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637283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体15也与低电位侧的输出端子42b电连接。导电体15的电位与电源电路13的基准电位实质相同。由此,能够使散热板12和电源电路13之间的杂散电容大于框体14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Cs2。如上所述,散热板12与框体14电连接。因此,在该例中,也能够使框体14和电源电路13之间的杂散电容Csl大于框体14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Cs2。
[0057]在发光装置100中,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也能够使电源电路13的高频噪声难以从框体14向大地泄漏。在该例中,例如,通过导电体15、导电体15和散热板12之间的杂散电容、散热板12、散热板12和配线图案IlaUlb之间的杂散电容Cs3、配线图案11a、11b、配线32的路径等,能够使噪声电流在发光装置10内循环。由此,在发光装置100中,也能够抑制共态噪声。
[0058]如此,导电体15可与散热板12对置。导电体15也可与散热板12和框体14这两者对置。即,导电体15只要与散热板12和框体14的至少一个对置即可。
[0059](第3实施方式)
[0060]图4(a)是示意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一部分的框图。并且,图4(b)是放大表不图4(a)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0061]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发光装置200中,包括:具有多个金属层15a的导电体15、设置于多个金属层15a之间的第二金属层71a(第二导电体71)以及设置于金属层15a和第二金属层71a之间的绝缘层70。另外,在发光装置200中,除了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的配置之外,其他结构与上述第I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0、100实质相同。对与发光装置10、100的功能、结构实质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0062]并且,如图4(a)以及(b)所不,导电体15具有多个金属层15a,多个金属层15a相互电连接,并且与低电位侧的输出端子42b电连接。因此,导电体15以及多个金属层15a的电位与电源电路13的基准电位实质相同。在导电体15的金属层15a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层71a。多个第二金属层71a相互电连接,并且形成第二导电体71。在导电体15的金属层15a和第二导电体71的第二金属层71a之间设置有绝缘层70。另外,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通过未图示的绝缘体覆盖。金属层15a以及第二金属层71a可以是金属薄膜,也可形成于多层基板内。
[0063]通过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能够使框体14和电源电路13之间的杂散电容Csl大于框体14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Cs2。例如,能够使杂散电容Csl成为杂散电容Cs2的10倍左右。换言之,杂散电容Csl是框体14和电路基板28之间的杂散电容。换言之,杂散电容Csl是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和框体14之间的杂散电容。
[0064]在发光装置10中,电源电路13成为噪声源。例如,如附图中箭头NI所示,经由电源电路13和框体14之间的杂散电容、框体14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大地、大地和电源电路13的输入配线之间的杂散电容等而流过的电流成为共态噪声。
[0065]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200中,设置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并且使框体14和电源电路13之间的杂散电容Csl大于框体14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Cs2。由此,能够使电源电路13的高频噪声难以从框体14朝向大地泄漏。例如,如附图中箭头N2所示,通过电源电路13和框体14之间的杂散电容Csl、框体14、散热板12、散热板12和配线图案11a、Ilb之间的杂散电容Cs3、配线图案11a、11b、配线32的路径等,能够使噪声电流在发光装置10内循环。由此,在发光装置10中能够抑制共态噪声。
[0066]并且,在发光装置200中,例如不使用共模扼流圈等即可抑制共态噪声。由此,在发光装置200中,例如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0067]并且,如上所述,在配线32和框体14之间设置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如此,在噪声源和框体14最接近的部分之间配置导电体15、金属层15a、第二导电体71、第二金属层71a以及绝缘层70。由此,例如,更加切实地抑制噪声电流从框体14流向大地。例如,更加切实地抑制共态噪声。
[006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具有灯头18,且经由灯头18从外部接收电力供给的灯泡型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并不限于灯泡型,例如,可以是经由配线从外部接收电力供给的发光模块(例如LED模块)。即,用于将发光装置电连接于外部电源的连接部可以是灯头,也可以是配线。
[006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并没有限定实用新型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宗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有照明光源的安装基板; 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的散热板; 具有一对输入端子、与所述照明光源电连接的一对输出端子,并且将从所述一对输入端子输入的输入电力转换成与所述照明光源相对应的直流输出电力,并从所述一对输出端子输出所述输出电力的电源电路; 容纳所述电源电路,并与所述散热板电连接以及热连接的导电性框体; 具有多个金属层,所述多个金属层相互电连接,并且与所述散热板以及所述框体的至少一个对置,并与所述电源电路的低电位侧的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体; 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多个金属层之间的多个第二金属层,所述多个第二金属层相互电连接,并且与所述散热板以及所述框体的至少一个对置的第二导电体; 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金属层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使所述安装基板和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的配线, 所述第一导电体至少设置于所述配线和所述框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板具有与所述安装基板对置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 所述第一导电体至少与所述第二面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和所述电源电路之间的杂散电容大于所述框体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
5.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于安装有光源的基板上的散热板; 用于将输入电力转换成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输出电力的电源电路; 容纳所述电源电路,且与所述散热板连接的框体; 具有多个金属层,所述多个金属层相互电连接,并且与所述电源电路的低电位侧的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体, 并且,将框体和电源电路之间的杂散电容设定为大于框体和大地之间的杂散电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制了共态噪声的发光装置。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包括:安装有照明光源的安装基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的散热板;电源电路;容纳所述电源电路,并与所述散热板电连接以及热连接的导电性框体;具有多个金属层,所述多个金属层相互电连接,并且与所述散热板以及所述框体的至少一个对置,并与所述电源电路的低电位侧的所述输出端子电连接的导电体;具有设置于所述导电体的多个金属层之间的多个第二金属层,所述多个第二金属层相互电连接,并且与所述散热板以及所述框体的至少一个对置的第二导电体;设置于所述导电体的金属层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
【IPC分类】F21V23-00, F21V29-70, F21S2-00, F21V23-02, F21V29-503, F21Y101-02
【公开号】CN204345371
【申请号】CN201520049852
【发明人】高桥雄治, 大武宽和, 吉冈勇多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