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轧制薄带的方法和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76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奥氏体轧制薄带的方法和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热带轧机中且最好是在CSP设备中奥氏体轧制薄带的方法,所述热带轧机由一台多机架轧机机列、一条具有用于冷却轧制带材的冷却装置和用于卷取带材的后置卷取机的输出辊道构成。
目前,制造带材的热轧设备一般是这样布置和工作的,即在独立轧机机架中的变形是在奥氏体区内进行的。或者说,要确保在各轧制机架中的轧制温度高于铁碳相图的GOS线。只是在最后一个轧制道次后,在冷却段内,造成组织转变地把带材冷却到卷取温度。
根据带材含碳量的不同,在上述方法中,终轧温度约为890℃-930℃。通过改变终轧速度来控制遵守终轧温度,而终轧速度对自然冷却和由轧制过程带来的供热有影响。
这种方法也可以被顺利地用于大于最小带厚的带材厚度,最小带厚根据轧机类型的不同而位于1.3毫米数量级内。如果小于这样的带厚,则获得了高达12米/秒的所需轧制速度,这样的速度在轧机后的输出辊道进行自由输出时无法再受到控制,这是因为,在输送辊道上,热带在这样高的速度下不再是毫无缺陷地进行输送,因而,它最后无法被卷起来。
此外,还出现了与热有关的问题,即轧制过程的特点是带材温度不稳定(在带材宽度及厚度范围内的温差,在精轧机轧制时,与粗轧带材头部相比,粗轧带材尾部受到强烈冷却)。
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也要制造厚度小于1.3毫米的带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其中试图通过降低终轧温度来以这种方式达到可控制的终轧速度。
在DE19538341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薄到1毫米的薄带的生产设备,其中首先进行奥氏体轧制到5毫米-15毫米,随后,在850℃以上把带材铁素体轧制到约1毫米。为此,首先,轧机的第一机架被设计成是可逆式的,在该可逆式机架的前后,分别设置了至少一个卷炉,其中在前置卷炉和随后的可逆式轧机机架之间设置了一个可控制的冷却装置。
在一份未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EP97120406.0中,为了获得均匀带温(从而可以轧制出薄于1毫米的热带)而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在可逆式轧机机架和热带材精轧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均热炉,它通过许多块用于可均匀加热的带材的支承板确保了用于具有粗轧厚度的粗轧带材的总加热时间,这个总加热时间是热带材精轧机中的轧制时间的几倍。由此一来,制造出了温度更均匀的粗轧带材,因而为轧制最薄带材提供了尽可能最佳的前提条件。
为了能够利用CSP设备奥氏体轧制薄带材,需要非常高的输出速度(如高达20米/秒)。但是,在输出辊道上的轧制带材的安全输送只能在最高为12米/秒的速度下进行,或者说只能在这样的时间段内进行,即在从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带材头部被地下式卷取机夹住并卷起来之前。随后,轧机可以被加速到更高的输出速度。在这样的轧制制度中,不同的轧制条件以及最后一架轧机与地下式卷取机之间的大间距导致了轧制带材头尾不具有理想的机械材料性能。只是在轧制了约130米长带材后,才达到这种性能,由此一来,轧机成材率降低了。
基于这种已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这样一种方法,即利用该方法,可以通过简单装置来控制在制造1.2毫米以下薄带时产生的较高轧制速度或输出速度,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了在已知方法和设备中出现的缺陷如成材率低或与由附加加热或冷却带来的额外工作成本有关的高昂装置成本。
在热带轧机中且最好是在CSP轧机中,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特征完成了所提出的任务。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本发明的有利设计方案。
为轧制超薄带材,根据本发明,使一台卷取机如旋转卷取机在最后一架轧机后但在输出辊道前摆入轧制线。现在,以高输出速度在卷取机的第一芯轴上把第一带材卷成第一带卷,随后使旋转卷取机的芯轴转动180°。在第一带材又以较低的输出速度(最高为12.5米/秒)打开并且通过输出辊道被送往地下式卷取机时,以高输出速度在旋转卷取机的第二芯轴上卷绕出第二带卷。随后,又使旋转卷取机的这两个芯轴转动180°并可以卷取后面的带材。这样一来,可以连续地进行卷取和开卷。
在带材从最后一架轧机出来以后,马上以很高的带材终轧速度或输出速度卷取带材,但随后又打开(或者说现在明显较低的输送速度打开带卷),由此一来,使轧机机列与输出辊道分开,这样,可以同时实现高终轧速度或输出速度和低输送速度,而且不再因输出速度过高而带来问题和缺点,当输出速度(VW)≥12.5米/秒如等于20米/秒并且≤12.5米/秒的输送速度(VT)明显较慢时,情况也是如此。
卷取和开卷的措施没有对板坯序列或带卷序列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在开卷时,已经进行了后续带材的卷取。由于卷取因速度较高而比原来带卷的同时打开先结束,所以一旦开卷结束,则旋转卷取机马上转动180°。因而,在卷取的带卷中出现了短暂停顿,这有利地导致了不同带材部分的温度均衡。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在完成卷取和开卷后,带材头尾交换并且现在先通过输出辊道把原来的带材尾部送去冷却。
执行本发明方法的一台轧制设备包括一台卷取机如旋转卷取机,它可以紧接在最后一架轧机的后面且输出辊道之前地摆入轧制线,它具有两个错位180°的卷取芯轴并且它被设计成其芯轴可以转动180°。
以下,结合示意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细节和特点。其中

