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动力式多功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54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动力式多功能灯的制作方法
一种机械动力式多功能灯,属于照明领域。
现有的可移动式灯具,均采用电池(或蓄电池)作为电源。如煤矿井下的矿灯、日常生活中的应急灯、手电筒等。它们的工作原理是由蓄电池、或干电池,经导线与灯泡相连通,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蓄电池在充电时要消耗能源,充电过程中的酸性(或碱性)液体蒸发到空中,对操作者的身体有害。虽然现在常用的蓄电池,它的体重减轻了不少,但是对于在狭小空间工作的人员来讲,依然是个负担,此外灯具照明的时间取决于蓄电池的蓄电量,一经用完,只有重新充电,这对使用人员来说,依然有诸多不便。
对于用干电池的手电筒等,电池用完就必须换新的,费用是昂贵的,废电电池本身对环境又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以机械动力作为产生电源,而带动灯丝工作的灯具。使用时,直接通过机械的方式,产生电流,供灯泡使用,而灯具本身省却了原有的蓄电池或干电池,达到无污染、不耗能、重量轻的目的,同时照明时间也由操作人员自行控制,方便、安全。
本发明的方案是以大号发条上紧弦后,本身即具备有机械势能,在其释放能量时,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将发条的伸缩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达到一定的转速后,即可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流通到灯泡后,使之发光。发条的势能释放完后,用灯人重新上紧发条,电机又可以继续发电以维持灯泡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是以人工机械方式给发条上劲。发条带动齿轮,齿轮带动发电机、电机发出电流后连到灯泡转换为光能。


图1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详述实例1将发条1和齿轮2相连接,齿轮2和发电机3相连接;灯具4为煤矿井下矿工用头灯。这样制成无电池矿灯。手柄5将发条1上紧,带动齿轮2转速达到250~1250转/分,发电机3即可发出4伏的电压,使得矿工头灯足可亮一个工作班。倘若在电流不足或强度不够时,矿工可随时用手旋动手柄5,再次将发条上紧。
实例2将上述发明的灯头改为普通照明用灯,灯的功率在7~10瓦之间,即可制成应急灯。作为应急灯用的发条1,其曲度系数取1.2,上紧发条后,可带动齿轮2,旋转速度达300~1200转/分,发电机3发电功率能达7~10瓦。应急灯的灯头功率较大,为了达到正常工作的目的,发条可根据需要用两根或更多根。
实例3将本发明置于手电筒结构内,即制成无电池手电筒。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重量轻、无污染,不耗能的优点,改变了可移动式灯具的供能方式;使用时不受蓄电量限制,方便、安全。不失为一种在恶劣环境下可靠的照明用具。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动力式多功能灯,由发条、齿轮、发电机、灯头相连组成,其特征在于发条和齿轮相连接,齿轮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和灯头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动力式多功能灯,其特征在于用机械式的金属发条带动电机发电。
全文摘要
一种机械动力式多功能灯,属于照明领域。现有的可移动式照明灯均用电池作电源,有耗能,污染环境之弊。本发明改变灯具的供能方式,采用发条带动齿轮,齿轮带动电机,发出的电流直接带动灯泡工作,使得新的灯具具有重量轻、无污染、不耗能,使用不受蓄电量限制的优点。
文档编号F21L13/06GK1110388SQ94111420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9日
发明者颜鸿梁, 张佩娟 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南京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