配构件122通过水平连接部固定到漂浮本体11的边缘(例如插接在漂浮本体11的支撑板111和浮子112之间,并且为了保证连接强度,可采用胶粘或锁螺钉方式固定),支撑杆121的第一端插接到第一插接部。
[0044]
特别地,上述第一插接部具体可采用插接孔1222或凸柱1223。当第一插接部采用凸柱1223时,要求支撑杆121为空心结构(凸柱1223的外周的形状和尺寸可与支撑杆121的穿孔的形状和尺寸匹配),或者支撑杆121的第一端具有插孔。
[0045]
结合图6-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拆卸装配构件122包括卡槽部1224以及与卡槽部1224一体的第二插接部,且第二插接部位于卡槽部1224的一侧;可拆卸装配构件122通过卡槽部1224固定到漂浮本体11的边缘,支撑杆121的第一端插接到第二插接部。具体地,上述卡槽部1224包括垂向的卡槽,漂浮本体11的支撑板111的边缘具有垂向的卡扣件1111,可拆卸装配构件122通过卡扣件1111插接到卡槽部1224的卡槽的方式固定到支撑板111。
[0046]
特别地,上述第二插接部具体可采用插接孔1225或凸柱1226。当第二插接部采用凸柱1226时,要求支撑杆121为空心结构(凸柱1226的外周的形状和尺寸可与支撑杆121的穿孔的形状和尺寸匹配),或者支撑杆121的第一端具有插孔。
[0047]
结合图9-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可拆卸装配构件122包括锥形插接头1227以及与锥形插接头1227一体的第三插接部,且锥形插接头1227和第三插接部背向设置;可拆卸装配构件122通过锥形插接头1227固定到漂浮本体11的边缘,支撑杆121的第一端插接到第三插接部。具体地,上述锥形插接头1227可直接插接固定到浮子112,且为了
防止锥形插接头1227脱出,锥形插接头1227的外周可设置倒刺结构等。
[0048]
特别地,上述第三插接部具体可采用插接孔1228或凸柱1229。当第二插接部采用凸柱1229时,要求支撑杆121为空心结构(凸柱1229的外周的形状和尺寸可与支撑杆121的穿孔的形状和尺寸匹配),或者支撑杆121的第一端具有插孔。
[0049]
结合图12所示,上述支撑构件12除了包括支撑杆121外,还可包括环形挡圈123,且多个支撑杆121的第二端分别以可拆卸方式与环形挡圈123连接固定。通过环形挡圈123,即使太阳能景观装置所在的水体具有假山等装饰物,也可保证太阳能景观装置与这些装设误保持适当距离。同时,环形挡圈123还可提高整个太能能景观装置在水体漂浮的稳定性。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