图1表示一台本发明的旋转卷取机的常见轧机的局部;图2是不同带材速度的简图;图3是图1所示轧机局部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轧机局部的俯视图。
图1示出了一台轧机1(它是双流轧机),它包括一台剪切机2、一台均热炉3、另一台剪切机4以及一个多机架轧机机列5。具有冷却装置6的输出辊道10位于轧机机列5的后面,随后是一个后面设有用于卷取成品带材的地下式卷取机7的转向辊9。
根据本发明,在这种传统的热带轧机中,紧接在轧机机列5的最后一架后面地,一台具有两个卷取芯轴8’、8”的旋转卷取机8摆入轧制线。来自轧机的带材离开轧制线并作为卷取带11地通过第一转向辊9’被送入旋转卷取机8的芯轴8’上。从与第一芯轴8’错开180°的第二芯轴8”通过第二转向辊9”又作为开卷带12地使带材返回输出辊道10前的轧制线。旋转卷取机8的这两个卷芯轴8’、8”可以被设计成彼此无关地工作,从而实现了按照本发明而不同的卷取速度和开卷速度。
在图2中,与图1相适应地示意示出了在热带轧机中的带材速度。利用速度VBramme或VB来浇注薄带坯并且将其送入均热炉3及轧机机列5中。随后,出现了输出速度VWalzen或VW,以这样的速度在旋转卷取机8中卷取轧制出的成品薄带11。随后,通过输出辊道10把前面的带材作为开卷带材12地以速度VTransport或VT从旋转卷取机8中送往地下式卷取机7。
在图3中,以示意俯视图示出了图1的局部。以卷取速度VW从轧机5中出来的带材(卷取带材11)被卷绕到旋转卷取机8的芯轴8’上。同时,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芯轴8’后面的旋转卷取机8的第二芯轴8”以输送速度VT放出开卷带材12。
一旦开卷带材12完全离开芯轴8”(由于卷取速度VW较高,卷取带材11已经事先被完全卷起来了),芯轴8’、8”绕转动中心15转动180°,由此一来,这两个芯轴8’、8”交换位置。现在是空闲的芯轴8”位于原先卷取芯轴8’的位置上,而卷满带材的卷取芯轴8’位于原先开卷芯轴8”的位置上。
为了可以在这种位置交换中进行依靠芯轴8’、8”的卷取和开卷,这两个芯轴8’、8”彼此错开180°,从而每个芯轴8’、8”在位置交换后处于与原芯轴相同的方位。
芯轴8’、8”转动以便换位可以根据双箭头14地在任一个方向上进行,或者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如只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为了在以较低输出速度VW轧制厚带材时放弃本发明的措施并直接把带材送去冷却,卷取机8如箭头13所示地被布置成可以侧摆入和摆离轧制线。但是,也可以进行从下方摆入(在附图中未示出)轧制线和摆离轧制线。
在图4中示出了另一个可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4的这个例子中,这两个芯轴8’、8”在输送方向上不是象图3那样前后设置,而是并列设置的。在这里,位置交换也是通过这两个芯轴8’、8”沿箭头14方向转动180°而进行的,不过在这里是围绕设置在卷取带材11和开卷带材12旁边的转动中心16进行的。
以下,在一张表中举例对照地示出了制造薄带时出现的节拍。
从该表中看到,通过本发明的措施,根据板坯序列出现了错开时间,通过这个错开时间把轧制带材送去冷却。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如果始终保持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即直接在轧制后以高输出速度卷取带材并又以相应低的速度开卷,则本发明可以根据现有的或新构想的热带轧机的设计结构适应出现的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热带轧机且最好是CSP设备中奥氏体轧制薄带的方法,所述轧机由一个多机架轧机机列(5)、一条具有用于冷却轧制带材的冷却装置(6)以及用于卷取带材的后置卷取机(7)的输出辊道(10)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直接在从轧机机列(5)的最后一架出来后作为卷取带材(11)地以其输出速度(VW)被卷绕在一台卷取机(8)上并且随后紧接着又作为开卷带材(12)地以较慢的输送速度(VT)被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速度(VW)≥12.5m/s,输送速度(VT)≤12.5m/s。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连续的处理过程,其中卷取带材(11)以带材输出速度(VW)被卷绕到一台卷取机(8)如旋转卷取机的一个芯轴8’上,随后,在卷取机(8)转动180°后,又以改变的输送速度(VT)作为开卷带材(12)地打开带卷,其中同时在卷取机(8)的第二芯轴8”上作为卷取带材(11)地以带材输出速度(VW)卷绕后续带材。
4.一种用于执行至少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的在热带轧机中且最好是CSP设备中奥氏体轧制薄带的轧制设备,其中所述热带轧机由一个多机架轧机机列(5)、一条具有用于冷却轧制带材的冷却装置(6)以及用于卷取带材的后置卷取机(7)的输出辊道(10)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轧机机列(5)的最后一架与输出辊道(10)之间设置了一台可以转动180°的卷取机(8)且最好是旋转卷取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卷取机(5)配备有两个彼此独立的且相对错开180°的卷取芯轴8’和开卷芯轴8”。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卷取机(8)被设计成可摆入轧制线。
全文摘要
当在热带轧机中通过奥氏体轧制制造薄带时,在板带很薄的情况下,出现了高输出速度(V
文档编号B21C47/22GK1364103SQ00810773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4日
发明者B·克吕格尔, W·亨尼 申请人: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