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396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轧辊的安装、更换装置。
通常立式轧机在提升装置处加滚动轴承来托住升降部分,由于在工作时,该轴承不但要承受液压缸的压力、托架等重量,还要承受轧钢时轧辊的振动,极易损坏。若损坏时,轴承的温度迅速升高,而通常是采用冲冷水的办法强制降温,恶化了下部轧辊轴承的工作环境,因此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它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改善轴承的工作条件,寿命长的特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座,套筒,托架,其特征在于将带有内锥孔的轴承座放在托架内,带孔的套筒安放在轴承座的内锥孔中,套筒的孔中固定有两衬板,轧辊扁头插在衬板和套筒之间,压板用螺栓及垫圈固定在托架上。
套筒的外径和轴承座的内径分别为外、内锥形。
套筒与轴承座之间、套筒与压板之间均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由于套筒与轴承座之间、套筒与压板之间有间隙,在轧辊旋转时套筒与支撑体轴承座不接触,无磨损,因此轧辊工作时的振动不会传到接轴提升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轴承,整个机构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由于套筒和轴承座有锥度,并在其相应部位锥度对应,很容易装、卸,因此还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总图;图2为
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
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参见图2和图3。轴承座7放在托架2内,套筒1放在轴承座7的内锥孔中,套筒1的内孔中固定有两衬板5,轧辊扁头6插入其中,压板3用螺栓及垫圈4固定在托架2上。参见
图1、图2和图3。装辊时套筒1和上面的半个十字头万向接轴靠自重下落、自动对中、套在轧辊扁头6上,此时若有卡阻时,借助液压缸的力量,通过压板3把套筒1往下压,直到规定位置。在工作时,十字头万向接轴通过带动套筒1和衬板5旋转而带动轧辊扁头6旋转,此时半个十字头万向接轴、套筒1和衬板5的重量支撑在轧辊扁头6的台阶上,轴承座7、托架2的重量由液压缸承担,在套筒1、与轴承座7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而不接触,在套筒1和压板3之间留有的间隙而不接触,套筒1在两者的空位中旋转,套筒1和轧辊扁头6在工作时不与提升装置的任何部位接触。因此轧辊的振动只能传到套筒1,而轴承座7和托架2工作时不振动,从而极大地延长了套简1、轴承座7等的寿命。参见
图1。换辊时,由液压缸拉起托架2和轴承座7向上运动,消除了轴承座7与套筒1之间留的适当的间隙,托起套筒1和衬板5上升,直到整个机构完全脱离轧辊扁头6,这样就可以换辊了。
套筒1的外径和轴承座7的内径分别为外、内锥形是为了使托架2上升时套筒1和轴承座7能自动对中。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包括轴承座(7),套筒(1),托架(2),其特征在于将带有内锥孔的轴承座(7)放在托架(2)内,带孔的套筒(1)安放在轴承座(7)的内锥孔中,套筒(1)的孔中固定有衬板(5),轧辊扁头(6)插在衬板(5)和套筒(1)之间,压板(3)用螺栓及垫圈(4)固定在托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1)的外径和轴承座(7)的内径分别为外、内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1)与轴承座(7)之间、套筒(1)与压板(2)之间均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轧机提升接轴装置,包括轴承座(7),套筒(1),托架(2),其特征在于将带有内锥孔的轴承座(7)放在托架(2)内,带孔的套筒(1)安放在轴承座(7)的内锥孔中,套筒(1)的孔中固定有衬板(5),轧辊扁头(6)插在衬板(5)和套筒(1)之间,压板(3)用螺栓及垫圈(4)固定在托架(2)上。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改善轴承的工作条件,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B21B31/08GK2487460SQ0120646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5日
发明者汪蜀浩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